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张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张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
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不断应用新技术以及新的材料、设备,给施工现
场的质量管理带来很多问题。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日常生产工作
是否能正常开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质量。
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给社会、经济、生活带
来巨大的灾难。
因此做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保障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6-0114-02
1.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工业与民用建筑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建筑行业成为了国家得重要支柱行业。
近年来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不断应用新技术以及新的材料、设备,给施工现场的质量
管理带来很多问题。
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原材料采购、
设备到货、人员管理、国家政策调整、外部施工环境发生变化等。
因此加强对施工现场得质
量管理,对于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在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
现场主要质量问题的基础上,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材料质量控制几个角度探
讨了应对施工问题的对策,目的为提升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水平
提供参考。
2.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主要质量问题
工业建筑是为满足工业生产需要而建设的建筑,一般要求能够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保证足够
的生产空间,厂房内部满足通风、防水、排水等要求,一些荷载较大、抗震性能要求较高的
行方需要采用专门的钢骨架承重,另外管线、设备的安装与部署也有专门的要求。
民用建筑
一般是用于提供居民居住、开展社会公众活动等的建筑物。
由于涉及到居住舒适度、安全性、防火、抗震、居民用水用电用气等多种需求,因此建筑施工难度要大于工业建筑。
一般认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
(1)项目建设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
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到设计质量、合同管理质量、进度控制质量、材料和人力质量、辅助设备及施工质量等,这些具体建设的过程和现场施工
因素都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2)质量水平波动大。
由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同时建设周期
一般比较长,因此在长期的项目建设过程中,质量水平的波动比较大。
建设过程中的任一环
节发生改变,都可能对项目最终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3)质量隐患多。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环节多,涉及到多种工种、多家承包商,
在工作环节交接过程中,各个工序都存在安全隐患,中间产品的质量如果存在问题,将直接
影响整个项目质量。
(4)质量评定难度大。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与一般的产品不一样,不能够通过肉眼或
简单的仪器进行质量评测,必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各个具体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才能
保证最终的项目质量。
3.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主要质量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事前控制
在建筑施工开始之前,制定周密的质量管理计划,完成对项目质量的事前控制。
明确工程概况,建筑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方案、施工图纸等建设方案,制定完善的施工进度计划,具体
包括时间进度、资源配置进度等,针对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制定应对措施。
计划制定完毕后,进入施工准备状态,即具体落实施工计划中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人员到岗
情况,资金准备情况,原材料和设备到货的情况等。
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施工准备阶段
的预控目的是保证充分落实施工计划中的内容,使工程项目具备完备的开工条件,从而保证
项目顺利施工。
检查施工条件和生产要素是否都已经满足,具备开工的条件。
主要包括:施工现场所需要的
材料、设备等资源是否已经配备齐全,设备功能是否能够满足开工的要求。
施工所需要的各
类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已经到岗,具体包括专业技术施工人员和各类管理人员、质量控制人员。
施工的各类计划是否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同意,包括施工方案、设计方案、质
量管理方案等。
涉及到的其他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是否已经满足。
3.2 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指在项目开始施工建设以后对质量进行的控制工作,包括自我控制和外部监控两
种方式。
在两种方式中,外部监控可以积极的督促施工人员提高施工质量,但最关键的还是
要靠施工人员的自我约束和控制。
只有提高了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才能真正的提高项目建
设的质量,他人的监控和督促只能是自我约束的一个辅助和补充。
应用质量管理体系的最终
目的,也是通过体系中的相关制度或因素,激励施工人员提高质量意识,从而更好地发挥自
我控制,来实现整个项目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通过事中控制,保证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
质量有保证,同时能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
建筑施工开始后需要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自我检查和专门组织的检查两类。
另外
要积极采用专业技术手段通过试验验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包括基础结构物质量验证、基本管
道承压测试、建筑材料的性能试验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重视技术核查工作,具体是指以前
期的建设方案、技术方案、施工标准等要求为依据,对正在开展的施工工作进行技术核查,
以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出现技术偏离的情况。
一般都由领域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技术核查,
以保证核查工作的准确性。
3.3 事后控制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事后控制主要是对项目质量的总体评估以及对出现
偏差的纠正两部分。
一般而言,事前和事中控制决定了项目的成败。
事前和事中控制工作做
得越好,事后总体评估结果越好、出现偏差的可能性越小。
对于规模较大的项目一般采用过
程验收和竣工验收两种方式。
过程验收是指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某些批次、分项的项目,在满
足单独验收的前提下,进行质量验收。
这些单独验收要在不影响整体项目建设进度的进行。
3.4 加强对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与其他工程项目不同,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对与项目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材料质量。
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一般采用的是钢筋
混凝土结构,只有较少的高层建筑或大跨度结构建筑采用了钢结构。
因此本文主要讨论钢筋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中的水泥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同时要重视
添加的骨料的质量,另外在使用添加剂的过程中不但要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还要充分参考和
分析建筑物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工艺,根据水泥的适应性来确定添加剂的
品种。
在水泥浇筑的过程中要严格施工工艺,按照科学的浇筑流程和顺序进行浇筑,要保证充足的
浇捣时间,并保证在最终成型之前进行两次压抹,从而将混凝土内部留存的气泡和水分充分
排除,保证混凝土模板之间的接缝严密,不会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漏浆的问题。
4.总结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主要质量问题的基础上,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材料质量控制几个角度探讨了应对施工问题的对策,目的是不断提升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宇豪,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6).
[2]王东旭,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城市经
济,2012(2):257-257.
[3]蒙荫福,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建筑工程技术与设
计,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