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细胞的细胞膜
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高中生物课件
2、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 [资料3] 磷脂分子结构和性质
亲水头部
疏水尾部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 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高中生物课件
2、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 【资料4】1917年, 朗姆瓦(Langmuir)将磷脂溶于苯
高中生物课件
思考:请根据蛋白质的三种存在形式构建蛋白质分子 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排布模型
蛋白质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 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 分子层。
高中生物课件
“三明治”模型(单位膜模型)又一无法解 释的现象 变形虫运动.swf
高中生物课件
【资料9】
(少量) 少量与磷脂结合---糖脂
高中生物课件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结构特性 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①原因:磷脂和大多蛋白质
可以运动 ②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 ⑵、不对称性 ①磷脂内外两层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②糖类只分布在膜的外表面
高中生物课件
讨论: 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不是就完美无缺了呢? 2.纵观整个人们建立生物膜模型的探索过程,实验技术的 进步所起到怎样的作用? 3.分析生物膜模型的建立过程中,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如 何体现的?
中,然后将这磷脂的苯溶液铺在水面上,当苯挥发完以后,磷 脂分子在空气与水的界面上分布散乱,经过推挤排列成了 单层。请你想象一下,他会是什么姿态呢?
思考:如果把抽提出的 磷脂注入水中,磷脂分子会 如何排列?
空气

空气—水的界面的磷脂分子
水溶液中的磷脂分子团
高中生物课件
【资料5】1925年,荷兰科学家戈特(E.Gorter)和格伦德(F.Grendel)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 成单分子层, 测量在水面上的铺展面积。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面 积约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高中生物课件
4、在人和鼠的细胞融合实验中,用两种荧光物分别标记两种 抗体,使之分别结合到鼠和人的细胞膜表面抗原物质上 (如下 图).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开始融合时,人、鼠细胞的表面抗原 “泾渭分明”,各自只分布于各自的细胞表面;但在融合之后, 两种抗原就平均地分布在融合细胞的表面了. 请分析回答下面 的问题。
⑴细胞融合的实验表明了组成细胞膜的__蛋__白_质___分子是 可以运动的,由此也证明了细胞膜具有___流__动_性____的特点。
⑵在细胞融合实验中,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说明了这类物质在分子结构上具有__特_异__性___性。
高中生物课件
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尝试 制作立体的生物膜结构模型。
2003年度诺贝尔化 学奖授予两名研究膜蛋 白的美国科学家, 这是 自1991年来诺贝尔奖第 三次颁发给与细胞膜蛋 白质有关的研究成果 罗德里克·麦金农
皮特·阿格雷
高中生பைடு நூலகம்课件
随堂巩固
1、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三明治”模型(蛋白质—脂 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的最大的不同是( ) A、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细胞膜具 有一定的流动性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选择性 D、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细胞膜具 有透过性
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 Frye 和 Edidin )的人鼠细胞融合 实验:将人和鼠的细胞膜蛋白分别用红、绿荧光标记后,让 两种细胞融合,杂交细胞的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 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
结论:细胞膜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可以运动
高中生物课件
思考:磷脂分子是否可以运动?
高中生物课件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对生物膜组分的探索
【资料1】1895年,欧文顿(E.Overton)用500多种化 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 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 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 ● ●
●●

细胞膜
生物膜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结构,认为磷脂 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是 对称的平铺在脂质两侧。
高中生物课件
【资料8】 标本用干冰(或液氮)冰冻后用冷刀断开,升温后暴
露断裂面,然后扫描电镜拍照。
小鼠肝细胞膜冰冻蚀刻的电镜照片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 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双分子层 根据以上实验结论构建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布模型?
高中生物课件
问题: 蛋白质位于细胞膜的什么位置呢?推测??……
【资料6】 20世纪40年代,曾经有学者推测:蛋白质覆盖在
脂质的两边
高中生物课件
【资料7】1959年, 罗伯特森用电镜观察到了清晰的细胞膜照 片, 看到了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 出了生物膜的“三明治”模型 :
高中生物课件
2、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
【资料10】 1972年,桑格(S.J.Singer)和尼克森(G.Nic-
olson)通过观察和实验,并在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提 出了新的生物膜模型——流动镶嵌模型,为多数人所接受。
高中生物课件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基本支架
1.组成 蛋白质:a.镶 b.嵌 c.贯穿 及结构 多糖 大多与蛋白质结合---糖蛋白/糖被(膜外侧)
高中生物课件
2、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这一生理过程的完
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
A 、保护作用
B、 一定的流动性
C 、全透性
D、信息交流
3、下列物质中最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是( ) A、葡萄糖 B、蛋白质 C、甘油 D、无机盐离子
4、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 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 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B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 C 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D 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
●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 溶于脂质的物质
欧文顿推测(假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高中生物课件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对生物膜组分的探索 【资料2】20世纪初,科学家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 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在实验中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 解脂质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能专一地分解蛋白质 的物质)分解。
高中生物课件
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