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张承中版课后答案
环境管理与规划复习题答案
环境管理与规划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市场价格法:直接根据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利用因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产量和利润的变化来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
2.机会成本法:是指把一定的资源用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对其他产品生产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效益。
3.防护费用法:环境资源破坏时带来的经济损失,可以通过为防护该环境资源不受破坏所支付的费用来推断。
4.水环境规划: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
5.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所能容纳的耗氧有机物的最大容许量。
该容量即通常所说的水环境容量。
6.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组织优化的科学。
7.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8.社区:指居住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
9.环境预测: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在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10.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11.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12.规划协调型预测: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所能达到的环境状况。
13.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14.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15.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区域容许排放总量。
环境规划与管理张承中版课后答案
§1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1 P.19 1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
环境管理的内涵是规范和限制人类的观念和行为。
2 P.19 2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3 P.19 3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答: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
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4 P.19 8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答: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根本的任务。
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这三种行为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调整人类社会行为,提倡环境友好型行为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5 P.19 10说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答:1 环境规划的内容(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评价和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及环境规划的实施。
(2)流域水环境规划: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流域水环境控制规划等。
(3)城市环境规划:包括城市大气污染控制规划、城市水环境规划、固体废物规划管理、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
环境规划课后答案
环境规划学课后答案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 ?内涵:其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而实施的科学决策活动。
2、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答:作用:(一)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 ?(二)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三)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 ?? ?(四)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 ?? ?(五)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 ??地位:环境规划担负着从整体和战略层次上的统筹规划、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 ?? ?? ?? ???策性强。
基本原则:(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 ???(二)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 ?? ???(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 ???(五)系统原则;? ?? ???(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 ???(七)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答:(1)按规划期划分包括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包括经济制约型、协调型和环境制约型(3)按环境要素划分包括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和噪声污染控制规划(4)按照行政区划分划分和管理层次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市(县)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5)按性质划分包括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保护区)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等。
《环境规划与管理》张承中主编 选择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和(A)A.人——地关系观B.价值观C.消费观D.科学观2.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其中第三个阶段管理手段是(D)A.经济刺激 B.污染治理 C.环境评价 D.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3.环境在自然力作用下消纳污染和产生出自然资源的总过程称为(C)A.物质生产 B.自然净化 C.环境生产 D.资源再生4.制订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是(B )A.考虑环境效益 B.保障人体健康 C.保障经济发展 D.保障可持续发展5.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D)A.状态 B.思想 C.生活方式 D.行为6.在环境管理手段中,行政手段具有(D)A.强制性B.权威性C.规范性D.①、②和③7.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是(D)A.国家审计机关 B.社会审计机构 C.国际审计机构 D.①、②8.清洁生产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的年份是(B)A.1972 B.1989 C.1992 D.20009.俄罗斯环境规划的突出特点是(C)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10.下列不是按性质划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A)A.环境制约型规划B.生态规划C.污染综合防治规划D.自然保护规划11.下列不是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D )A.经济制约型B.协调型C.环境制约型D.自然保护规划12. 下列不属于日本环境规划特点的是(C )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13.下列不属于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是:(B )A.生产B.能量流动C.还原D.信息传递1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dS=dSi+ dSe 下列属于环境系统严重恶化的熵变类型是(B )A.dS<0 B.dS>0 C.dS=0 D.dS不确定15.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中特定工业区执行的大气质量标准是:(C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6.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中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执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D )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E.Ⅴ类17.噪声功能区划中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是:(B)A.0类B.1类C.2类D.3类E.4类18. 决策问题结构良好,可用数学模型刻画;有明确的目标和判断准则;可借助计算机处理的决策属于:(A)A.结构化决策B.非结构化决策C.半结构化决策D.非程序化决策19.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为(B)A.非线性规划B.动态规划C.线性规划D.多目标规划20.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中,至少存在一个决策变量为非线性函数的规划属于(A)A.非线性规划B.动态规划C.线性规划D.多目标规划21.风廓线是指( C )。
《环境规划与管理》张承中主编-课后练习题答案要点
6.流域环境管理和区域环境管理各有其特殊性,针对其特殊性应分别采取何种管理原则?
7.什么是环境风险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那几方面?
8.环境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
第一章
1.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
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2.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它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7.试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开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因和目的。
8.简述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含义和相关规定。
9.举例说明“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实施过程对污染严重城市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10.说明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方法,并按污染控制因子分类例表归纳常用环境标准目录。
第三章
1.管理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定义?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根本的任务。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这三种行为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调整人类社会行为,提倡环境友好型行为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环境规划与管理讲义复习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讲义复习答案1(管理学的基本问题有哪些,如何概括环境管理学的基本内容, P1管理学的基本问题:管理的主体,管理的客体,管理的内容,管理的目标、手段、方式方法、依据的原理。
从管理工作的范围讲,环境管理可分为区域环境管理(包括省市区地县,水域、流域)、部门环境管理(如部委、行业)以及企业或其他组织的环境管理等。
从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性质讲,环境管理可划分为环境计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和环境技术管理。
从管理工作的层次讲,环境管理可划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等。
从管理工作的职能上讲,环境管理可分为:规划,主要是制订环境保护规划和年度计划,通过规划来调整资源、人口、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解决发展与环境的矛盾。
协调,就是将各地区、各方面的环境保护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结构层次的功能性系统。
监督,就是根据环境法规、环境标准以及迅速、准确和完善的监测手段来保证环境规划、组织措施的切实实施。
指导,就是通过对各地区、各部门以及群众性环境保护活动的组织领导,对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要求,为下级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科学技术及其他方面的指导,对群众性的环境保护活动加以引导和支持。
2(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P1环境管理:(广义)调整三种主体的环境行为,使之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狭义)特指政府管理环境的职能,特别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工作。
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职能之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应用各种科学技术信息,在预测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带有指令性的最佳方案。
相互关系:1)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法2)环境规划时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3)在现代环境管理中,规划管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4)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具有目标一致性(它们最终目标是为了预防、控制和减少污染,调控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环境管理的特点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作用。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环境的工作定义)2.环境预测3.“三同时”制度4.环境规划5. 环境管理6.环境预测7.环境标准8.“三同时”制度9 .环境规划二、填空1.环境管理的任务是、。
环境管理的对象是。
2.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五项。
3.环境管理的原则是、。
4.特尔斐法具有、、等特点,其结果处理与表达方式有、、、几种。
5.决策系统由、、三大要素构成。
4.环境规划指标类型、、、几种。
5.环境管理的任务是、。
6.环境管理的手段为、、、、和。
7.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方针、、、、等5部分。
8.特尔斐法具有、、等特点,其结果处理与表达方式有、、、几种。
9.决策系统由、、三大要素构成。
10.环境规划指标类型、、、几种。
三、简答题1.请对下述案例进行简要分析[案情]华北制药集团公司(简称“华药”集团)下属的华胜制药有限公司(简称华胜公司)、新维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新维公司)、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简称维尔康公司)以及康欣制药有限公司(简称康欣公司)、华北制药有限公司(简称华北公司)均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其中华胜公司一期工程年产400吨硫酸链霉素项目和新维公司年产4000吨维生素C项目,均在污水处理设施未建成的情况下,擅自于1996年9月投入生产;维尔康公司年产1 000吨维生素C项目,在污水处理设施未建成的情况下,擅自于1994年7月投入试运行。
根据河北省环境保护局的调查,“华药”集团共被查出7个项目违反了“三同时”制度,华胜公司排放污水主要污染物COD、悬浮物均严重超标,污水排入汪洋沟,使两岸群众深受其害。
建于市区的青霉素工程、淀粉技改工程、威可达公司、维尔康公司、新维公司等,或未建污水处理设施,或不能正常运行,致使每天10万余吨的污水最终排入横贯市区的东明渠。
河北省环境保护局据此于1997年7月8日对“华药”集团做出罚款、限期治理与验收,若污水处理设施逾期验收不合格,将依法责令其停产治理的处罚。
《环境规划与管理》张承中主编 填空题
1.在用Streeter-Phelps耗氧复氧方程式计算被耗氧有机物污染的河水的DO值时,微生物耗氧/有机物分解/BOD5 是耗氧的唯一原因。
2.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
3.环境调查问卷的结构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及其他资料等内容。
4.烟气抬升高度与烟气出口速度成正比。
5.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有生产、生活、还原和信息传递。
6.日本环境规划的特点是保护环境重于经济发展。
7.环境预测的内容包括: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环境污染预测、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生态环境预测。
8. 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9.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10. 环境规划目的:达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
11. 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依据有限的环境资源及承载能力,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对环境保护和建设活动作出时间和空间的安排与部署。
12. 环境规划是实行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准绳,是环境保护战略和政策的具体体现。
13.能流分析的基本内容有能流过程分析、能流平衡分析、能流过程优化分析。
14. 环境规划主要研究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特性等。
15. 环境承载力三个变量:时间(T)、空间(S)人类经济行为的规模与方向(B)。
16. 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进行环境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17. 用于表征环境规划目标的是环境指标体系。
18.环境质量评价类型按时间划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
19.环境质量评价类型按环境要素分为单要素评价、联合评价和综合评价。
20. 污染源评价需要确定个2特征数:等标污染负荷和等标污染负荷比。
21. 一般来说规划的主要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集和规划说明书。
22. 在环境管理与规划问题中,同时存在着多个目标,每个目标都要求达到其最优值,并且各目标之间往往存在着冲突和矛盾,这类问题就是多目标决策问题23. 在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中,主要的数学规划方法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完整)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完整〕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5分)1、环境规划: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开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符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开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开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 、环境管理: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开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开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值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平安,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开展的行为总体。
3 、宏观环境管理:指以国家的开展战略为指导,从环境与开展综合决策入手,制定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环境战略、政策、对策和措施的行为总体。
4、微观环境管理:指在宏观环境管理的指导下,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的、以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内容、以执法监督为根底的环保部门经常性的管理工作。
5、流域环境管理:指以特定流域为管理对象,以解决流域环境问题为内容的一种环境管理。
6、区域环境管理:指以行政区划为归属边界,以特定区域为管理对象,以解决该区域环境问题为内容的一种环境管理。
7、行业环境管理:指以特定行业为管理对象,以解决该行业内环境问题为内容的环境管理。
8、部门环境管理:指以具体的单位和部门为管理对象,以解决该单位或部门内的环境问题为内容的一种环境管理。
9、资源环境管理:指依据国家资源政策,以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为目的,以实现可再生资源的恢复与扩大再生产、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使用和替代资源的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管理。
10、环境质量管理:指以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监测为内容的环境管理。
11、环境技术管理:指通过制定环境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以调整产1业结构、标准企业的生产行为、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革与创新为内容,以协调技术经济开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目的的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与规划复习题答案
环境管理与规划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市场价格法:直接根据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利用因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产量和利润的变化来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
2.机会成本法:是指把一定的资源用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对其他产品生产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效益。
3.防护费用法:环境资源破坏时带来的经济损失,可以通过为防护该环境资源不受破坏所支付的费用来推断。
4.水环境规划: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
5.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所能容纳的耗氧有机物的最大容许量。
该容量即通常所说的水环境容量。
6.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组织优化的科学。
7.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8.社区:指居住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
9.环境预测: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在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10.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11.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12.规划协调型预测: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所能达到的环境状况。
13.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14.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15.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区域容许排放总量。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31)一、选择题1.宏观环境管理的实施主体并对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的是(B)。
A.环保部门B.地方政府C.行业主管部门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考核(D)。
A.国家B国务院 C.环保局 D.市政府3.一般说来,三种生产的共同界面是(B)=A.自然资源B.废弃物C.商品D.环境质量4.环境管理对象是(D)。
A.自然要素B.社会关系C.企业D.人类的社会行为5.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D)。
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中国6.依据国家环境法律规定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行政管理制度是(A) o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B.污染限期治理C.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D.污染强制淘汰制度7.下面哪一项不是ISO 14000的审核准则?(D)。
A.ISO14001标准B.适用于组织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C.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D.国家环保法律法规8.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源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C) oA.缓冲区B.实验区C.核心区D.外围保护地带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C) oA.3级B.4级C.5级D.6级10.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环境规划的类型不包括(C)。
A.经济制约型B.协调型C.持续型D.环境制约型11.环境规划按时间分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其中中期的年度范围为(B) oA.3-5 年B.5-10 年C.10-15 年D.15-20 年12.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为(B)。
A非线性规划 B.动态规划 C.线性规划 D.多目标规划13.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的对象是(C)。
A.环境污染B.原生环境问题C.次生环境问题D.生态破坏14. 一般说来, 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界面是(C)。
A.自然资源B.废弃物C.商品D.环境质量15.一般说来, 人口生产和物资生产之间的界面是(B) oA.自然资源B.环境质量C.商品D.废弃物16,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B)。
环境规划与管理张承中主编课后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1. 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涵?2. 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涵?3. 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4. 简述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5. 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6. 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的召开背景及其主要成果。
7•阅读全球《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并归纳其基本思想和主要容。
8.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9.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与手段。
10. 说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_____第二章1. 简述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并说明各项对策包含的主要容。
2. 试分析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的相关关系。
3. 请在三类相关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环境经济政策)中选择一类,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汇总该类政策执行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已颁布的各项规定(列出汇总表) 。
4. 说明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构成。
5.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是该法的第二次修订,请比较该法二次修订的主要容,并分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发展动向。
6. 试比较1996年版《水污染防治法》与1984年版《水污染防治法》容的变化,并分析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发展动向。
7. 试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开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因和目的。
8. 简述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含义和相关规定。
9. 举例说明“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实施过程对污染严重城市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10. 说明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方法,并按污染控制因子分类例表归纳常用环境标准目录。
第三章1. 管理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定义?2. 什么是管理的二重性特点?试采用管理二重性性质剖析我国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4. 法约尔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容?他的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哪几方面?其后哈罗协?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对管理职能的分类又作了什么说明?5. 简述现代管理不派中各种学派的管理思想的特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张承中版课后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卷(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规划:它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
末端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的终端或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总量。
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工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组织管理体制以及生产、消费、调控行为的动力学机制、控制论方法及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
简答题:1.中国环境管理八项制度?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2.环境统计的范围及其调查方法?答:涉及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全部条件,包括影响生态平衡的诸因素及变化带来的后果。
范围包括:植物动物大气水土地土壤和人类居住区。
调查方法:定期普查抽样调查科学估算专项调查3.地表水环境质量类别及其适应范围?答: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完整)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5分)1、环境规划: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符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 、环境管理: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其中管理手段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教育五种手段。
人类行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种基本行为。
环境管理是针对次生环境问题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主要解决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各类环境污染。
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环境管理是国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总量控制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对某一区域或某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最终排入环境的数量的限制。
4 环境规划的内涵简⑴、环境规划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城市、省区、流域)。
⑵、环境规划的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
⑶、环境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这一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
⑷、环境规划是在一定条件下优化,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发展水平和能力。
5 环境管理的内涵:宏观环境管理是从综合决策入手,解决发展战略问题,实施主体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微观环境管理是从执法监督入手,解决具体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破坏环境,实施主体是环保部门,宏观环境管理高度统一,微观环境管理非常具体,微观环境管理以宏观环境管理为指导,是宏观环境管理的细化和具体化,离开微观环境管理,宏观管理的布标将无法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卷(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规划:它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
末端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的终端或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总量。
水体的自净过程:排入水体后,一方面对水体产生污染,另一方面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
工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组织管理体制以及生产、消费、调控行为的动力学机制、控制论方法及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
简答题:
1.中国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
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
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2.环境统计的范围及其调查方法?
答:涉及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全部条件,包括影响生态平衡的诸因素及变化带来的后果。
范围包括:植物动物大气水土地土壤和人类居住区。
调查方法:定期普查抽样调查科学估算专项调查
3.地表水环境质量类别及其适应范围?
答: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4.我国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包括?
答:?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分为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指标。
环境质量指标包括大气,如酸雨频度;水环境,如总硬度;噪声,如区域噪声平均值;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包括大气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如SO2?排放量;水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如COD?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宏观控制,如危险废物处置量;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如乡镇工业大气污染物治理量。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包括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如城市污水处理量;乡镇环境污染控制,如污灌水质;水域环境保护,如湖泊总磷纳入量;重点污染源治理,如污染物削减量;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如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物种;环境保护投资,如环境保护投资总额。
相关指标包括经济,如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如人口总量;生态,如污灌面积。
5.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1??生态调查?
?指调查了解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特征及相关关系的过程是生态规划的重要内容?
2?生态适宜性分析?
?是生态规划的核心,是制定规划方案的基础。
??3?生态敏感性分析??
生态敏感性分析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的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干扰的适应能力。
6.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构成?
答:1.宪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2.环境保护基本法
3.环境单行法
4.国家其它法律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5.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法令、法规和条例
6.环境保护地方法规
7.签署并批准的国际环境公约
7.发达国家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
答:1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
特点:通过循环来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盒能源的使用量,减少废物和有毒物的排放,最大的提高产品的耐用性
2.生态工业工业园区模式特点: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藕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了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
3.社会层面上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
特点: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物质与能量的循环。
4.社会循环经济体系
8.我国空气质量类别及其适应范围?
答: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二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二级:[8]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
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
9.固体废弃物选址考虑哪些问题?
答:、1.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2、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场界距居民集中区500m以外。
?
3、应选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别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
?
4、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
?5、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6、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10.末端控制的弊端?
答:1.废弃物的净化、处理技术常常使污染物从一种环境介质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介质。
2.在现行的环境保护法规管理投资科技等技术工作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单纯污染控制,而缺少对面临全球系统的环境威胁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
3.环境问题给世界各国带来越沉重的经济负担
4.污染控制的现行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导致部分企业养成了一种污染排放后才控制的心态。
11.如何进行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
答:(1)目标与范围定义
该阶段是对LCA研究的目标和范围进行界定,是LCA研究中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部分。
(2)清单分析
清单分析是对所研究系统中输入和输出数据建立清单的过程。
清单分析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和计算,以此来量化产品系统中的相关输入和输出。
(3)影响评价
影响评价的目的是根据清单分析阶段的结果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这一过程将清单数据转化为具体的影响类型和指标参数,更便于认识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4)结果解释
结果解释是基于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的结果识别出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重大问题,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包括完整性、敏感性和一致性检查,进而给出结论、局限和建议。
三计算题[
1.?计算下面数据的各种平均值、标准差、算术平均误差和级差。
?
+++++++++++
答:?算术平均值??
=?+++++++++++?/?12?=???
几何平均数
/12=×××××××××××?????????=??
调和平均数??
=12/(1/+1/+1/+1/+1/+1/+1/+1/+1/+1/+1/+1/??=???
中位数??
∵?<<<<<<<<<<=??∴中位数=(+)/2=
??标准差??
=([算术平均误差??
=[︱级差??
=对某合金中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不同的人员测定的数据为:,,,,,,,?
答:?该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为,其中?的偏差最大,故首先检验该数。
计算得到:均值,标准差:,取显着性水平,根据??表4-1,|?一|?=??<?*=故?不是异常数据,应该保留。
用格拉布斯准则检验没有应舍去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