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试题及其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耕地的目的( D )
A 改良土壤
B 增加土壤酸性
C 增加土壤碱性
D 抗旱保湿
8 深松的深度( C )
A 10—20 厘米 B 10—30 厘米
C 30—60 厘米
D 60—90 厘米
10 秋施肥是( A )。
A 基肥
B 种肥
C 追肥
D 叶面肥
11 中耕的目的是( A )。
A 松土除草
B 增加土壤酸性
C 相互抑制
D 相互促进
93 谷类作物小穗和小花的发育除受遗传影响外,最大影响因素是( D )
A 种植密度
B 水肥供给
C 病虫危害
D 环境条件
94 作物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时期是( C ) 。
A 缓慢增长期
B 指数增长期
C 直线增长期
D 减慢停止期
99 培育和推广作物抗虫品种防御虫害属( B )
A 生物防治
A.分蘖数
B.有效茎数
C.上林率
D.节间长度
E.单茎重
8、烟草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 D E )。
A.株数
B.油分
C.经济系数 D.每株叶数
E.单叶重
9、高粱的一生,按其生育期特点,一般划分为( A B C )时期。
A.苗期
B.拔节孕穗期
C.结实期
D.收获期
E.播种期
8
作物栽培学
10、甘薯贮藏窖的形式较多,目前薯采用的窖型主要有( A B C D )。
A.高温大屋窖 B.崖头窖
C.平温窖
D.普通大屋窖 E.冷窖
三、判断题
1 玉米是三碳作物。( 错 )
3 美国大豆产量最高。( 错 )
4 间作就是套作。( 错 )
5 大豆的根系是直根系。(对)
8 水稻经济系数 0.5。(对)
10 基肥就是追肥。(错)
12 水稻选种用比重选择。(对)
14 飞机不能播种。(错)
A 2—4ppm
B 3—5ppm
C 4—6ppm
D 5—7ppm
2
作物栽培学
85 通常年平均气温在 12—16 度的复种制度为( B )。
A 一年一熟
B 一年二熟
C 一年三熟
D 二年三熟
88( B )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
A 生物产量
B 经济产量
C 光合产量
D 净生产量
89 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 C )。
42 同一作物的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叶数少。(错)
38 将速效化肥按一定深度溶解于消遣,通过机械喷洒于叶面,养分经叶面吸收的
施肥方法称为根外追肥。(对)
9
作物栽培学
43 农田管理制度是耕作制度的核心。(错) 46 单作与套作的区别是间作共生期长,套作花生期短。(对) 47 小麦和水稻的种子萌发对最低温度的要求相同。(对) 50 作物影响土壤具双重性,即一方面消耗土壤养分,另一方面破坏土壤结构。(错) 51 光免耕有利于保持水土,维持土壤结构,延缓作物衰老。(错) 52 作物产量随叶面积指数增大而增大。(错) 53 无机农业耗能多、污染重,但土壤培肥效果好。(错) 54 移栽作物的根系由主根和不定根组成。(错) 56 作物器官的源库划分标准是绝对的。(对) 57 矮秆品种经济系数较高秆品种低。(错) 58 早熟品种经济系数较晚熟品种高。(对) 59 C4 作物同化物运输能力高于 C3 作物。(对) 60 超高产条件下,水稻的增产策略是增大叶面积。(错) 63 烟叶烟碱含量随叶位长高而增加。(对) 64 禾谷类作物籽粒蛋白质含量一般表现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趋势。(对) 65 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灌浆期气温升高而增加。(对) 66 油菜氮肥施用过多时会导致芥酸含量增加。(对) 70 需水临界期较短的作物抗旱性较强。(对) 72 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双重支配。(对) 76 作物生殖生长要求的温度三基点要高于种子萌发需要的温度三基点。(对) 78 作物一生保持高根冠比是高产优质的基础。(对) 79 长期少免耕,土壤表层养分富化而下层养分贫化,作物易早发早衰。(对)
A.粉质
B.角质
C.半粉质
D.半角质
6、马铃薯的收获期在( D )。
A. 蜡熟期
B. 膨大期
C. 生理成熟期
D.工艺成熟期
8、玉米籽粒用的最适收获期为( B )。
A.蜡熟初期
B. 完熟期
C.灌浆期
D.过熟期
9、水稻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C )。
A. 18%
B. 15%
C. 13%
D. 5%
二、多项选择题
A、印度
B、中亚
C、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
D、南美
6.属于异花授粉的作物是( A )。
A、白菜型油菜
B、棉花
C、小麦
D、大豆
7.玉米的种植密度约为( D )株/公顷。
A、1.5 万
B、30 万
C、15 万
D、4.5 万
8.我国优质籼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 B )左右。
A、10%
B、20%
C、30%
D、50%
D 原生质被撕裂
E 物质代谢平衡被打乱
10 土壤污染的类型有( A B C D E )。
A 固体废弃物污染
B 水污染
C 大气污染
D 生物污染
E 农业污染
13 表土耕作的主要方法有( A B C D E )。
A 耙地
B 耢地
C 镇压
D 作畦
E 起垄
7
作物栽培学
11 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 A B C D E )。
A 碾米品质
B 商业品质
C 蒸煮及食用品质
D 营养及卫生品质
E 外观品质
5 稻茎的功能( A C E )。
A 支持
B 吸收
C 贮藏
D 保护
E 输导
6 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有( A B C D E )。
A 影响土壤肥力
B 影响农田小气候
C 改良土壤
D 固定流沙
E 保持水土
7 影响植物蒸腾速度的因素有( A B C D E )。
A 耕翻
B 耙地
C 中耕
D 旋耕
229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起源于美洲。( B )
A 玉米
B水 稻
C 烟草
D 蒜苗
230 以上哪种作物不是起源于中国。( D )
A 大豆
B 水稻
C 谷子
D 中棉
232( B )属于冷凉作物。
A 小麦
B 亚麻
C 大麦
D 油菜
233 要实现小麦降高防倒,应采用哪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A )
A、0.15
B、0.28
C、0.47
D、0.66
2.千粒重 25-30 克的农作物为( B )。
A、玉米
B、水稻
C、小麦
D、油菜
3.水稻早中、晚稻群划分的主要依据为对( A )的反应。
A、日照长度
B、水分
C、温度
D、养分
4.二氧化碳补偿点较低的作物为( B )。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大麦
5.玉米起源于( C )起源中心。
自土壤的占稻株吸收总量的( C )
A 40%
B 50—60%
C 65—70%
D 80%以上
42 水稻籽粒谷壳大小主要决定于( A )。
A 减数分裂盛期
B 穗轴分化期
C 花粉充实完成
D 抽穗期
43 我省稻田的主体复种方式是( A )。
A 稻麦两熟
B 麦=大豆-晚稻,三熟制
C 麦-稻-稻 D 油-稻-稻
晚稻中稻组作物栽培学27水稻一生中吸收的矿质营养一部分来自土壤释放另一部分季的施用一般来自土壤的占稻株吸收总量的80以上42水稻籽粒谷壳大小主要决定于抽穗期43我省稻田的主体复种方式是46粳稻稻谷发芽朗朗的饱和含水量为其谷重的4049一般说来晚稻组的感光性与早稻相比相差不大56在我国丁颖是最早系统观察研究稻穗分化的他把整个幼穗发育划分为几个时期个时期58单季晚稻出现一黄的最佳时期是幼穗分化期60水稻的种子根有67稻穗为圆锥状花序68一般认为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低于57ppm作物栽培学85通常年平均气温在1216度的复种制度为二年三熟88净生产量89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净生产量90颖花数91经济系数最低的作物是大豆92谷类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产量成分的相互促进93谷类作物小穗和小花的发育除受遗传影响外最大影响因素是环境条件94作物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时期是减慢停止期99培育和推广作物抗虫品种防御虫害属植物检疫102下列可增加近地面co2浓度的方法为耕地105作物器官的源库划分是不确定作物栽培学106植物的多样性和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构成了作物栽培学的变动性107大豆109下列哪种土壤结构最有利于作物生长
9.间套复种模式小麦/玉米/(甘署+大豆)表示( C )
A、一年四熟
B、四熟四作
C、三熟四作
D、二年三熟
2、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叫颖果,由胚、( B )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A.种皮
B.皮层
C.果皮
D.糊粉层
5
作物栽培学
10.如要求基本苗为 15 万,种子千粒重为 45 克,发芽率及田间出苗率均为 90%,
C 增加土壤碱性
D 加深耕层
14 尿素必须在( C )才能保持不结块。
A 常压下
B 高压下
C 密封下
D 常温下
19 根据水稻品种的“三性”,一般讲来,南种北引,宜选用什么类型的品种,容
易获得成功。( A )。
A 早熟早稻组
B 晚熟晚稻组
C 中熟中稻组
D 晚稻中稻组
1
作物栽培学
27 水稻一生中吸收的矿质营养一部分来自土壤释放,另一部分季的施用,一般来
作物栽培学
一、填空题
1 小麦属于( A )。
A 谷类作物
B 豆类作物
C 纤维作物
D 油料作物
2 小麦春化阶段要求的首要条件是( B )
A 高温条件
B 低温条件
C 高压条件
D 低压条件
4 水稻结实期追施的是( D )
A 送嫁肥
B 分蘖期
C 穗肥
D 粒肥
6 根外追肥是( D )
A 基肥
B 种肥
C 追肥
D 叶面肥
A 矮壮素
B 生长素
C 多效唑
D 缩节胺
241 种植绿肥属于( C )养地途径。
A 物理的
B 化学的
C 生物的
D 工程的
242( D )最不耐连作。
A 水稻
B 小麦
C 棉花
D 烟草
4
作物栽培学
243 我国种植得最为广泛的棉种是( C ) 。
A 海岛棉
B 中棉
C 陆地棉
D 草棉
1.油菜的收获指数约为( B )。
16 水稻具有感温性。(对)
17 小麦是长日照作物。(对)
18 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对)
20 小麦播在冰上,死在为火上(对)
21 全国春油菜比冬油菜面积大。(错)
24 黑龙江种植的大豆大多是有限结荚习性。(错)
25 棉花要及时摘心,增加产量。(对)
26 大豆的含油量比油菜高(错)
27 花生是根系结果。(错)
B 农业防治
C 物理防治
D 植物检疫
102 下列可增加近地面 CO2 浓度的方法为( C )。
A 灌溉
B 增施化肥
C 增施有机肥
D 耕地
105 作物器官的Biblioteka 库划分是( B )A 绝对的
B 相对的
C 随便的
D 不确定
3
作物栽培学
106 植物的多样性和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构成了作物栽培学的( C )特点。
A 植物的形态结构
B 植物的生理类型
C 温度
D 气流
E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8 作物通过春化,其低温诱导的时期一般在作物感光前进行,可在( A B )。
A 植物萌动状态的种子时期
B 苗期
C 花芽分化期
D 开花期
E 授粉期
9 冷害造成作物死亡的原因有( B C E )。
A 细胞间隙结冰
B 水分代谢失调
C 酶促反应平衡被破坏
则每公顷需播种子( B )千克左右。
A、90
B、120
C、150
D、180
1、棉籽合点端的种皮结构,由于不具有( B )细胞,在种子萌发时成为水气
的主要通道。
A.海绵
B.栅栏
C.砖形
D. 叶肉
4、小麦籽粒体积在( B )达最大值。
A.乳熟期
B.乳熟未期
C.蜡熟期
D.蜡熟未期
5、适宜制作面包类食品的小麦籽粒胚乳一般为( B )
28 烟草属于烟草科。(错)
29 甜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错)
30 甜菜块根越大,含糖量越高。(错)
34 根据最小因子律,养分过高还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错)
35 两种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成行间隔种植称为混作。(错)
36 用生物措施代替土壤耕作是免耕法的原理之一。(对)
37 水稻的最早播种期要求温度稳定通过 10 度。(错)
A 碘价
B 信用食用品质
C 营养品质 D 加工品质 E 商品品质
1、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 C E )。
A.穗数
B.分蘖数
C.每穗实粒数 D.有效颖花数
E.粒重
6、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 B C D E )。
A.株数
B.每株有效分枝数
C.每分枝角果数
D.每角果粒数
E.粒重
7、甘蔗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B E )。
A 转化率
B 经济产量
C 经济系数
D 净生产量
90( A )是谷类作物产量成分中的补偿能力最大的成分。
A 单位面积穗数
B 单穗粒数
C 种子千粒重
D 颖花数
91 经济系数最低的作物是( D )。
A 水稻
B 马铃薯
C 甜菜
D 大豆
92 谷类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产量成分的( B )
A 光合作用
B 补偿能力
46 粳稻稻谷发芽朗朗的饱和含水量为其谷重的( B )。
A 25%
B 30%
C 35%
D 40%
49 一般说来,晚稻组的感光性与早稻相比( B )。
A 一样
B 比早稻强
C 比早稻弱
D 相差不大
56 在我国,丁颖是最早系统观察研究稻穗分化的,他把整个幼穗发育划分为几个
时期( D )。
A 6 个时期
B 7 个时期
A 季节性
B 地区
C 复杂性
D 变动性
107 ( D )属于养地作物。
A 水稻
B 玉米
C 甘薯
D 大豆
109 下列哪种土壤结构最有利于作物生长?( B )
A 微团粒结构
B 团粒结构
C 块状结构
D 片状结构
226 在季节偏紧的条件下采用( B )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
A 间作
B 套作
C 混作
D 单作
228 防除地下根芽繁殖的多年生杂草的有效土壤耕作措施为( A )
A 喷灌技术
B 微灌技术
C 膜上灌技术
D 地下灌技术
E 作物调亏灌溉技术
12 露地育苗主要有( A B D E )。
A 湿润育秧
B 阳畦育苗
C 工厂化育苗
D 营养钵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