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推进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9美眉 2023.11下教研与美育大学校园新形势下推进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途径
廖曼郁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摘 要: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应当明确根本任务,也就是要做到“立德树人”,这也是当前新形势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此,就需要相关高校管理育人工作应当重视这一方面的内容。
那么,高校在管理育人工作中,要采取怎样的途径才能够有效推动这一工作得到发展?本文将围绕这一内容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高校管理;育人工作;有效途径
前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这就需要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格外重视。
但是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且花费时间较多的工程,而且对学生的培养需要学校和家庭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当各个方面之间的配合工作做好,就能够保证相关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好地实现。
虽然说,当前部分高校的管理育人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其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现阶段高校管理育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一)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
一般来说,高校制度建设也是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一种,只有在各种文化的影响下,才能够保证相关管理工作得到一定的规范。
尽管说高校基本上都会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缺少正确的管理文化指导,就使得相关管理工作中缺少非常重要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在新形势下,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模式会对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开展带来较为直接的影响,根据调查,部分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过度依赖传统管理工作模式,这会使得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而且整体管理效果也不佳,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这个问题是当前高校管理育人工作中比较常见的。
举例说明,档案管理工作已经逐渐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部分高校中依然沿用传统的纸质和人工方法,在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灵活应用各种较为先进的教育工具和现代化的教育方法。
当前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养也是影响相关管理育人工作开展的一个因素,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三)管理条件不充足
高校中在开展管理育人工作需要丰富的管理条件,不管是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还是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中,一旦各项条件无法满足需求,就会使得相关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然而,由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深,所以部分高校中关于理论知识和专业教育方面的普及程度较低,基于此,在进行管理育人工作时,还是会忽略育人工作中的主体,这种情况下,不仅导致管理育人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170美眉 2023.11下
教研与美育
大学校园
而且还比较容易使得学生出现负面情绪。
二、关于有效推进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途径的简单探讨
(一)重视校园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
一般来说,高校管理育人文化是由管理人员和相对应的管理制度组成的,管理人员自身的思想意识、行为素质等都会对高校学生带来较为直接的影响。
想要更好地弘扬管理文化,就应当重视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不但可以对高校学生的言行举止带来一定的规范作用,而且还能够逐步引导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通过不断地渗透,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当中发生变化。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企文化建设思想,将管理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使得管理人员的思想可以更好地体现在管理育人实践工作当中,提升学生的意识。
校区管理文化的实际应用措施中,渗透文化最有效的一个措施就是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积极地提高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但是在高校管理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树立立德树人的管理思想,完善管理育人机制,然后再将机制、激励制度进行有效的融合,在一个较为科学且规范的规章制度当中,对高校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企业管理工作之所以可以得到稳定的发展,主要还是因为企业内部的环境比较和谐,而且大部分员工可以积极参与到企业管理和自我管理当中。
所以说,在进行高校管理建设时,应当重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满足立德树人相关原则,并且要积极引导教职工、学生以及相关部门全员参与,从而发挥出管理环境和管理制度中的育人效果,最主要的是,还可以促使管理运营工作得到有效的改革和创新。
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高校还应当重视人文关怀理念,建设校园精神文化。
在进行课程的设置工作时,要积极挑选人文类型的选修课程,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保证校园文化是有一定特色的。
在培养高校人才的过程中,还应当正视各种知识的传授和教学,同时,对于思想观念方面的引导也要格外的关注,同时,灵活运用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朝着全面性人才的方向不断发展,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当前发展需求。
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将校园文化中的主要内涵充分体现出来,要保证高校环境是非常良好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将自然环境和人文精神进行有效融合,比如说,可以通过建立校园文化墙等文化场所来展现高校文化内涵。
(二)有效提升管理育人队伍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在实际开展高校育人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去了解和借鉴相关企业的具体管理做法,比如说将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结构进行一定的整合,重点培养职工的思想意识和理念。
在高校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和一线教职工保持一个水准,就是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等师德要求,提升育人意识,这样一来就能够很好地保证相关管理运行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求管理人员始终坚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对于校企、大中型企业中关于人员管理的有效措施和思想,要积极地学习,保证自身在高校育人管理工作中的形象是正面、积极的。
另外关于教学管理任务的有效规划要进行一定的加强,落实各种管理工作。
管理人员在进行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十分明确自身的育人目标。
从企业的发展角度来说,企业想要实现相关目标,都是需要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这一点和高校育人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基于此,高校就需要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入职标准。
目前,大多数高校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水平是不一样的,而且有部分管理人员自身的能力水平就比较低,不能全面地了解高校文化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还有一部分管理人员的思想比较传统,在正式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盲目地集合自身的经验,这就导致管理工作的优化创新无法及时实现。
基于此,就要求高校应当重视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灵活地应用多种教育培训的方法,使得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样一来,能够保证相关人员的育人管理能力得到进步。
另外,高校还需要建立健全较为科学严格的试岗要求,在选拔管理人员的过程中,还应当了解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以及背景等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尽可能地拒绝综合素质较低的人员。
当相关人员正式进入岗位之后,还需要开展一段时间的培训教育工作,使得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得到提升。
(三)通过丰富育人条件来增强管理育人效果
想要保证管理育人目标得到落实,就应当重视丰富育人条件,同时要保证管理育人工作可以依据多个角度进行。
当高校设立了比较丰富的管理云平台,就能够对育人管理工作的落实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增强整体的管理效果。
171美眉 2023.11下教研与美育大学校园
高校的管理育人工作和各大企业中的人才管理育人工作大致是相同的,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高校还需要和部分企业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尤其是要学习先进的管理运营方法,比如说可以建立一个较为丰富的育人平台,使得各个方面的育人条件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与此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还应当重视将管理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灌溉,而且要保证相关管理育人的资源内容是比较丰富的,还需要建设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运营模式。
(四)建立健全管理育人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一个规章制度可以为相关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管理育人的基础提供基础保障。
第一,应当完善相关制度体系。
对高校学生依法管理,是相关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保障。
将育人管理工作进行法制化处理,不但能够促使高校育人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同时还应当重视完善相关校规校纪,以及对于实际的管理范围要进行规范化,使得学生在无形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
第二,建立一个育人管理目标的责任制度。
管理目标责任制度的制定,可以一定程度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育人工作的积极性。
高校在设定具体的育人管理目标时,还需要结合高校自身办学的实际状况,另外,还可以把育人管理目标合并到管理人员的育人绩效考核当中,这样能起到非常重要的激发作用,不断地推动管理人员积极开展育人管理工作。
第三,高校应当完善和健全学生网络化管理和预警机制。
高校应当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积极建设信息化学生教育管理平台,以及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创业建设一个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高校在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应当重视思想方面的问题,主要就是为了将管理工作做到极致,使得高校育人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温度。
第四,高校应当建立健全育人成效反馈调控制度,这能够增强高校育人管理工作的最终效果。
(五)创新和优化管理育人方式
在新形势的影响下,高校中的大部分学生的思想素养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相关高校在开展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个性问题,从而建立出一个最为合适的育人管理模式,增强高校中管理育人的主要服务效能。
第一,高校要优化创新管理育人的新方法措施,现如今自媒体技术的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高校是可以将网络平台的特点充分发挥,建设一个多元化的育人管理模式。
具体来说,相关高校可以建立微视频公众号,传播学生身边发生的各种积极向上的事情,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受到一定的感染,并且渐渐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第二,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管理育人工作进行巧妙融合,比如,可以建设课程思政体系。
换句话说,就是要尽可能将育人管理工作穿插到各个教学环节当中。
还有就是高校应当重点关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优势,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将育人管理工作的内容融入,这样一来,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一定的增强。
结论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工作,在这种形势下,各大高校格外重视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根本任务,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开展,是需要全员参与的,因此,就应当重视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素养等,而且高校还应当建设长期有效且完善的管理育人机制,这样就能够在根本上增强管理育人工作的效果,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燕.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J]. 公关世界,2021,(18):94-95.
[2]姜素敏,赵绍利,臧运霞. 铸魂育人正当时——民办高校行政管理部门育人工作启动[J]. 中国航班,2021,(18):124-125.
[3]陈小林. 辅导员视域下资助育人与思政教育双向融合新模式的思考——评《新时代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资助育人工作理论与实践》[J]. 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4):1239-1240.
[4]陈霞. 大数据时代推进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J]. 大众标准化,2020,(21):250-252.
[5]陈凯.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资助管理育人工作探析[J]. 国际公关,2020,(05):147-148.
作者简介:
廖曼郁(1988—),女,汉族,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