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图学基础知识
1.什么是地图?
地图是按照⼀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维或多维形式与⼿段在平⾯或球⾯上表⽰地球(或其它星球)若⼲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字注记,并能⽤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什么是数字地图?
数字地图是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软盘、光盘或磁带等介质上的,地图内容是通过数字来表⽰的,需要通过专⽤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字进⾏显⽰、读取、检索、分析。

3、什么是栅格图?
栅格图是基于⼀套⾏列组成的⽅格数据模型,使⽤⼀组⽅格描述地理要素,每⼀个⽅格的值代表⼀个现实的地理要素。

栅格数据适合于做空间分析和图象数据格式的存储,不适合做不连续的数据处理。

4、什么是数字栅格地图(DRG)?
数字栅格地图(DRG)是纸质地图的栅格数字化产品。

每幅图经扫描、⼏何纠正、图幅处理与数据的压缩处理,形成在内容、精度和⾊彩上与地图保持⼀致的栅格⽂件。

5、什么是栅格图像?
栅格图像,也称光栅图像,是指在空间和亮度上都已经离散化了的图像。

我们可以把⼀幅栅格图像考虑为⼀个矩阵,矩阵中的任⼀元素对应于图像中的⼀个点,⽽相应的值对应于该点的灰度级,数字矩阵中的元素叫做像素。

数字图像与马赛克拼图相似,是由⼀系列像素组成的矩形图案,如果所有的像素有且仅有两个灰度级(⿊或⽩),则称其为⼆值图像,也即位图;否者称其为灰度图像或彩⾊图像。

6、什么是⽮量图?
⽮量图是基于直⾓坐标系统,⽤点、线、多边形描述地理要素的数据模型或数据结构。

每⼀个地理要素由⼀系列有顺序的的x、y坐标描述,这些要素与属性相结合。

7、为什么要将栅格地图⽮量化?
纸质地图经扫描仪扫描后,初步保存为栅格图像(常见的格式有TIFF、BMP、PCX、JPEG等)。

栅格图像在地理应⽤领域有着这样的缺陷:⾸先,栅格图像⽂件对图像的每⼀像素点(不管前景或背景像素)都要保存,所以其存储开销特别⼤。

另外,我们不能对图像上的任⼀对象(曲线、⽂字或符号)进⾏属性修改、拷贝、移动及删除等图形编辑操作,更不能进⾏拓扑求解,只能对某个矩形区域内的所有像素同时进⾏图像编辑操作。

此外,当图像进⾏放⼤或缩⼩显⽰
时,图像信息会发⽣失真,特别是放⼤时图像⽬标的边界会发⽣阶梯效应,正如点阵汉字放⼤显⽰发⽣阶梯效应的原理⼀样。

⽽⽮量图形则不同。

在⽮量图形中每个⽬标均为单个⽮量单位(点、线、⾯)或多个⽮量单位的结合体。

基于这样的数据结构,我们便可以很⽅便地在地图上编辑各个地物,将地物归类,以及求解各地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并有利于地图的浏览、输出。

⽮量化则是利⽤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将源图上的各种栅格阵列识别为⽮量对象,最后以⼀定格式保存的过程。

⽮量图形在⼯业、制图业、⼟地利⽤部门等⾏业都有⼴泛的应⽤。

在这些领域的许多成功软件都基于⽮量图形,或离不开⽮量图形的参与,如AutoCAD、ARC/INFO、Co rel Draw、GeoStar等等。

(摘⾃地理信息系统论坛⽹)
8、什么是地图的⽐例尺?
地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线段的⽔平长度之⽐,称为地图的⽐例尺。

其表现形式有数字⽐例尺、⽂字⽐例尺和图解⽐例尺。

⽐例尺⼤于和等于1:10万的地图,如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等的地图可称为⼤⽐例尺地图。

⽐例尺⼩于1:10万并⼤于1:1 00万的地图,如1:25万、1:50万等的地图可称为中⽐例尺地图。

⽐例尺⼩于和等于1:10 0万的地图,如1:100万、1:250万、1:600万、1:2000万等的地图可称为⼩⽐例尺地图。

9、⼤地测量与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
地球是⼀个⾃然表⾯极其复杂与不规则的椭球体,⽽地图是在平⾯上描述各种制图现象,如何建⽴地球表⾯与地图平⾯的对应关系?为解决这⼀问题,⼈们引⼊⼤地体的概念。

⼤地体是由⼤地⽔准⾯包围⽽成。

⼤地⽔准⾯是假定在重⼒作⽤下海⽔⾯静⽌时的平均⽔⾯,并设想此⾯穿过⼤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

由于地壳内部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地⽔准⾯也有⾼低起伏。

虽然此⾼低起伏已经不⼤,⽐地球⾃然表⾯规则得多,但仍不能⽤简单的数学公式表⽰。

为了测量成果的计算和制图的需要,⼈们选⽤⼀个同⼤地体相近的可以⽤数学⽅法来表达的旋转椭球体来代替,简称地球椭球
体。

它是⼀个规则的曲⾯,是测量和制图的基础。

地球⾃然表⾯点位坐标系的确定包括两个⽅⾯的内容:⼀是地⾯点在地球椭球体⾯上的投影位置,采⽤地理坐标系;⼆是地⾯点⾄⼤地⽔准⾯上的垂直距离,采⽤⾼程系。

10、什么是⼤地坐标系?
⼤地坐标系是⼤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为基准⾯建⽴起来的坐标系。

地⾯点的位置⽤⼤地经度、⼤地纬度和⼤地⾼度表⽰。

⼤地坐标系的确⽴包括选择⼀个椭球、对椭球进⾏定位和确定⼤地起算数据。

⼀个形状、⼤⼩和定位、定向都已确定的地球椭球叫参考椭球。

参考椭球⼀旦确定,则标志着⼤地坐标系已经建⽴。

11、什么是54北京坐标系?
新中国成⽴后,很长⼀段时间采⽤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它与苏联1942年建⽴的以普尔科夫天⽂台为原点的⼤地坐标系统相联系,相应的椭球为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天⽂⼤地测量,经计算表明,54坐标系统普遍低于我国的⼤地⽔准⾯,平均误差为29⽶左右。

12、什么是80西安坐标系?
1978年4⽉在西安召开全国天⽂⼤地⽹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我国新的坐标系。

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地坐标系。

1980年国家⼤地坐标系采⽤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六届⼤会推荐的数据。

该坐标系的⼤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向约60公⾥,故称1980年西安坐标系,⼜简称西安⼤地原点。

基准⾯采⽤青岛⼤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即1985国家⾼程基准)。

13、什么是地⼼坐标系?
以地球的质⼼作为坐标原点的坐标系称之为地⼼坐标系,即要求椭球体的中⼼与地⼼重合。

⼈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时,轨道平⾯时时通过地球的质⼼,同样对于远程武器和各种宇宙飞⾏器的跟踪观测也是以地球的质⼼作为坐标系的原点,参考坐标系已不能满⾜精确推算轨道与跟踪观测的要求。

因此建⽴精确的地⼼坐标系对于卫星⼤地测量、全球性导航和地球动态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4、什么是WGS-84坐标系?
WGS-84坐标系是⼀种国际上采⽤的地⼼坐标系。

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其地⼼空间直⾓坐标系的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极(CTP)⽅向,X轴指向BIH1984.0的协议⼦午⾯和CTP⾚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地坐标系。

这是⼀个国际协议地球参考系统(ITRS),是⽬前国际上统⼀采⽤的⼤地坐标系。

15.UTM坐标系统
UTM(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系统通常基于WGS84椭球。

在北纬84° 与南纬80° 之间共有60个经度带,它们是6度分带。

为了避免边界的经度变形,使⽤了相交柱⾯进⾏投影。

所以中央经线不再是等距的,其缩⼩⽐率是0.9996。

在⾼斯-克吕格投影中,北向距离从⾚道起算。

与之相反,为了避免负值,UTM在南半球增加10000公⾥。

距离中央经线的距离,与⾼斯-克吕格投影⼀样,要偏移500公⾥。

相应的坐标以E(东)和N(北)标明。

中央经线分别为3° ,9°,15° 等等。

南、北极点间的区域被分成8个维度带,并以字母标⽰。

该系统⽤
于美国和NATO的军⽤地图。

由于UTM坐标系统的全球通⽤性,德国及欧洲都在使⽤该坐标系统。

16、什么是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是研究把地球椭球体⾯上的经纬⽹按照⼀定的数学法则转绘到平⾯上的⽅法及其变形问题。

地图投影的⽅法有⼏何法和解析法。

⼏何法是以平⾯、圆柱⾯、圆锥⾯为承影⾯,将曲⾯(地球椭球⾯)转绘到平⾯(地图)上的⼀种古⽼⽅法,这种直观的透视投影⽅法有很⼤的局限性。

解析法是确定球⾯上的地理坐标与平⾯上对应点的直⾓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

17、我国基本⽐例尺地形图采⽤什么投影?
我国1:100万地形图,20世纪70年代以前⼀直采⽤国际百万分之⼀投影(⼜称改良都圆锥投影),现在改⽤正轴等⾓割圆锥投影。

我国1:50万和更⼤⽐例尺地形图,统⼀采⽤⾼斯-克吕格投影。

⾼斯-克吕格投影是横轴等⾓椭圆柱投影。

其原理是:假设⽤⼀空⼼圆柱横套在地球椭球体上,使椭圆柱轴通过地⼼,椭圆柱⾯与椭圆体⾯某⼀经线相切;然后,⽤解析法使地球椭球体⾯上经纬⽹保持⾓度相等的关系,并投影到椭圆柱⾯上;最后,将椭圆柱⾯切开展成平⾯,就得到投影后的图形。

此投影由德国科学家⾼斯⾸创,后经克吕格补充,简称⾼斯投影。

18、什么是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
按照地图的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三种。

普通地理图(General Map)是以同等详细程度来表⽰地⾯上主要的⾃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能⽐较全⾯地反映出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包括⽔系、地形、⼟质、植被、居民地、交通⽹、境界线以及主要的社会经济要素等。

它和地形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地图投影、分幅、⽐例尺和表⽰⽅法等具有⼀定的灵活性,表⽰的内容⽐同⽐例尺地形图概括,⼏何精度较地形图低。

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是指国家⼏种基本⽐例尺(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的全要素地图。

它是按照统⼀的规范和符号系统测(或编)制的,全⾯⽽详尽地表⽰各种地理事物,有较⾼的⼏何精度,能满⾜多⽅⾯⽤图的需要,是国家各项建设的基础资料,也是编制其它地图的原始资料。

专题地图(Thematic Map)是着重表⽰⼀种或⼏种⾃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
分布,或强调表⽰这些现象的某⼀⽅⾯特征的地图。

专题地图的主题多种多样,服务对象也很⼴泛。

可进⼀步分为⾃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19、我国基本⽐例尺地形图如何分幅与编号?
为了保管和使⽤⽅便,我国对每⼀种基本⽐例尺地形图的图廓⼤⼩都做了规定,每⼀幅地形图给出了相应的号码标志,这就是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分幅有两种⽅法:⼀是矩形分幅,⼀是经纬线分幅,我国采⽤经纬线分幅。

1991年前我国基本⽐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系统是⼀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延伸出1:50万、1:25万、1:10万三种⽐例尺;在1:10万地形图基础上⼜延伸出两⽀:第⼀⽀为1:5
万及1:2.5万⽐例尺;第⼆⽀为1:1万⽐例尺。

1:100万地形图采⽤⾏列式编号,其它六种⽐例尺的地形图都是在1:100万地形图的图号后⾯增加⼀个或数个⾃然序数(字符或数字)编号标志⽽成。

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式国际上统⼀规定的,从⾚道起向两极纬差每4o为⼀列,将南北半球分别分成22列,依次以字母A、B、C、D......V表⽰;由经度180o起,从西向东,每经差60为⼀⾏,将全球分成60⾏,依次⽤数字1、2、3、4 (60)
表⽰,采⽤“横列号-⾏号”编号表⽰。

1991年我国制定了《国家基本⽐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国家标准,⾃1991年起新测和更新的地形图,照此标准进⾏分幅和编号。

国家基本⽐例尺地形图新的分幅与编号
我国1992年12⽉发布了《国家基本⽐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92》的国家标准,⾃1993年3⽉起实施。

新测和更新的基本⽐例尺地形图,均须按照此标准进⾏分幅和编号。

新的分幅编号对照以前有以下特点:
①1:5000地形图列⼊国家基本⽐例尺地形图系列,使基本⽐例尺地形图增⾄8种。

②分幅虽仍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经纬差也没有改变,但划分的⽅法不同,即全部由1:100万地形图逐次加密划分⽽成;此外,过去的列、⾏现在改称为⾏、列。

③编号仍以1:100万地形图编号为基础,后接相应⽐例尺的⾏、列代码,并增加了⽐例尺代码。

因此,所有1:5000~1:50万地形图的图号均由五个元素10位代码组成。

编码系列统⼀为⼀个根部,编码长度相同,计算机处理和识别时⼗分⽅便。

(1) 分幅
1 :100万地形图的分幅按照国际1:100万地形图分幅的标准进⾏。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2⾏2列,共4幅1:50万地形图,每幅1:50万地形图的分幅为经差3°,纬差2°。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4⾏4列,共16幅1:25万地形图,每幅1:25万地形图的分幅为经差1°30′,纬差1°。

每幅l:100万地形图划分为12⾏12列,共144幅1:10万地形图,每幅1:10万地形图的分幅为经差30′,纬差20′。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24⾏24列,共576幅1:5万地形图,每幅1:5万地形图的分幅为经差15′,纬差10′。

每幅l:100万地形图划分为48⾏48列,共2304幅1:2.5万地形图,每幅1:2.5万地形图的分幅为经差7′30″,纬差5′。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96⾏96列,共9216幅1:1万地形图,每幅1:1万地形图的分幅为经差3′45″,纬差2′30″。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192⾏192列,共36864幅1:5000地形图,每幅1:5000地形图的分幅为经差l′52″.5,纬差
1′15″。

为了使各种⽐例尺不⾄混淆,分别采⽤不同的英⽂字符作为各种⽐例尺的代码,我国基本
⽐例尺代码
⾏号(字符码)1位,列号(数字码)2位,⽐例尺代码(字符)1位,该图幅的⾏号(数字码)3位,列号(数字码)3位。

矩形分幅和编号
为了满⾜⼯程设计、施⼯及资源与⾏政管理的需要所测绘的1:500、1:1000、1:2000和⼩区域1:5000⽐例尺的地形图,采⽤矩形分幅。

图幅⼀般为50cm×50cm或40cm×50cm,以纵横坐标的整公⾥整百⽶数作为图幅的分界线。

50cm×50cm图幅最常⽤。

⼀幅1:5000的地形图分成四幅1:2000的图;⼀幅1:2000的地形图分成四幅1:1000的地形图;⼀幅1:1000的地形图分成四幅l:500的地形图。

各种⽐例尺地形图的图幅⼤⼩见表。

矩形分幅及⾯积
矩形图幅的编号,⼀般采⽤该图幅西南⾓的坐标和坐标以公⾥为单位,之间⽤连字符连接。

如⼀图幅,其西南⾓坐标为
=3810.0km,=25.5km,其编号为3810.0-25.5。

编号时,1:5000地形图,坐标取⾄1km;1:2000、1:1000地形图,坐标取⾄0.1km;1:500地形图,坐标取⾄0.01km。

对于⼩⾯积测图,还可以采⽤其他⽅法进⾏编号。

例如,按⾏列式或按⾃然序数法编号。

对于较⼤测区,测区内有多种测图⽐例尺时,应进⾏系统编号。

有时在某些测区,根据⽤户要求,需要测绘⼏种不同⽐例的地形图。

在这种情况下,为便于地形图的测绘管理、图形拼接、编绘、存档管理与应⽤,应以最⼩⽐例尺的矩形分幅地形图
为基础,进⾏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如测区内要分别测绘1:500、1:1000、1:2000、1:5000⽐例尺的地形图(可能不完全重叠),则应以1:5000⽐例尺的地形图为基础,进⾏1:2000和⼤于1:2000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20、什么是地理坐标⽹(经纬⽹)?
为了制作和使⽤地图的⽅便,⾼斯-克吕格投影的地图上绘有两种坐标⽹:地理坐标⽹和直⾓坐标⽹。

在我国1:1万-1:10万地形图上,经纬线只以图廓的形式表现,经纬度数值注记在内图廓的四⾓,在内外图廓间,绘有⿊⽩相间或仅⽤短线表⽰经差、纬差1’的分度带,需要时将对应点相连接,就构成很密的经纬⽹。

在1:20万-1:100万地形图上,直接绘出经纬⽹,有时还绘有供加密经纬⽹的加密分割线。

纬度注记在东西内外图廓间,经度注记在南北内外图廓间。

21、什么是直⾓坐标⽹(⽅⾥⽹)
直⾓坐标⽹是以每⼀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作为纵轴(X轴),⾚道作为横轴(Y轴)。

纵坐标以⾚道我0起算,⾚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

我国位于北半球,纵坐标都是正值。

横坐标本应以中央经线为0起算,以东为正,以南为负,但因坐标值有正有负,不便于使⽤,所以⼜规定凡横坐标值均加500公⾥,即等于将纵坐标轴向西移500公⾥。

横坐标从此纵轴起算,则都成正值。

然后,以公⾥为单位,按相等的间距作平⾏于纵、横轴的若⼲直线,便构成了图⾯上的平⾯直⾓坐标⽹,⼜叫⽅⾥⽹。

22、地图最⼤精度是多少?
视⼒正常的⼈的⾁眼能分辨的图上最短距离是0.1毫⽶。

因此,相当于图上0.1毫⽶的实地⽔平长度就是地图上所能表⽰的最精密限度,称为⽐例尺的最⼤精度。

下表为国家基本⽐例尺地形图的最⼤精度:
⽐例尺 1:1万 1:2.5万 1:5万 1:10万 1:25万 1:50万 1:100万
最⼤精度(m) 1 2.5 5 10 25 50 100
⽐例尺精度
⼈们⽤⾁眼能分辨的图上最⼩距离为0.1mm,因此⼀般在图上量度或者实地测图描绘时,就只能达到图上0.1mm的精确性。

因此我们把图上0.1mm所表⽰的实地⽔平长度称为⽐例尺精度。

可以看出,⽐例尺越⼤,其⽐例尺精度也越⾼。

不同⽐例尺的⽐例尺精度见表7-1。

⽐例尺精度表7-1
例如在测l:500图时,实地量距只需取到5cm,因为若量得再精细,在图上是⽆法表⽰出来的。

此外,当设计规定需在图上能量出的最短长度时,根据⽐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测图⽐例尺。

例如某项⼯程建设,要求在图上能反映地⾯上l0cm的精度,则采⽤的⽐例尺不得⼩于。

⽐例尺越⼤,表⽰地物和地貌的情况越详细,但是⼀幅图所能包含的地⾯⾯积也越⼩,⽽且测绘⼯作量会成倍地增加。

因此,采⽤何种⽐例尺测图,应从⼯程规划、施⼯实际情况需要的精度出发,不应盲⽬追求更⼤⽐例尺的地形图。

22、什么是地图4D产品?
地图4D产品是指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 Raster Graphic,简称DRG)、数字线划地图(Dig ital Line Graphic,简称DLG)、数字⾼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s,简称DEM)和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photo Map,简称DOM)四种产品。

23、什么是数字线划地图(DLG)?
数字线划地图(DLG)是以⽮量数据格式形成的数字地图。

这种地图能进⾏空间信息的分层与叠加,提取属性数据,根据⽮量对象查询属性或根据属性查询⽮量对象,数据易于更新与编辑和创建专题属性和绘制专题地图等。

24、什么是数字⾼程模型(DEM)?
数字⾼程模型(DEM)是区域地⾯⾼程的数字表⽰,是建⽴在地图投影平⾯上规则格⽹点的平⾯坐标(x,y)及其⾼程(z)数据集,是地理信息系统赖以进⾏分析的核⼼数据系统。

DEM的⽔平间隔可随地貌类型的不同⽽改变,根据不同的⾼程精度,可分为不同等级产品。

⽬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建⽴了覆盖本国的数字⾼程模型系统,我国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DEM功能主要有:⾼程分析、坡度分析、量测坐标、⾯积、体积、坡度、坡向分析、通视分析、剖⾯图⽣成、等⾼线⽣成,叠加相关⽮量数据与影像数据等。

25、什么是数字正射影像(DOM)?
数字正射影像(DOM)是利⽤数字⾼程模型对扫描处理的数字化的航空相⽚或遥感图像(单⾊或彩⾊),经逐个像元纠正,再进⾏影像镶嵌,根据图幅范围剪彩⽣成的影像数据。

⼀般带有公⾥格⽹、图廓整饰和注记的平⾯图。

26、国家⾼精度GPS⽹?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着⼿建⽴国家⾼精度GPS⽹。

国家A级⽹点共33个,B 级⽹点81 8个,平均边长东部地区50-70公⾥,中部地区100公⾥,西部地区 150-200公⾥。

这两个⽹是在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下建⽴的新⼀代坐标框架,与我国的天⽂⼤地⽹之间建⽴了转换关系,使我国⼤地测量坐标框架建设达到⼀个新的⽔平。

27、地物的表⽰⽅法
凡地上⾃然形成物和⼈⼯构筑物统称为地物。

1)⽐例尺
①种类:数字⽐例尺、直线⽐例尺。

②测图⽐例尺
⼤⽐例尺:⼀般⽤在⼯程设计上,⽐例为1:500~1:5000;
中⽐例尺:⼀般⽤在规划上,⽐例为1:10000~1:100000;
⼩⽐例尺:⼀般⽤在管理上,⽐例为1:100000~1:1000000。

2)地物符号
①轮廓符号
能将地物的形状、⼤⼩和位置按⼀定⽐例缩⼩绘在图上,表达地物轮廓特征的符号。

这类符号,⼀般是⽤实线或点线直线将地物的外轮廓线绘制在图上。

②形象符号
③线形符号
④注记符号
28、地貌的表⽰⽅法
地⾯⾼低起伏的⾃然状态,称为地貌,在地形图上表⽰地貌最常见的⽅法是等⾼线。

⼀簇等⾼线,在图上不仅能表达地⾯起伏变化的形态,⽽且还具有⼀定的⽴体感。

1)等⾼线
等⾼线是各截⾯与地⾯的交线即为地⾯相邻等⾼点连接的闭合曲线。

等⾼距是相邻两等⾼线间的⾼差。

常⽤有四种等⾼线。

①⾸曲线:⽤于常规按基本等⾼距描绘的等⾼线。

②计曲线:⽤于以零起算每隔四条加粗描绘的等⾼线。

③间曲线:⽤于加密按1/2等⾼距描绘的等⾼线。

④助曲线:⽤于加密按1/4等⾼距描绘的等⾼线。

2)等⾼线表⽰基本地貌
⼭头——为⼀簇闭合曲线⾼程由外向⾥递增;
洼地——为⼀簇闭合曲线⾼程由外向⾥递减;
⼭脊——为⼀簇凸向低处的曲线;
⼭⾕——为⼀簇凸向⾼处的曲线;
鞍部——为两簇对应凸向低处和⾼处的曲线组成。

3)等⾼线的特性
①同⼀等⾼线上的点,其⾼程相同。

②等⾼线是⼀条连续的闭合的曲线,不在本幅图闭合,必在其他幅图闭合。

③等⾼线与⼭脊线、⼭⾕线正交。

29、地貌的特征线
①脊线、②⼭⾕线③⼭腰线④⼭脚线⑤最⼤坡度线
30、等⾼线
(1)等⾼线定义
等⾼线是地⾯上相同⾼程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也就是设想⽔准⾯与地表⾯相交形成的闭合曲线。

设想有⼀座⾼出⽔⾯的⼩⼭,与某⼀静⽌的⽔⾯相交形成的⽔涯线为⼀闭合曲线,曲线的形状随⼩⼭与⽔⾯相交的位置⽽定,曲线上各点的⾼程相等。

例如,当⽔⾯⾼为50m时,曲线上任⼀点的⾼程均为50m;若⽔位继续升⾼⾄51m、52m,则⽔涯线的⾼程分别为51m、52m。

将这些⽔涯线垂直投影到⽔平⾯H上,并按⼀定的⽐例尺缩绘在图纸上,这就将⼩⼭⽤等⾼线表⽰在地形图上了。

这些等⾼线的形状和⾼程,客观地显⽰了⼩⼭的空间形态。

(2)等⾼线的特征
通过研究等⾼线表⽰地貌的规律性,可以归纳出等⾼线的特征,它对于地貌的测绘和等⾼线的勾画,以及正确使⽤地形图都有很⼤帮助。

①同⼀条等⾼线上各点的⾼程相等。

②等⾼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如果不在同⼀幅图内闭合,则必定在相邻的其他图幅内闭合。

③等⾼线只有在绝壁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

④等⾼线经过⼭脊或⼭⾕时改变⽅向,因此⼭脊线与⼭⾕线应和改变⽅向处的等⾼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⑤在同⼀幅地形图上,等⾼线间隔是相同的。

因此,等⾼线平距⼤表⽰地⾯坡度⼩;等⾼线平距⼩则表⽰地⾯坡度⼤;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

倾斜平⾯的等⾼线是⼀组间距相等且平⾏的直线。

(3)等⾼线的分类
地形图中的等⾼线主要有⾸曲线和计曲线,有时也⽤间曲线和助曲线。

①⾸曲线
⾸曲线也称基本等⾼线,是指从⾼程基准⾯起算,按规定的基本等⾼距描绘的等⾼线称⾸曲线,⽤宽度为0.15mm的细实线表⽰。

②计曲线
计曲线从⾼程基准⾯起算,每隔四条基本等⾼线有⼀条加粗的等⾼线,称为计曲线。

为了读图⽅便,计曲线上也注出⾼程。

③间曲线和助曲线
当基本等⾼线不⾜以显⽰局部地貌特征时,按⼆分之⼀基本等⾼距所加绘的等⾼线,称为间曲线(⼜称半距等⾼线),⽤长虚线表⽰。

按四分之⼀基本等⾼距所加绘的等⾼线,称为助曲线,⽤短虚线表⽰。

描绘时均可不闭合。

31、等⾼距与等⾼平距
相邻等⾼线之间的⾼差称为等⾼距或等⾼线间隔,常以A表⽰。

图7-10中的等⾼距是lm。

在同⼀幅地形图上,等⾼距是相同的。

相邻等⾼线之间的⽔平距离称为等⾼线平距,常以d表⽰。

由于同⼀幅地形图中等⾼距是相同的,所以等⾼线平距d的⼤⼩与地⾯的坡度有关。

等⾼线平距越⼩,地⾯坡度越⼤;平距越⼤,则坡度越⼩;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

由此可见,根据地形图上等⾼线的疏、密可判定地⾯坡度的缓、陡。

对于同⼀⽐例尺测图,选择等⾼距过⼩,会成倍地增加测绘⼯作量。

对于⼭区,有时会因等⾼线过密⽽影响地形图的清晰。

等⾼距的选择,应该根据地形类型和⽐例尺⼤⼩,并按照相应的规范执⾏。

表7-5是⼤⽐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等⾼距参考值。

⼤⽐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等⾼距
地貌形态繁多,通过仔细研究和分析就会发现它们是由⼏种典型的地貌综合⽽成的。

了解和熟悉⽤等⾼线表⽰典型地貌的特征,有助于识读、应⽤和测绘地形图。

(1)⼭头和洼地
⼭头与洼地的等⾼线都是⼀组闭合曲线,但它们的⾼程注记不同。

内圈等⾼线的⾼程注记⼤于外圈者为⼭头;反之,⼩于外圈者为洼地。

也可以⽤坡线表⽰⼭头或洼地。

⽰坡线是垂直于等⾼线的短线,⽤以指⽰坡度下降的⽅向((2)⼭脊和⼭⾕
⼭的最⾼部分为⼭顶,有尖顶、圆顶、平顶等形态,尖峭的⼭顶叫⼭峰。

⼭顶向⼀个⽅向延伸的凸棱部分称为⼭脊。

⼭脊的最⾼点连线称为⼭脊线。

⼭脊等⾼线表现为⼀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相邻⼭脊之间的凹部是⼭⾕。

⼭⾕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线,⼭⾕等⾼线表现为⼀组凸向⾼处的曲线。

在⼭脊上,⾬⽔会以⼭脊线为分界线⽽流向⼭脊的两侧,所以⼭脊线⼜称为分⽔线。

在⼭⾕中,⾬⽔由两侧⼭坡汇集到⾕底,然后沿⼭⾕线流出,所以⼭⾕线⼜称为集⽔线(图7—11)。

⼭脊线和⼭⾕线合称为地性线。

(3)鞍部
鞍部是相邻两⼭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位。

它的左右两侧的等⾼线是对称的两组⼭脊线和两组⼭⾕线。

鞍部等⾼线的特点是在⼀圈⼤的闭合曲线内,套有两组⼩的闭合曲线。

(4)陡崖和悬崖
陡崖是坡度在70°以上或为90°的陡峭崖壁,若⽤等⾼线表⽰将⾮常密集或重合为⼀条线,因此采⽤陡崖符号来表⽰,
悬崖是上部突出,下部凹进的陡崖。

上部的等⾼线投影到⽔平⾯时,与下部的等⾼线相交,下部凹进的等⾼线⽤虚线表⽰,
识别上述典型地貌的等⾼线表⽰⽅法以后,进⽽能够认识地形图上⽤等⾼线表⽰的复杂地貌。

33、等⾼线地形图的特点
1、同⼀条等⾼线上⾼度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