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实验中学三部语文得分训练(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庆实验中学三部2012得分训练(一)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科学家提出新方案:五步走,火星变地球
科学家提出了一项宏伟的计划:只需采用五个步骤,用1000年的时间,就能够使火星这颗"红色星球"变成拥有青山绿水的另一个地球。

根据朱布林的理论,火星殖民地化将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勘测,这个我们已经开始实行了,但还需载人飞船登陆火星,以揭开火星矿物质、冰层沉淀物和适宜生活环境之谜;接下来,将修建火星基地;最后,将火星建设成一块自给自足的殖民地。

现在,是开始"外星环境地球化"的时候了。

我们假定2150年实施火星地球化工程。

要将火星地球化,首先要使火星升温,朱布林将其描绘为"用温室效应恢复火星温暖",他提出了三套行星升温方案。

评论家们经过仔细分析,认为前两种方案基本无效,第三种虽然介绍的比较粗略,但还是能够实行的。

步骤二:解放火星土壤中的气体
最起码30亿年前,火星表面被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所覆盖。

现在,虽然剩余大量的二氧化碳已经被土壤吸收起来,但只要气候变暖,这些二氧化碳将重获自由。

换句话说,火星现在气候又冷又烦人,将气体都吸到土壤里去了,但是"加热"火星的话将迎来一个"二氧化碳行星盛宴"。

为了保证在1000年内完成任务,朱布林说:"火星土壤中解放出来的额外气体将在20年的时间里使气温上升10华氏度,然后一些冰得到融化,水份蒸发,火星气候得到初步改善。

"综合考虑这些情况,计算得出,从2150年火星地球化工程开始到2200年短短的50年间,将完成10%二氧化碳的恢复量。

步骤三:"火星花园"开业
2250年,火星地球化工程100周年的时候,第一个四氟化碳生产厂将正式开业,那时火星大气浓度将达到地球的1/5:大约21%的大气中,将含有20%的二氧化碳。

届时,火星居民将能够脱掉太空服在火星上行走(虽然仍需要氧气瓶)。

这不但会迎来行星间首次时装秀,而且那时的火星气候将允许种植花草树木、飞机起飞和建造圆顶(这将使氧气管理更为有效)城市。

一旦火星赤道表面温度保持不低于32华氏度,火星上就会有液态水,同时也预示着"火星花园"能够开业了。

但是,朱布林提出警告:"一开始肯定不能种植枫树,要先从能光合作用的细菌和地衣养植起。

"
步骤四:收获的季节
虽然成长中的植物开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美味可口的氧气,但是存有一个速度问题:假如像地球上那样处理死亡植物的话,腐烂时将会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这将减缓二氧化碳的转化过程。

朱布林认为应该为火星居民找到一个解决办法,小心处理死亡的植物,避免二氧化碳的泄漏。

遗传工程学也将在火星改造过程中一展身手。

朱布林希望能够用遗传工程学的方法,培育出具有超级氧气生产水平的植物变种,这样就能够制造更多的氧气了。

步骤五:等上1000年
一切看起来似乎很简单:50年改造大气,50年火星漫步,但是要制造充足火星殖民者呼吸的氧气还要耐心等上1000年。

这1000年中,火星居民将不停地耕种和收获,扮演着"大自然的力量",加速二氧化碳转化氧气的速度,以尽快制造出能让人类直接呼吸的大气。

1.对朱布林的理论阐述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火星殖民地化将分为三个步骤,并且提出了三套行星升温方案。

B.朱布林认为火星上不能种植枫树,火星植物要先从能光合作用的细菌和地衣培殖起。

C.火星土壤中的气体解放出来以后,火星气候就会得到改善,火星升温就能够实现了。

D.朱布林的理论为火星居民找到一个处理死亡植物的办法,从而避免二氧化碳的泄漏。

2.下面的各项中不能作为"火星升温"的原因的一项为哪一项()
A.火星升温是实现火星地球化的首要条件。

B."加热火星"能使大量被土壤吸收的二氧化碳得以释放。

C.火星赤道表面温度保持高于或等于32华氏度,火星上才会有液态水。

D.火星土壤中释放出来的气体将在20年的时间里使气温上升10华氏度。

3.根据原文的信息以下推断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2250年,火星居民就能够脱掉太空服,在火星上自由自在的行走。

B.用遗传工程学的方法能够培育出具有超级氧气生产水平的植物变种,制造出更多的氧气。

C.按计划只要实施五个步骤,过了1000年,火星就能够变得像地球一样生机勃勃。

D.1000年后,只要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已转化为氧气,人类就能够大规模移居火星。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

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

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

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

躬捕寇盗,所击辄平。

时太宗在藩,巡抚北
境,闻而嗟叹。

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

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

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

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

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

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

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

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

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

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

”其见任如此。

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

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

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

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

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

”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

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

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

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

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

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

(删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
4. 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岁因大稔.稔:庄稼成熟。

B. 讽.大亮献之讽:嘲讽。

C. 深乖.昔旨乖:违背。

D. 而多弼不自伐也伐:夸耀。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李大亮“忠谨”的一组是()
①以惠政闻②大亮密表曰
③必通宵假寐④我便通夜安卧
⑤而居处卑陋⑥哭之甚恸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6. 以下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

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
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

B. 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

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情况,他独
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

C. 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

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
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

D. 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

他抚养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追封他爵
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2)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①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已②,碧玉调将空好音③。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④。

【注】①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

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

②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

③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

碧玉,汝南王妾名。

”(《乐苑》)④劲气:寒气。

8.“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5分)
9.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局部。

(6分)
(1)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三峡》)
(2)瀚海阑干百丈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出师表》)
(4)伤心秦汉经行处,。

(《山坡羊·潼关怀古》)
(5)又前而为歌曰:“,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6)寻梦?撑一杆长篙,。

(《再别康桥》)
乙选考题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25分)
一块木板的存有方式
侯德云
新居比旧居敞亮多了,也雅致多了,这是我和妻子精心设计的结果,也是瓦工和木工师傅们辛苦劳作的结果。

住在里面,挺舒服。

也有不太舒服的时候。

每天进进出出,看见放在楼道拐角处的那条长凳,心里就有点不太舒服。

那条长凳,现在名义上是属于我家的。

它原先仅仅一块木板,木板不是我家的,而是附近一个建筑工地上的。

这事我看还得从头说起,不然,大家都让我弄糊涂了。

装修房子一开始,我请来了瓦工。

瓦工笑嘻嘻对我说:“东家,你能不能弄块木板来,要厚一点,给我搭个桥,你看我施工不方便。


哪弄呢?我犯了愁。

我又不是开木匠铺的。

“喏”,瓦工指着窗外,“你到那儿看看,兴许能借一块来。


窗外是一个整天叮叮当当的建筑工地,一座大楼正拔地而起。

我硬着头皮去了那里,心里惴惴不安。

人家能借么?
工地上有很多忙忙碌碌的人,我插进人空中,转了两圈,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块厚木板。

足有两米长,两寸厚,稍有点腐,不过载一两个人没问题。

我挺快乐,走近一个正在筛沙子的人。

“师傅,我家装修房子,想借块木板用用,行么?”
那人看了我一眼,又低头干活。

我以为他不同意,急忙追了一句:“最多用两天,用完了就还。


这次他连头也没抬,仍然干着手中的活。

我愣了半天,心想,这人是不是有毛病,不如换个人问问吧。

这个换,就换了五六个人。

怪了,没一个跟我搭话的。

我有些茫然,这是怎么啦?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头蹭了过来,压低了声音说:“小伙子,他们不会跟你搭话的。

这活儿,是包工不包料,用多少原料跟他们无关,他们既不能说借你,也不能说不借。

你要用什么,拿去就是了,跟谁也别打招呼。


我半信半疑,扛起木板,走几步,四处望望。

我看见有几个人向我扫了一眼,却没有一个过来阻止的,就壮了胆,大步流星扛回了家。

想不到麻烦事还在后头。

两天后,我又去了工地,还那块木板。

我以为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就径直走到老地方,放下木板,对离我最近的一个人说了声:“师傅,这是我两天前借的,现在还给你。


那人扭过头,盯了我一会儿,突然放开嗓门喊起来:“我没借你木板,快扛走!”
我顿时噎在那儿说不出话来。

那个人的一嗓子,吸引来无数的目光。

我看见一个披着工作服的人走了过来。

“老胡,怎么回事?”披工作服的人声调很冲。

那个被称作老胡的人就急了:“队长,这人说在工地上借了一块木板,来还。

可我没借他,真的没借。

不信,你问他!”
队长就看着我。

我嗑嗑巴巴半天,也没说出句囫囵话来。

队长显然有点生气,回头朝那边的一群人嚷:“谁借给他的?”
“没借。

没借。


那边零零落落扬起了同一种声音。

队长白了我一眼:“你是不是弄错了?”
“我……”
“扛走吧,扛走吧,别在这添乱。

”众人催促我。

我气呼呼地把木板又扛了回来。

心里直骂,真见鬼!
请来的木工师傅倒乐了,梆梆梆,一阵敲敲打打,给木板钉上四条腿,把它变成一条长凳,派上了新的用场。

于是这块不知来自哪座山哪棵树的木板,就以一条长凳的方式呆在我家里,直到装修结束。

后来,我嫌它碍手碍脚,就搬到楼道的拐角处。

我知道,这肯定不是它的最终存有方式,至于它的最终方式是什么,我无法预料,也懒得预料。

这件事我琢磨过好长时间,最后总算明白了点什么。

明白了,就叹一口气。

我以前把这事说给妻子听,她听完了,就狠狠地用手指点了一下我的脑门:“傻冒,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再借点别的东西?”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冬之卷》)(1)以下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要“我”去弄木板的瓦工,原本就知道到别的工地弄块木板是件很简单的事,所以才提出这个让“我”颇感为难的要求。

B.这篇作品情节设计精当,有些看似无意的地方很具匠心,尤其是那个满脸皱纹的老头,在全篇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C.假如不是那满脸皱纹的老头提醒,“我”就不会遭遇还木板时的种种尴尬。

本文实际是借一块木板的故事批评那老头。

D.“我”去还木板时,老胡说没有借给“我”木板,还着力辩解,对此,队长有些生气,因为他认为老胡说的是假话。

E.文章结尾说以凳的形式放在楼道里肯定不是这块木板的最终存有方式,意在说明“我”还在等待着把它还给人家的时机。

(2)文章不以“我”借木板的经历开头,而是从住在新居中的矛盾心情说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
(3)“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6分)
(4)“我”最后“总算明白了"什么呢?为什么“明白了,就叹一口气”?(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弗洛伊德——心灵深处的哥伦布
从很小的时候,弗洛伊德就对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9岁就上了中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由此取得了免试进入大学的资格。

弗洛伊德在语言方面具有超人的才能,他不但熟悉自己祖先的希伯来语,而且精通拉丁文、希腊文和英语等其它主要西方文字。

弗洛伊德十分喜爱文学和哲学。

他阅读过大量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优秀作品,特别推崇文学大师莎士比亚和歌德。

这些大家的一些主要作品的精华局部,他都能背得滚瓜烂熟。

也正是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他学到了对人、人的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深入思索,学会了用艺术的语言、形象的描绘去表现自己深刻的思想。

与此同时,弗洛伊德精读过很多重要的西方哲学书籍,广泛汲取古代希腊以来哲学思维的很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和理论逻辑方法。

这个切,都为弗洛伊德以后的科学理论创造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应该特别指出,青年弗洛伊德自身思想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对人本身的注重。

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对人类本身问题的好奇心,集中为一点就是人类个体的本质。

长久以来,从对文学作品和生活过程的观察中,他对于人的情感、性格和各种幻想,对于人本身所受到的压抑始终怀有特殊的注。

当然,他不是像当时西方很多神学家和哲学家那样在人体之外去寻求答案,而是要独具匠心地从人体之内找出人的本质。

弗洛伊德的大学生涯是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开始的。

从1873到1881年,他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生物学、医学、病理学、外科手术等课程上。

此外,他也认真听过3年的哲学课,使自己在理性思维上达到了较高的造诣。

这些年,也是弗洛伊德为他一生伟大的科学事业奠定知识基础(探究)的时期。

l881年3月,弗洛伊德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医学院的毕业考试。

l882年,弗洛伊德在从事了一年多的理论研究之后,改行做了专职医生。

后来,他自己把这个走向实际工作的重要转变称之为“我生命中的转折点”。

在l882到1885年,弗洛伊德在初期的医学实践中,对人类神经系统的疾病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并且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也是在这时,他打定了一个主意:“把成为一个神经病治疗专家作为我一生的奋斗目标”。

这个目标竟开创了一项崭新的科学事业。

1885年8月,弗洛伊德师从当时欧洲非常著名的法国神经病学专家沙考特教授,他从神经系统病理学和组织学转向了神经病治疗学。

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了催眠术的巨大力量。

在当时使用于神经病症的催眠术中,精神刺激对人的身体发生了某种奇特的控制作用,以致于人的肉体能够不自觉地、无意识地接受精神刺激的摆布。

在美国电影《爱德华大夫》中,我们就看到过这种神奇的催眠术:主人公在一个病床上,医生使他处于一种半睡眠状态中,从而排解他内心中的各种心理问题。

也是从注重这种催眠术开始,弗洛伊德就开始思考人的一般心理意识现象背后无意识现象存有的可能性了。

对这种无意识的精神现象的深入研究,成了后来弗洛伊德整个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在当时,对歇斯底里这个病症的治疗中,一般多用电疗法,而弗洛伊德在实践中发现电疗的作用是消极和有限的,这使得他转而使用催眠术和“暗示法”。

正是通过催眠术的成功使用,弗洛伊德发现在人的意识背后,还隐匿着另一种极其有力的心理过程,这就是所谓“潜意识”。

弗洛伊德开始认真探索这种人类心理深层的精神现象,这个分析和研究的科学过程也就是所谓“精神分析”了。

从此,弗洛伊德的研究持续深入,经历了几十年的努力,最终创立了著名的精神分析学。

(节选自张一兵《弗洛伊德——心灵深处的哥伦布》有删改)(1)以下对传记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为弗洛伊德一生伟大的科学事业奠定知识基础的知识很多,这里有语言文字,有哲学、文学等等,它们在弗洛伊德表达、思维和理解社会等不同方面都起着作用。

B. 弗洛伊德从初期的医学实践中对人类神经系统的疾病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到转向精神病治疗,再到从治疗中发现无意识现象的存有,他的研究有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

C.弗洛伊德阅读文学大师莎士比亚和歌德的优秀作品,并把他们的一些主要作品的精华局部背得滚瓜烂熟,这对于他对人、人的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深入思索大有好处。

D.弗洛伊德在研究人的精神问题时,独具匠心地从人体之内去寻找答案,而当时西方很多神学家和哲学家却从人体之外去寻求答案,所以难以找出人的本质的准确答案。

E.在对歇斯底里这个病症的治疗中,弗洛伊德在实践中发现电疗的作用是消极和有限的,他转而使用催眠术和“暗示法”,从而开创了使用“精神分析”治病的先例。

(2)作者认为,弗洛伊德的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坚实的思想基础之上的,这里的思想基础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6分)
(3)为什么弗洛伊德把走向实际工作的转变称为“我生命中的转折点”?请简要分析。

(6分)
(4)弗洛伊德的成功,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有“好奇心”、确立“奋斗目标”、“擅长思考”等,请你选择其中一项,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五、语言文字使用(20分)
1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但文化建设并没有取得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国际影响。

究其原因,这与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模糊相关。

B.纵然食品安全早已是风声鹤唳
....,善良的中国民众还是怀有信心,抱着“贵的总还是质量可靠”的心态,寄希望于通过牺牲经济利益来确保个人的食品安全。

C.运河开通,伴随着船舶的南北往来,运河之畔文化名城群星璀璨
....,一座座城市,似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运河两岸,形成了浓郁的运河文化和地方特色。

D.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采取了“先找个窝,再做选择”的权宜之计
....,这种做法是我国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

1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以“书香传友谊,和谐共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集图书展销、出版论坛、版权贸易等形式于一体的出版博览盛宴。

B. 长期艰苦的施工环境,铸就了这支部队卓异的团队精神,令其创造了在200个有效工作日内完成1个新机场的修建、9个机场的改扩建工程等12项施工纪录。

C. 近日,第12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在京举行,此次大会不但是对未来50年国际岩石力学发展蓝图的规划,而且是对过去50年国际岩石力学成就的总结。

D. 因为涡轮温度越高,发动机的推力就越大,但叶片材料受不了;假如在叶片内部造成多孔的空心,再通过空气冷却,使表面温度下降,就能够提升燃烧温度。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师昌绪看来,人活在世上,就要为人类作贡献。

,。

,。

,即使受了很大挫折也不会退却。

①回国后,即使是整天吃窝窝头,也无怨无悔
②这是我在青年时期就立下的“强国之志”誓言
③即使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那个优越的环境里,我也一定要争取回国
④这就是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贡献
⑤一个人有了一个准确的人生观,就永远不会懈怠
⑥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为中华民族作贡献
A. ⑤①⑥②④③
B. ⑤⑥①④③②
C. ⑥④③②①⑤
D. ⑥②③①④⑤16、读下面一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实验的结论。

(不超过20字)(5分)
美国的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初生的婴儿分成四组,一组听不到任何声音,二组播放录制的催眠曲,三组用节拍器仿声,四组播放母亲心跳的录音。

结果说明,第四组仅用了其他三组所用时间的一半,婴儿就安安稳稳地睡着了,而第一组的婴儿在长达60%的时间内都在啼哭、骚动。

17. 请根据以下所指定的语言环境,将“欢迎对方按时参加”的意思,实行转述。

(6分)
(1)给兄弟单位的请柬:
(2)给下级的通知里:
(3)为家宴,父母给子女的口头通知:
六、写作(60分)
18.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