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制》每日1练(11.15)-会计职称考试.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每日一练
(11.15)-会计职称考试
1
[多选题]
下列属于直接筹资方式的有(
)。
A.发行股票
B.发行债券
C.吸收直接投资
D.银行借款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
按是否借助于金融机构为媒介,可将筹资方式分为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直接筹资方式主要有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吸收直
接投资等,间接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
2
[单选题]
下列关于资本保值增值率计算正确的是(
)。
A.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B.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C.(本年实收资本增长额+本年资本公积的增长额)÷(年初实收资本+年初资本公积)×100%
D.(年末实收资本+年末资本公积)÷(年初实收资本+年初资本公积)×100%
【答案】B
【解析】选项A是资本积累率的公式,选项C、D教材中没有这个指标。
3
[单选题]
下列指标中,其数值大小与偿债能力大小同向变动的是( )。
A.产权比率
B.资产负债率
C.利息保障倍数
D.权益乘数【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全部利息费用,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其他三个指标均为指标越高,偿债能力越弱的指标。
4
[多选题]
下列情况下,公司会限制股利发放的有(
)。
A.盈利不够稳定
B.筹资能力强
C.投资机会不多
D.收益可观但是资产流动性差
【答案】AD
【解析】筹资能力强、投资机会不多,一般应支付较多的股利。
5
[单选题]
18.根据量本利分析原理,下列计算利润的公式中,正确的是(
)。
A.利润=保本销售量×边际贡献率
B.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
C.利润=(销售收入-保本销售额)×边际贡献率
D.利润=销售收入×(1-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利润=安全销售额×边际贡献率;利润=销售收入×(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
献率-固定成本。
6
[单选题]
持有过量现金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是(
)。
A.财务风险加大
B.收益水平下降
C.偿债能力下降
D.资产流动性下降
【答案】B
【解析】持有过量现金会导致机会成本加大,从而使收益水平下降。
7
[多选题]
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
A.对环境和资源的责任
B.对债权人的责任
C.对消费者的责任
D.对所有者的责任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所有者或股东权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
包括对员工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社会公益的责任、对环境
和资源的责任。
8
[判断题]
不同证券的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组合中证券的种类越多,其风险分散化效应就越强,可以达到全部证券的投资组合风险为零。
(
)
A.√
B.×
【参考答案】错
【解析】一般来讲,随着证券资产组合中资产个数的增加,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会逐渐降低,当资产的个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证券资产组合风险的降低将非常缓慢直到不再降低。
系统性风险不能随着资产种类增加而分散。
10
[简答题]
已知:A、B两种证券构成证券投资组合。
A证券的预期收益率为10%,方差是0.0144,投资比重为80%;B证券的预期收益率为18%,方差是0.04,投资比重为20%;A证券收益率与B 证券收益率的协方差是0.0048。
要求:
(1)计算下列指标:
①该证券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②A证券的标准差;③B证券的标准差;④A证券与B证券的相关系数;⑤该证券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2)当A证券与B证券的相关系数为0.5时,投资组合的标准差为12.11%,结合(1)的计算结果回答以下问题:①相关系数的大小对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有没有影响,如有影响,说明有什么样的影响?②相关系数的大小对投资组合风险有没有的影响,如有影响,说明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
(1)①证券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10%×80%+18%×20%=11.6%
(2)①相关系数的大小对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没有影响;
②相关系数的大小对投资组合风险有影响,相关系数越大,投资组合的风险越大。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每日一练
(11.16)-会计职称考试
1
[单选题]
其他因素不变,如果折现率提高,则下列指标中其数值将会变小的是(
)。
A.现值指数
B.动态回收期
C.内含报酬率
D.静态投资回收期
【参考答案】A
【解析】折现率越高,现值越小,因此,现值指数与折现率是反方向变动的。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非折现指标,所以不受折现率高低的影响。
内含报酬率是方案本身的报酬率,因此也不受折现率高低的影响。
折现率越高,动态回收期会越大。
2
[多选题]
下列有关成本核算表述正确的有(
)。
A.成本核算是进行成本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生产费用发生和产品成本形成所进行的会计核算
B.成本核算的精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关,成本领先战略对成本核算精度的要求比差异化战略要高
C.成本核算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D.成本核算是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信息基础
【答案】BD
【解析】成本规划是进行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主要是指成本管理的战略制定,选项A错误;成本核算分为财务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成本的核算。
财务成本核算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管理成本核算则既可以用历史成本又可以用现在成本或未来成本,选项C 错误。
3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量预算基本假定的是(
)。
A.以现有业务活动和各项活动的开支水平,确定预算期各项活动的预算数
B.预算费用标准必须进行调整
C.现有的各项开支都是合理的
D.现有的业务活动是合理的
【答案】B
【解析】增量预算法是指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通过调整有关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
它的编制遵循如下假定:第一,企业现有业务活动是合理的,不需要进行调整;第二,企业现有各项业务的开支水平是合理的,在预算期予以保持;第三,以现有业务活动和各项活动的开支水平,确定预算期各项活动的预算数。
4
[单选题]
因果预测分析法是指通过影响产品销售量(因变量)的相关因素(自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利用这种函数关系进行产品销售预测的方法,因果预测分析法最常用的是(
)。
A.加权平均法
B.移动平均法
C.指数平滑法
D.回归直线法
【答案】D
【解析】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一般包括趋势预测分析法和因果预测分析法两大类,选项A、B、C属于趋势预测分析法,选项D属于因果预测分析法。
5
[判断题]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的降低额即是目标利润的增加额。
(
)
A.√
B.×
【答案】√
【解析】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由该公式可知固定成本的降低额即是目标利润的增加额。
6
[判断题]
处于成长中的公司多采取低股利政策;陷于经营收缩的公司多采取高股利政策。
(
)
A.√
B.×
【答案】√
【解析】处于成长中的公司投资机会较多,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因而少发放股利,将大部分盈余用于投资;而陷于经营收缩的公司,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保留大量现金会造成资金的闲置,于是倾向于采用较高股利政策。
7
[判断题]
不考虑风险的情况下,当预计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企业采用财务杠杆效应较大的筹资方案比采用财务杠杆效应较小的筹资方案更为有利。
(
)
A.√
B.×
【答案】√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每股收益分析法的决策原则。
当预计的息税前利润或业务量水平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运用财务杠杆效应较大的筹资方案可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反之,当预计的息税前利润或业务量水平小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运用财务杠杆效应较小的筹资方案可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
8
[判断题]
在存货的ABC控制法下,应当重点管理的是虽然品种数量较少,但金额较大的存货。
(
)
A.√
B.×
【答案】√
【解析】在存货的ABC控制法下,A类存货是控制的重点,而A类存货属于品种数量较少,但金额较大的存货。
9
[判断题]
相比普通股股东和债权人而言,优先股的股东具有优先分配股利、优先分配剩余财产权。
(
)
A.√
B.×
【答案】×
【解析】优先股的优先权利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与公司债权人不同,优先股股东不可以要求经营成果不佳无法分配股利的公司支付固定股息;优先股股东也不可以要求无法支付股息的公司进入破产程序。
不能向人民法院提出企业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
一旦公司处于清算,剩余财产先分给债权人,再分给优先股股东,最后分给普通股股东。
10
[简答题]
某公司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100元、200元、25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120000件、80000件、40000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60元、140元、140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000元。
(1)按加权平均法进行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计算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额。
(2)按联合单位法计算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额。
(3)按分算法进行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假设固定成本按边际贡献的比重分配,计算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额。
(1)【标准答案】: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120000x(100-60)+80000x(200-140)+40000x(250-140)]/(120000x 100+80000x200+40000x250)=36.84%
综合保本销售额=1000000/36.84%=2714440.83(元)
销售收入合计=120000x100+80000x200+40000x250=38000000(元)
A产品保本销售额=2714440.83x120000x100/38000000=857191.84(元)
B产品保本销售额=2714440.83x80000x200/38000000=1142922.46(元)
C产品保本销售额=2714440.83x40000x250/38000000=714326.53(元)
A产品保本销售量=857191.84/100=8572(件)
B产品保本销售量=1142922.46/200=5715(件) C产品保本销售量=714326.53/250=2857(件) (2)
【标准答案】
联合单位法
产品销量比=A:B:C=120000:80000:40000=3:2:1 联合单价=3x100+2x200+1x250=950(元)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3x60+2x140+1x140=600(元)
联合保本量=1000000/(950-600)=2857(件) A产品保本销售量=2857x3=8571(件)
B产品保本销售量=2857x2=5714(件)
C产品保本销售量=2857x1=2857(件)
A产品保本销售额=8571x100=857100(元) B产品保本销售额=5714x200=1142800(元) C产品保本销售额=2857x250=714250(元) (3)
【标准答案】:
分算法
A产品边际贡献=(100-60)x120000=4800000(元) B产品边际贡献=(200-140)x80000=4800000(元) C产品边际贡献=(250-140)x40000=4400000(元)
边际贡献总额=4800000+4800000+4400000=14000000(元)
分配给A产品的固定成本=4800000x1000000/14000000=342857.14(元)
分配给B产品的固定成本=4800000x1000000/14000000=342857.14(元)
分配给C产品的固定成本=4400000x1000000/14000000=314285.71(元)
A产品的保本销售量=342857.14/(100-60)=8571(件) A产品的保本销售额=8571x100=857100(元)
B产品的保本销售量=342857.14/(200-140)=5714(件) B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714x200=1142800(元)
C产品的保本销售量=314285.71/(250-140)=2857(件) C产品的保本销售额=2857x250=7142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