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学习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笔幼儿自主学习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
策略
张力
摘要: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
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主动地科学探究活动是
幼儿自身好奇心和兴趣直接驱动的,为此,教师有意识关
注和激发幼儿的兴趣点,以此作为引发其主动学习的契
机,并开发和利用其中的教育价值,让幼儿成为科学探究
的主人,促进幼儿主动学习,通过适时点拨,使幼儿的无
意的发现向着由浅入深的科学概念迈进。

关键词:科学探究;引发;主动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通过与学
习环境之间的互动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
递给学生。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
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
的意义。

这种建构是他人无法取代的。

《3-6岁儿童学习
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
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
[1]。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
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为此,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
较、操作、实验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
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逐步引
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
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中,形成积极主动学习、
乐于探究等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既要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
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为幼儿
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机会与条件。

对周围事物感兴趣,好
奇、好问、好摆弄是幼儿的特点,也是培养幼儿探究兴趣
的切入点。

在日常活动中,孩子们会提出许多问题,面对
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和进行探究的欲望,教师应能筛选有
价值的问题,抓住契机,积极地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
因势利导地引领幼儿的探究活动,引导幼儿在真正的生活
中解决真正的问题,使幼儿通过活动主动建构对周围事物
的认识,并保护其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进而培养幼儿的
科学精神。

一、捕捉教育契机,引发幼儿探究兴趣
幼儿活动往往是在兴趣和需求的支配下进行的。

教师
多留心,勤观察幼儿在玩什么、做什么,倾听幼儿提出的
问题和谈论,从中搜寻教育的契机。

例如,教师发现小班
幼儿玩吹泡泡,于是在幼儿的兴趣点上生成了“吹泡泡”
的探究活动。

大班自然角的新客人小乌龟的到来,引起孩
子们的关注。

教师在幼儿兴趣点上,针对幼儿的问题,引
发生成了探索乌龟生活习性的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
是幼儿的兴趣点都生成探究活动,这其中关键一点是,教
师要作出判断,判断幼儿当前经验水平,思考当前幼儿感
兴趣的事物中所反映出的经验可能实现哪些教育目标和价
值,找到幼儿兴趣、经验水平和教育目标的接合点。

二、营造环境鼓励幼儿积极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
重要。

”提问是孩子学科学的起点。

科学探究依靠问题的不
断推进,应鼓励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激发孩子参与科学探
究活动的欲望。

(一)营造氛围,让幼儿敢问
教师和孩子角色平等,要变单向传授为双向互动,允
许幼儿“出错”,教师对幼儿的提问,哪怕是在自己看来非
常幼稚的问题,也都需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
眼神的默许等手段,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为幼儿创设
宽松的提问氛围。

(二)拓展渠道,让幼儿会问
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引发幼儿提问。

幼儿通过对结构
材料的观察、操作,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幼
儿在摆弄小赛车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车跑得远,有的
车跑得慢?”教师及时提供材料引发幼儿对小桥的坡度的
探索。

(三)精心组织,让幼儿善问,鼓励探索
利用猜想和结果的矛盾,引导幼儿提出问题。

孩子运
用已有的经验,对事物将要产生的结果或现象进行猜想,
当猜想与结果发生冲突时,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此
时教师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进一步深入探究。

三、运用材料引发幼儿探究的策略
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使他们特别乐于
摆弄和操作物体,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能引起幼儿
的主动探究。

因此材料在师幼互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材料的结构是指材料在被使用时能揭示自然现象间的某
种关系。

在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能
使幼儿通过操作发现各种关系,获得相关经验。

中班老师在
活动区为幼儿投放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液体,幼儿通过
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生成新的颜色,发现了固定的搭配关
系,还发现颜色深浅与所放的液体量的关系。

通过有意设疑、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导幼儿操作探究教
师投放了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后,要注意观察和倾
听需要帮助和支持的声音,心中记下可以研讨的谈话和分
享的发现。

四、用问题引导幼儿探究的方向
科学探究活动要依靠问题的不断推进,在每一次探究
活动前,对探究活动目标、内容应有充分的把握,精心设
计问题,对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预见和准备,精心筛
选材料,使幼儿探究能在问题引导下向科学概念迈进。


师的问题要具开放性,同时是可控的,答案有多个,但又
是控制在一定内容范围内的。

指向目标由远及近,指向解
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幼儿得出结论。

我们将针对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
践与探索,在实践中锻炼教师与幼儿积极互动的意识和能
力,实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科学教育目标和要
求,促进幼儿在主动的探究中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幼儿园)
216┆好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