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细胞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止K+外流
细 胞 内 钾 浓 度 高 于 细 胞 外
形成阻止K+外流电场力 = 形成促进K+外流浓差力 K+外流达到平衡,形成静息电位
影响静息电位的因素
细胞内外钾的浓度差 膜对钾和钠的通透性 钠泵的活性
二、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 (一)概念 细胞兴奋时细胞膜产生的可扩 布(传播)的电位变化过程。 (二)变化过程 1.锋电位 (1)上升支 去极化(-90mV~ 0mV) 反极化( 0mV~ 30mV) (2)下降支 复极化(+ 30mV~-70mV) 2.后电位 锋电位之后的一个缓慢 的电位波动。
ATP Na+泵工作,引起电位的微小波动。
(四)组织兴奋后兴奋性周期性变化过程 示意图
1.绝对不应期
100%
(ARP)
兴 奋 性 水 平
0
a b c d
e
2.相对不应期
(RRP)
3.超常期 (SNP) 4.低常期 时 间
膜的适应
• 由于强度对时间变化率太低,刺激强度很大 也不能引起动作电位的现象,称为膜的适应 (accommodation of the membrance) • 与钠通道的性质有关
(五)产生条件与阈电位 局部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 时才会产生动作电位。 局部电位的特点:• ①不具有“全 或无”现象。 • ②电紧张方式扩 布。 • ③具有总和效应: 时间性和空间性总 和。
时间性总和
空间性总和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 绝缘性 2)双向传导 3)不衰减性 4)不融合性 5)相对不疲劳性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髓鞘N纤维为远距离(跳跃式)局部电流
electric eel 400V
生 物 电 现 象
black ghost fish 1V
第三节
细胞的跨膜电变化
基本知识: 1.带电物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 3.物质转运方式 4.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平衡
一、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 (一)概念 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狀态时,细 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值。
- - --- - --- - - -- - - -+++++++++++++++++
(甲)
(乙)
(二)产生的机制
膜的离子流学说
1.细胞内外离子的浓度分布不均 细胞外Na+、Cl-多;细胞内K+、A-多。 2.细胞膜对离子有选择的通透 对K+通透性大,对Na+通透性小,对A几乎没有通透性。 所以静息电位是K+外流的平衡电位。 极化 以细胞膜为界外正内负的膜狀态。 (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
① “ 全 或 无 ” ;
的 特 点 :
AP
钠通道失活关闭, Na+内流停止,钾通 K+ Na+ +的快速外流。 道被激活而开放,产生K
• 后电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钠泵 - - - + + -- -+ - - - - - - - - - - - - - + K+ K+ Na+
动作电位的图形
刺激
局部电位
上 升 支 阈电位
去 极 化
去极化
零电位
反极化(超射)
下 降 支 复极化 (负、正)后电位
③ ② (三)产生机制 脉 不 mV 冲 衰 30 式 减 • 上升支 。 性 0 受刺激时,膜内的钠通道被激活而传 开放,Na+顺浓度差大量内流。 导 ; -55 • 下降支 -70
静息电位
K + + + + + + K + + K + +K+ + + + A A - - - - - - -K- - - K - - -K - A A K
+ + + + + + + +
A-
A-
A-
A-
极化:以细胞膜为界外正内负的膜状态。
K+外流
A-滞留在膜内表面
膜内负电荷↑
吸引K+内流
膜外正电荷↑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生理过程
第一节 细胞膜生理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细胞间信号传递与转导
生物电现象和兴奋性 肌细胞的收缩
1.兴奋 机体由安静狀态转入活动狀态 或活动狀态的加强。
2.抑制 机体由活动狀态转入安静狀态 或活动狀态的减弱。
刺激 外因
组织 兴奋性
兴奋
反应
抑制
内因
结果
二、兴奋性的指标------阈值 (一)阈值(阈强度) 刚能引起
0电位
放大器
+ + + + + + + + + + + + + + + +示波器 &波器 +++++++++++++++++
- - --- - --- - - -- - - --
A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产生反应 的最小刺激强度称 阈强度,简称阈值。
(二)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
兴奋性 ∝ 1/阈值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8V 阈值 8V
阈值 7V
6V 5V
7V
6V 5V
A
B
elephant nose fish 1000V
glass life fish 400V 生 物 电 现 象
Fresh water catfish 400V
1.熟悉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 及其产生机制。 2.掌握极化、去极化、复极化、超极 化、兴奋性、阈值等概念。 3.了解动作电位的传导特性。
兴奋性(excitability):指机体感受 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 一、刺激与反应 能为机体感受到的环境变化。 (一)刺激 刺激的类型多种多样:物理、 化学、生物、社会环境因素等。 刺激三要素: 强度、时间、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二)反应 接受刺激后机体发生活动狀态 的改变。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细胞外记录
1)双向 2)单向 3)复合
(六)AP的传导 与 “局部电流学 说” 1.无髓神经纤维 依次逐点传导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产生局部电 流,使未兴奋部位膜去极化,达到 阈电位时,触发膜爆发AP。这样局 部电流不断地流动下去,就使AP迅 速地传播开去。 2.有髓神经纤维 跳跃式传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