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统
考模拟试题(2)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疏浚./竣.工哂.笑/栖.息笨拙./相形见绌.
B.垂涎./延.续摒.除/屏.幕犷.悍/旷.日持久
C.箴.言/缄.默渎.职/赎.罪茱.萸/锱铢.必较
D.崔嵬./瑰.宝祈.求/颀.长泥淖./风姿绰.约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⑴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就绝不能▲。
⑵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用心静静品尝才能▲到它的妙处。
⑶老同学久别重逢,个个非常开心,大家▲,场面可真热闹。
A.食言领会不拘一格B.食言领略无拘无束
C.失言领会无拘无束D.失言领略不拘一格
3.请为“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3分)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3分)
A.为减少细颗粒物(PM2.5)浓度,北京将进一步淘汰不符合首都功能的污染企业,以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治理北京市工业污染。
B.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C.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即使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D.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5.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是( )(3分)大师遗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
勇敢地承担起他们未尽的责任,这将是我们对大师最好的缅怀与纪念。
①只闻大师之名,不读大师之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②比之大师孤独的“存在”,更有意义的乃是其智慧成果适时转化为普世价值
③不应该从此成为尘封的历史
④以此推动我们的民族、文明一路前行
⑤而必须经由我们之手推广普及、弘扬传承
A. ⑤③②④①
B. ⑤①④②③
C. ③①②⑤④
D. ③⑤②④①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古人评苏东坡《后赤壁赋》说:“此篇忽鹤忽道士,幻极矣,乃神似《南华》,非袭其貌也。
”其中《南华》即《南华经》,指《庄子》,作者是庄周,为战国时道家学派重要代表,庄子文章想象奇特,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
B.《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宋儒将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强调要以文明道,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领导了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名列“唐宋八大家”之列。
D.《论语》中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所说的《诗》即《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到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称《诗经》,与《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
二、文言文阅读:(自我修改加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共19分)
答毕仲举书
苏轼
奉别忽十余年,愚瞽顿仆,不复自比于朋友,不谓故人尚尔记录,远枉手教,存问甚厚,且审比.来起居佳胜,感慰不可言。
罗山素号善地,不应有瘴疠,岂岁时适尔。
既无所失亡,而有得于齐宠辱、忘得丧者,是天相.子也。
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
然祸福要不可推避,初不论巧拙也。
黄州滨江带山,既适耳目之好,而生事百须,亦不难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果安在哉?
偶读《战国策》,见处士颜蠋之语“晚食以.当肉”,欣然而.笑。
若蠋者,可谓巧于居贫者也。
菜羹菽黍,差饥而食,其味与.八珍等;而既饱之余,刍豢.满前,唯恐其不持去也。
美恶在我,何与于物。
所云读佛书及合药救人二事,以为闲居之赐甚厚。
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农夫之.去草,旋去旋生,虽若无益,然终愈于不去也。
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
往时陈述古好论禅,自以为至矣,而鄙仆所言。
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
不知君所得于佛书者果何耶?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佛乎?抑尚与.仆辈俯仰也?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
静似懒,达似放。
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
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
来书云处世得安稳无病,粗衣饱饭,不造冤业,乃为至足。
三复斯言,感叹无穷。
无缘面论,以当一笑而已。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且审比.来起居佳胜
(2)是天相.子也
(3)刍豢.满前
(4)则有间.矣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是( ) (3分)
A.欣然而.笑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晚食以.当肉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C.若农夫之.去草行李之.往来
D.其味与.八珍等失其所与.,不知
9.据此回信,推测毕仲举来信的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分)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果安在哉?(4分)
⑵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⑴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文学创作主张是“▲,歌诗合为事而作”。
(2分)
⑵说明“长恨春归无觅处”中“恨”的具体内涵。
(3分)
⑶前人多赞赏这首小诗“构思新巧”,试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此作简要分析。
(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与名著阅读(24分)(默写自己挑选,名著自己挑选加修改)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
(2)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3),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5),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6),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7),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8),王道之始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3.名著阅读(16分)
(1)下面是《红楼梦》“凹晶馆联诗”中的片段,请依次写出其中的三位人物的名字。
(3分) 一语未了,只见栏外山石后转出一个人来,笑道:“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不必再往下做。
若底下只这样去,反不显这两句了,倒弄的堆砌牵强。
”二人不防,倒吓了一跳。
(2)“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请围绕《茶馆》中“莫谈国事”纸条的变化,分别概括三幕剧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3分)
(3)《茶馆》第一幕有这样一幕,一个乡妇拉着个十来岁的小妞来茶馆行乞。
众人态度不一,请指出下面的话分别是谁说的。
(3分)
①轰出去!
②是!出去吧,这里坐不住!
③李三,要两个烂肉面,带她们到门外吃去!
(4)《哈姆雷特》中,“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就这样陨落了!”这是哪个人物的台词?是在何种情况下说这句话的?(3分)
(5)《红楼梦》“怡红夜宴”中有人抽到这样的签: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另一面写着“只恐夜深花睡去”的诗句。
这个人是谁?签上所题之事是什么?(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18分)
论读书
林语堂
①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被称为雅事乐事。
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
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
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
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
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
②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
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
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
也许我们幼时未进小学,或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逢闽变时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
或是叫许钦文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凡人读书必找一位气质相近的先贤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
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
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
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
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
④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读其所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
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
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己是而人非。
等过几年学力已到,仍己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己有同感之人。
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
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现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
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
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
(选自林语堂《论读书》,有删改) 14.简要概括文章第①段的论证思路。
(6分)
15.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6.在林语堂看来,应如何读书?请简要概括。
(6分)
六、作文(7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直到十二三岁时,我每年都在农场上度过一段时间。
我在那里度过的生活和留下的回忆都充满魅力。
我能想起野花的清香、雨后闪闪发亮的树叶、风撼动树林时哗啦啦的雨声和啄木鸟敲打木头的声响。
我能想起辽阔的草原——和它的寂寞与安宁。
——摘自马克·吐温《我的自传》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你有类似的经历吗?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6-2017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卷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2017.7
1.B(3分)(A,“浚”“竣”音同;C,“茱”“铢”音同;D,“祈”“颀”音同)
2.B(3分)(食言:比喻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
失言:无意中说了不该说的话。
领会:领悟,理解。
领略:领会,感受。
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约束,自由自在。
不拘一格:不受一种规格或格式的限制。
)
3.A(3分)“对对联”要求上下联对应部分应词性相同,相近,意义紧密相关,或相同相近或相对,方可称得上对仗“工整”,选项A恰符合这些要求,“心志”、“春秋”、“山水”对仗更为工巧,故选A。
4. C (3分)【解析】A项动宾搭配不当,“减少……危害”或“降低……浓度”。
B项句式杂糅,“是设在……”和“是在……举行的”。
D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去掉“由于”。
5. D【解析】根据“而”不能与第一句衔接连贯,可排除A、B两项,与③联系紧密的是⑤,选D项。
6.C【白居易不在八大家之列】
7.比:最近/相:佑助/豢:家畜,此泛指各类家畜的肉/间:差别
8.【答案】C【解析】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B项:连词,表目的/介词,因为。
C项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项介词,同/动词,结交,亲附。
9.【答案】①就苏轼被贬一事表示慰问。
② 告知苏轼自己的生活近况。
③ 对苏轼的生活情
况表示关心。
④ 劝苏轼多读佛经并研究配药之方救济百姓。
⑤ 开导苏轼乐观豁达对待世事。
【解析】每点1分,答满4点可得满分。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答案】早睡晚起,又让我不知所说的祸事在哪里呢?
【解析】早寝晚起1分,祸福1分,安在1分,句式通顺1分。
⑵【答案】求学的人或许没有达到所期待的境界,却先得到了所相似的东西,不是没有害处的。
【解析】学者1分,所期1分,所似1分,不为无害1分。
11.(1)新乐府文章合为时而著(2分,各1分)
(2)对春天匆匆不驻的遗憾、失望乃至怨恨。
(3分)
(3)①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描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②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③山寺桃花晚放,本是山高地深之故,诗人把这种自然现象想象为是春光像跟人捉迷藏一样躲到那里,奇特而有情趣;④全诗表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写了感情和思绪的变化和跳跃:由满怀愁绪的叹逝之情,到惊异、欣喜,以致心花怒放。
(6分,每点2分。
言之成理即可)
12.默写
13.(1)妙玉林黛玉史湘云(3分,依次各1分)
(2)答:第一幕出现“莫谈国事”的纸条,令人压抑,表现了“大清帝国”病入膏肓,寿终正寝;
第二幕“莫谈国事”的纸条越写越大,反映了军阀混战使百姓更感恐惧;
第三幕“莫谈国事”纸条写得更大且更多,反映了抗战结束后空前黑暗的国民党统治现实。
(3)答:秦仲义、王利发、常四爷。
(4)奥菲利亚(1分)波洛涅斯献计用女儿奥菲利亚作诱饵,让两人见面,然后国王、波洛涅斯都藏起来偷听对话,哈姆雷特对奥菲利亚冷嘲热讽、恶意诅咒。
(2分)
(5)答:史湘云;在宝玉生日宴上,湘云喝酒多了,图凉快,用鲛帕包了芍药花瓣枕着,在山石偏僻处的石凳上睡着了,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
14.【详细分析】本段共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前两句,提出“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的观点。
第二层主要从反面列举时人偏离读书本旨的现象。
最后三句则揭示了读书的意义。
答案首先提出读书是心灵活动的观点,接着列举时人偏离读书本旨的现象,最后揭示读书
的意义。
15.【详细分析】此句主要讲读到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作家的作品时的感觉及效果。
理解此句应注意“情人”“万分痛快”“猛烈影响”“新生命”“新世界”等关键词语。
然后再把该句的大意阐述出来。
答案读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作家的作品,能让自己产生愉悦感;与作者及其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能启迪心智,获取新知,开拓新领域。
16.【详细分析】从第①段可知,作者对时人的功利性读书是反对的,所以他认为读书应避免功利化。
从第②段中“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可知,好书要重读。
从第③段可知,要读与自己气质相近的作家的书。
由第④段中“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可知,读书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答案①读书应避免功利化;②好书要重读;③要读与自己气质相近的作家的书;④读书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读书要有真知灼见”)。
17.作文(70分)
⑴审题:生活中的一个细小片段、细小场景、都能让人回味无穷,关键在于细心观察倾听,用心感受体验。
学生能体验出小事情中包含的真性情、真趣味、大道理、大启示,审题即准确。
建议切入分47分。
⑵评分须坚持立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学生选定的文体的要求。
评分须从实际出发,公平公正,确保一定的区分度。
对紧扣文题、论证严密、体验丰富、有真知灼见或真情实感的好文章,赋分时适当上浮;对虽基本切题,但思想平庸、语言贫乏的文章,应该在及格线以上4分浮动;对偏离题意,思维混乱,文风不正的文章,应在及格线以下赋分。
一类卷:70~63 切题,立意独到深刻,结构精巧严谨。
巧妙而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
二类卷:62~56 切题,立意准确,结构完整有特点。
有构思,有细节,有文采,故事真实,富有生活气息;
三类卷:55~49 基本切题,立意基本准确,结构基本完整。
故事平淡,叙事能力一般;
四类卷:48~42 基本切题,立意略有牵强,结构基本完整,思想平庸、语言贫乏;
五类卷:41~28 不切题,立意牵强,机械扩写,或简单续写,或故事虚假,记叙描写能力较弱;
六类卷:27~0 不切题,立意不正确,另起炉灶,胡编乱造,故事低俗,表达能力差。
⑶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阅卷组长处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未完篇者,视完成情况而定,一般200以下,0—10分;300字左右11—25分;400字左右,26—35分;500字左右,36—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最高不超过46分。
④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