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将领中牺牲的巾帼英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抗联将领中牺牲的巾帼英雄
东北抗联中有一大批女战士,她们个个都是巾帼抗日女英雄。
例如赵一曼、冷云、李秋岳、裴成春等。
据不完全统计,有军籍、级别较高且可以称为“将领”或领导的有以下5位:
1.李瑾淑:女,原名李根淑,朝鲜族,1913年生于朝鲜庆尚道礼川郡,1923年在宁安东京城读书。
1927年入团,1932年6月任中共绥宁中心县委妇运部委员,7月入党。
1934年10月任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妇女主任兼宣传处长。
1936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3年。
1939年回国从事地下工作。
1940年被捕,1941年4月牺牲于宁安县东京城。
(画像)
2.蒲秋潮:女,字振声、逸民。
1905年生,四川广安人。
蒲秋潮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读书期间,曾参加“五卅”运动,被选为全国女学生代表。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毕业后回国,任中共河北省委秘书长。
1929年,同爱人胡伦一起被中共中央派往东北,从事党的工作。
1930年,中共满洲省委遭到破坏,她同爱人相继被捕入狱。
在狱中,受到敌人的百般折磨和威胁利诱,但他们始终坚贞不屈,使敌人无据定罪,囚禁2年后释放。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党组织利用蒲秋潮和胡伦在狱中与郭宝山的这一特殊关系,派他们2人打入伪警备旅搞秘密工作。
胡伦担任伪警备旅
机枪连连长,蒲秋潮做了郭宝山两个女儿的家庭教师。
蒲秋潮和胡伦借此有利条件,为党收集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为抗日联军第四军提供了许多物资,使党组织和抗联四军及时掌握敌人的动向,出奇制胜。
同时,利用这种联系,从伪连队买子弹,供给抗日联军。
1934年上半年,蒲秋潮和胡伦接到中共密山县委的指示:将伪警备骑兵旅中的机枪连策反出来,投奔抗联四军。
蒲秋潮任抗联四军敌伪工作部办公室主任,胡伦任抗联四军参谋长。
蒲秋潮在与敌斗争中,积劳成疾,1936年6月病逝于哈尔滨,时年30岁。
3.高俊凤:女,1898年生于黑龙江宁安县,1931年九一八后,任“中国国民救国军”总部秘书,1933年1月任代副总司令。
1937年9月率部参加抗联第二路军。
1939年5月,高俊凤和姚振山率部在穆棱县九站南沟与数倍日伪军发生激战,姚振山和闵宪红等600余名将士全部战死,高俊凤负伤被俘,1940年初,被害于宁安监狱。
(照片)
高俊凤
4.赵一曼:女,四川省宜宾县人,1905年出生。
原名李坤泰,学名李淑宁,又名李一超。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11月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1927年9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31年“九一八”后,被派往东北组织抗日斗争。
1933年10月在哈尔滨总工会工作时,曾参与哈尔滨市电车工人罢工的领导。
1934年7月到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县)任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当地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斗争。
1935年秋,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率领部队打击日伪军。
11月间作战身负重伤在珠河县春秋岭附近养伤,11月22日战斗中再次负伤昏倒后被俘。
日军对她施以酷刑,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
她宁死不屈,痛斥日军的侵略罪行。
日军为了得到口供,把她送进医院治疗。
她在医院里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教育争取了看护韩勇义和看守董宪勋,帮她逃出。
途中又被追捕,受到更为残酷的刑讯。
1936年8月2日,于珠河被杀害。
时年31岁。
(照片)
赵一曼
5.李秋岳:女,原名金锦珠,化名张一志、柳玉明,朝鲜族。
1901年出生在朝鲜平安南道中东郡一个农民家庭。
1919年3月1日,朝鲜人民掀起了反日斗争的浪潮,李秋岳投入这场斗争。
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她开始接触马列主义,积极参加祖国解放、民族独立的斗争。
在共同的战斗中,她结识了战友杨林,后来两人结为夫妻(杨林,朝鲜族,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师长,1936年2月23日在红军东渡黄河战役中作战牺牲)。
1920年初杨林来到中国。
1924年底,李秋岳离开朝鲜到中国广州找到杨林,一同参加了中国的民主革命。
1925年2月,李秋岳参加广东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在宣传队工作,参加了平定滇、桂军杨希闵和刘震寰叛乱的斗争。
经革命斗争的锻炼,李秋岳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李秋岳在黄埔军校学习。
1927年8月组织派她去苏联学习。
1930年春回国,到中共东满特委工作,在延吉、汪清、和龙一带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武装。
1931年冬,李秋岳调至满洲省委,
担任省妇委工作。
1932年秋,李秋岳被派往中共珠河中心县委。
先后任县委委员、妇女部长、铁北区委书记等职,组织领导抗日斗争。
她和赵一曼是珠河一带齐名的抗日巾帼英雄,在群众心目中享有极高的威望,群众亲切地称李秋岳为“黑李”(称赵一曼为“瘦李”)。
1935年秋,在延寿、方正地区开辟了新的游击区,李秋岳任中共延方特支书记。
1936年2月,李秋岳被派到通河工作。
8月27日,李秋岳等3人被捕。
在敌人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面前,她毫无惧色,愤怒地痛斥敌人。
1936年9月3日,李秋岳被敌人枪杀于通河县城西门外。
时年35岁。
上述5位东北抗联巾帼英雄中,李瑾淑、高俊凤为师级以上将领;赵一曼的级别为团级(1935年11月,第三军是“军直辖团”的建制,没有“师”的设置,而1936年初改为“军直辖师”的建制,赵一曼的团长王惠童被任命为师长,此时赵一曼已经被俘关在狱中,因而失去了任命的机会),鉴于赵一曼的经历、职务和能力,可以认为是“相当于师级”的将领;蒲秋潮的级别待定,但她也可认为是相当于师级干部;李秋岳也是有过军籍的地级领导干部。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以此文纪念中国妇女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