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高职土建施工 类 专 业 学 生 工 程 实 践 能 力 培 养 面 临 的 主 要问题
1.1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 人才培养目标 直 接 关 系 着 人 才 培 养 方 案、课 程 体 系、师 资 力量、教学方法等方方面面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高职土建施
. Al工l类R专i业g学h生ts工程R实es践e能r力ve的d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普遍存在不 准确的问题,在 “技 能 型 ”与 “技 术 型 ”之 间 摇 摆。 技 能 型 人 才 培养类似于技术培训性质,要求被教育对象在经过学习后掌握 岗位适应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对技术原理和理论知识 不做过多要求;而技术型人才培养则是在掌握足够理论知识和 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在进行面向岗位需求的技术能力培养。尽 管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设置了所谓的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 但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机制以及实践教学等各环节都 仍然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内容。这就造成高职土建施工类专 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理论基础。 1.2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 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的课程需要工学结合,需要通过校企 联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的场景和实际操作的教学内 容。但目前校企合作的开展不尽如人意,企业参与的热情和责 任感普遍不高。这就造成学生在学校期间很难有进入实际工 作环境去学习和练习的机会,也无法获得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 生的最新职业素质需求。 1.3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不足 工程职业道德直接关系着今后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 工程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目前在校期间这方面 的教育教学内容很少,只有部分思想政治课程和辅导员的日常 心理辅导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所涉及。职业道德修养的缺失会 影响学生今后的团队协作、项目合作、沟通交流等多个方面的 工作水平,这些也都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具体体现。 1.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健全 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除了需要有扎实的 理论基础和技术能力外,还需要有工程实践的背景才能完全胜 任。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依赖于教学岗位,用人 标准和晋升途径也偏向于教育教学工作,对具备工程素养的双 师型教师十分不利。这就造成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教师没 有足够的职业素质和工作经验,设置的教学内容和采用的教学 方法也不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科技风 2020年 4月
理论研究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0践能力的培养
李晓枫1 李晓春2 王 君3 金 利4
1.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2.哈尔滨市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哈尔滨 100076; 3.黑龙江省黑建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4.黑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6
关键词: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工程实践能力;教学改革策略
工程实践能力是满足毕业生岗位需求的基础,也是职业发 展、继续教育、团队协作、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之一。但从目前 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高职 土建施工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相对较弱,主要欠缺的能 力素质包括:工程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沟通交流能力、、大局意 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等,此外,基础理论知识也稍 显不足。
摘 要: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是以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相 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能胜任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岗位群要求的技术及管理人才。学生的实践能力是 衡量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本文以高职土建施工类 专业的实践教学为背景,研究了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教 学改革策略。
2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策略 2.1明确培养目标的定位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就是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既要符合应用 型 人 才 培 养 定 位,又 要 符 合 学 科 发 展 的 客 观 规 律,还要建立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基础上,培养掌握专业 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 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沟通交流能力 的应用型技术及管理人才。 2.2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工程实践类教学内容 目前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仍是沿用知识体系 建立的,经过多年的完善和发展已相对固化,但在工程实践能 力培养方面明显不足。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可利用四个模块来 优化课程体系。第一个模块是工程伦理模块课程,主要讲授法 律、职业道德、团队意识和个人修养等内容的课程,让学生明白 自己今后的工 作 环 境、法 律 法 规、团 队 协 作 重 要 性 等。第 二 个 模块是专业技术模块,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将国内外政策、 多元化文化发展等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融入专业课或专业基 础课教学中,使学生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第三个模块是实践 教学模块,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后,通过校内课程、校 内实习基地及跟岗与顶岗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动手参与实际的 项目管理,积累 工 作 经 验。第 四 个 模 块 是 创 新 创 业 教 育 模 块, 从入学开始便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能力。 2.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备工程背景的教师队 伍。在跟岗与顶岗实习阶段,应为学生安排校内及企业的双导 师,分别在思想、理论、技能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高职院 校应加大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采用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专家 座谈、教师培训及企业实践等多种方式,帮助教师尽快提高工 程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 3结语 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明 确目标定位,应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校 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 以期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 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芮丽臖,张文斌.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 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7). [2]庞旭卿.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 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2020(05). 科研项目:本文系黑龙 江 省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基 于 土 建 施工 过 程 的 中 高 职 衔 接 课 程 体 系 建 设 研 究 ”(课 题 编 号: ZJB1316017)的研究成果 作者 简 介:李 晓 枫 (1969),女,汉 族,山 东 高 密 人,工 学 硕 士,教授,研究方向:土建施工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 改革与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