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水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4分)
1. (1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B . 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 . 滨海新区几大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大部分竞争力不够强,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

D . 中国的股市大起大落,极不稳定,根据中央电视台最新的一次调查显示,股市中亏损的人高达69.7%,赚钱的人只有21.45%。

2. (1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时太阳要落山了,晚霞像蒸气似的在。

②汽车朝我来时的方向驰着,我地坐在座椅上,看着窗外,和司机聊着天。

③中国登上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安全返回后,经过几天的,已完全恢复健康。

A . 升起舒服修养
B . 升腾舒心修养
C . 升腾舒服休养
D . 升起舒心休养
3. (1分)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B . 思忖片刻,我提笔把"水"划去了,从医学知识上讲,没有了空气,人只能苟延残喘几分钟,没有了水,在若干小时内尚可坚持。

C . 货筐是那样小而致密,世上的林林总总,只有五样可以塞入。

D . 我看到自己孤独的身影,在海边寂寞地拉长缩短,百无聊赖极了,看日出日落,听潮涨潮消。

4. (1分)对下列语句重新排序后,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关于这一点,作者本人也从不隐讳:“我是一个忘恩的奴仆,一缕一缕地抽取主人家的金线,织成了自己丑陋的衣服,而否认这些褪了色的金丝也还是主人家的。


②而这一伟大的剧作,与古希腊悲剧在许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

③这便是创作者为其注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使其中国化了的产物。

④正如曹禺自己所说的那样,《雷雨》在继承了古希腊悲剧某些因素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改造与发展。

⑤《雷雨》是现代中国戏剧史上的奇葩,无论在情节结构、主题思想,还是在艺术技巧的运用上,都是同时代乃至后代的剧作家难以企及的。

A . ⑤②④①③
B . ④③②①⑤
C . ⑤②①④③
D . ④③①⑤②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
5. (3分)(2018·镇江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曾国藩说,读书看书不同,“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土防隘,二者截然两事,不可阙,亦不可混。

”读书道理,本来如此。

曾国藩又说:读书强记无益,一时记不得,丢了十天八天再读,自然易记。

此是经验之谈。

今日中小学教育全然违背此读书心理学原理,一不分读书,看书,二叫人强记。

故弄得学生手忙脚乱,浪费精神。

小学国语固然应该读,文字读音意义用法,弄得清清楚楚,不容含糊了事。

至于地理常识等等,常令人记所不当记,记所不必记,真真罪恶。

譬如说,镇江名胜有金山,焦山,北固山,此是常识,应该说说,记得固好,不记得亦无妨,以后听人家谈起,或亲游其地,自然也记得。

试问今日多少学界中人,不知镇江有北固山,而仍不失为受教育者,何苦独苛求于三尺童子?学生既未见到金山,北固山,勉强硬记,亦不知所言为何物,只知念三个名词而已。

扬州有瘦西湖,有平山堂,平山堂之东有万松林,瘦西湖又有五亭桥,小金山,二十四桥旧址,此又是常识,也应该说说,却不必强记。

实则学生不知五亭桥,万松林为何物,连教员之中十九亦不知所言为何物。

今考常识,学生曰,
万松林在平山堂之西,则得零分,在平山堂之东,则得一百分,岂不笑话?卫生一科,知道人身有小肠大肠固然甚好,然大肠明明是一条,又必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又是无端添了令人强记名词,笑话不笑话?弊源有二:一教科书编者,专门抄书,表示专家架子。

二教员不知分出重轻,全课名词,必要学生硬记。

学生吓于分数之威严,为所屈服,亦只好不知所云的硬记,由是有趣的常识,变为无味的苦记。

殊不知过些时候,到底记得多少,请教员摸摸良心自问可也。

何故作践青年精神光阴?
(1)简要概括“看书”“读书”的含义。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反映了当时中小学教育的哪些现状。

(3)根据文章内容,你觉得应该如何读书?
6. (3分) (2020高二上·佛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牛叔牛婶
韦名
两河两山,两座山夹着两条河。

两河两山的男人,就像两山一样,奔放粗砺,个个血性十足。

两河两山的女人,就像两河,清澈、柔顺,个个柔情似水。

两河两山的公牛和男人一样,在路上走着走着,在山上吃着吃着,就犄角相向,打得难分难解。

两河两山的母牛也和女人一样,温温顺顺,如绵羊如家猫。

两河两山人却在那年春天见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母牛打架。

说也怪,那天,两头小母牛一到山上,就较上劲了。

两头小母牛以令人猝不及防的速度冲到了一起,犄角相撞,嘎嘣嘎嘣响。

两头小母牛你进我退,你退我进,从山上顶到山下,从山下较劲到村里,从早晨僵持到中午,又从中午鏖战到了傍晚。

闻讯赶来的牛主牛叔用长竹竿绑上一捆稻草,点上火,远远伸到两头连在一起的小母牛头上。

火把惊吓了两头小母牛,它们瞬间分开了,一头扭头猛跑,一头狂追不放。

村里的小路,顿时险象环生。

两头小母牛追赶到村头时,所有人都吓呆了:狭窄的小路上,一小女孩在蹒跚学步。

两头疯狂的小母牛瞬间就到小女孩的跟前!
所有人都懵了。

然而,让所有人不敢相信的,跑在前面的小母牛前蹄将要踩着小女孩时,突然前脚一抬,纵身一跃,从小女孩头上跳过去了。

后面追赶的小母牛也学着前面的,纵身一跃……
小女孩得救了!前面的小母牛重重地摔倒在离小女孩不足半年的地方,后面的小母牛则重重地摔倒在前面的小母牛身上。

一头小母牛断了腿,—头砸破了肚子,当场死了。

两河两山破例为那头死去的小母牛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葬礼过后,牛叔一心一意照料摔断了腿的小母牛。

那时的牛叔,还不到二十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照料小母牛,牛叔就成了真正的叔。

牛叔对小母牛照顾得一丝不苟。

入冬了,漫山枯萎,爬了一天山吃了一天草还不够消耗,眼见小母牛和两河两山的其他耕牛一样落膘,牛叔便把番薯刨成丝,加入大米,熬成番薯粥,三天两头给小母牛加餐。

天冷了,牛叔把牛栏清理得干干净净,再给牛栏垫上厚厚的旧被子旧衣服。

数九寒冬,两河两山人大都不出门。

牛叔却早早起来,用木薯酿的酒,曰牛酒,给小母牛喝,自己也喝……一个寒冬下来,又苦又辣的两大罐牛酒被牛叔和小母牛喝个底朝天。

许许多多罐牛酒把牛叔喝成了顶天立地的两河两山牛叔。

牛叔却一直没找女人。

许许多多罐牛酒把小母牛催成了柔情似水的两河两山牛婶。

牛婶一年一头小牛犊地生产。

就在牛婶又生下小牛犊的那天,昔日牛蹄下死里逃生也已长大的小女孩,一脸柔情地来到牛婶的牛栏,依偎着牛婶,轻轻地摩挲着牛婶的残腿,就像女儿依偎在母亲怀里,“我想和牛婶在一起”!
牛叔看着女子,又望着高大巍峨的两山。

山上,云起云涌,如牛如马,如楼如城,一阵风过去,又全不见了。

“我想和牛婶在一起!”女子把重要的话又说了一遍。

酒罐上的瓢掉落了,溅起了清脆的水响。

牛叔看着女子,又望着高大巍峨的两山。

女子哭着走了。

女子哭着嫁了。

女子出嫁的那天,牛叔没回只有一锅一瓢的家,和牛婶、小牛犊在牛栏里相守了一夜。

枫叶又红了绿,绿了红。

牛婶又怀了生,生了怀。

牛婶怀不动时,正是枫叶又开始红了,天还不太冷,牛婶却天天冻得瑟瑟发抖,喷嚏连连。

“喝吧!”牛叔把牛酒灌进牛嘴,牛婶喝得泪眼涟涟,牛叔喝了一口,也泪眼涟涟。

枫叶正红时,牛婶走了,享年25岁。

赶着回来送牛婶却未能见牛婶最后一眼的女子,哭得泪眼连连。

牛婶和早年去世的小母牛一样风风光光地葬了。

葬完了牛婶,早已离婚了的女子执意留下陪伴牛叔,赶也赶不走。

“牛婶走了,你走吧!”。

“我就是牛婶。

”女子收拾着牛叔的一锅一瓢。

牛叔带着女子去看了牛婶和小母牛的坟,牛婶埋葬的地方,枫叶正艳,风景如画。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A . 文章开头在两河两山风情中写到的“母牛的温顺”与下文“母牛的打架”形成了对比,呈现出乡土风情的多样性。

B . 文章情节起伏多致。

开端激烈仿如高潮,发展和高潮反而平和淡静,娓娓道来,富有张力,耐人寻味,感人至深。

C . 文章两次写牛叔拒绝女子,表明牛叔根本不愿意和这个女子生活在一起,最后是在女子的一再坚持下才勉强接受。

D . 文章中,牛叔的形象刚柔相济,令人钦敬,牛叔照料牛婶细腻柔情,他在肩负责任时是条顶天立地的钢铁硬汉。

(2)小说中,“牛婶”一词前后含义有所不同却又前后勾连,请结合全文赏析。

(3)乡土小说一般都富有乡风乡貌,都会展现乡土乡魂,请结合文本,谈谈本篇小说在环境、人物、主旨等方面展现出来的乡土特色。

7.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国现代教育之父----南开中学创办人张伯苓
①在我看来,张伯苓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一座山,也是一座人格的丰碑。

作为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的奠基者,他还是一条泱泱大河,濡溉后人,泽被中华。

②1904年,张伯苓和严范孙一起创办了南开中学。

在后来成为名校的现代新式学校中,南开中学创办最早。

在由封建传统教育进入近现代新式教育的转型时期,南开中学的诞生及其以后一系列的办学实践,确实起到了开一代先风的作用。

③南开的办学理念是“人生以服务为目的”。

20世纪30年代,在《南开双周》、《南开高中》、《南开校友》、《南开童子军》的创刊号上,张伯苓校长的题词是“以服务为目的”。

④张伯苓在南开施行的人生教育和人格教育,就是和我们的许多学校相比,仍然是十分领先的。

其中较著名的就是施行“四十字镜箴”。

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张伯苓特意在南开中学校门入口处立了一面一人高的大镜子,上面镌刻着严范孙书的四十字箴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气象:勿傲、勿暴、勿怠。

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这种做法在当时,赢得了极好的社会反响,甚至连来校访问的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都赞叹不绝,回国后四处宣传,“镜箴”及相关照片还上了美国的报刊。

⑤亲历过“国帜三易”的张伯苓,一直将爱国热情同教育救国的理念融为一体。

这是南开学校“人格教育”中一个极为闪光的特色和亮点。

在每周三固定的修身课及不定期的各种集会上,都要对会场进行一番精心布置,讲台上必定高悬国旗,两旁大书“爱国”二字。

1916年,张伯苓想起他几年前在美国看到美国学校的学生在校长的带领下向国旗行礼的场面,便决心也在南开仿效实行。

于是学校每天都会在黄昏时吹响旗号,三三两两漫步校园或闲谈的学生,只要一听吹号声,都会不约而同地止步立正,面向国旗行注目礼。

⑥张伯苓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最杰出的先驱者。

这首先表现在他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上。

中国人向来私念重,缺乏公德意识,而体育可以帮助学生消除这种国民弱性,培养密切合作、集体为重的观念意识。

他还认为,体育比赛能培养同学们公平竞争、以技取胜的观念,真正的体育精神乃是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创造最佳成绩,以豁达乐观的情绪和心态来对待失败的态度。

南开的体育场地设施,在当时是全国一流的。

20世纪20年代中期,南开学校千余名学生,共有15个蓝球场,5个足球场,6个排球场,17个网球场。

张伯苓大力提倡普及体育,他一直强调,每个学生都应该德、智、体、群四者并进,明确宣称:“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


⑦张伯苓作为南开学校的校长,两袖清风,生活十分简朴。

几十年中,先生四处奔走,努力募捐,靠“化缘”为南开挣下数百万产业。

但是,他从没有在自已身上乱花一分钱。

教育无小事,事事育人;教育无小节,处处楷模。

张伯苓酷爱听戏,但为了教育学生不浪费学习时间和防止学生沾染不良习气,他从不进天津戏院听戏;他虽然和梅
兰芳等名角颇有来往,但当他们在天津表演时,张伯苓决不前去捧场。

张伯苓以身作则,行为师表的故事在南开有口皆碑。

一次修身课上,张伯苓谆谆告诫学生不要抽烟,但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当场质问校长说:“您不许我们抽烟,您为什么自已还抽烟呢?”张伯苓顿时无话可说。

沉思了一下,他便当场明确表态:“这个问提得好,现在我宣布马上戒烟。

”说着,他就把随身带的烟杆折断了,在场的全体学生被感动了,报以热烈的掌声。

凭着顽强的毅力,成功地戒除了烟瘾。

在他人高尚人格的感召下,南开学校形成了铁的纪律和良好风尚。

⑧作为一所私立学校校长,张伯苓因其名望功业得到社会和高度认可和尊重。

他把毕生献给了南开和中国的现代教育。

一所中学,出了周恩来、温家宝两位总理,拥有如此一流的时代骄子,在中国现代基础教育史上,很难有第二所中学可以匹敌。

⑨一所私立学校,一位平民出身的校长,靠什么创造了如此辉煌的奇迹?还是用张伯苓校长的话说明吧:“既无天才,又无特长。

我终身努力,小小成就,无非因为我对教育有信仰有兴趣而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称张伯苓是“一条泱泱大河,濡溉后人,泽被中华”,其中原因之一是他创办了南开中学,并培养出了以周恩来、温家宝为杰出代表的一流学子。

B . 南开中学校门入口处所立的“四十字镜箴”令美国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赞叹不绝,正因为他四处宣扬,“镜箴”及相关照片才上了美国的报刊。

C . 南开中学每天都会在黄昏吹响旗号,学生们只要听到号声,就都会面向国旗行注目礼,这是南开学校“人格教育”中一个极为闪光的特色。

D . 张伯苓处处以身作则。

他酷爱听戏,和梅兰芳等名角颇有来往,但为了教育学生不浪费学习时间和防止学生沾染不良习气,他从不进戏院听戏。

E . 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精心选材,记述了张伯苓的办学实践和为中国现代基础教育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再现了一个现代教育家的光辉形象。

(2)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为什么说“张伯苓是中国现代教育之父”?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在张伯苓看来,一个人要创造辉煌的奇迹,需要“终身努力”。

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
8. (4分) (2020高一下·武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铉,字宝鼎,勃海南皮人也。

九岁入学,书《急就篇》,月余便通。

家素贫,常春夏务农,冬乃入学。

年十六,从浮阳李周仁受《毛诗》《尚书》,章武刘子猛受《礼记》,常山房虯受《周官》《仪礼》,渔阳鲜于灵馥受《左氏春秋》。

乡里无可师者,铉遂诣大儒徐遵明受业。

居徐门下五年,常称高第。

年二十三,便自潜居讨论是非。

撰定《孝经》《论语》毛诗》《三礼义疏》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合三十余卷。

用心精苦,曾三秋冬不畜枕,每睡,假寐而已。

年二十七,归养二亲,因教授乡里。

生徒恒数百人,燕赵间能言经者,多出其门。

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

举秀才,除太学博士。

及李同轨卒,齐神武令文襄在京妙简硕学,以教诸子。

文襄以铉应旨,徵诣晋阳。

时中山石曜、北平阳绚、北海王晞、清河崔瞻、广平宋钦道及工书人韩毅同在东馆,师友诸王。

铉以去圣久远,文字多有乖谬,于讲授之暇,遂览《说文》《仓》《雅》,删正六艺经注中谬字,名曰《字辨》。

天保初,诏铉与殿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等参议礼律,仍兼国子博士。

时诏北平太守宋景业、西河太守綦母怀文等草定新历,录尚书、平原王高隆之令铉与通直常侍房延祐、国子博士刁柔参考得失。

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杨元懿、宗惠振官俱至国子博士。

(选自《北史·李铉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寻正国子博土/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B . 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C . 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D . 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字,又叫表字,通常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B . 《论语》,孔子的教学以及生活中的语录结集,相传由孔子编写而成。

C . 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也可以用来指优秀人才等。

D . 六艺,通常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铉幼时家贫,非常喜欢学习。

因为家中贫穷,他便常常在春夏时节参加农业劳动,到了冬天才入学学习;
为了学习知识,他曾经拜多人为师。

B . 李铉教授弟子,成效颇为显著。

回家奉养双亲时,他曾在乡里教授弟子,学生数量常常达到几百人,燕赵一带能谈论经籍的,多出自他的门下。

C . 李铉撰定典籍,因饱学被选用。

他编定《孝经》等三十余卷;李同轨去世后,齐神武帝亲自在京城精选饱学之士教育皇子,他被齐神武帝选中。

D . 李铉治学严谨,修改经籍谬误。

他认为距离文学先圣所处的时代已经很久远了,经籍中文字多有错误,于是就在空暇时删改六艺经注中的错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乡里无可师者,铉遂诣大儒徐遵明受业。

②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
9. (3分) (2019高二上·慈溪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古人讲求炼字,往往“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首联中“催”字力透纸背,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2)《百斛明珠》中说:“七言之丽者,在子美此二句后寂寥无声矣。

”请赏析这首诗颔联的妙处。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10. (4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深切表达了自己委屈心志,压抑情感,忍受耻辱的情状。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干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11. (1分)(2019·合肥模拟) 下图是某苹果手机运营商公布的手机找回流程图。

请把这个流程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2. (1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他不理解我。

”你希望别人理解你么?那你就真诚地理解别人,你会意外地发现你得到的理解比过去多得多。

生活中,当你抱怨别人不理解你时,先看看自己的状态如何。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在流泪,就看不见灿烂的星光。

”理解是一座桥梁,理解是填平沟壑的石土。

理解是真诚的,理解是相互的。

父母之间需要理解,师生之间需要理解,同学之间需要理解。

请以“学会理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体现问题特征;可以写感受或认识,也可以结合社会生活谈给自己的启迪;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题;共4分)
1-1、
2-1、
3-1、
4-1、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
5-1、
5-2、
5-3、
6-1、
6-2、
6-3、
7-1、
7-2、
7-3、
7-4、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
8-1、
8-2、
8-3、
8-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
9-1、
9-2、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10-1、
10-2、
10-3、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11-1、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