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长跑教学方法的“三点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中长跑教学方法的“三点突破”
长跑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培养意志品质和促进身心
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相对于其他跑步项目,长跑难度较大,需要坚持训练才能获
得成长。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训练时间有限,如何有效提高长跑教学效
果便成为一大难题。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出发,提出三点突破,以期为长跑教学带来新思路。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明确是任何教学活动的前提。
在长跑教学中,目标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使学生在技术、体能、心理、协作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二是让学生了解长跑运动的文化
内涵,弘扬人类追求健康、快乐、进步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长跑是十分耗能的体育项目,因此教学内容应注重从生理、心理、技术等方面全面开展。
具体训练内容包括:
1、特殊体能训练
长跑是一项耐力运动,体能储备是提高长跑能力的关键。
因此,应通过基本的体能训
练增强学生的运动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如有氧运动、马力球、俯卧撑等,帮助学生提高
长跑训练的效果。
2、降低训练强度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训练强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学生精神疲劳,反而适得
其反。
因此,在训练时应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制定合理的训练强度,同时减少训练次数或
缩短训练时间来降低训练强度。
3、完善技术动作
长跑项目的技术动作较多,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较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长跑教师注
重完善学生的技术动作,特别是膝关节和脚踝的配合、心法和呼吸,纠正运动中产生的不
良习惯或动作。
4、差异化训练
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和个人习惯都有不同,因此,在长跑训练中设计差异化训练便尤
为重要。
差异化训练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训练的个性化和针对性。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长跑教学的核心,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在高职院校中,长跑教学的方法应以“人性化、科学化、常规化”为主,在保持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手段,提高学生参与和兴趣。
1、人性化教学
人性化是长跑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在教学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化教育,
分别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和目标。
同时可以通过班级或其他组织形式,增加学生间的互动
和交流,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科学化教学
长跑教学必须依据科学原理,不能只凭借经验。
因此,在制定体能训练计划、技术训
练计划以及动作纠正中,要结合长跑教学的科学方法,形成系统的教学安排和评估标准,
提高教学效果和科学性。
3、常规化教学
常规化是教学中最为基本的环节。
在长跑教学中,必须建立科学、系统的常规化方法。
这包括:课前热身、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和考核评估等。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中长跑教学方法的效果取决于上述三个方向的突破。
只有在教学
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全面、教学方法的科学的基础上,才能为学生们的运动锻炼和文
化内涵的提高带来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