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堂实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
六个民族是一家。

我们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咱们的祖国一共有(孩
子们迫不及待地插嘴:56个民族!)
同学们真聪明,知识可真丰富,那你们知道都有哪些民族呢?王子燕:白族。

师:不错,白族!王浩杰:藏族。

师:对,藏族,西藏的!李猛:傣族。

师:对,傣族是我们第一课里面提到的。

张若男:景颇族。

师:看来你预习课文很认真,景颇族也是我们第一课里面的。

王文豪:汉族!
师:对极了,汉族是我们中华民族人数最多的。

同学们评选出王子燕同学为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师:同学们,在我国云南省有这样一所学校,这所学校的景色可美了,有来自各种民族的同学,他们每天穿着不同的民族服装,坐在教室里上课。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课,来,跟着老师读一遍课题。

师:第一课
我们的民族小学(极富深情)
生第一次读课题: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读得比较平淡)
二、进入新课
1.浏览课文,把握课文脉络。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也读过课文了。

以前,我们学
过默读,现在老师要教给你们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浏览。

(板书:浏览)浏览,也是一种默读,只不过它读得更快,要求我们在一分钟以内看完课文,并且了解课文的意思。

来,我们试试。

(生浏览课文,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浏览这种读书方法,需要老师具
体示范和讲解,力争打响头炮。

在一分钟的时间里,能够浏览完课文的有
十几位,大部分同学用了一分半钟的时间。


师:同学们,你们浏览了课文,能够讲出这篇课文的意思吗,也就是
先讲了什么,在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举手的同学较少,这是我意料之中的,毕竟是第一次,但是金赟同
学却高
高地举起了手。


金赟:这篇课文先讲了早上,同学们去读书,他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可漂亮了;又讲了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敬礼;又讲了大青树
上的钟声敲响了;又讲了同学们开始上课了;又讲了同学们下课在玩耍。

(连续几个“又讲了”,尽管有些用词不准确,但已经是让我很满意了,这是我意料之外的。


师:金赟同学真会读书,他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都讲出来了,老师
再给你修改一下,主要是把那几个“又讲了”换一下:这篇课文先讲了早上,同学们去上学;再讲了同学们在上课;最后讲了同学们下课在玩耍。

你看,这样一来,是不是既简单,又清楚了。

你把老师说的重复一遍。

(金赟复述,同学们再一起复述一遍。


2.扫清生字词障碍。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有下面一些生字词,它们就像一个个好朋友,
在向我们招手呢,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

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
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摇晃(生自由读,抽读,开
火车读。


师纠正:“坪”是后鼻韵,来,跟着老师读读,píng。

师:“热闹”
的“闹”是鼻音声母,在这儿还要念轻声,rènao。

师:“粗壮”这个词
特别不好读,“粗”是平舌,“壮”是翘舌,再读读,cūzhuàng。

发翘舌时,舌头要抵住天膛的前部,那个有皱纹的地方,来,我们再读读,
zhuàng。

师:同学们,老师涂上红色的字,是我们这次课文比较难写的字,先看老师范写一遍:戴、蝴蝶、舞。

(师范写,生观看。


师:同学们,你们在写字书上,把这四个字写一遍吧,如果你有什么
需要提醒大家的,也可以说出来。

(生写。


金浩辉: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戴”字的右边那一撇不要写掉了,上
面还有一点。

师:你真细心!
孙连鑫:“舞”字中间是四横,就像四个人在跳舞一样。

师:你真会
记字,这四个小人一定不会缺一个的。

徐奥运: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蝴蝶”的“蝴”字,要写瘦一点,这样
才好看。

师(指着板书):对,“蝴”字是左中右结构,三部分要写瘦一点,你真会写字。

(识字、写字在中年级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教
学内容。

)3.进入文本,抓住典型进行语言训练。

师:首先,我们就跟随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去上学吧,老师现在
要请四位同学分别读读第一自然段,每个同学读一句话。

就龚绍美这一小
组的四位同学
吧。

(李猛、徐奥运、汤开辰和汤海聪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读的过程中有
漏字的,有添字的,我随时注意纠正,同学们也会随时注意提醒,他们的
小耳朵比我灵呢!其中,黄美林同学读得正确、流利,受到了我的表扬。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想和这四位同学比赛一下,我也想来读读这一段,然后你们给老师打打分。

(师极富兴奋和愉悦地读第一自然段。

)生:100分!
徐昕:我给老师打200分。

(这孩子每次都给我打超高分,(某^__^某)嘻嘻……)
师:既然,你们都给老师打高分,那你们从中听懂了什么?徐昕:我
听懂了高兴!
师:也就是说,你认为老师是高兴的,那你知道老师为什么高兴吗?
李迎迪:因为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

所以老师读
得很高兴。

王浩杰:因为有各种民族的小学生,他们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他们
把学校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所以老师读得很高兴。

师:你们都说得很对,老师在读的时候,脑袋里就想到了那幅美丽的
画面,好多小学生,穿着新衣服,就像今天早上,老师值周,站在校门口,你们一个个像老师问好一样,龙博峰还给老师敬礼,还说了一声:“老师
您好!”所以,老师就觉得特别高兴。

来,同学们,我们也想一想那幅画面,带着高兴的语气,一起来读吧。

(生读第一自然段,师和生一起读。

老师,不应该充当朗读的旁观者,而是朗读的积极参与者,让我们都来一起读课文吧!)
师:同学们请看看这句话-----“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
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你能发现,这句话有什么特点?王文豪:都
有一个“的”。

师:真会观察。

王彤彤:都有一个“族”。

王富强:都有一个“有”。

师:你们真会发现,这种句式就是(师板书: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你们用铅笔在文中点出来(生动笔勾点),谁
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
西现阳:我们班上,有的姓刘,有的姓王,有的姓唐,还有的姓赵。

师:再仔细看看,“的”字是放在后边的,谁能给他改改。

张雪莉:我们班上,有姓刘的,有姓王的,有姓唐的,还有姓赵的。

师:真会改,王子燕,你再说说。

(王子燕复述。


张若男:路边的野花,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还有绿的。

师:老
师还没有看见过绿的野花,这样吧,改成蓝色的吧。

(张若男点点头。


师:不过,老师还能把你这句话改得更美,你听听----路边的野花,
有鲜红的,有雪白的,有淡黄的,还有深蓝的。

(张若男居然向我举起了大拇指,这个小调皮,还挺会夸人的啊!)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把张真彬的这句话说说。

(全班复述。

)师:那我们一起再回到课文中,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有傣族的,有
景颇族的,有……
(生齐读,读出了高兴的语气。


师:大家再看这句话-----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
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你又能发现什么?生异口同声
地说:都有一个“向”。

师(故作惊讶):啊,同学们,你们这么快就找到了这个句子的特点,真棒,动动手,在课文中点出来(生勾勾画画)。

师:那同学们,你们看(手指窗外,我们教室窗外有一株高大的洋槐树,恰巧飞来一只麻雀),真的飞来一只小鸟呢,来,我们和小鸟打招呼,“小鸟,你好!”(师招招手,孩子们就跟着我做动作),向敬爱的老师
问好,“老师,您好!”(孩子们真的就向我招手,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
热情,孩子们的手就像一只只嫩绿的小芽儿,茁壮成长),向高高飘扬的
国旗敬礼!(我们对着窗外,向着国旗升起的地方,举起了自己的小手,
行着标准的队礼,望着几十双嫩嫩的小手,我们的课堂小手如林,此情此景,让我顿生感慨,诗意语文、生本课堂、情境教学,不都在此时得到了
最唯美的诠释了吗?)
师:同学们,让我们拿起书,再来读读这一句话。

(师生同读,极富
激情。

)师:会背吗?
生(很自信地):会背!
(师生同背,而且一边读,一边做手势呢!有朗读到朗诵,一气呵成,很有实效。


师:是啊,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真棒!来,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题,看看这次读课题,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第二次读课题: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这次读出了对民族小学的
喜爱,有进步。


师:“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同学们要上
课啦!孩子们是怎么上课的呢。

大家看看第三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讲
的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情景,然后用波浪线勾出来。

(生默读,勾画,有的同学用直线勾画,就要注意提醒他们挺清楚老
师的要求。


金浩辉:我勾的是“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师:你的声音就很好听呢!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好听地读读这一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