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有氧呼吸:c6h12o66h2o6o212h2o6co2
吸:酶c6h12o62c2h5oh2co2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二、方法步骤:
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
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
(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 质量分数为5%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
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图),并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
0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
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c的环境中培
养8-10h。
3.检测洒精的产生
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
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
化。
三、考点:
1、co2检测方法: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
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溶液中的ph。
2、酒精检测方法: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3、葡萄糖煮沸后冷却的原因:排除其中的氧气。
4、酵母菌兼性厌氧呼吸情况分析:
(1)不消耗o2,释放co2——仅无氧呼吸
(2)o2吸收量=co2释放量——仅有氧呼吸
(3)o2吸收量<co2释放量——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4)co2释放量=c2h5oh释放量——仅无氧呼吸
(5)co2释放量>c2h5oh释放量——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
5、呼吸强度测定:由于呼吸作用强度是一个抽象概念无法直接测出,所以只能间接测定。
根据呼吸作用方程式:有氧呼吸:c6h 12o66h2o6o212h2o6co2
2c2h5oh2co2c6h12o6
酶cho2c3h6o36126
我们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表示呼吸作用强度
四、真题训练
1、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式的装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装置甲中的naoh的作用是吸收co2b、装置乙在澄清石灰水处可检测到酒精的产生
c、装置乙应让b先反应一会再连接
d、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2、图7—6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溶液用清水与naoh溶液作对照,下列实验变量、实验结果与结论一一对应,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清水②naoh溶液③液滴左移④液滴右移⑤液滴不移动⑥只进行
有氧呼吸⑦只进行无氧呼吸⑧全过程中既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也有无
氧呼吸
a、①③⑦
b、②③⑦
c、②⑤⑧
d、②③⑧
3、在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时,常用到下列特殊的颜色反应,其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o2可使嗅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c、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
d、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4、(08广东文基)71.若在酵母菌酒精发酵后期通入氧气,与不通氧气相比,酒精的产生量会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
5、(08广东理基)40.下列过程存在无氧呼吸的是
a.植物叶片在光下放出o2b.动物细胞内的糖分解为h2o和co2 c.酵母细胞不产酒精的呼吸过程d.苹果贮藏期间果肉积累酒精
6、(08四川)Ⅱ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co2浓度比静止时高。
实验过程: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min)、中度运动(步行2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min)后,立即分别向上述3个炎黄子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
经多次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___________越大,___________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可以验证上述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大大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糖代谢产生co2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
7、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是否一样多,
实验原理:co2可使澄清石灰水边浑浊,根据石灰水浑浊的程度,可以检验酵母培养液中co2的产生的情况。
(1)实验假设:(2)材料用具:新鲜的食用酵母菌、质量分数
为5%的葡萄糖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澄清的石灰水、锥形瓶、直角导管、橡皮塞
(3)方法步骤:
①配置酵母菌培养液:取20克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中,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
5%的葡萄糖溶液,
②组装实验装置: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如图所示的甲、乙装置图。
a甲装置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b乙装置中的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行瓶,这是为什么③检测co2的产生:甲装置连通橡皮塞(或气泵),让空气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行瓶。
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在25℃到30℃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乙装置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相同的时间,观察并记录现象填入下面的记录表中
注:以“+”个数表示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
(4)预期结果与结论:预期最可能的结果是组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先浑浊,且浑浊程度大。
说明8、已知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
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分成两等份,分别装入相同的两个烧杯中,其装置如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下图所示,将这两个烧瓶同时置于37℃条件下,并定时向乙装置内通入新鲜空气,经过相同的时间后:(1)甲、乙烧瓶中所含产物分别是、
(2)甲、乙中石灰水将发生怎样变化?并对两者做比较
(3)如果用温度计测量两烧瓶内溶液的温度,温度较高的是
9、如图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来回答(1)为什么要用煮沸又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2)盛有清水试管在此发酵实验中有何作用?(3)容器中溶液a一般是指,发酵实验中,两试管分别什么现象?盛水试管:溶液a试管:
(4)随着时间推移,盛水的试管现象最终消失,这是因为,此时测定烧瓶中溶液的成分应该是
(5)本实验主要验证
(6)如果用乳酸菌代替酵母菌,溶液a有何现象发生?请说明理由,(用有关方程式表示)
答案
1.ac
2.d
3.c
4.b
5.d
6、(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的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动状态下产生的co2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同,通过测定水ph的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ph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的co2浓度增加(4)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线粒体
7、(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多(或者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少)(3)②吸收空气中co2吸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b瓶刚封口后,锥形瓶的空气有o2,酵母菌开始进行有氧呼吸,所以需将
开始产生co2排掉,过一段时间b瓶中o2消耗掉,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方可确保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4)甲,酵母菌在有氧呼吸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中co2
快且多
8、(1)酒精水(2)变浑浊,乙浑浊的程度深(3)乙
9、(1)煮沸的目的是为了排尽圆底烧瓶中原有的空气,为酵母菌发酵营造厌氧环境,冷却是为了避免酵母菌在高温下失活,为酵母菌提供发挥最高活性需要的适宜的温度
(2)进一步过滤氧气,防止氧气进入圆底烧瓶抑制酵母菌发酵(3)澄清石灰水,有气泡溢出溶液变浑浊(4)葡萄糖逐渐耗尽酒精液
(5)酵母菌发酵可产生co2多。
酶
(6)无浑浊现象,c6h12o62c3h6o3+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