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苏教《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421教案课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浅探生活中的亚硝酸钠”教学设计
开课教师:江木金
指导教师:潘玉华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是高一年级全体学生都要学习的重点知识。

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选择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亚硝酸钠作为载体,从生活与化学两个视角学习亚硝酸钠的性质,进一步构建基于元素价态预测物质性质(证据推理)、实验方案设计、科学探究的认识模型。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其重要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

引导学生感受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向学生传递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从氮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亚硝酸钠,渗透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观点,感受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通过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鉴别实验,亚硝酸钠解毒原理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初步掌握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化学研究方法。

构建基于元素价态预测物
质性质(证据推理)、实验方案设计、科学探究的认识模型,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社会价值的认识。

(3)通过微型实验和废弃亚硝酸钠回收处理方法的关注,初步形成绿色应用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逐渐形成尊重资源、尊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2、评价目标
(1)通过阅读信息资料,诊断学生获取化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亚硝酸钠和氯化钠鉴别的分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交流与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的水平,与他人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微型实验,医学上利用Vc对NaNO2进行解毒分析和废弃亚硝酸钠回收处理方法的关注,诊断并发展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三、教学流程
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从生活走进化学
误将亚硝酸钠当作氯化钠。

如何鉴别避免误食。

工业上利用氯化铵处理废弃亚硝酸钠的方法分析
医学上利用Vc对NaNO2进行解毒分析
从化学走向应用
生活中亚硝酸钠做防腐剂以及中毒机理等信息
2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阅读信息引入课堂
【引入】请学生谈谈生活中的亚硝酸钠。

【提供信息】生活中的亚硝酸钠相关信息。

畅谈
学生站在化学的角度寻找化学相关信息
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分析生活中的亚硝酸钠。

促进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应用一
(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
【归纳】学生观点,引导学生从Cl-和NO2-角度进行鉴别【设问】如何从Cl-角度进行鉴别?
【设问】如何从NO2-角度进行鉴别?
【设问】请同学们结合提供的试剂设计鉴别方案
请各组展示设计方案。

【设问】已知部分氮的氧化物是有毒的,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展示微型实验装置
【指导学生实验】
让学生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注意观察记录分析现象。

请同学们进行汇报总结。

回顾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鉴别过程,梳理鉴别物质的思路方法。

学生畅所欲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阐述方法,并上台实验
学生阐述如何鉴别
组内讨论,发表看法,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
展示设计方案
学生思考、积极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分组实验、讨论分析结果。

学生汇报:
实验情况汇报分析。

学生汇报总结情况
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

3
氧化还原反应应用二
(Vc解毒)
【过渡提问】对于已知化学式的物质可以从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还原性,对于不知道化学式的呢?
【提供信息】医学上利用Vc对NaNO2中毒进行解毒的方法。

【指导学生实验】
Vc和含Fe3+溶液的实验
学生阅读信息,并进行分析。

分组实验,讨论,汇报
能够利用氧化还原知识分析探究实际问题。

再次认识氧化还原的价值。

促进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应用三和小结
【小结】请学生简单概括本节课的收获。

【学以致用】分析工业上氯化铵处理废弃亚硝酸钠的方法。

【布置任务】假设你是环保志愿者,请你利用所学的氧化还原知识,结合工业上废弃亚硝酸钠的处理方法,给环保部门提一条建议。

小结
培养学生概括知识的能力。

提高对氧化还原的认识。

促进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五、板书设计
浅探生活中的亚硝酸钠
氧化性
KI-淀粉溶液
变蓝
NaNO2
鉴别NaNO2
和NaCl
还原性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Vc
Fe3+
Fe2+
还原性
六、教学反思
2019年3月1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