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医疗质量控制实施细则及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医疗质量控制实施细则及方案
妇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一、管理体系
一)妇产科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科室质控小组由科副主任和其他相关人员组成。
他们要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
此外,定期组织各级人员研究医疗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他们还要参加医疗质控会议,反映问题,并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二)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也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
因此,在质控过
程中,特别要强调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等把关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
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如下:
1.门诊医师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行妇科检查前均应排空膀胱。
未婚妇女禁行检查,以肛查代替,必要时应征得其家属同意。
4)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有原因不明流血需行妇科检查时,应先行外阴消毒。
月经期不做妇科检查。
检查时做到一人一垫,及时更换,严防交叉感染。
白带性状异常或量多时,应取白带行相关化验检查。
5)门诊病历及留观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6)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7)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8)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9)处方书写合格。
10)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1.建议请上
级医师诊视;2.收住院。
11)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1.收住院;
2.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12)按专科收治病人。
13)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有原因不明流血需行妇科检查时,应先行外阴消毒。
月经期不做妇科检查。
检查时做到一
人一垫一手套,及时更换,严防交叉感染。
白带性状异常或量多时,应取白带行相关化验检查。
14)每日用湿布擦拭桌子、台面,抹布用后用84消毒液
浸泡30分钟,洗净晾干;地面以湿式清扫为宜。
不得在无菌
区洗手池内洗涤器械、污物。
1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发现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及时处理并登记上报有关部门。
1.参与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规章制度、诊疗和操作常规,并指导下级医师执行。
对于入院的病人,要求72小时内
进行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病情变化应随时查房,每周组织全科查房2次。
查房内容包括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有关方面的新进展等。
对于疑难病例和入院1周未确诊的病例,要组织XXX讨论或院内会诊,并必要时申请院
外会诊或远程会诊。
同时,要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对于重大手术和重要治疗,要组织术前和重要治疗前病例讨论,并亲自参加。
2.考核内容按过程分为门诊医疗和住院医疗。
对于门诊医疗,首诊医师要认真询问病史、进行物理检查、拟定初步诊断,
建议专科门诊就诊或收住院,并按病历要求书写门诊、急诊病历。
对于第二次就诊,原接诊医师应建议专科就诊或收住院,新接诊医师应收住院或门诊治疗。
对于第三次就诊仍未能确诊的病人,接诊医师应收住院或履行患者拒绝住院的签字手续。
当患者需入院诊治时,应由开具入院通知单的医师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在妇科检查前,应排空膀胱,未婚妇女禁行检查,必要时应征得其家属同意。
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对于有原因不明流血需行妇科检查的病人,应先行外阴消毒。
每日用湿布擦拭桌子、台面,抹布用后用84消毒
液浸泡30分钟,洗净晾干;地面以湿式清扫为宜。
严格执行
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并及时处理发现的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并登记上报有关部门。
3.审批未愈患者出院,并指导病人出院后的继续治疗。
审
签主治医师审查的转科、出院病历。
师或副主任医师)查房,并记录病情、诊断和治疗计划。
如未按时查房或记录不规范,每次扣2分。
3.病历书写规范准确,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
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计划等内容。
如有缺漏或书写不规范,每处扣1分。
4.用药合理,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疗程等应在病历中
详细记录。
如有缺漏或不合理使用,每处扣2分。
5.医嘱书写规范,包括用药、饮食、活动等方面,应在病
历中详细记录。
如有缺漏或书写不规范,每处扣1分。
6.医疗器械使用规范,应按照操作规程和无菌技术操作常
规进行。
如有不规范使用,每处扣2分。
7.病人出院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病情稳定后方可出院。
如未进行全面检查或未确认病情稳定而擅自出院,扣4分。
8.病人出院后应进行随访,记录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如
未进行随访或记录不规范,每次扣2分。
9.病人出院后应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和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活动、用药等方面。
如未提供或不规范,每次扣2分。
10.医疗废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包装、标识和处理。
如未按照规定进行处理,每次扣2分。
1.医师报告应经过高级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总
住院医师)审核后方可提交。
2.难危重病人必要时应组织XXX或院内外会诊。
3.急危重病人应立即处理并向上级汇报。
4.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内,病危
病人6小时内,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
5.病历书写应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主诉应准确描写,现
病史重点应突出并与主诉相符。
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婚育史、家族史、体格检查、专科检查、诊断和签名均不得缺漏。
6.病历书写应用词规范,字迹清晰。
每页涂改3处以上应
重写。
7.确诊者应按诊疗计划进行治疗,未确诊者应进行进一步
检查。
8.必要时应组织科内及院内会诊,会诊意见是否执行应有
记录。
9.入院3天内应有三级医师查房记录,查房内容应详实。
10.入院3天内每日应有病程记录,危重病人诊治处理随
时应有病程记录。
11.重大处理措施应有上级医师的意见记录。
12.主要用药及更改应有病程记录。
13.24小时内应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
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他所需的专科检查。
14.其他相关检查是否完成及按时报告;各项申请单书写
正确;异常结果有分析及处理意见。
15.疑难、待诊病人入院1周后仍未确诊者应组织XXX疑
难病例讨论、院内会诊,必要时向医务处申请院外或远程会诊。
16.会诊意见应在征得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同意后执行。
17.特殊检查结果及异常检验报告单有分析及处理意见。
18.住院过程中应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各项医疗文件书写,如病危患者每天有病程记录,术前小结,术后记录,麻醉医师术前巡视意见及术后3天病情观察记录,会诊记录,转科记录,转入记录,交班记录,接班记录,阶段小结,输血同意书及各种诊疗措施征求家属意见记录,特殊治疗记录,出院小结,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等。
19.制定专科用药规范并执行。
20.根据病情、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1.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及配伍应用准确合理治疗。
22.抗生素的应用、预防应用、联措合应用及更改使用应符合抗生素使用原则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