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施工技术交底会会议纪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第20层均压环的电气连接;
6)、第30层均压环的电气连接;
7)、屋面梁筋敷设;
8)、屋面避雷网格敷设;
9)、避雷针安装;
10)、玻璃幕墙(石材)龙骨架的接地连接;
11)、窗、金属栏杆接地的连接;
其它需要现场监审的环节小于0.5m,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应焊地梁的底板筋;无地梁时,应采用40*4镀锌扁钢桩基连通,扁铁埋置深度不得小于1.0m,如果达不到要求采用铺设沥青层措施,沥青层厚度大于50mm,宽度应超过扁钢2米,焊接点做防腐处理。
13)、屋面避雷带引下线要利用原柱筋引下并保持原有的钢筋数,不宜从均压环引上,屋面避雷网格要敷设在防水层上面,刚性层下面。
14)屋面明装避雷带型材用Φ16以上的热镀锌圆钢,其支撑件要做成“7”字型,在阳角处设立50cm左右有锥形尖端的短针。
15)、高度在100m左右的建筑,应在屋顶制高点设置避雷针,由设计单位出图。避雷针宜采用不锈钢材质,必须有两点与大楼的防雷系统作可靠连接,同时应计算避雷针的风阻、保护范围等。
16)、防雷检测点数量不得低于引下线组数的30%,且建筑物四角必须设置防雷检测点;
17)、防雷装置主回路设置保护器,应由有专业资质的单位安装,必须是经过备案的产品;
4、现场防雷安全
1)、塔吊防雷应有不少于2处与基础防雷连接;
2)、现场活动板房庆设置防雷引下线,利用四角钢柱做防雷引下线,其防雷引下线间距≤18m。
防雷施工技术交底会会议纪要
项目名称
会议地址
交底时间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联系电话
设计单位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监理单位
项目总监
联系电话
现场查勘情况:
基础接地施工
施工交底会议内容:
1、资料方面的要求
1)、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度,在申报现场监审之前,及时准确地填写好《重庆市新建建(构)筑物防雷设施隐蔽工程分段检测验收手册》,在核对该手册与现场情况一致后,建设代表及施工员本人应在手册相应的地方签字确认,要求附图的地方应该附图。
2)、基础接地桩(包括独立基)利用系数要大于等于0.5,且应利用每根接地桩内四根钢筋相焊接。
3)、焊接方式尽量采用双面焊,搭接长度要以大钢筋直径的倍数为准。
4)、基础防雷、屋面防雷应设置短路环,短路环间距不得大于6.0m,短路环采用箍筋与框架梁主筋点焊形成防雷闭合环路。
5)、防雷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跨接时,跨接钢筋不小于Φ12以上圆钢作跨接连通。
3)、建立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加强从业人员的防雷法规与知识的教育,增强其自求互救的能力,建立雷雨天气的工作制度,禁止雷雨时的露天作业。
建设单位
签字:
盖章:
施工单位
签字:
盖章:
监理单位
签字:
盖章:
2)、填写好渝建竣102~105,各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签字后备验。
3)、配合好防雷中心工作人员填写《监审管理档案》,施工负责人在相应的地方签字确认。
2、主要的监审环节
1)、桩与承台、地梁或引下线的电气连接;
2)、首层引下线的电气连接;
3)、转换层引下线及电气预留接地连接;
4)、30m以下首层均压环连接;
6)、竖直金属管道每隔3层设置一个接地点。
7)、等电位端子箱要采用标准型,TD-28型。
8)、转角窗必须设置两个接地点。
9)、面积大于2m2的窗户必须设置两个接地点。
10)、栏杆长度大于2m的必须留两个接地点。
11)、百叶窗旁预留大于等于Φ8的圆钢作为预留接地点。
12)、30m以上每隔一层设置门窗接地。
6)、第30层均压环的电气连接;
7)、屋面梁筋敷设;
8)、屋面避雷网格敷设;
9)、避雷针安装;
10)、玻璃幕墙(石材)龙骨架的接地连接;
11)、窗、金属栏杆接地的连接;
其它需要现场监审的环节小于0.5m,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应焊地梁的底板筋;无地梁时,应采用40*4镀锌扁钢桩基连通,扁铁埋置深度不得小于1.0m,如果达不到要求采用铺设沥青层措施,沥青层厚度大于50mm,宽度应超过扁钢2米,焊接点做防腐处理。
13)、屋面避雷带引下线要利用原柱筋引下并保持原有的钢筋数,不宜从均压环引上,屋面避雷网格要敷设在防水层上面,刚性层下面。
14)屋面明装避雷带型材用Φ16以上的热镀锌圆钢,其支撑件要做成“7”字型,在阳角处设立50cm左右有锥形尖端的短针。
15)、高度在100m左右的建筑,应在屋顶制高点设置避雷针,由设计单位出图。避雷针宜采用不锈钢材质,必须有两点与大楼的防雷系统作可靠连接,同时应计算避雷针的风阻、保护范围等。
16)、防雷检测点数量不得低于引下线组数的30%,且建筑物四角必须设置防雷检测点;
17)、防雷装置主回路设置保护器,应由有专业资质的单位安装,必须是经过备案的产品;
4、现场防雷安全
1)、塔吊防雷应有不少于2处与基础防雷连接;
2)、现场活动板房庆设置防雷引下线,利用四角钢柱做防雷引下线,其防雷引下线间距≤18m。
防雷施工技术交底会会议纪要
项目名称
会议地址
交底时间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联系电话
设计单位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监理单位
项目总监
联系电话
现场查勘情况:
基础接地施工
施工交底会议内容:
1、资料方面的要求
1)、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度,在申报现场监审之前,及时准确地填写好《重庆市新建建(构)筑物防雷设施隐蔽工程分段检测验收手册》,在核对该手册与现场情况一致后,建设代表及施工员本人应在手册相应的地方签字确认,要求附图的地方应该附图。
2)、基础接地桩(包括独立基)利用系数要大于等于0.5,且应利用每根接地桩内四根钢筋相焊接。
3)、焊接方式尽量采用双面焊,搭接长度要以大钢筋直径的倍数为准。
4)、基础防雷、屋面防雷应设置短路环,短路环间距不得大于6.0m,短路环采用箍筋与框架梁主筋点焊形成防雷闭合环路。
5)、防雷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跨接时,跨接钢筋不小于Φ12以上圆钢作跨接连通。
3)、建立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加强从业人员的防雷法规与知识的教育,增强其自求互救的能力,建立雷雨天气的工作制度,禁止雷雨时的露天作业。
建设单位
签字:
盖章:
施工单位
签字:
盖章:
监理单位
签字:
盖章:
2)、填写好渝建竣102~105,各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签字后备验。
3)、配合好防雷中心工作人员填写《监审管理档案》,施工负责人在相应的地方签字确认。
2、主要的监审环节
1)、桩与承台、地梁或引下线的电气连接;
2)、首层引下线的电气连接;
3)、转换层引下线及电气预留接地连接;
4)、30m以下首层均压环连接;
6)、竖直金属管道每隔3层设置一个接地点。
7)、等电位端子箱要采用标准型,TD-28型。
8)、转角窗必须设置两个接地点。
9)、面积大于2m2的窗户必须设置两个接地点。
10)、栏杆长度大于2m的必须留两个接地点。
11)、百叶窗旁预留大于等于Φ8的圆钢作为预留接地点。
12)、30m以上每隔一层设置门窗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