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上语文《古诗三首--望洞庭》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三首望洞庭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庭”“未”“磨”“盘”4个生字,学习书写“镜”“未”“磨”“遥”“银”“盘”6个生字。
(二)借助注释与图片及音乐的渲染,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秋夜洞庭湖的美景,体会诗人想象的妙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洞庭山水的喜爱之情。
(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
二、教学准备
课件,微课视频。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初识洞庭
1.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个美丽的湖泊。
(出示“洞庭湖”景区题字)
(1)指名读。
(2)认读“庭”,注意后鼻音。
2.简介洞庭湖,教师适时补充。
洞庭湖在我国的湖南省境内。
它很大,是我国第二大湖泊,有两个太湖那么大,有1000多个仙山湖那么大。
它很美,岸边有著名的岳阳楼,历经千年;湖中有大大小小的岛屿点缀其间。
清晨,朝霞映
在湖面上,满湖通红;中午太阳高照,蓝天白云飘浮在湖的上空,也映在湖面上,上下天光,浑然一色;傍晚,夕阳下,天空有多美丽,湖面就有多美丽。
听了这些介绍,洞庭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齐读诗题。
带上这美好的感觉,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唐诗。
(齐读题)
(二)初读古诗,走近洞庭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指名读,相机学习生字。
(学习多音字“磨”,出示词语读正确:打磨、磨刀、磨坊)
3.师生合作读,重点领读好诗的节奏,注意停顿。
4.同桌练读,展示读。
(三)读诗想画面,领略洞庭风光
1.学习第一句诗——欣赏风景的美。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的是洞庭湖的风光。
(1)指名读第一句,画出诗句描写的景物。
这句诗里写到了两样好景致,是什么?(交流,板书:湖光、秋月)
(2)指导朗读。
这两样景物最先吸引诗人,你想怎么读?(指名读,相机点拨评价:湖光,夜色中的湖静静的;秋月,多么明亮多么皎洁)(3)配乐描述,想象画面。
夜幕刚刚降临,月亮慢慢升起,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显得那么平静,那么悠闲。
抬头,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把它皎洁的光轻轻柔柔地洒在了湖面上,湖水就泛起淡淡的波光……
(4)交流。
听着音乐,想着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5)指导朗读并小结。
眼前的湖光秋月图,让人感受到美好、舒畅,诗人刘禹锡用一个字就把这种感觉写了出来,那就是“和”字。
这个字就像在夸湖光秋月——好美啊,好迷人啊!(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二句诗——感受想象的“奇”。
(1)指名读第二句,说说诗人又写到了什么。
预设一:潭面无风——这其实还是在写湖面、湖光。
预设二:镜子。
追问:是什么像镜子呢?
引导:洞庭湖的水面像镜子。
湖面、池塘,没有风的时候,都会像一面镜子,所以有个词,叫——水平如镜。
(积累词语,教师范写“镜”)
(2)理解“镜未磨”的意思。
组词理解“未”。
(组词:未来、未知……)
理解“磨”:过去磨刀、磨剪子都是用石头来磨的,所以下面是个“石”。
质疑:谁见过磨镜子吗?
(3)观微课知“镜未磨”。
(播放微课视频)
小结:原来是像一面铜镜,而且是还没有磨亮的铜镜。
(板书:铜镜)
(4)引读前面两句诗。
教师引读:能把那么大的湖想象成一面铜镜,诗人的想象力实在太丰富了!学生接读。
3.学习第三、四句诗——感受想象的妙。
过渡:好一个湖光秋月,好一个镜未磨。
诗人一边看,一边想象,看得美,想得奇,难怪这首诗能流传千年。
跟着诗人接着往下读,我们会看到更美的景,引发更神奇的想象!
(1)自由读读后面两句,想想诗人看着洞庭的山水,又想到了什么。
像刚才那样在诗句中圈圈画画,然后和同桌交流交流。
(2)交流反馈。
(板书:山水翠、洞庭湖像银盘)
(3)出示四幅洞庭美景图,引导学生观看、思考:哪一幅是根据刘禹锡的诗句画下来的?
学生选择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相机补充君山资料)
欣赏着如此美丽的山水,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呢?(预设:青山绿水、山清水秀)
(4)相机指导朗读第三、四句。
引读:月光下,洞庭山水依然那么秀丽,那么迷人!(女生读)在诗人的笔下,八百里洞庭宛如一幅袖珍的图画,太神奇了!(男生读)
(四)诵读积累,爱上洞庭
1.引读全诗。
喜欢这像铜镜一般的洞庭湖吗?(个别读)
喜欢这像白银盘一样的洞庭湖吗?(个别读)
2.引导背诵。
(1)出示课件,进行填空式背诵。
喜欢洞庭的人,肯定喜欢这首诗。
(女生读)
喜爱这首诗的人也肯定会爱上洞庭湖。
(男生读)
(2)看着画面,集体背诵。
3.抄写古诗并展评。
这么好的诗,得抄写下来。
(1)(出示生字)读一读,选择难写的字教师进行范写。
(预设:“遥”,半包围结构,先内后外;“缶”的两横与竖折之间的距离要均匀,第二横最长,在横中线上;走之的捺要舒展,托住右上部分)
(2)学生练写生字后抄写整首诗,进行展评。
从3个方面进行评价:字迹工整,大小均匀,格式正确。
4.拓展延伸。
洞庭湖风光秀丽,引得无数诗人前去欣赏,他们赏景写诗,留下许多美丽的诗篇。
(1)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唐·王维《送邢桂州》
(2)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唐·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自由读一读,交流喜欢的诗句,并摘抄在书本古诗旁边。
5.小结:我们周围也有美丽的山山水水,大家可以学学诗人,边观赏边想象,说不定你也会有神奇的想象冒出来——写进你的小诗、你的日记、你的作文里。
附板书:
望洞庭
看湖光秋月山水翠美
想像铜镜像银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