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次联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次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积累运用 (共11题;共73分)
1. (2分) (2017九上·乌兰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真是沁人心脾。

B . 这位摄影大师极善于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 . 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

D . 他们原来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毕业后各自回到故乡,从此便分道扬镳了
2. (2分) (2019八上·龙湖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 .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 . 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C . 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22年冬季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D . 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使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

3. (5分) (2019七上·江门月考) 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日月之行,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2) 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把王湾《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 (1分)(2019·江门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一切都是shùn xī,一切都将会过去。

(________)
(2)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wān yán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________)
(3)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tì sì héng liú。

(________)
(4)现在,日月光华,zhōu dào rú dǐ,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

(________)
5. (6分)(2019·温岭模拟) 陈爷爷家住温岭市体育场路附近(7路公交车有停靠站),准备去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但并不清楚市一院搬迁事宜,请你根据公告中的相关信息告知,使其顺利前往体检。

要求表述清楚、语言得体,120字左右。

6. (8分) (2019七下·长春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之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者所遗①行室② ,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③无计可以死之。

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④吹之。

极力吹移时⑤ ,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选自《狼》其三)
【注】①遗:留下。

②行室:俗称“窝棚”。

③顾:然而,可是。

④吹豕之法:豕(shǐ),猪。

吹豕之法,猪被杀后,屠户在猪脚下隔开皮吹气,便于去其皮毛。

⑤移时:过了一段时间。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顾野有麦场________
②一狼洞其中________
③令不可去________
④股直不能屈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B . 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C . 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D . 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4)【甲】文通过屠户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本性;【乙】文屠户用________(方法)杀死恶狼。

7. (12分) (2019八上·扬州月考)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

次日,过访其家,见琴书几席净好无尘,作一片豆绿色,盖竹光相射故也。

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大江,风帆渔艇,又有苇洲,有耕犁,有饁妇,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旁,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将军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

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

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①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①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
②夕日欲颓________
③略无阙处________
④心窃乐之________
(2)请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盖竹光相射故也。

(4)《三峡》一文中有“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哪句诗?说说此句与李白的这句诗的表达的内容及情感有何不同?
8. (9分) (2019九上·剑河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宏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

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

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

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

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

”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

”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

”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

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

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

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

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

”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

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
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天,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

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

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
(1)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

①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划线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②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

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3)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4)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并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9. (16分) (2019八下·凤翔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
王志艳
①与礼服相对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姓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

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不提倡华丽奢侈,服装日趋世俗化。

②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

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依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

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

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变化不大。

③但从宋代的纺织技术上看,当时的丝绸色彩和纹样是十分丰富的。

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

《水浒全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时,说他“身穿一领紫绣团胸花袍,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

可见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饰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

《清明上河图》中众多人物的服装,该也是五颜六色,缤纷竞呈的了。

④相比之下,穿着短衫的各种劳动者就随便的多。

这里有农民、船家、商贩、挑夫等,大多是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

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

上衣长短不一,长的可及膝下,短的仅到后腰。

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短腿都比较细窄,便于劳作。

很多劳动者,挽起袖子,有的人上身只穿一件对襟半臂。

更有趣的是一些挑夫身穿有前后两个衣片连成的两当式布背心,这种背心直至今日还可以在北方的农村中见到。

这些劳动者的装束在当时颇具代表性。

⑤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发达的时期。

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封建文人阶层。

在他们中普遍存在这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

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画中,显示出一种散淡清雅、和平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审美情趣。

与这种情趣相协调,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

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领对襟的传统短襦,下摆至膝;下身为黄色的裙裳,腰间束一条缘上黑边的白绢;足登方履。

这种便服更多地保存了古代汉族衣裳的特点,简单典雅,很适合士大夫们既好古又追求闲逸的心理。

⑥当时士大夫阶层还爱穿宽大的长袍。

它也叫道袍,或者直裰(duō)、直缝,这是由于它的背面分为左右两个衣片,中间一道直线缝合。

直裰多用素纱、素绢、麻布及棉布等衣料制作,颜色以黑、白为主。

这是宋代官方规定百姓平民可以使用的服色。

除去市民文人之外,僧侣也经常穿直裰。

所以后来黑色的直裰变成了僧袍,和尚们日常穿用。

(选自《中国服饰:异彩纷呈的华夏衣冠》,有改动)
(1)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画面看,宋代男子的衣着一般分为哪两类?
(2)文章第③段写《水浒全传》才进中柴进的衣着有什么作用?
(3)请分析文章第④段划线词语“大多”的表达效果。

(4)阅读全文,说说宋代主张衣着要简单朴素的原因有哪些。

10. (1分) (2017七上·稷山期末) 作文:
《天上的街市》作者凭借联想和想象,再造时空,表达了美好愿望。

《皇帝的新装》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诞离奇。

写作时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就好比长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有助于打开思路,激发灵感。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安华华有个小猪储蓄罐,但今天储,明天用,所以总是空的,可是最近不知什么原因,小猪的肚子渐渐沉甸甸了,爸爸妈妈喜上眉梢。

可是好景不长,一天,妈妈摇了摇猪肚,哑了;爸爸掂了掂猪肚,轻了。

一缕疑云浮上了爸妈的心头……
请同学们根据上面提供的片段,试着用“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写法,开启联想和想象的大门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自选文体(除诗歌外);(2)合理想象,内容符合材料;(3)书写5分,字迹规范工整,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1. (11分) (2019七上·龙山期末) 行者上前叫:“牛大哥,开门!开门!”呀的一声,洞门开了,里边走出一个毛儿女,手中提着花篮,肩上担着働子,真个是一身蓝缕无妆饰,满面精神有道心。

行者上前迎着,合掌道“女童,累你转报公主一声。

我本是取经的和尚,在西方路上,难过火焰山,特来拜借芭蕉扇一用。


(1)以上文字选自文学名著《西游记》,作者________,鲁迅先生称之为“________”。

(2)这部名著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请写出两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共11题;共73分)
1-1、答案:略
2-1、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5-1、
6-1、
6-2、
6-3、
6-4、
7-1、
7-2、
7-3、
7-4、
8-1、答案:略
8-2、答案:略
8-3、
8-4、
9-1、
9-2、答案:略
9-3、答案:略
9-4、
10-1、
11-1、
11-2、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