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
教材把它们概括为“6W”,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
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
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新闻定义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的事实。
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新闻敏感性
哲学视角下,新闻不新。
你报道了人咬狗,其实,那不过是另一次人咬狗。
太阳底下,人常说,没有新鲜事,可是仍有“新闻”,以及对新闻的敏感性。
我们关注新闻,一定是关注具体的消息而不是具体消息所属的类。
例如,记者报道美国总统大选,构成新闻要素的,是当选总统的那一具体人物及其公共政策涵义;奥巴马是民主党总统,但因他而生的公共政策涵义,很可能不同于前一任民主党总统克林顿的。
换句话说,新闻之新,在于它的个别性而不在于它的一般性。
总之,专业新闻记者务求敏锐感受的,是报道对象包含的个别性、特殊性、具体性。
新闻,显著地不同于理论,后者,是关于一般性、普遍性、抽象性的陈述。
普利策曾经描述过,编辑部里每天有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消息,他应选择哪些?怎样节选?怎样核实?首先,新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二者之间常有冲突,故而必须权衡取舍。
其次,视角的正确性和公正性,二者之间也常有冲突,
也必须权衡取舍。
新闻的定义
四层含义.
1.必须是新近发生的,
2.已经发生的.
3.真有其实不是编造的,
4.经过传播的,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必须准确
1.对事实的认真准确
2.对事实的表到要准确
新闻必须简短
1.简短与新鲜.
2.简短与迅速
3.简短与民主
消息的结构
标题---主要事实----次要事实-----结尾以及无处不在的背景
标题的作用.
1.高阔消息内容揭示主题
2.评价新闻事实点出意义
3.诱发阅读兴趣,引人入文
标题的构成
一般而言新闻的标题有主题和辅题两部分组成
1.主题----也叫主标、正题、大标题、是标题中最受人注意的不封。
它既是新闻主题思想,中心内容的主要表达,也是标题的核心和骨干。
没有主题消息标题就不能成立
2引题,又称肩题。
眉题或上辅题。
位置在主题之前,是从属于主题的先行官它或者用以交代背景和原因,或者用以说明主题的意义,或者以渲染、鼓动、含蓄、抒情、讽刺等手法、加强主题的气氛和力量。
文字要少于副题,宜简短,以一行为宜。
因常用对联式,故称肩题或眉题。
3.副题,又称次题、子题或下辅题。
位置在主题之后。
长用来要进一步说明、
补充、解释主题。
用的是次重要事实。
或者需要强调的观点。
使主题更加完整仍
标题的种类
多行标题----即标题在三行或三行以上。
双行标题----指引+主题,或主题+副题,不包扩双行主题。
在消息中用的最多。
单行标题----指只有一条主题。
新闻的导语
导语: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引出全篇精华和主题就有可受性的开头句子或段落。
位置在前:突出重点或特点;就是简练;富有吸引力。
它也反映了导语的写作基本要求;具体点明要报道的事实;要有事件发生时间和地点;要交待新闻的出处。
新闻背景
从内容上看,大致分为:历史背景,地理背景,人物背景,事物背景有的加上知识背景、社会背景。
从公用上着眼,又大致分为三类: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和注释性背景材料。
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就是导语之后、全篇末尾之前的那一部分。
她扩背景、结尾的内容。
主题的任务是充实新闻内容,为不表现新闻主题服务。
再有导语的消息中,主体的任务是充实新闻内容,为表现新闻主题服务。
再有导语的消息中,主要承担两
个具体任务:一是对导语中提到的各个事实加以阐述,使事实更加清晰,并深化主题;二是补充导语中没有提到的新的或次要材料,随着新闻的展开,使五个w 和一个h,更加明确,交代更清楚,新闻根据更确凿。
新闻语言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具体、准确、简练
新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不是抽象的,它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因而新闻语言必须具体,应当少用抽象的概念。
这就要求如实地记叙具体人、具体事、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经过,也要求具体形象的现场描写、细节描写等。
第二个特点是准确
新闻必须事实,不能含糊其词,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
因为语言运用不准确而造成新闻失真或歧议的例子在报道中是经常发生的。
有的是概念不清楚,如以前出现在报纸上常提到的“苦乐不均”等,现在不提了。
还有在宣传农村大好形势时有“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这三句话流传很广。
表面看来,这几句话很生动,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准确的,难道过去二十多年,天就不帮忙,人就不努力吗?所以新闻写作中不宜随意运用这些不准确的语言。
有的用含混不请的语句来代替清楚明确的语句。
比如,有的新闻写作中喜欢使用“最近”、“不久以前”、“长期以来”等比较含混的字眼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时间;有的用“许多”、“无数”、“广大群众”等比较笼统的语句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数量;有的则用“大概”、“差不多”、“可能”等模棱两可的语句来代替可以具体表明的程度。
第三个特点是简练
新闻要求快,要求迅速及时。
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怎样才能把新闻写得简洁、精炼呢?
第一,一条新闻只报道一件事实或只写出一个人物。
这样,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容易做到条理分明、头绪清楚。
如果报道的事件比较复杂,牵涉到的人物较多,可以采用分解报道的办法,化长为短,化繁为简。
第二,直接写事实。
不要穿靴戴帽,要学会精选事实,让事实说话,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干净利落。
第三,直接叙述事实本身不要作过多的解释。
第四个特点是通俗
新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有群众性。
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识字不多的人,都要通过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
要用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写报道,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所用的语言,更应该接近口语,怎么说法就怎么写。
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看懂听懂的一些字眼或话语。
通讯的类型按内容分为哪几类
(1)外表形式不同
在外表形式上,通讯与消息有着明显的区别,随便打开一张报纸即可看出:
1)标题不同
一般而言,通讯采用一行标题,即主标题。
需要时,通讯也可以加一副标题,即用破折号附加在主标题之后,用以解释或说明标题,把通讯做成两行标题。
2)开头形式不同
(2)时效性不同
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
通讯发稿件较慢,是因为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
同时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有一个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等事物发展有一个阶段性成果时,采写通讯的时机方成熟。
(3)详尽程度不同
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消息详细、完整、富有情节,可以满足读者知详情的需要。
消息是将事件的几个新闻要素报道出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使受众尽快了解到最重要的概括性信息,而通讯则往往在消息之后,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等读者渴望知道的详尽信息加以整合,然后完整地报道出去。
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它以感性素材还以生活的原生状态,使文章更生动、具有感染力。
(4)主题结构不同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的快速文体,讲求速报与时效。
主题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有些消息,如简讯,无需提炼主题。
通讯则不然,通讯必须提炼出主题,主题对通讯来说必不可少的。
作者在采访中收集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粗细庞杂的事实材料组织在一起,有主题贯穿起来进行写作。
(5)表现手法不同
通讯与消息的表现手法和写作要求有很大区别。
出于反映事实信息的需要,消息报道讲究客观报道,与此相应,消息写作主题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即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让“他”“他们”以及被报道主人公的名称,身份运行在字里行间极少让“我”出现在报道之中;通讯则不然,出于详尽深入需要,第一、二、三人称各显
所长,“我”、“你”、“他”在描写、议论、叙述、抒情中各取所需。
消息较少有议论、描写,极少有抒情,通讯常常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
通讯通常借助文学手法表现主题,通讯包括报告文学,和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的根本区别是就是在于真实性。
总结:通讯和消息两种新闻报道常用体裁,功能也有很大去别。
通讯感染力远远超过消息,甚至让人伤感、落泪,也可以让人兴奋、欢呼,而消息一般做不到。
还有一项特别功能——情感传播
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在记者的调查采访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
新闻的采访提纲和报道提纲不是一样的。
从广义上来说,新闻的报道提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访提纲,二是写作提纲。
显然,报道提纲的内涵大于采访提纲,它包括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访计划,二是调查纲目。
采访计划,是指大体的活动步骤、方式,确定要采访的部门、人员名单及其先后顺序,设想一下写什么体裁、多少字、采写周期等。
所谓调查纲目,是指所要提问的大纲细目。
倒金字塔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头重脚轻。
短小精炼(无需过多的过渡语言,不要过多描述)断裂行文。
作用:1简单明了的将新闻事实中最重要的内容突出出来,2有利于记者写稿.3有利于形成小短之风。
4将新闻事实最要,精彩终结性的信息放在前头。
性和了大众的心里。
倒金字塔形成的产生标志着新闻报道问题的独立。
写作与采访的辩证关系
1.新闻采访时新闻写作的基础,所以先有采访后有写作。
或者说。
采访在前,写作在后。
次序是不能颠倒的。
2.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新闻不能重此轻
彼,两者都要过硬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
3.新闻写作离不开采访,而新闻采访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新闻写作
的质量,所以二者缺一不可,要同时重视起来。
通讯与新闻的根本区别
通讯;是一种生动详细的新闻报道体载。
踏实我国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文体。
新闻是一种对新近事发生,事实的报道。
根本区别
1.新闻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通过具体的任务和事件反
应现实生活。
2.新闻叙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细节描写,往往含有坐
着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3.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要了解新闻迅猛的特点和这两种文体的
不同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