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参数
停车场各种设计参数和尺寸
停车场各种设计参数和尺寸停车场的设计参数和尺寸因地区、用途和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停车场设计参数和尺寸要求。
1.车位尺寸:车位尺寸是停车场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根据不同的车型,车位尺寸一般需要满足以下要求:-小型车位:一般为2.4米宽和4.8米长;-大型车位(SUV、小型货车等):一般为3.6米宽和5.4米长;-长型车位(公交车、长途客车等):一般为3米宽和12米长。
2.车位布局:停车位布局需要根据停车场的尺寸和容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合理的停车位布局应该考虑以下因素:-车辆行进方向:车辆进出停车位的行进方向应该尽量一致,避免交叉行驶和倒车;-车位排列方式:车位可以采用纵向、横向或斜向排列,具体取决于停车场的形状和需要;-车位之间的间距:车位之间的间距应该足够,以便车辆进出和驶离,一般建议间距为2.5-3米。
3.车道尺寸:车道尺寸也是停车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根据车辆的行驶方向和停车场的尺寸,车道的尺寸通常需要满足以下要求:-进口和出口车道:一般建议宽度为6-8米,以容纳大流量的车辆;-内部车道:一般建议宽度为4-6米,以容纳车辆的行驶和变道。
4.车道划分和标志:为了引导车辆行驶和停放,停车场通常需要在道路上进行划分和标志。
常见的车道划分和标志包括:-四段黄色或白色实线:用于划分车道和定义车位的边界;-车道分界线:用于区分进口和出口车道;-停车位线:用于划分每个停车位的范围;-可疑区域标志:用于标识机械设备、消防栓等需要保持通道畅通的地方。
5.设备和设施:除了车位和车道外,停车场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他设备和设施的尺寸和位置,例如:-充电桩:需要根据充电设备的尺寸和安装要求进行布局;-监控摄像头:需要根据监控区域和监控要求进行安装和定位;-支付设施:需要提供合适的空间和设备来进行支付和信息收集。
以上是停车场设计中一些重要的参数和尺寸要求。
实际的停车场设计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供更好的停车体验和交通安全。
停车泊位施划标准
停车泊位施划标准
停车泊位的施划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停车泊位的尺寸:根据车型大小确定停车位标准尺寸。
大车位长米,宽米,适合中大型车辆停放。
小型车位的尺寸有平衡停车位、倾斜停车位和垂直停车位三种类型,长度分别为6米、6米和5米或相等,宽度均为米。
2. 停车泊位的颜色和标识:一般采用白色或黄色线条施划,白色泊位一般用于临时停车,黄色泊位用于固定停车。
黄线框车位中,若黄线是实线,则表示是特殊车辆(如消防车等)专用车位,不允许其他车辆停放;若黄线是虚线,则允许临时停放车辆但不允许长时间停放。
3. 停车泊位的设计:机动车道内停车泊位采用T字型设计,泊位内设计箭头,箭头方向为行车方向。
机动车道外(人行步道、硬化道路)停车泊位采用边框设计,泊位内设计箭头,箭头方向为规定停车方向。
4. 停车泊位的线宽:一般线宽为10厘米。
5. 停车位的设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包括在交叉路口、出入口等处设置。
总的来说,这些标准旨在提供清晰的指示和规则,以便司机和行人可以轻松理解和遵守。
具体的标准和规定可能因地区而异,因此在特定地点设置停车位之前,建议查询当地的法律和法规。
停车位尺寸划线标准
停车位尺寸划线标准停车位尺寸划线标准是指在停车场内划定停车位的大小和标线的规范,其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于保障停车位使用的公平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停车位尺寸和划线标准是由国家或地方相关部门制定和规范的,其遵循的原则是为了方便车辆停放、保证车辆安全、提高停车位利用率和提升停车场管理水平。
首先,停车位尺寸是指停车位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尺寸参数。
根据《停车场设计规范》的规定,普通小型车的停车位长度一般为5.0米至5.5米,宽度为2.3米至2.5米,高度为2.2米至2.5米。
而大型车辆或者特种车辆的停车位尺寸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车辆停放的需求。
此外,停车位之间的间距也需要符合规范,一般为0.5米至1.0米,以便车辆进出和停放的便利性。
其次,停车位划线标准是指停车位标线的颜色、宽度和形状等规范。
一般来说,停车位的标线颜色一般为白色或者蓝色,用以和其他区域进行区分。
标线的宽度一般为0.1米至0.15米,宽度不宜过窄以免影响停车位的识别和使用。
停车位标线的形状一般为矩形,以符合停车位的实际形状和大小。
另外,停车位尺寸划线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停车场的实际情况和使用需求。
例如,停车位的布局应该合理,考虑到车辆进出的便利性和通行道路的畅通。
此外,对于残疾人停车位、临时停车位和特种车辆停车位等,也需要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停车需求。
总的来说,停车位尺寸划线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停车位的使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规范,合理设置停车位尺寸和划线标准,才能够有效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减少停车拥堵,提升停车场的管理水平,为广大车主提供更加便利和安全的停车环境。
因此,相关部门和管理者应该加强对停车位尺寸划线标准的宣传和执行,提升社会公众对于停车规范的认知和遵守度,共同营造良好的停车环境。
车辆停泊位设计标准
车辆停泊位设计标准车辆停泊位设计标准是指在建筑物或者停车场内划定用于停放车辆的区域,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布局。
良好的停车位设计标准既能保障停车位的利用效率,又能确保停车过程的方便和安全。
本文将从停车位尺寸、布局、标线、通道等方面探讨车辆停泊位设计标准。
停车位的尺寸是停车位设计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常来说,停车位的标准尺寸应考虑到大多数普通车辆的大小,一般地面停车位长度应为5.0米,宽度为2.5米。
对于大型车辆或者SUV等车型,应提供一定比例的超长停车位,以确保这些车辆也能顺利停放。
对于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应按照相关标准设定更宽的停车位,以方便残疾人顺利出入车辆。
停车位的布局也是关键的设计要素。
合理的停车位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停车场或者建筑物内的空间,并确保车辆出入的便利。
停车位之间应保留一定的间距,便于车辆的进出和驶入停车位。
应根据停车场的整体布局和交通流线,设置合适的进出口位置,确保车辆进出顺畅,避免交通拥堵。
对于停车位的标线和标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设计标准。
标线应清晰明确、耐磨耐用,以便车辆驶入停车位时能够清晰看到停车位置。
应设置明显的停车位编号或标识,方便车辆主人记忆和查找停车位置。
对于临时停车位或者特殊类型的停车位,也应设置相应的标志标识,以便车主快速识别。
通道的设置也是保障停车位设计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停车场内应合理规划车辆进出通道,确保车辆进出的便利和安全。
通道宽度应能容纳标准车辆的通过,并确保便捷的转弯半径,避免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碰撞。
车辆停泊位设计标准还需要考虑全面的安全因素。
在停车位设计中,应考虑防盗、防火、防护等方面的要求,保障停车场内车辆和人员的安全。
可以在停车位周围设置防撞护栏或者设置监控摄像头,提高停车场的整体安全性。
车辆停泊位设计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的设计任务,需要兼顾尺寸、布局、标线、通道和安全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只有符合综合要求的停车位设计标准,才能满足用户的停车需求,确保停车场的高效利用和良好的交通秩序。
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基本参数
1. 适停车车辆尺寸及质量对适合于机械式停车设备中停放的车辆,按其尺寸及质量(整车加50千克物品的质量),分为X(小)、Z(中)、D(大)、T(特大)、C(超大)五个轿车组和一个K(客车)一个客车组,共六个组,分组范围见表1。
2. 存容量建一个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在设计时必须考虑车库的总体布局和停车设备的存车能力要确保顺利而安全地保管汽车。
人们往往希望一个库内存车数量越多越好,但实际上设计一个停车库时,确保车库的顺畅而安全地运行才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一般设计机械式停车库最大存容量(存放车辆的最大数)时,应当根据具体状态考虑取如下的基本参数:该停车库满负荷运行时全部车辆出入库作业的时间应当小于2H,满负荷运行时全部车辆出库时间和满负荷运行时全部车辆入库时间都应小于1.5H。
当机械式停车库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设每一辆汽车入库和出库的平均时间(出入库平均时间)为Fa ,平均每辆车在库内的存车时间为Ta,存车库可容纳的存车总量(库存量)为N,则此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当出入库平均时间Fa一定时,如果平均存车时间ta较长,则停车库存容量N就取大些。
•平均存车时间ta一定时,如果停车库存容量N较小,如果停车库存容量N较小,当出入库平均时间Fa就可以长一些。
•当停车库总存容量N一定时,如果平均存车时间ta 较长,则出入库平均时间Fa 就可以长一些。
在机械式停车库设计时,还应考虑以下三个时间要求:•满负荷运行时的出入库作业时间F2 (tb /N):tb 代表满负荷运行时全部车辆出入库作业时间,即车库在满库状态下,每出库一辆车、同时入库一辆车,直到车库内每个车库车位轮流一次所需的时间。
计划中的出入库作业时间F1(ta /N);•满负荷运行时全部车辆入库时间t21 :即从存车库处于空库状态开始,以连续入库的方式工作,直到存车库达到满库状态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计划中的全部车辆入库时间t11 :停车库设计时,计划中要求达到的t21 值。
停车位标准尺寸
停车位标准尺寸
停车位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准尺寸的规定对于城市交通和停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停车位尺寸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停车效率,还可以保障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
因此,本文将就停车位标准尺寸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首先,停车位的长度是一个关键的参数。
一般来说,小型车的停车位长度应该在4.8米至5.0米之间,中型车的停车位长度应该在5.0米至5.4米之间,大型车的停车位长度应该在5.4米至6.0米之间。
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车辆停放时有足够的空间,也便于驾驶员进行停车操作。
其次,停车位的宽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单侧开门的停车位宽度应该在2.5米至2.7米之间,双侧开门的停车位宽度应该在3.0米至3.3米之间。
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车辆的开门空间充足,也可以避免车辆之间相互挤压,减少刮擦和碰撞的发生。
此外,停车位的间距也需要合理规划。
一般来说,停车位之间的间距应该在2.5米至3.0米之间。
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车辆进出停车位时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也可以方便其他车辆的通行,减少交
通拥堵的发生。
最后,停车位的标线和标识也需要得到重视。
合理的停车位标
线和标识可以帮助驾驶员准确地停放车辆,也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
门进行停车位的监管和管理。
总之,停车位标准尺寸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车辆的类型和尺寸、驾驶员的操作习惯以及交通管理的需求。
只有合理规划停车位的尺寸,才能有效提高停车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希望各地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者能够重视停车位标准尺寸的设计,为城市交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停车位的标准尺寸
停车位的标准尺寸
停车位的标准尺寸是指在设计和建设停车场时,根据车辆的大小和停车场的布局,确定每个停车位的长度、宽度和间距等参数,以便保障车辆停放的安全和便利。
合理的停车位尺寸不仅可以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还可以有效避免车辆之间的碰撞和拥堵,为车辆的停放提供更好的条件。
下面将介绍停车位的标准尺寸及相关要求。
首先,停车位的长度通常根据停车场设计的标准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小型车
的停车位长度为4.8米,中型车为5.0米,大型车为5.5米。
这样的长度可以满足
不同尺寸车辆的停放需求,同时也方便车辆的进出和转弯操作。
其次,停车位的宽度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小型车的停车位宽度为2.5米,中型车为2.7米,大型车为3.0米。
合适的宽度可以保证车辆之间有足够的间隔,避免相互挤压和刮擦,也方便驾驶员上下车和开门。
另外,停车位之间的间距也需要合理设置,一般来说,相邻停车位之间的间距
应该在2.5米至3.0米之间,这样可以确保车辆进出时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同时也
方便行人通行和紧急车辆的通过。
此外,对于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其长度和宽度通常要比普通停车位大一些,以
方便残疾人驾驶员的操作和车辆的停放。
在设置停车位时,还需要考虑到通道、转弯区、出入口等位置的尺寸,以确保
车辆可以顺利进出停车场,避免拥堵和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合理的停车位尺寸是建设一个安全、便利的停车场的基础,它不仅
关乎车辆的安全和便利,也关系到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因此,在设计和建设停车场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来确定停车位的尺寸,以提供更好的停车体验和服务质量。
立体停车库技术参数
立体停车库技术参数【最新版】目录1.立体停车库技术参数的概念与意义2.立体停车库的技术参数分类3.立体停车库的技术参数对停车库性能的影响4.立体停车库技术参数的优化与提升5.结论:立体停车库技术参数的重要性正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车辆数量不断增加,停车难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停车场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立体停车库技术应运而生。
立体停车库技术参数是衡量立体停车库性能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停车库的效率、便捷性和空间利用率。
立体停车库的技术参数可以分为多个方面,如车位数、停车密度、停车高度、升降速度、载车数量等。
这些参数分别对应了停车库的容量、空间利用率、停车安全性和取车便捷性等关键性能指标。
首先,车位数是立体停车库最基本的技术参数,它决定了停车库的容量。
车位数越多,停车库的容量越大,可以停放的车辆数量越多。
但是,车位数并非越多越好,还需要考虑到停车库的占地面积、空间利用率、停车密度等因素。
其次,停车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停放车辆的数量。
停车密度越高,空间利用率越高,可以停放的车辆数量越多。
但是,停车密度过高可能会影响到车辆的安全和取车便捷性。
再者,停车高度是指停车库最高层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停车高度越高,可以停放的车辆数量越多,空间利用率越高。
但是,停车高度过高可能会增加停车难度和安全风险。
此外,升降速度是指车辆在停车库内的升降速度。
升降速度越快,取车便捷性越高,停车效率越高。
但是,升降速度过快可能会影响到车辆的安全和乘客的舒适度。
最后,载车数量是指停车库内同时停放的车辆数量。
载车数量越多,停车库的容量越大,可以停放的车辆数量越多。
但是,载车数量过多可能会影响到停车库的安全和取车便捷性。
综上所述,立体停车库技术参数对停车库性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直接影响到停车库的效率、便捷性和空间利用率。
立体停车库技术参数
立体停车库技术参数1. 引言立体停车库是一种现代化的停车设施,可大幅提高停车的效率和空间利用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立体停车库的技术参数,包括结构设计、容量、速度、安全性等方面。
2. 结构设计立体停车库的结构设计是其核心要素之一。
常见的结构设计包括横向移动式、纵向移动式和升降式等。
这些设计能够根据不同场地和需求进行灵活选择。
2.1 横向移动式横向移动式立体停车库采用平台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来实现停车位的存取。
它具有以下技术参数:•平台移动速度:通常为每秒几十厘米,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最大承载重量:一般为每个平台能够承载几百到上千公斤。
•移动精度:通常在毫米级别,以确保停车位的准确对齐。
2.2 纵向移动式纵向移动式立体停车库采用电梯或升降机来实现汽车在垂直方向上的存取。
它具有以下技术参数:•升降速度:通常为每秒几米,以确保停车位的快速存取。
•最大承载重量:一般为每个升降平台能够承载几吨的汽车重量。
•升降精度:通常在厘米级别,以确保停车位的准确对齐。
2.3 升降式升降式立体停车库采用升降机或升降平台将汽车直接提升至所需层的停车位上。
它具有以下技术参数:•升降速度:通常为每秒几米,以确保停车位的快速存取。
•最大承载重量:一般为每个升降平台能够承载几吨的汽车重量。
•升降高度: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可以达到数十层楼高。
3. 容量立体停车库的容量是指其可容纳的汽车数量。
容量大小与结构设计密切相关。
3.1 横向移动式横向移动式立体停车库的容量取决于平台数量和布局。
一般来说,它可以容纳数十到上百辆汽车。
3.2 纵向移动式纵向移动式立体停车库的容量取决于升降平台数量和高度。
一般来说,它可以容纳数十到上百辆汽车。
3.3 升降式升降式立体停车库的容量取决于升降平台数量和高度。
一般来说,它可以容纳数十到上百辆汽车。
4. 速度立体停车库的速度是指汽车存取过程中所需的时间。
速度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停车效率。
4.1 横向移动式横向移动式立体停车库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平台的移动速度。
机动车停车位尺寸、车行道宽度(精)
机动车停车位尺寸,车行道宽度第3.10.11条……出租汽车的直线双车坡道最小宽度不小于5.5米《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12.1.2.4小型机动车的停车位标线尺寸宜不小于250 cm×600 cm。
条件受限时,小型机动车的平行式停车位可采用二个停车位为一组;每个停车位标线尺寸为220 cm×550 cm,路缘石高度不超过5 cm时,停车位标线可采用200 cm×520 cm。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DB 33/T 818-2010)12.1.3.7 停车库(楼)如仅设置一个双向通行出入口,应在出入口处设置双向交通警告标志,出入口净宽不小于7 m……停车库(楼)如仅设置一个单向通行的出入口,出入口净宽不小于5 m,……《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DB 33/T 818-2010)4.12.3 ……停车位标线按两种车型规定尺寸,……下限尺寸长为600cm,宽为250cm,适用于小型车辆。
在条件受限时,宽度可适当降低,但最小不应低于200cm。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10.3.1……下限尺寸长度为600cm,宽度为250cm,适用于小型车辆。
……当条件受限时,宽度可适当减小,但最小不应小于200cm。
《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3.2.4 汽车库……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5m。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4.1.5.3 各车型的建筑设计中最小停车带、停车位、通车道宽度宜按表4.1.5采用。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4.1.6 汽车库内坡道……最小净宽应符合表4.1.6的规定《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4.1.14 汽车库的汽车出入口宽度,单车行驶时不宜小于 3.50m,双车行驶时不宜小于6.00m。
行车停放标准
行车停放标准
车辆停放标准通常是由城市规划部门、交通管理机构或相关地方政府制定和执行的规范,目的是确保车辆停放的安全、有序以及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最小化。
这些标准可以涵盖以下方面:
1. 停车位尺寸和布局:规定停车位的大小、布局和间距,确保车辆停放时具有合适的空间,并能够方便出入。
2. 标线和标识:制定标准化的停车位标线和标识,包括停车位的标记、方向指示、禁止停车区域等,以便驾驶员明确了解可停放区域。
3. 停车设施和设备:规范停车场的建设标准,包括停车场的坡度、排水系统、照明设备、防盗设施等,确保停车场的安全和便利性。
4. 停车费用和管理:确定停车收费标准、停车时间限制、停车管理政策等,以维护停车秩序和合理利用停车资源。
5. 无障碍设施:针对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停车位和便利设施,确保他们能够方便地进出车辆。
6. 环境影响和规划要求:考虑停车场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如绿化、排水、环保措施等,以及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
这些标准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城市规划的要求有所不同。
在实际停车时,驾驶员需要遵守所在地区的停车规定,并尽量避免违规停放,以确保交通安全和秩序。
机动车停车场设计参数
垂直通道方向的车位尺 平行通道方向的车位尺 Wv( lp( 寸Wv(m) 寸lp(m) 停放方式 设 I 平行式 II III IV V I II III IV 7 13 16 V 22 I 3 II III IV 4 4.5 4.5 计 V 5 车 型 I 8.2 分 II 9.6 类 III 11.5 IV 11.5 V 12 I 21.3 II 33.6 III 73.0 IV 92.0 V 132.0 通道宽度Wt(m) 通道宽度Wt( Wt 单位停车宽度Wu(m) 单位停车宽度Wu( Wu 单位停车面积Au(㎡/veh) 单位停车面积Au(㎡/ veh) Au(㎡
车 前进停 4.2 车
15 3.7
4
4.9 4.9 4.9
3
4
6
6.8
7
10.8
14.4
22.2
27.6
36.4
20.0
28.8
54.4
67.6
89.2
17
3
3.2
4
4
4
4
5
8
9.5 10
12.6
16.8
26.6
33.7
44.6
18.9
26.9
53.2
67.4
89.2
17
3
3.2
4
4
4
3.5 4.5 6.5 7.3
8
12.1
16.3
25.1
31.5
42.6
18.2
26.1
50.2
63.0
85.2
6
9.7 13
19 2.6 2.8 3.5 3.5 3.5
6
9.5 10
停车库设计参数(一)
最小转弯半径、停车库与停车场
[关键词] 最小转弯半径;停车库不停车场 [摘 要] 列丼国标及沪标的差异
最小转弯半径 表1 汽车库内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
车型
微型车
国 标
小型车
轻型车
中型车
大型车
铰接车
最小转弯半径(m) 4.5 6.0
6.5~8.0 8.0~10.0 10.5~12.0 10.5~12.5
r为内部主要通道的内径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 设置标准DGJ08-7-2006(上海)第 4.4.7条
2010.11
丏项设计●停车库(场)
停车库与停车场之一
停 车 库
垂直式停车布置(后退停车)
停 车 场
平行式停车布置
停车布置示意
垂直式停车布置(后退停车)
平行式停车布置
停车布置示意
机动车库●设计基本参数
注: 沪标中仅对竖曲线的半径有要求, 未对水平长度进行规定
2010.11
丏项设计●停车库(场)
弯道超高
为何设弯道超高?
横向坡度 i=2%~6%
离心力对在弯道上行 驶的汽车来说影响很 大,它可能使汽车向 外侧滑移而倾覆,为 了减小离心力的作用, 使汽车平稳的通过弯 道,就必须靠向内倾 斜的横坡和路面对车 轮的附着力来提供稳 定条件
停车库不停车场列丼国标及沪标的差异最小转弯半径相应规范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第419条汽车库内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机动车库设计基本参数丏项设计停车库场r为汽车最小转弯半径即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停车库场的内部主要通道的转弯半径内径车型最小转弯半径m微型车30小型车30轻型车50中型车70大型车100r为内部主要通道的内径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gj0872006上海第447条201011相应规范机动车库设计基本参数丏项设计停车库场垂直式停车布置后退停车平行式停车布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第411条第414条第4153斜列式45度30度及60度停车布置详见汽车库坡道式建筑构造05j9271第17页第18页停车布置示意垂直式停车布置后退停车平行式停车布置停车布置示意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实施日期890101表二表三停车库与停车场之一201011停车库与停车场之二相应规范机动车库设计基本参数丏项设计停车库场国标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第411条第414条第4153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实施日期890101表二表三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gj0872006上海第304条表444表4461国标备注停车库停车场车型外廓尺寸长x宽x高48x18x20沪标中除注明外停车场和停车库尺寸均同国标停车库尺寸停车位尺寸24x5328x60gb28x57通车道宽度55m60mgb59m汽车纵向间距平行式停车12m20m汽车横向间距06m10m汽车背对停车间距05m10m车与柱子03m车与墙护栏及其它构筑物之间纵向05m05m横向06m10m城市公共停车场认定一般考虑为社会不小区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为小区居民服务的露天停车场的相关尺寸可酌情减少
停车位的技术标准
停车位的技术标准
停车位的技术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尺寸:小型车位的尺寸为长度5.5米至6米,宽度
2.5米至3米,适用于小
型车辆停放。
大型车位的尺寸为长度7.5米至10米,宽度3米至4米,适用于大型车辆停放。
2.停车线的尺寸:在划线法线的时候,其线的宽度应在15厘米至30厘米之间,
颜色为白色或黄色。
在标线的边缘应设置反光标线,以增加夜间停车的可见性。
3.停车位标号:在停车位上应标明车位的编号或名称,以便于车辆的识别和管理。
4.停车场的照明:为了确保停车场的照明度,应合理布置路灯和车道灯,使整个
停车场有足够的亮度。
5.停车场的消防设施:停车场内应设置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同时,
停车场的出入口应设置明显的消防通道标志。
6.停车场的通风排气设施:为了改善停车场的环境,应设置通风排气设施,如排
风扇等。
7.停车场的排水设施:为了防止停车场积水,应设置排水设施,如排水沟、下水
道等。
8.停车场的安全监控系统:为了保障停车场的安全,应设置安全监控系统,对停
车场进行实时监控。
这些技术标准可以帮助规范停车位的设计和建设,提高停车场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也可以提高车辆的停放质量和安全性,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停车体验。
停车场各类设计参数和尺寸
停车场各类设计参数和尺寸停车场的设计参数和尺寸是基于停车场的规模、停车位数量、车辆类型和停车场所的具体需求来确定的。
下面是停车场各类设计参数和尺寸的详细解析。
1.停车位设计参数和尺寸:-标准停车位尺寸:一般情况下,标准停车位的尺寸为2.4米宽、5米长,适用于大多数小型汽车。
-超大型车停车位尺寸:对于大型车辆,如客车、卡车等,停车位的宽度可适当增加到3米以上,长度也可以相应增加。
-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尺寸:残疾人专用停车位的尺寸较标准停车位要宽,一般为3.6米宽、5米长。
此外,还需要设置无障碍设施,如斜坡和无障碍通道等,以方便残疾人上下车辆。
-轻型摩托车停车位尺寸:对于轻型摩托车,停车位的尺寸通常会比标准停车位小一些,为2米宽、2.5米长,以节省空间。
2.车道和通道设计参数和尺寸:-车道宽度:车道的宽度通常设置为4-6米,以确保车辆能够顺利驶入和驶出停车位。
对于双向通行的车道,宽度应适当增加,以确保车辆安全通行。
-车道划线:车道之间应该设置明确的划线,以便车辆有序驶入和驶出停车位,划线间距一般为2-3米。
-通道宽度:停车场内部通道的宽度通常设置为3-4米,以确保车辆能够安全行驶。
通道的长度和形状应根据停车场规模和布局来确定。
3.环境设施和功能区尺寸:-车位标线和指示牌:每个停车位都需要标明车位号码、停车位类型和其他相关信息,标线宽度一般为10-15厘米。
指示牌的尺寸和设计应醒目清晰,以便驾驶员能够准确识别和选择停车位。
-绿化带和景观区:停车场内部通常会设置绿化带和景观区,以美化环境。
绿化带的宽度可以根据停车场的规模和布局来确定,一般为1-2米。
景观区内的花坛、雕塑等设施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尺寸和布局设计。
-收费亭和服务设施:停车场一般都设有收费亭和服务设施,以提供收费和管理服务。
收费亭的尺寸应根据收费员的工作需求来确定,同时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供行人通行。
4.安全设备和维护区尺寸:-监控设备和灯光照明:停车场内需要设置监控设备和灯光照明系统,以确保安全和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
自动泊车停车与泊出姿态参数要求
无车位线双边界垂直/斜向车位
垂直泊入后车身与车位参考目标的倾斜角度阈值角度:-3 °≤α≤3°
车辆尾部/车身侧边距离路沿或墙壁要求0.3m≤d≤0.5m
距离参考侧障碍物80cm,允许±20cm偏差
无车位线单边界垂直/斜向车位
垂直泊入后车身与车位参考目标的倾斜角度阈值角度:-3 °≤α≤3°
车头与参考侧障碍物看齐,允许±20cm偏差
停车姿态 停车姿态 停车姿态 停车姿态 停车姿态 停车姿态 泊出姿态
停车与泊出姿态参数要求
有车位线垂直/斜向车位
车位线内居中停靠,允许偏离中心线20cm范围内 垂直泊入后车身与车位参考目标的倾斜角度阈值角度:-3 °≤α≤3° 车位长度满足停车需求时,车头不得超出车位线
车位内居中停靠,允许偏离中心20cm范围内
有车位线水平车位
无车位线双边界水平车位
无车位线单边界水平车位 水平泊出 垂直泊出
车位线内前后居中停靠,车身靠近内测线距离10cm-30cm 车身与车位参考目标的倾斜角度阈值角度:-3°≤α≤3 °
车身外沿与参考障碍物偏差±20cm 车身与车位参考目标的倾斜角度阈值角度:-3°≤α≤3 ° 车辆尾部/车身侧边距离路沿或墙壁要求0.3m≤d≤0.5m 车头距离前车距离100cm,允许±20cm偏差 车身与车位参考目标的倾斜角度阈值角度:-3°≤α≤3 ° 车辆尾部/车身侧边距离路沿或墙壁要求0.3m≤d≤0.5m 水平泊出完成后,车身需与初始状态保持平行,偏差在 垂直泊出完成后,车身需与初始状态保持垂直,偏差在 ±3°以内
车辆停车判别速度标准
车辆停车判别速度标准
车辆停车判别速度标准通常是指在一定场景下,系统或人员通过测量车辆的速度来判别车辆是否正在停车或驶入停车状态。
具体的速度标准可能根据使用的技术、设备以及具体应用场景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停车判别速度标准:
1.低速度判别:
•通常,车辆在停车过程中速度较低。
一般来说,低于5公里/小时(或其他等值速度单位)的速度可以被认定为停
车状态。
•有些系统可能会设置更低的速度阈值,例如1公里/小时,以确保更精准地判别停车状态。
2.速度阈值设置:
•具体的速度阈值会根据停车场景和使用的停车检测技术而有所变化。
•视频监控、雷达、超声波等传感器可能对速度阈值的设置有不同的要求。
3.技术和设备影响:
•不同的停车检测技术对于速度的敏感度各不相同。
一些技术可能需要较低的速度来确保准确的停车判别。
•视觉系统可能在较高速度下也能准确判别停车状态,而其他传感器可能需要更低的速度。
4.实时调整:
•一些先进的停车检测系统可能具有实时调整速度阈值的能力,以适应不同场景和条件。
•考虑到不同道路状况、车辆类型和环境因素,系统可能需要灵活调整速度标准。
5.综合考虑:
•最佳的速度标准应该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确定的,包括技术特性、环境条件、安全性等。
具体的车辆停车判别速度标准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法规、标准或者项目需求进行定制。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技术和设备的发展,速度标准可能会有所演进和调整。
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基本参数
1 •适停车车辆尺寸及质量 对适合于机械式停车设备中停放的车辆,按其尺寸及质量(整车加50千克物品的质量),分为X (小)、Z (中)、D (大)、T (特大)、C (超大)五个轿车组和一 个K (客车)一个客车组,共六个组,分组范围见表1o 质量/kg< 1300 < 1500 < 1700 < 2350 < 2550 < 18502存容量建一个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在设计时必须考虑车库的总体布局和停车设备的存车能力要 确保顺利而安全地保管汽车。
人们往往希望一个库内存车数量越多越好,但实际上设计 一个停车库时,确保车库的顺畅而安全地运行才是十分重要的。
因止匕,一般设计机械式 停车库最大存容量(存放车辆的最大数)时,应当根据具体状态考虑取如下的基本参 数:该停车库满负荷运行时全部车辆出入库作业的时间应当小于2H,满负荷运行时全部 车辆出库时间和满负荷运行时全部车辆入库时间都应小于。
当机械式停车库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设每一辆汽车入库和出库的平均时间(出入库平均 时间)为Fa,平均每辆车在库内的存车时间为Ta,存车库可容纳的存车总量(库存 量)为N,则此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当出入库平均时间Fa-定时,如果平均存车时间ta 较长,则停车库存容量N 就取大些。
平均存车时间ta —定时,如果停车库存容量N 较小,如果停车库 存容量 N 较小,当出入库平均时间Fa 就可以长一些。
当停车库总存容量N —定时,如果平均存车时间ta 较长,则出入库平均 时间Fa 就可以长一些。
在机械式停车库设计时,还应考虑以下三个时间要求:表1.适停车辆尺寸及质量组别代号汽车长/mm x 车宽/mm x 车咼/mm满负荷运行时的出入库作业时间F2 (tb/N) tb代表满负荷运行时全部车辆出入库作业时间,即车库在满库状态下,每出库一辆车、同时入库一辆车,直到车库内每个车库车位轮流一次所需的时间。
计划中的出入库作业时间F1 (ta/N);满负荷运行时全部车辆入库时间t21 :即从存车库处于空库状态开始,以连续入库的方式工作,直到存车库达到满库状态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机动车停车位尺寸、车行道宽度
第条 ……出租汽车的直线双车坡道最小宽度不小于5.5米《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
.4小型机动车的停车位标线尺寸宜不小于250 cm×600 cm。条件受限时,小型机动车的平行式停车位可采用二个停车位为一组;每个停车位标线尺寸为220 cm×550 cm,路缘石高度不超过5 cm时,停车位标线可采用200 cm×520 cm。《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DB33/T 818-2010)
停车库(场)内部通道和坡道的宽度,应遵守下列规定:
.1微型车、小型车停车库(场)车辆双向行驶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5.5m,单向行驶的不应小于3.0m;弯道处当转弯半径(内径)小于15m时,双向行驶的不应小于7.0m,单向行驶的不应小于4.0m。《城市建筑和道路交通工程停车库(场)设计、设置规则》
《城市建筑和道路交通工程停车库(场)设计、设置规则》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
4.1.8基地机动车双向行驶的出入口车行道宽度宜为7~11M,单向行驶的出入口车行道宽度宜为5~7M。《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05)
4.2.1 建筑工程总平面布置……基地内部主要通道应设双向车道,供小型车通行的道路净宽不应小于7.0m……供大型车通行的道路净宽不应小于8.0m。尽端式地面停车场……与主车道的连通车道长度大于20m时,连通车道可采用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5.0M。《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05)
建筑工程总平面……基地内部道路应设双车道,供小型车通行的宽度不应小于6.0m,供大型车通行的宽度不应小于7.0m。……《城市建筑和道路交通工程停车库(场)设计、设置规则》
apa泊车 标准
apa泊车标准APA泊车系统的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目标停车区域:m0——0.1m。
me——0.1m。
参数解析:θ—— -3°~3°。
Mf——>0m。
前轮与外车位线的最短距离:Mr——>0m。
后轮与外车位线的最短距离:Me——>0m。
L —— 1.8±0.5m L —— 1.0±0.5m水平车位。
Ld——车长0.5 ± 0.5m。
Wd——车宽0.5 ± 0.5m。
车辆左前轮距离左侧车位线中心的距离:Mfl——>m0。
车辆右前轮距离右侧车位线中心的距离:Mfr——>m0。
车辆左后轮距离左侧车位线中心的距离:Mrl——>m0。
车辆右后轮距离右侧车位线中心的距离:Mrr——>m0。
车辆末端距离距离车位最远端距离:Me——>me。
Mfl、Mfr、Mrl、Mrr、Me等参数大于m0,即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车轮与车位线中心距离大于预设的m0值,车辆才能泊入车位。
当满足θ≤θ max,θ max为预设的最大角度,即车辆与车位的夹角小于预设的最大夹角,APA泊车系统才会启动并控制车辆进行自动泊车。
在自动泊车过程中,若车辆检测到障碍物或接收到泊车相关的干扰信号,泊车系统会立即停止泊车并保持车辆的安全距离,待障碍物消失或干扰信号消除后再继续自动泊车。
APA泊车系统在自动泊车过程中会实时监测车辆的位置和速度,确保车辆在泊入车位时不会发生碰撞或超出预设的停车区域。
当车辆成功泊入车位后,APA泊车系统会自动将车辆锁定在停车位置,防止车辆意外移动,此时仪表盘或中央显示屏会显示泊车完成的提示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停车参数
城镇规划区主要道路两侧、机场、车站、广场的施工现场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5米
在出入口后退2m的通道中心线两侧各60°范围内能清楚地看到站内或站外的车辆和行人。
回车道(行车道)和候车廊的用地不包含在90~100m2的计算指标内
有完全隔离的(就是用物理装置隔离)
标准宽度是3.75米,
出口道公交专用车道3.5米
公交停靠站车道3米,条件限制时,不应该小于2.75米,公交车道与相邻车道设置专用标线
相邻交叉口间距(出口处)设置至停线,
进站处设置缓速带
隔离栅栏
车站的功能:包括集散、场站管理、车辆停放、调度管理。
车辆清洗、车辆检修和后勤保障
实现功能有;停车坪、回车道、上下车区和候车廊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 15—87
首末站非铰接车的出入口宽度应不小于7.5m。
候车廊的建设规模,按廊宽3m规划。
廊边应设置明显的站牌标志和发车显示装置,夜间廊内应有灯光照明
停车坪与回车道一起构成站内停车、行车、回车的整体。
停车坪内要有明显的车位标志、行驶方向标志及其它营运标志。
标志明显、严格分隔开的入口和出口,其使用宽度应不小于标准车宽的3~4倍。
若站外道路的车行道宽度小于14m时,进出口宽度应增加20~25%。
在出入口后退2m的通道中心
线两侧各60°范围内能清楚地看到站内或站外的车辆和行人。
第2.1.9条首末站非铰接车的出入口宽度应不小于7.5m。
候车廊的建设规模,按廊宽3m 规划。
第2.1.6条首末站在建站时必须保证在站内按最大铰接车辆的回转轨迹划定足够的回车道,道宽应不小于7m,在用地较困难的地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
安排利用就近街道回车。
第2.1.7条第2.1.7条首末站必须建停车坪。
停车坪在不用作夜间停车的情况下,首站用地面积应不小于该线路营运车辆全部车位面积的60%。
停车坪内要有明显的车位标志、行驶方向标志及其它营运标志。
停车坪与回车道一起构成站内停车、行车、回车的整体。
第2.1.8条首末站必须设有标志明显、严格分隔开的入口和出口,其使用宽度应不小于标准车宽的3~4倍。
若站外道路的车行道宽度小于14m时,进出口宽度应增加20~25%。
在出入口后退2m的通道中心线两侧各60°范围内能清楚地看到站内或站外的车辆和行人。
第2.1.9条首末站非铰接车的出入口宽度应不小于7.5m。
候车廊的建设规模,按廊宽3m 规划。
廊边应设置明显的站牌标志和发车显示装置,夜间廊内应有灯光照明。
候车廊的建筑式样、材料、颜色等各城市应根据本地的建筑特点统一设计建设,宜实用与外形美相结合。
场内未储存易燃、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物品。
场内未储存或因工作接触使用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
该修理场属敞口式修车场,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按消防规定配置有效的消防器材
严格执行不在甲、乙类库房规定区域内明火作业。
全员通过消防知识及灭火、逃生疏散的技能培训
工作现场严格按照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规划建设和使用
①该停车站属于露天广场,配备有专职保安和场站工作人员24小时执勤
②车站严格分隔出入口,其宽度不小于标准车宽的3~4倍,并设置缓速带
③出入口后退2m的通道中心线两侧各60°范围内能清楚地看到站内或站外的车辆和行人。
④站内按最大标准车辆的回转轨迹划定足够的回车道和停车道,道宽不小于3m
⑤停车道右旁边设置隔离栅栏候车廊,廊边靠近发车门位置设置明显的站牌标志和发车
⑥显示装置,夜间廊内有灯光照明。
每辆车门上标有“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上车”的提示语
⑦停车站在不用作夜间停车的情况下,首站用地面积不小于该线路营运车辆全部车位面积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