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处看日本细节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劣势中寻找生存的日本
摘要:虽然日本地处一个极其不利的地方,多地震,少居住面积,缺资源,但仍旧能将自己打造成世界第二的霸主。
我们去日本,常常会感叹日本如何如何光鲜亮丽,但光鲜亮丽的背后,须知都是他们迫不得已,在劣势中寻找生存的处事法则。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接之处,时常发生地震,2011年有震感的地震次数为9723次,2012年3139次。
2013年,则是发生了7.3级大地震,如此频发的次数,让日本人民一直有在家准备救生包,包括矿泉水饼干,手摇式手电筒,简易保温袋,雨衣等等必需物品。
同时,他们还需定期进行逃生演练,井然有序。
对于所建造的房屋,远远超出国家所规定的范围,震后,即使无任何损坏,仍会斥重金加固。
日本占地约为37.39万平方公里,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大多数山为火山。
实际可居住的面积并不多。
而据2013年统计,日本人口已经达到了1.26亿,日本人均居住面积为33.8平米,首都东京人均28.1平米。
所以随之而来的整洁,高利用率便由此而生。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其缺乏的国家,由于众多山脉,导致耕地面积较少,1997年,日本共有耕地49896.7平方公里,加上多年生作物用地5861.4平方公里,也只有55758.1平方公里,平均每人仅约442平方米。
而幸亏其有狭长的海岸线,按照日本政府1996年统计,其海岸线共达33899公里,领海面积达31万平方公里,渔业水域361万平方公里,200海里水域面积429万平方公里。
这一岛国特征不仅使日本可以享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为其开发海底资源、发展海洋运输事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同时也弥补了因耕地面积较少带来的缺陷。
所以也导致了日本菜较为出名的多是三文鱼,鳗鱼等海生作物。
从年降水量来看,日本应当是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年降水量平均在1630毫米左右。
不过,由于日本山高坡陡,河流又多不很长,降水中有很大一部分迅即流人大海,因而积存下来的水并不算多。
因此,在福冈、东京等大城市,市政当局还是要经常为如何节水和开辟水源而伤脑筋。
所以会出台一些加强疏浚,恢复水坝等设施的机能,工业用水扩大重复利用率。
把保护水质放在重要的位置,淡化海水等开源节流措施。
同时一些节水的设计便运用而生,比如日本的节水马桶,把马桶水箱盖设计成一个带水龙头的小水池,每次“方便”后可先用来洗手,洗过手的废水经由盖上的小孔直接存入水箱,以供冲水之用。
(同时也是因为日本洗手间的面积不足两平方米,只能容纳一个马桶而已)
与世界上其他同等人口规模的国家相比,无论从其矿物的蕴藏总量还是从人均占有蕴藏量来说,日本的矿藏量都是比较贫乏的。
目前,在各种矿物资源当中,只有石灰石资源尚可称之丰富,而其他资源特别是石油、煤炭、铀等能源资源则尤显缺乏。
这一点在其需要耗费大量矿物资源的工业高速发展以后显得更加突出。
而日本人民又是如何解决的呢,用电方面,日本对一些大型企业采取的是购电制度,也就是说,每月与你签订好购买多少电的协议,如果多余了,算你的,如果超出了,则需要支付高额的赔偿金额,逼着企业精打细算,分毫不差的用着电。
签订好协议,没用完算你的,用多了,便需要支付高额的赔款金额,逼着你把点算到分毫不差。
日本的垃圾分类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细致,在日本扔垃圾要收费,家庭在扔“不可回收垃圾”时要买专门的垃圾袋,每个4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3元左右)。
为了鼓励民众分类垃圾,几年前日本规定扔“可回收垃圾”时不用付费。
此政策一出,日本百姓也在想方设法减少“扔垃圾”上的费用支出。
精打细算的主妇们绝不让一只塑料瓶、一张广告纸进入“可燃垃圾”的垃圾袋里;就连装牛奶的纸盒都不放过,牛奶喝完,主妇们会将纸盒洗净、压扁,随后当“可回收垃圾”处理……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不同的垃圾,具有不同的垃圾处理方法,可燃垃圾燃烧后可作为肥料,而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
东京新兴的综合休闲娱乐区———台场,就有一部分是用垃圾在东京湾里填出来的。
而排放废气的烟囱,也不会冒出黑烟影响空气。
除生活垃圾外,日本对电子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也是相当惊人。
在日本西部兵库县加东市,有一家松下电器公司独资兴建的环保技术中心,大量废旧家电在这里得到再处理。
在这座高两层的环保技术中心内,分别排列着处理废旧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和冰箱的4条流水线。
自正式投入使用至2007年2月底,中心共回收处理电视机130.5万
台、洗衣机102.8万台、空调72.6万台,以及冰箱89.3万台,再生利用率接近85%。
日本在资源如此缺乏的前提下,能积极的使用其智慧,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或许真如那句话所说,细节决定成败。
反观国内,低效率的使用,造成资源快速消耗,对于稀土等稀缺资源不加以控制的随意出口,豆腐渣工程,浪费水的现象比比皆是,垃圾的随意丢弃,焚烧,填埋,造成不断需要寻找地方成为垃圾填埋场,加剧空气污染。
而随之而来的政府与民众之间愈发难解的矛盾。
何不借鉴邻国日本,对国内这些现象也进行一番改造呢!
细节中的日本
摘要:日本的设计多是以细节改造,或者是对人性的关怀出名,若是对此有些总结,对我国的设计,或者是发展必定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如果去日本旅游,一下飞机,首先你可能会看到的日本的交通路线图,清晰,简单,明了是对其最好的评价。
若是要换乘轻轨或者火车,自动售卖机采用刷卡,手机支付,硬币等多种方式,在地铁站也有电话亭,书店,零食,让你轻松打发时光,不经意间,还能看到旁边通往各处的地图。
如果有大件东西携带,也完全不用担心,在车站附近有行李寄存处,且不同大小规格的尺寸供你选择。
更值得一提的是,若是存放时间超过一天,便要再次加钱才能将行李取出。
坐车时,所开过的站相对应的灯变会亮起,形成一条闪烁的支线,一目了然。
在游客接待处,除了经常能见到的椅子外,还有榻榻米的床,可以让赶路的旅人休息下,也可让带孩子的游客在床上躺着,较为宽敞。
走到街上,随处可见的分类垃圾箱,让垃圾成为放错位的资源,供吸烟人士提供的街头烟灰缸,避免了不必要的火灾。
逛街累了,走进餐馆,映入眼帘的是各种食物的模具,足以乱整,缓解了不懂日语看菜谱的尴尬,到榻榻米上一坐,服务员会矮身子弯腰,或者跪着给你点餐,完全不用仰着头,避免了低人一等的委屈,无奈心理。
享受美食的过程中,不同的菜品,会用不同的器皿装盛。
到了酒店,一尘不染是最大的冲击力,高效的利用率也会让你大吃一惊……
之所以注重细节,是因为日本人民认为对细节的追求,是跨出精致生活的第一步,日本人认为生活不能是粗糙的,因为不能凑合,对细节的忽视最终会使提升生活品质遭遇到瓶颈,而习惯粗糙的人即使有一天产生了追求精致的意识,也已经不具备精益求精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日本人显然早已洞悉其中的关联,所以他们对粗糙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全方位的排斥。
在日本生活你会时刻随处体会到对细节的高度重视。
在2014年的无印良品设计获奖作品中,有一个设计是把矿泉水瓶的瓶盖从圆形改为方形,这样的细节改变让人很是温暖,设计师对其的评价是:“女朋友也能轻松拧开瓶盖的矿泉水。
”同时,简单的改变,也从千篇一律的圆形瓶盖中脱颖而出,不在显得廉价……另一个让我影响深刻的便是设计“收纳书”,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小物件需要收拾,有时候因为物品的形状,都不知要放置于何处,收纳书便是一个很小的设计,将收纳盒作成书的形状,就可以简单的决定收纳盒的放置位置了。
结合无印良品的PP收纳盒和一般的书本的形状,书脊上可以写下物件的类别。
“收纳书”和书本一起排列在书架上,但其和书架上的书本不同,有着收纳的功能。
诸如此类的设计还有很多,将图钉设计成可叠加的,便不会因为摆放不当而扎伤人,易撕胶带,胶带中间有两条压线,且压线中间没有粘性,轻而易举便能撕开胶带……
纵观日本设计大奖,其获奖绝大多数是对细节的改变,也不禁让人想起,细节决定成败。
尚小,以小为美,以纤为美,即崇尚阴柔之美或曰优美。
是日本文化一个极为明显而普遍的特色。
日本画,在具体技法上,可谓极尽穷形尽相之能事。
其工序之多、用料之繁、费时之久,堪称世界之最。
东山先生为创作唐招提寺隔扇画,整整耗费了四年时间。
文学上更是以优美细腻、柔曼婉约为鲜明特点。
日本小说一向重细节而轻整体构思,欣赏不了细节,也就欣赏不了日本文学。
还有日本的俳句,短短十七个音节简直被日本人摆弄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写尽了心境的涟漪和造化的微妙。
如果说一个家的细致考究程度在于厕所的话,那么一个城市的体现可能就在于酒店了。
马桶设计装有多功能便后冲水清洁器(国内刚开始出现),当上完厕所后,可自动喷出清水冲洗屁股。
这种设计在冲水器喷嘴上装有两个喷水口,一
个是普通便后冲水口,另一个是专为女性卫生而设的冲水口,同时还可控制出水量的大小,并设有调温、除臭等功能,既安全又卫生,真正体现出日本现代化的“厕所文明。
洗浴间内的镜子上,也有一小块区域是做了防雾处理的,使得浴后可以区域来梳理头发。
同时,在淋浴方面,也有一高一低的花洒,便于儿童和成人的不同需要。
同时,酒店的走廊灯,在没人的时候是处于微光状态(近似于熄灭),但当有人走过时,变会一盏盏亮起,不是急促的,而是缓缓地亮起,不会惊扰到旅客,同时,也体现了节能环保。
日本东京大学,多少学子梦中的学府,但是它的大门很是一般,或者说是平凡,不起眼,但是当你进去的时候,图书馆的馆藏量必定让你大吃一惊,我们常说:“判断一个大学的好坏,不在于他的气派,豪华,而在于它的馆藏量。
”东京大学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没有高调的大门,只是一个简单的,或者是随处可见的大门,但其馆藏确是让美国总统都为之折服。
没有暴发户的外表,东京大学依旧能征服来自各地求学的学子。
日本人处处注重公共环境卫生,几乎在各种公共活动场所门口,都安放有“免费雨伞架”,便于雨天存放雨具之用,保证室内地面不被带湿。
雨伞架的设计也很特别,架子上有一排雨伞夹,每个雨伞夹插口旁,都带有小钥匙,把雨伞收起放置插口并夹住雨具后取出钥匙,出门取伞时用钥匙打开雨具夹,取出雨伞并留下钥匙,以便他人使用,既科学、文明又安全、卫生。
日本许多共同地方都装有自动饮水机(日本的自来水可直接饮用),饮用者用脚踩下控制“开关”,饮水机的出水口会自动向上喷出高度适中的小水柱,人可直接饮用,极为方便,而且大多数自动饮水机都设计成高低两种形态出水口,方便不同年龄的人群使用。
日本对细节的设计或是在产品上,或是在衣食住行上,亦或是在公共场合之处,无不体现对细节的雕琢和人性化的考虑。
或精巧,或体贴,我想,这都是在探索发展中的中国所需要学习的,发展不是一味的最求GDP,而是优雅的崛起,在细节,点滴处,体现人文关怀,才能人心所向,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