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练习阶段质量测试题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质量检测三(第五、六单元)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基础演练(20分,每小题5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釉.子(yòu)剐.蹭(ɡuǎ)
锃.亮(zhènɡ) 笑靥.(yǎn)
B.滹.沱(hū) 趵.土(bào)
歆.羡(xīn) 放饷.(shǎnɡ)
C.血痂.(jiā) 捋.住(luō)
痉.挛(jìnɡ) 肩胛.(jiǎ)
D.胡髭.(zī) 下颏.(kē)
杉.木(shān) 鼓槌.(chuí)
解析:A项,“锃”应读“zènɡ”,“靥”应读“yè”;B项,“趵”应读“bō”,“饷”应读“xiǎnɡ”;D项,“杉”应读“shā”。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政府与网友对保障房的态度判若云泥,政府推襟送抱
....,网友却束之高阁,保障房的兴建并未给“夹心层”带来多少欣慰。

B.尽管每到年底都会被不少投资者翻出旧账指出多数机构预测
不准,但每年各大机构都重兵布局,比拼策略,发出一份份洋洋洒洒
....的报告。

C.距离1987年的电影《红高粱》已经26年,莫言表示,希望
电视剧《红高粱》能够与时俱进
....,将今天的生活气息、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在作品中进行展示。

D.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中生活和工作数日,为将来在永久性空
间站内工作未雨绸缪
....,中国希望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将独立维护的空间站送入轨道的国家。

解析:D项,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不合语境,语境中只有做准备的意思,并不强调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美丽中国》以歌舞为主,融入京剧演唱、茶艺表演、少林武术等元素,加上奇幻的灯光、震撼的音响,一幅美丽中国的大写意,声光舞影流溢着浓郁的中国情。

B.据中央气象台最新消息证实,强台风“天兔”目前处于距离香港东偏南方向约385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上,近中心最大风力15级,风速约48米/秒,广东局部海岸大风防御等级将达11级以上。

C.弄权之际,何其洒脱;获罪之时,纤毫分明。

这一案件的宣判警示:有贪必肃,有腐必惩,不管官有多大,权有多重,一样难逃法律制裁。

D.许多人认为应该在高等教育、企业界创造几个皇马、曼联式的“王朝”,这等于把这些“王朝”摆在了不需要竞争的位子上,给了它们更大的犯错误、维持更长时间的无效率,使他们表现再差也不可能被淘汰。

解析:A项,成分残缺,可在“一幅”前面加“构成”。

B项,句式杂糅,“据中央气象台最新消息证实”删除“证实”或“据”;不合逻辑,“将达11级以上”描述有误。

D项,成分残缺,“给了它们更大的犯错误、维持更长时间的无效率”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
加上“的空间”。

答案:C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②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③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④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⑤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
A.④②①⑤③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D.①③④②⑤
解析:按照逻辑顺序排列,①“总有一个信念”与⑤“更进一步相信”联系紧密,③是语段的总结。

故①⑤③在一起,确定答案为A 项。

答案:A
二、阅读鉴赏(46分)
(一)课内阅读
阅读《围炉夜话》中的“他们的白天都是打发过去的……太阳一出来,也是有歌有舞的”片段,回答5~7题。

(21分)
5.读本段文字,分析他们的“夜晚是悉心过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①围炉猜谜语,讲故事,像守岁。

②许多吃食的声
音和香味填满了他们的生活。

③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游戏。

6.文中的细节描写体现了四人怎样的生活状态?(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单调,无聊,却又悠闲、满足的生活状态。

7.结尾“可别小看这些细碎的小东西,它们哪怕是这世界上的灰尘,太阳一出来,也是有歌有舞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活在弄堂阁楼里的上海市民,埋头于自己的生活小圈子里,即使外面的世界如何动荡不安,他们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为自己生存求得一个温暖、坚实的小天地。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

(25分)
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阿根廷]莱巴尔莱塔
晚饭时,饭店里走进一位高个儿,面容和蔼,脸上的笑容矜持而又惨淡。

他风度翩翩走上前台,朗声说道:
“诸位,敝人十分愿意应邀在此介绍一种奇迹,迄今无人能窥见其奥妙。

近年来,敝人深入自己影子的心灵,努力探索其需求和爱好。

兄弟十分愿意把来龙去脉演述一番,以报答诸位的美意。

请看!我至亲至诚的终身伴侣——我的影子的实际存在。


在半明半暗的灯光中,他走近墙壁,修长的身影清晰地投射在墙上。

全厅鸦雀无声,人们一个个伸长脖子,争看究竟。

他像要放飞一只鸽子似的,双手合拢报幕:
“骑士跳栏!”
骑士模样的形状在墙上蹦了一下。

“玉兔食菜!”
顿时,出现一只兔子在啃白菜。

“山羊爬坡!”
果然,山羊模样的影子开始步履艰难地爬一个陡坡。

“现在我要让这昙花一现的形象具有独立的生命,向大家揭示一个无声的新世界。


说完,他从墙壁旁走开,影子却魔术般地越拉越长,直顶到天花板上。

“诸位,为了使影子能脱离我而独立生活,敝人进行过孜孜不倦的研究。

我只要对它稍加吩咐,它就会具有生命的各种特征……甚至还会吃东西!我马上给诸位表演一番。

诸位给我的影子吃些什么呢?”
一个炸雷般的声音回答说:
“给,给它吃这块火鸡肉冻。


一阵哄堂大笑。

他伸手接过递来的菜盘,走进墙壁。

他的影子随即自如地从天花板上缩了回来,几乎贴近他的身子。

人们看得清清楚楚,他的身子并未挪动,那影子却将纤细的双手伸向盘子,小心翼翼地抄起那块肉,送到嘴里,嚼着,吞着……
“简直太神了!”
“嗯,你信吗?”
“天哪!夫人,我可不是三岁的小孩!”
“可是,您总不会否认这把戏确实很妙,是吗?”
“给它这块鸡脯。


“梨!看着它如何吃梨一定妙不可言。


“很好。

诸位,现在先吃鸡脯。

噢,劳驾哪位递给我一条餐巾?
谢谢!”
所有人都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这场娱乐。

“再给它吃点饼,你这影子可有点干瘦呵!”
“喂,机灵鬼,你的影子喝酒不?给它这杯酒,喝了可以解愁。


“哎呦,我笑得实在受不了喽。


那影子又吃、又喝,泰然自若。

不久,那人把灯全部打开,神情冷漠而忧郁,脸色显得格外苍白。

他一本正经地说道:
“诸位,敝人深知这般玄妙的实验颇易惹人嘲讽、怀疑,但这无关紧要。

总有一天,这项旨在使自己的影子独立于本人的实验,必将得到公认和奖励。

临走前,敬请凡有疑问者前来搜一下敝人的衣服,以便确信我绝没有藏匿任何物品。

诸位的慷慨惠赠,无一不为我影子所食。

这如同敝人叫巴龙·卡米洛·弗莱切一样千真万确。

十分感谢,祝大家吃好,晚安!”
“见鬼去吧!”
“谁要搜你的身子!”
“幻术玩够了吧,来点音乐吧!”
卡米洛·弗莱切,真名叫胡安·马里诺,他面朝三方,各鞠了个躬,神态庄重地退出了餐厅。

穿过花园时,突然有人一把抓住他的胳膊。

“你给我滚!”警察厉声吼道,“下次再看到你,就让你和你的影子统统蹲到警察局过夜去。


他低下头,慢慢地走出去。

拐过街角,他才稍稍挺直身子,加快脚步回家。

“你不回来,小家伙们不愿睡,他们可真累人呵!”
两个金发的孩子在一旁玩耍着,兴高采烈地迎接他。

小姑娘走过来,缓声问道:
“带回来什么没有?”
他没吱声,从衣服里掏出一方叠好的餐巾,从里面取出一块鸡脯,几块饼,还有两把银质钥匙。

她把食物切成小块,放在盘里同她的两个兄弟吃了起来。

“你不想吃点什么?爸爸。


“不,”他头也不回地说到,“你们吃吧,我已经吃过了。


马里诺面朝窗子坐下来,茫然失神的凝望着沉睡中城市的屋脊,琢磨着明天该去哪里表演他的奇迹……
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马里诺说影子是独有生命的实际存在,是让观众相信他对影子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他的表演技艺的高超。

B.马里诺离开饭店前,请客人上前搜身,以证明他没有带走任何物品,这表明他品行端正,爱惜自己的名声。

C.马里诺谢幕时,有人发出“幻术玩够了,来点音乐”的呼声,这呼声暗示客人们看穿了幻术,需要更多的娱乐节目刺激。

D.马里诺穿过花园时,遭到了警察的威胁和警告,表明马里诺的影子表演缺乏新意,已经让警察感到厌烦了。

E.小说对马里诺在家中茫然失神状态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江湖艺人的现实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这类人物的同情。

解析:B项“这表明他品行端正,爱惜自己的名声”错,他是要让人们相信所有食物都是他的影子吃的。

C项“客人们看穿了幻术”于文无据,且“需要更多的娱乐节目刺激”也不准确,人们对幻术的欣赏已经够了,需要调节一下。

D项“遭到警察的威胁和警告”不是
因为“影子表演缺乏新意”,而是因为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被人看不起。

(选A得3分,选E得2分,选其他项不得分。

)
答案:AE
9.“影子”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通过奇特形象的塑造,营造作品的神秘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通过影子逼真神妙的表演,表现主人公幻术的技艺的高超;③通过制造故事悬念,为后文揭示真相埋下伏笔。

(每点2分,共6分。

)
10.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演艺精湛:能说会道,善于捕捉观众心理,赋予无声的影子以独立的生命。

②地位卑微:人前强颜欢笑,依靠表演取悦观众,却遭观众厌弃和警察驱逐。

③忍辱负重:为养家糊口而奔走卖艺,却只能独自忍受精神的孤独和痛苦。

(每点2分,共6分。

) 11.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

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小说以马里诺影子表演的玄妙神秘与他在现实生活的平淡无奇相对比,赋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②小说以前半部分影子表演的热闹有趣,与后半部分马里诺现实生活的凄凉孤独相对比,有助于增强小说的悲剧感;③小说以饭店内观众对马里诺的冷漠与家人对马里诺的关心相对比,有助于表现世态的冷暖炎
凉;④小说以马里诺在观众面前谈笑风生与在家里的茫然失神相对比,有助于深入刻画他性格的复杂性;⑤小说以影子的虚幻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相对比,有助于增强作品反映现实的力度;⑥小说通过对马里诺在饭店和家里活动状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

(可酌情给分,至少答出三组对比手法及其效果。

共8分。

)
三、创新语用(24分,每小题8分)
12.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5字)
对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阵营而言,所谓“新”,代表着晚近的先进的事物,代表着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旧”则是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是应该抛弃和埋葬的。

可是在旧文学阵营的眼中,所谓“新”,只是新潮的、还未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往往昙花一现,其中有太多需要去掉的夸饰和虚伪,而“旧”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是过去的精华所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抽象概括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的要诀是8个字:分层勾要,概括综合。

“分层”就是将原段根据意思要点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勾要”就是在原文中勾画出重要词语;“概括”就是在勾画重要词语的基础上,概括出每层的大意;“综合”就是将各层的大意归纳到一起。

答案:“五四”时期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理解有差异。

(或: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价值判断不同) 13.阅读以下材料,分点概括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就业产生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逐步侵蚀着世界实体经济,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
生了深刻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会使新增就业岗位增幅下滑和企业现有岗位流失,会使企业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缩小劳动者的就业空间。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也使得高端竞争出现重心下移,就业岗位减少,就业人数不断上升,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金融危机对国内就业的影响将由外而内、由小到大地逐步波及许多领域,就业困难也将从农民工向城镇职工蔓延。

与此同时,中国内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会日益突出。

如果我们对这一问题不加以重视,到明年年底将可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无法就业。

专家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除了世界金融风暴的影响外,教育的供给结构与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不一致也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同时,高校盲目扩招以及扩招时专业趋同现象严重,导致一些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

也有专家指出,目前,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择业观念以及用人单位“学历至上”的思想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就业岗位减少;②需就业人数增多;③就业困难波及多个领域。

14.校学生会拟开展“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活动,为学习交往经验,将对某老师进行访谈,请你设计三个访谈问题。

要求:①紧扣访谈目的,问题步步深入;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个开放性的题目,首先要理解“如何与陌生人交往”中的关键词“如何”的含义,即提问的重点是交往的方法、技巧等方面;其次要注意三个访谈问题要“步步深入”的要求,即后一问题是对前一问题的深化。

答案:(示例)(1)在与陌生人的交往中,您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
(2)从这些事例中,您总结出了哪些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
(3)为帮助我们更好地与陌生人交往,您还有哪些建议?
四、作文(6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次,一个人在他的地里掘出了一个绝代佳人的大理石雕像。

于是他就拿着它到一位喜欢各种艺术珍品的收藏家那里出售。

收藏家用高价买下了这尊雕像,然后他们就分手了。

在回家的路上,他拿着钱边走边想,自言自语地说道:“这笔钱能使人生活得多么美好!石雕是死的,埋藏在地下谁也梦想不到已有千年,怎么会有人出这么多钱买它呢?”
而收藏家却在欣赏他的雕像。

他思索着,也自言自语地说:“多么美丽多么栩栩如生!多么伟大的杰作——而它刚从千年的酣睡中苏醒!为何竟有人宁愿不要这一切,而要既无生命又无诗意的钱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审题立意。

角度一:材料中的两个人,观念、行为并不相同,但材料并没有对他们的思想行为进行褒贬,并没有像我们平常那样,将追求钱财的视为低俗,对追求艺术的视为高雅。

这就提示,不要一开始就戴着有色眼镜来看这两个人。

我们应该知道,这个世界之所以丰富多彩,就是因为其价值是多元的,因为不同,所以丰富。

所以,可以写“世界上的价值是多元的”。

角度二:材料中的两个人,思想行为不同,但正是因为这种不同,他们可以各取所需,他们的“异”反而恰恰达到了一种平衡,如果他
们的观念完全一样,可以想象,一定会发生争斗的。

所以,可以写“互补与平衡”“世界的平衡,不在于相同,而在于互补”。

角度三:他们两个人并不理解对方的思想与行为,但他们并没有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规范”对方,这也体现出了一种不理解但尊重的特点,认识到世界价值的多元。

附赠材料
教师教学中最容易犯的错误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让学生看到自己情绪失控,让学生轻易就突破了自己的底线。

下面简单举几个例子,可以直观地说明教师在课堂上犯类似错误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因生气而在讲话时提高嗓门讲话时咬牙切齿。

脸憋得通红。

●双手环抱胸前,目视天花板,或许还在不耐烦地跺脚。

●摆出吹胡子瞪眼的表情
·朝学生大喊:“够了!去办公室等我!”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相信你对这些行为一定并不陌生也许某些行为在各自的同事中就能见到。

但你也许会问,这有什么大不了呢?学生偶尔会招人生气,会挑战教师的耐心,当然有
时难免会突破教师的底线一这就是问题所在!教师的底线绝对不可以让学生摸透。

课程
在上课之前,请先问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你曾因为学生而生气吗?
你是否曾因为“中了学生的计”而感到不爽?
你是否曾经让学生看出来他们的举动已经让你愤怒到失去理智?(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至少一两次类似的经历。

)
当学生发觉已经探到了你的底线,他会做什么?请围绕下面几个主题仔细思考一下自己的教学。

作为教师,经常出现的重大错误就是让学生知道他们能够影响教师的情绪。

教师如果表现出不满,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得逞了。

他们会认为自己成功地控制了教师的情绪。

●可以让学生看出你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感到失望,但要分清,对他们的行为感到失望和让自己的情绪受他们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为学生的行为负责是完全正当的,并且要坚持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的所做所为尽到自己的责任,但不能任由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受控制
接下来,请仔细想想,你在自己的课堂上应该如何以冷静专业的态度来应对学生的不当行为,如何避免感情用事。

简单举几个例子
示例:课堂上有学生不断弄出声响。

教师已经多次提醒该学生,可是他依然我行我素。

面对这种情形,应该如何应对?
示例:某堂课上,学生正在独立完成各自的练习,有一个学生却在座位上无所事事,此时应如何应对?
示例: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嬉笑,引起了其他学生的注意,这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此时应如何应对?
示例:有一个学生满面愁容地走进教室,看得出他在外面被别的学生欺负了,作为发现这个迹象的教师,应该如何应对?
示例:课堂上有学生和教师顶嘴,并且措辞十分不当。

作为教师的你听了这些心里很不好受,此时应该如何应对呢?
你还可以在这里写下自己的例子
面对学生常见的不当行为,我们已经探讨了一些冷静专业的应对方式。

从现在开始,希望你在不让学生发觉自己感情用事的情况下,处理好学生的不当行为,并记录下来。

这样将会帮助你在遇到教学问题时,更加注意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提出应对方法。

这正是本课所要达到的目标。

首先让你以专业的方式进行思考,进而过渡到以专业的方式应对具体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