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电磁学知识点之交变电流易错题汇编含答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电磁学知识点之交变电流易错题汇编含答案(2)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电压恒为U 的交流电源上,原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可通过调节触头P 进行改变,副线圈、电阻箱R 和定值电阻R 1以及理想交流电流表连接在一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管电阻箱如何调节,电流表示数一定变大
B .只将R 和R 1由并联改为串联结构,其他保持不变,则电流表示数将变大
C .只将P 的位置向上滑动,其他保持不变,则R 1的功率将变小
D .保持P 的位置不动,增大R ,则R 1的电功率变小
2.如图所示,有一矩形线圈面积为S ,匝数为N ,总电阻为r ,外电阻为R ,接触电阻不计.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OO 以角速度w 匀速转动,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则
()
A .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线圈中电流为零
B .电流有效值2NBSw
I R r
=
+
C 2NBSw
D .外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2222
2N B S w P R r =+
3.采用220 kV 高压向远方的城市输电.当输送功率一定时,为使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减小为原来的1
4
,输电电压应变为( ) A .55 kV
B .110 kV
C .440 kV
D .880 kV
4.图甲是某燃气炉点火装置的原理图转换器能将电压恒为3V 的直流电压转换转为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并加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n 2。
当变压器副线圈电压的瞬时值大于5000V 时,就会在钢针和金属板间引发电火花进而点燃气体。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等于3V B.电压表的示数等于10V
C
.实现点火的条件之一是1
2
1
500
n
n
<
D.实现点火的条件是钢针和金属板紧密接触
5.教学用发电机能够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
利用该发电机(内阻可忽略)通过理想变压器向定值电阻R供电,电路如图所示,理想交流电流表A、理想交流电压表V的读数分别为I、U,R消耗的功率为P。
若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
1
2
,则()
A.R消耗的功率变为
1
2
P B.电压表V的读数变为
1
2
U
C.电流表A的读数变为2I D.通过R的交变电流频率不变
6.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2
:55:1
n n=,原线圈接入电压2202sin100
u tV
π
=的交流电源,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最上端滑到最下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z B.0
t=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
C.电流表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D.电流表的示数先变大后变小
7.如图所示,左右两个电路中,当a、b两端和e、f两端分别接220V的交变电压时,测得c、d两端和g、h两端的电压均为110V.若分别在c、d两端和g、h两端加上110V交变电压,则a、b两端和e、f两端测得的电压将分别是( )
A.220V,220V B.220V,110V
C.110V,110V D.220V, 0V
8.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1R、2R和3R的阻值分别为3Ω、1Ω和4Ω,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R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该变图压器原、副线圈匝数的比值为()
A.2B.3C.4D.5
9.如图所示,两种情况下变压器灯泡L2、L3的功率均为P,且L1、L2、L3为相同的灯泡,匝数比为,则图(a)中L1的功率和图(b)中L1的功率分别为( )
A.P、P B.9P、C.、9P D.、9P
10.如图所示为某住宅区的应急供电系统,由交流发电机和副线圈匝数可调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组成.发电机中矩形线圈所围的面积为S,匝数为N,电阻不计,它可绕水平轴OO′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矩形线圈通过滑环连接降压变压器,滑动触头P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R0表示输电线的电阻.以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时为计时起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发电机线圈某时刻处于图示位置,变压器原线圈的电流瞬时值为零
B.发电机线圈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 = NBSω sinωt
C.当用电量增加时,为使用户电压保持不变,滑动触头P应向上滑动
D.当滑动触头P向下移动时,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将升高
11.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a、b两端接正弦交变电压u,u=2sin(100πt)
V ,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 2=10∶1,电压表接在副线圈c 、d 两端,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 ,原来开关S 是断开的。
则当S 闭合一段时间后( )
A .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为22 V
B .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为2202V
C .灯泡L 两端的电压将变大
D .电流表示数一定为0
12.如图甲所示电路,已知电阻21R R R ==,和1R 并联的D 是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可视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在A 、B 之间加一个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0AB U >时电压为正值)。
则R 2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
A .510V
B .10 V
C .55V
D .102V
13.电风扇的挡位变换器电路如图所示,把它视为一个可调压的理想变压器,总匝数为2400匝的原线圈输入电压u=2202sin100πt(V),挡位1、2、3、4对应的线圈匝数分别为240匝、600匝、1200匝、2400匝。
电动机M 的内阻r=8Ω,额定电压为U=220V ,额定功率P=110W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交变电源的频率为100Hz
B .当选择3挡位后,电动机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110V
C .当挡位由3变为2后,原线圈的电流变大
D .当选择挡位4后,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08W
14.如图为一交流发电机发出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A 点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B .在B 点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C .在A 点时线圈处在中性面,电流方向改变
D .在B 点时线圈处在中性面,电流方向改变
15.如图所示为某小型电站高压输电示意图.发电机输出功率恒定,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1和U 2.在输电线路的起始端接入两个互感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分别为10:1和1:10,电压表的示数为220 V ,电流表的示数为10 A ,各互感器和电表均为理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1
2
21
n U n U B .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增大输电线中的电流,输电电流为100 A C .线路输送电功率是220 kW D .将P 上移,用户获得的电压将降低
16.如图所示,图乙中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图甲所示的交变电流.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0:3,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1Ω,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为22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100Hz
B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不变
C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到最右端时,通过电阻R 的电流为8.45A
D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到最左端时,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132W
17.如图所示,一单匝正方形线圈abcd 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沿着OO′观察,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线圈边长为L ,电阻为R ,转动的角速度为ω。
当线圈转至图示位置时( )
A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a
B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22B L R
ω
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BL 2
D .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率为BL 2ω
18.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 :1,V 和R 1、R 2分别是电压表、定值电阻,且R 1=5R 2.已知ab 两端电压u 按图乙所示正弦规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u 瞬时值的表达式2202sin10(V)u t π=
B .电压表示数为40V
C .R 1、R 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5 :1
D .R 1、R 2消耗的功率之比为1 :5
19.如图所示,变压器输入有效值恒定的电压,副线圈匝数可调,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送给用户(电灯等用电器),R 表示输电线的电阻,则( )
A .用电器增加时,变压器输出电压增大
B .要提高用户的电压,滑动触头P 应向下滑
C .用电器增加时,输电线的热损耗减少
D .用电器增加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加
20.如图,实验室一台手摇交流发电机,内阻r =1.0Ω,外接R =9.0Ω的电阻。
闭合开关S ,当发电机转子以某一转速匀速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e =10sin10πt (V ),则
( )
A .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Hz
B .该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0
V
C .外接电阻R 所消耗的电功率为9W
D .电路中理想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
A
21.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 1∶n 2=10∶1,原线圈接入电压
2202sin100(V)u t π=的交流电源,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对电路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定
值电阻R 0=10 Ω,可变电阻R 的阻值范围为0~10 Ω.则( )
A .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
B .t =0.02 s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
C .调节可变电阻R 的阻值时,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1.1~2.2 A
D .当可变电阻阻值为10 Ω时,变压器的输入电功率为24.2 W
22.如图所示,一交流发电机的矩形线圈匝数为n =10,其电阻r =2Ω,面积S =0.2m 2,在磁感应强度B =
2
T π
的匀强磁场中,若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对称轴OO ′
以ω=10πrad /s 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向R =18Ω的电阻供电。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线圈产生的是余弦式交变电流
B .线圈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为40V
C .线圈开始转动
160s 时流过电阻R 的瞬时电流大小为2A D .电阻R 上消耗的电功率为9W
2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原线圈接在
2202sin100u t V π=()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55R =Ω的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
B .电流表的读数为4.0 A
C .电压表的读数为55.0V
D .副线圈两端交流电的周期为50 s
24.如图所示,一个矩形线圈abcd 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线圈内
磁通量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 1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B .t 2时刻ab 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
C .t 3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
D .t 4,t 5时刻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同 25.下列关于交流电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交流电压的最大值 B .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电流的有效值 C .教室内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为电压的有效值 D .电路中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为电流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其他保持不变
11
22
U n U n =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不变,电阻箱R 变化时,负载的总电阻可以增大,也可以减小,则根据
2
U I R =
并
电流表示数不一定变大,A 错误; B .其他保持不变
11
22
U n U n =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不变,R 和R 1由并联改为串联结构时,负载的总电阻增大,根据
2
U I R =
总
电流表示数将变小,B 错误;
C .将P 的位置上滑时,原线圈的匝数n 1变大,其他保持不变,根据
11
22
U n U n = 则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变小,R 1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
221
U p R =
则R 1的功率将变小,C 正确; D .P 的位置不动时,根据
11
22
U n U n =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变不变,增大R ,不影响R 1两端的电压,根据
221
U p R =
R 1的电功率不变,D 错误。
故选C 。
2.D
解析:D 【解析】
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磁通量为零,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大,线圈中电流不为零,故A 错误;根据m E NBS ω=,得感应电动势最大值是NBS ω,所以感应
电动势有效值U =
=,所以电流有效值
U I R ==,故B 错误,C 错
误;根据能量守恒得:外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整个电路消耗的热功率,所以外力做功的
平均功率()2
P I R r =+,解得()
2222
2N B S P R r ω=+,故D 正确;故选D .
【点睛】根据m E NBS ω=求解感应电动势最大值.根据电动势的最大值与有效值的关系求解电流有效值.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和电流的定义式求解外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3.C
解析:C 【解析】
本意考查输电线路的电能损失,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当输电功率P =UI ,U 为输电电压,I 为输电线路中的电流,输电线路损失的功率为P 损=I 2R ,R 为输电线路的电阻,即P 损
=2
P R U ⎛⎫ ⎪⎝⎭
.当输电功率一定时,输电线路损失的功率为原来的14,则输电电压为原来的2倍,即440V ,故选项C 正确.
点睛:本意以远距离输电为背景考查输电线路的电能损失,解题时要根据输送电功率不变,利用输电线路损失的功率P损=I2R解题.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根据图乙得到原线圈电压的最大值为10V,电压表的示数为有效值,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
=
故AB错误。
C.根据11
22
U n
U n
=,且U
1
V,因变压器副线圈电压的瞬时值大于5000V时,得
U2
V
所以实现点火的条件是
1
2
1
500
n
n
<
故C正确。
D.当变压器副线圈电压的瞬时值大于5000V时,就会在钢针和金属板间引发电火花进而点燃气体,钢针和金属板不需要紧密接触,故D错误。
故选C。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公式
m
E nBSω
=分析电动机产生的交流电的最大值以及有效值、频率的变化情况;
根据112
221
n U I
n U I
==判断原副线圈中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根据副线圈中功率的变化判断原线圈中功率的变化;
【详解】
AB.根据2n
ωπ
=可知转速变为原来的
1
2
,则角速度变为原来的
1
2
,根据
m
E nBSω
=可知电动机产生的最大电动势为原来的
1
2
,根据U=可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有效值变为原来的
1
2
,即原线圈的输出电压变为原来的
1
2
,根据11
22
n U
n U
=可知副线圈的输入电压变
为原来的12,即电压表示数变为原来的1
2
,根据2
U P R
=
可知R 消耗的电功率变为1
4
P ,A 错误B 正确; C .副线圈中的电流为21
2U
I R
=,即变为原来的12
,根据1221n I n I =可知原线圈中的电流也
变为原来的
1
2
,C 错误; D .转速减小为原来的12,则频率变为原来的1
2
,D 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交流电最大值,有效值,频率,变压器等;需要知道交流电路中电表的示数为
有效值,在理想变压器中,恒有
112
221
n U I n U I ==,副线圈消耗的功率决定了原线圈的输入功率。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电压公式知交流电的频率为
100π50Hz 22π
f ωπ=
== 故A 错误;
B .原线圈两端的输入电压有效值为220V ,由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得
11
22
55U n U n == 解得24V U =,故B 错误;
CD .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的上下两部分并联后与R 串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可知,当滑片P 位于中间位置时,并联电阻的电阻值最大,所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从最上端滑到最下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的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变压器的输出电流先减小后增大,则输入的电流也是先减小后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a 、b 两端接220V 的交变电压时,测得c 、d 两端的电压为110V ,则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所以当c 、d 两端加上110V 交变电压,a 、b 两端电压为220V ,当g 、h 两端加上110V 交变电压时,e 、f 两端电压与g 、h 两端电压相同,也为110V ,故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点睛】
难度较小,根据已知算出变压器两端线圈匝数比,然后再根据
11
22
U n U n = 算出变化后的ab 端电压,因为gh 端接110V 电压时,ef 两端电压与其相等,所以可解出
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的比值为k ,根据题述,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I ,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11U IR U =+
由变压公式1
1
U k U =及功率关系122U I U I =,可得 2
I k I
= 即副线图输出电流为
2I kI =;
()()222323U I R R kI R R =+=+
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4I ,则有
114U IR U '=+
由变压器公式12
U k U '
'=及功率关系
1224U I U I '''
⋅=
可得
2
4I k I
'
= 即副线圈输出电流为
24I kl '=, 22224/U I R k R ''
==
联立解得
3
k
选项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两种情况下变压器输入功率为均为2P.设灯泡L2、L3的电压为U,电流为I,电阻为R,则有P=.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两种情况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均为3U,根据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可知,变压器输入电流为I.所以图(a)中L1的功率为
P a==9P
图(b)中L1的功率为
P b=()2R=P
A. P、P与上述计算结果9P、不相符,故A不符合题意;
B. 9P、与上述计算结果9P、相符,故B符合题意;
C. 、9P与上述计算结果9P、不相符,故C不符合题意;
D. 、9P与上述计算结果9P、不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若发电机线圈某时刻处于图示位置,则此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变压器原线圈的电流瞬时值为最大,选项A 错误;发电机线圈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 =
NBSωcosωt,选项B错误;当用电量增加时,导线上的电流增加,导线R0上的电压损失变大,为使用户电压保持不变,变压器次级输出电压应该变大,故滑动触头P应向上滑动,选项C正确;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是由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决定的,与滑动端P无关,选项D 错误.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B .原线圈电压有效值为U 1=220V ,根据
2211
U n U n =得副线圈电压为U 2=22V ,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为22 V ,故A 正确,B 错误;
C .开关闭合后电容器不断的充电和放电,副线圈电流增大,所以R 所占电压变大,而副线圈电压不变,所以灯泡两端电压变小,故C 错误;
D .电容器接交变电流后,不断的充电和放电,所以电流表有电流通过,示数不为零,故D 错误; 故选A 。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是交流电所以应该分两种情况考虑,当电源在正半轴时A 点电位高于B 点电位二极管导通即R 1被短路,R 2电压为电源电压为
电源在负半轴时B 点电位高于A 点电位二极管截止R 1,R 2串联分压,则
12Q Q Q =+
即为
2222010+22
U T T T R R R =⋅⋅ 解得
U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原线圈输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即可知角速度ω,结合2f ωπ=得交变电源的频率;
当选择3倍;当档位由3变为2后,根据变压比规律判断副线圈的电压,分析输出功率的变化,根据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由P UI =判断原线圈电流的变化;当选择档位4后,根据变压比规律求出副线圈电压,根据能量守恒求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详解】
A 、根据原线圈输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知:100ωπ=,交变电源的频率
50Hz 2f ω
π
=
=,故A 错误; B 、当选择3档位后,副线圈的匝数为1200匝,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得:
22202400
1200
U =,解得:2110V U =
,所以电动机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故B 错误;
C 、当档位3变为2后,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减小,输出功率变小,输入功率变小,根据111P U I =知原线圈电流变小,故C 错误;
D 、当选择档位4,副线圈匝数等于2400匝,根据电压比规律得到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220V ,电动机正常工作,流过电动机的电流110
0.5220
P I A A U =
==,电动机的发热功率220.582W P I r ==⨯=热,电动机的输出功率1102W 108W P =-=出,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变压器原理,要注意明确变压器的规律,能用线圈匝数之比求解电压及电流;同时注意注意明确对于非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不能使用,在解题时要注意正确选择功率公式。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象可知电动势最大和零的时刻,电动势为零时磁通量最大,线框平面垂直于磁场,磁通量为零时电动势最大,线框平面于磁场平行. 【详解】
在A 点时交变电流的电流最大,磁通量变化率最大,磁通量为零,所以此时的线框平面于磁场平行,A 错误;在B 点时交变电流为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小,B 错误;在A 点时交变电流的电流最大,所以此时的线框平面于磁场平行,电流方向不变,C 错误;在B 点时交变电流为零,通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大,线圈处在中性面,电流方向改变,D 正确.
15.C
解析:C 【解析】
根据变压器的原理可得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
1
22
n U n U =
,故A 错误;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从而减小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根据电流互感器原理
及匝数比为1:10,由公式10
1
n I I n 副送
副原=
=,得输电电流为I A2=10×10 A=100 A ,故B 错
误;根据电压表的示数为220 V ,根据变压公式,
10 1
n U U n ''原送副副==,输电电压为U 2=10×220 V=2 200 V ,线路输送电功率为P=U 2I A2=220 kW ,故C 正确;将P 上移,则降压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减小,故用户获得的电压将升高,故D 错误.故选C .
点睛:本题实质是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的简单运用,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是利用变压器原理将电压、电流减小到可测范围进行测量的仪器.
16.D
解析:D 【解析】
从甲图中可知交流电的周期为0.02T
s ,故交流电的频率为1
50f Hz T
=
=,A 错误;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不变,所以副线圈的输入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所以副线圈中的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阻R 两端的电源增大,B
错误;原线圈的输出电压为1440V U =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到最右端时,其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
22113440V 66V 20n U U n =
=⨯=,故电阻R 的电流为266A 6A 11
I ==,C 错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到最左端时,副线圈中消耗的电功率为2
266132W 1122
P ==+,副线圈消
耗的电功率等于原线圈中的输入功率,故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132W ,D 正确.
1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图示时刻,ad 速度方向向里,bc 速度方向向外,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出ad 中感应电流方向为a →d ,bc 中电流方向为c →b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dcba 。
故A 错误;
B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2E BS BL ωω==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为
2BL I R
ω
= 故B 错误;
C .图示时刻ad 、bc 两边垂直切割磁感线,穿过线圈磁通量为0,故C 错误;
D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2E BS BL ωω==
由公式E t
∆Φ
=
∆得
2BL t
ω∆Φ
=∆ 故D 正确。
故选D 。
18.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
1122U n U n =、12
21
I n I n =,分析解题
从图乙中可知交流电的最大值为m u =,周期为0.02T
s ,故
()22100/0.02
rad s T ππωπ=
==,故电压u
瞬时值的表达式()V u t π=,A 错误;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 E =,原线圈中的电流为1I ,故原线圈中输出端电压为
111220U I R =-,副线圈中的电压为222U I R =,故根据
1122U n U n =可得
11
22
2205I R I R -=,又知道
1221211
55I n I I I n ==⇒=,125R R =,代入整理可得22110V 3
I R =,所以2110
V 3U =,B 错误;12R R 、两端的电压之比2
2112222
1
551:1I R I R I R I R ⨯==,C 错误;12
R R 、消耗的功率之比为2
2
2211222222151255
I R I R I R I R ⨯==,D 正确. 1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于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不变,而且输入电压不变,因此增加负载不会影响输出电压,故A 错误;
B .根据变压器原理可知输出电压
2
211
n U U n =
当滑动触头P 应向上滑时,2n 增大,所以输出电压增大,故B 正确;
C .由于用电器是并联的,因此用电器增加时总电阻变小,输出电压不变,总电流增大,故输电线上热损耗增大,故C 错误;
D .用电器增加时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增大,输出功率增大,所以输入功率增大,故D 正
确
故选BD。
【点睛】
对于理想变压器要明确两个关系:一是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二是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决定.明确这两个关系然后根据有关电路知识即可求解.
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正弦式交流电电动势瞬时表达式为e=E m sinωt,对照e=10sin(10πt) V可知交流电的最大值和角速度,根据ω=2πf可得该交变电流的频率;正弦式交流电电动势的有效值
,交流电流表A的示数为电流的有效值,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交流电流表A
的示数,再利用P=I2R计算外接电阻R所消耗的电功率。
【详解】
正弦式交流电电动势瞬时表达式为e=E m sinωt,由此可知E m=10V,ω=10π rad/s;由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可知ω=10πrad/s,则该交变电流的频率f==5Hz ,故A错误;该电动势的有效值为E==10V,故B错误;电路中理想交流电流表A的示数
,外接电阻R所消耗的电功率:P=I2R=1×9=9W,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交变电流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正弦式交流电电动势瞬时表达式为e=E m sinωt找出E m和ω,再结合欧姆定律,有效值等概念进行计算即可。
但要特别注意交流电表的示数是有效值,计算电功率也是用有效值。
2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电流的频率是由电压决定的,所以原、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是一样的,都为50 Hz,故A 错误;电压表的示数为电路的有效电压的大小,原线圈的有效电压为220 V,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电压表的示数为22 V,故B错误;当R的阻值为零时,副线圈电流为I=2.2 A,当R的阻值为10 Ω时,副线圈电流为I′=1.1 A,电流与匝数成反比,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11~0.22 A,故C错误;当可变电阻阻值为10 Ω时,变压器的输入电功率等于输出功率P=I′R=1.12×20 W=24.2 W,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掌握住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及功率之间的关系,即电压与匝数程正比,电流与匝数成
反比,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会从交流电表达式中获取有用的物理信息即可得到解决.
2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线圈始终有一半在磁场中转动切割磁场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是从中性面开始,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时正弦函数,故A 错误;
B 、线圈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112
100.20.2102022m E nBS V V ωππ
=
=⨯⨯⨯⨯⨯=,故B 错误; C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e =20sin10πt V ,故圈开始转动1
60
s 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10V ,形成的感应电流瞬时值0.5e
i A R r
=
=+ ,故C 错误;
D 、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有效值
2
I A =
=
,故电阻R 上消耗的电功率为29P I R W ==,故D 正确。
2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瞬时值的表达式可以求得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等;再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即可求得结论. 【详解】
A 、由题意知,原线圈电压有效值为220V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由U 1:U 2=n 1:n 2,可得:U 2=55V ,由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可得,原线圈中的输入功率为:P 入=P 出
=25555
=55W ,故A 错误; B 、副线圈的电流为:I 2=U 2/R=55/55A=1A ,由I 1: I 2= n 2: n 1可得:I 1=0.25A ,即电流表的读数为0.25A ,故B 错误;
C 、电压表的读数为副线圈电压的有效值,即为:U=55.0V ,故C 正确;
D 、由u πt V ()=可知,ω=100π,又由ω=2π/T,解得:T=0.02s ,变压器不改变周期,所以副线圈两端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 ,故D 错误. 故选C .
24.C
解析: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