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化原理对运动员进行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生化原理对运动员进行分析论文
摘要通过对三名运动员生化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运动员在比赛前保持一个良好的机体状态是取得好的比赛成绩的一个
重要因素,因此在赛前的一段时间应进行身体的机能测试,时刻可以掌握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以此来安排训练方案,使得运动员能以最佳状态去参加比赛。

在运动后进行测试也是必须的,根据测试的结果合理的设计恢复方案,使运动员下次能在运动场上发挥更大的潜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运动恢复训练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选取身体状况良好的三名体育学院男生,甲:21岁,体重64kg,身高172,训练3年;乙:22岁,体重67kg,身高174,训练3年;丙:22岁,体重65kg,身高175,训练4年。

(二)研究方法
三名运动员在第一周下午两点半做简单的准备活动,下午3点分别进行3000m,400m以及100m的运动测试,第一名运动员在一周后再次进行3000m的运动测试。

在赛前10min,赛后6min和50min 对三名运动员采取指血测试血糖,血乳酸,此外还测试了三名运动员运动前后的尿十项。

二、测试结果
(一)血糖
血液中的糖分称为血糖,血糖主要由葡萄糖构成。

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浓度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正常运转。

正常人在空腹时血糖浓度为3.9~6.0mmol/l。

空腹血糖浓度超过6.0mmol/l为高血糖,低于3.9mmol/l为低血糖。

表1 运动员运动前后血糖浓度(mmol/l)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运动前还是运动后这三位运动员的血糖都是在正常范围内变化,甲在进行第一次3000 m运动训练的时候是空腹的状态进行测试的,测试前的血糖浓度为6.2mmol/l,是因为在中午进食后导致的,从运动后和恢复后的血糖浓度可以看出在长时间的运动后血糖浓度在持续的下降,并且运动前和恢复后的血糖差值为0.9mmol/l,是这次测试结果中最大的差值,说明长时间的运动会消耗大量的葡萄糖,并且在结束运动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血糖浓度。

甲在进行第二次3000m测试的时候,运动前的血糖浓度为4.2mmol/l,较第一次运动前的血糖浓度低,在运动前吃了10g糖以后进行3000m运动训练,这次的训练成绩比第一次差,随然在运动后的血糖浓度有较大回升,但是在恢复后血糖浓度又出现大幅下降的现象,这说明在比赛前必须保持相对较高的血糖浓度才有利于运动水平的发挥,在赛前临时补充糖分,不能有效的改善运动员的身体状况。

乙在进行400m运动训练前的血糖浓度为
3.8mmol/l,有轻微的低血糖症状,这是由于中午吃饭时没有吃饱,在运动后给他吃了10g的葡萄糖,最终的测试结果和甲在进行第二
次训练的时的结果类似,再次证实了临时的补充糖分不能有效的调节运动员的身体状况。

丙进行训练项目是100m短跑,该项目属于需要短距离而且需要爆发的运动项目,并且运动时间较短,可以看出丙在运动前和运动后的血糖浓度差值很小,但是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血糖浓度在继续下降,这说明激烈的运动项目虽然运动时间短,但是也会消耗大量的葡萄糖。

(二)血乳酸
乳酸是糖酵解功能系统的产物,又是有氧代谢系统的重要氧化物质,乳酸过多对酸碱平衡的影响又成为负面效应,导致疲劳发生。

因此,运动时乳酸的生成、运动后乳酸的消除,以及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血乳酸指标的应用成为运动生物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常时,骨骼肌乳酸浓度1.0mmol/l,血乳酸浓度保持在稳定状态0.4~1.3mmol/l。

表2 运动员运动前后乳酸浓度(mmol/l)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三位运动员经过运动后,乙运动员和丙运动员测试的运动项目分别为400m和100m,属于激烈的运动项目,运动员体内的功能方式主要是磷酸原系统供能和糖酵解系统供能,在运动后乳酸浓度会迅速升高。

乙运动员在运动后的乳酸浓度达到16.0mmol/l,并且在恢复后乳酸浓度下降到了6.7mmol/l,差值为9.3mmol/l,乳酸浓度恢复较快,说明乙运动员糖酵解供能能力好,丙运动员在恢复后和运动后的乳酸浓度差值为8.6mmol/l,乳酸浓度差值也较高,说明丙运动员的磷酸原供能能力较好。

而3000m长
跑的供能方式主要是由有氧氧化系统供能,运动后的乳酸浓度比400m和100m的运动员的低,并且从数据可以看出,甲运动员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运动后的乳酸浓度差值分别是10.0mmol/l和
8.2mmol/l,第二次的乳酸代谢能力较第一次差,导致甲在进行第二次的3000m测试时肌肉的疲劳感较第一次要严重,这可能致使第二次的测试成绩比第一次差,因此甲运动员应该接受较多这种强度的训练,使机体适应这种运动负荷的强度,就不会再产生由于乳酸堆积而导致肌肉酸痛和疲劳的现象,从而提高训练成绩。

(三)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

正常人24
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

如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

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

正常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质(24小时尿蛋白定量4.0g/l:++++;表3 运动员运动前后尿蛋白含量(mmol/l)
通过表3可以看出,三名运动员进行训练之前尿蛋白都属于正常水平,而甲运动员在第一次进行运动训练的运动后出现了尿蛋白,第二次测试时却没有出现,人体在经过剧烈的、大强度的运动训练或者强烈的刺激过后,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尿蛋白,所以甲运动员在进行完3000m的运动后出现尿蛋白属于正常情况,并没有出现病症。

乙和丙在运动后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尿蛋白,乙在恢复期内的尿蛋白量逐渐减少,可以看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大强度的运
动训练而引起的。

运动后尿蛋白的个体差异较大,不宜在不同人之间用尿蛋白指标来比较负荷量、训练水平和机能状态。

在大运动量训练后,尿蛋白排出量增多4h后或次日晨完全恢复到安静水平,表明机体适应此负荷;如果次日晨尿蛋白不减少或反而增加,应适当减少运动量和强度,以调整身体状状态。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三名运动员生化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运动员在比赛前保持一个良好的机体状态是取得好的比赛成绩的一个重要
因素,因此在赛前的一段时间应进行身体的机能测试,时刻可以掌握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以此来安排训练方案,使得运动员能以最佳状态去参加比赛。

在运动后进行测试也是必须的,根据测试的结果合理的设计恢复方案,使运动员下次能在运动场上发挥更大的潜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汪欣,赵素萍.“尿十项检测”的影响因素与临床意义探讨[j].旅行医学科学.2002(3).
[2] 郭蓓蓓,王建玉.铁人三项比赛前后运动员血糖、血液尿素氮、蛋白尿的改变[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2.
[3] 冯连世,冯美云等.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4]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