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精品课件 (1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产业工资差别
1)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
形成的原因
2)产业所处的地理位置 3)产业规范管理程度及管理水平
v地区工资差别 地区工资差别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工资差别。形 成地区工资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区间经济发 展的不平衡 。 第一,地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求差异; 第二,人均物质资本差异; 第三,人均人力资本差异; 第四,市场竞争程度差异,等等
概念五:垄断性工资差别,是非补偿性、非 竞争性的工资差别。它是指因某种制度性因 素,或劳动力的某些自然特征导致劳动力供 求的特殊矛盾,从而使某些职业的劳动者处 于垄断地位所形成的工资差别 。
垄断性工资差别的主要形式:
v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垄断性工资差别 v劳动力能力结构的自然特征形成的垄断性工资 差别
附加福利的基本特征:
v(1)不与劳动的数量直接相关,多数福利形式只与劳动 人数有关,而与劳动时间无关,如免费工作餐、住房; v(2)部分福利具有法定性,特别是延期支付的福利形式 更具法定约束力,如社会保险制度; v(3)企业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企业中的多数福利形式 可以根据企业和员工的偏好进行自主地确定,因而福利在企 业间存在很大差异。
Ø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
原因三:劳动力流动
Ø社会障碍和体制性的因素 Ø职业信息的对称性,即搜寻成本 Ø流动成本 Ø心理成本
收入差别的度量
洛沦兹曲线
基尼系数
A G AB
显然,基尼系数不 会大于1,也不会小 于0,即有0≤G≤1 。
洛沦兹曲线
利润分享制度
利润分享制度也是一种工资形式,它是一种令 雇员报酬的多少与企业利润有关的报酬支付形 式。
利润分享制度的形式
v(1)保障工资的分享制。 v(2)无保障工资为基础的纯分享制。 v(3)年终或年中一次性分红。 v(4)按利润的一定比重分享。
补偿性工资差 别
垄断性工资 差别
工资差别
竞争性工资 差别
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比较适用于以下领域和职业: ①产品数量、质量可以准确计算并检验的行 业;②产品的生产数量及质量主要取决于工 人的努力程度;③品种比较单一且能大批量 生产的行业和企业等。
概念二:福利是劳动力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它与基本工资共同构 成了劳动报酬,大致包括奖金、津贴、退休 金及社会保险等项目。
v效用均等化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v(1)恶劣的劳动或工作条件及伤害危险 如苦、脏、累、险、单调、枯燥、温度 、 湿度、噪音等等。 v(2)职业的社会声望和社会评价。 v(3)职业和收入的稳定性。
形成的原因
概念四:竞争性工资差别是指在劳动力自由 流动的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者工资收入的 差异。
正是由于竞争,由于人们追求更高的工资 收入,导致低素质劳动者进行更多的人力 资本投资,由低能力结构的劳动力市场向 高能力结构的劳动力市场流动。竞争是人 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强大推动力。基于同样 的理由,导致人们进行各种非正式培训, 更加勤奋和努力。因此,竞争性工资差别 是人力资本补偿性工资差别的特例或是其 基础。
概念一:工资的形式就是计量劳动与支付报 酬的方式与具体办法;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及其它附加福利如奖金、津贴、 职工保险、退休金等。
附加福利 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 计时工资比较适用于以下领域和职业:
①产品的数量标准难以精确确定、产品数量难以度 量的职业和行业;②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的合作 性较强,生产的结果不易分解为单个人的产量的行 业;③产品质量重于数量且要求劳动者素质比较高 的行业和企业;④产品种类、经营项目和生产条件 多变的企业。
工资水平的决定
首先,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看,劳动力的供给价格 取决于:(1)劳动力的生产或再生产的成本,、训 练费用等;(2)劳动的负效用或心理成本。
v
v 其次,从劳动需求看,需求价格取决于劳动的 边际生产率,或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 v 最后,工资的决定,即劳动力价格的形成是在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两种力量相互作用下确定 的。
地区差异的原因
从长时期看,同质的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之间 ,其工资不会存在差别;其原因在于地区间 的贸易;资本流动和劳动力流动,可使地区 间的工资差别趋于消失 但在短期内,地区间的工资差别不易消除, 其原因从三个方面分述如下 :
原因一:地区间的贸易
Ø商品流动成本 Ø信息费用
原 因 二 : 资 本 流 动
v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垄断性工资差别
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是: ①工会的影响。如行业工会、产业工会对该 行业或产业的劳动力供给的控制;②行政权 力与行政管理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③经济 体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等等。
v劳动力能力结构的自然特征形成的垄断性 在图7-3中,与横轴垂直的曲 线为具有特殊能力结构特征 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因其劳 动力特殊的能力结构所决定 ,其供给没有弹性,故在需 求的作用下,其工资可急剧 上涨。显然,这类劳动者的 工资收入的决定,不由其自 身的价值所决定,而是由需 求决定,对他们的需求越是 增长,其垄断性的工资差别 就越大。
产业工资差 别 地区性工资 差别
概念三:工资差别是指劳动要素供给者之间 在要素服务收入数量方面的差异;工资差别 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之一。
补偿性工资差别:对劳动某一方面的特殊性给予补偿形成的。
v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v效用均等化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v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在图7-1中,纵轴为职业B的工资率WB与 职业A的工资率WA之比WB/WA,横轴为劳动 力数量,D为技术性职业B的需求曲线,S 为职业B相对于职业A的供给曲线。当 WB/WA=ωe时。职业B的相对供给曲线S与 需求曲线D处于均衡状态;当WB/WA=ω1, 此时,相对于A职业的B职业的劳动力供 给曲线为S1,人们将离开职业A,通过人 力资本投资行为获得进入职业B的人力资 本条件,职业A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和职业 B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必然导致职业A的 工资率WA的上涨和职业B的工资率WB的下 降。 WB/ WA<ωe时,将使人们离开职业 B进入职业A,劳动力供求的变化,最终 又使相对工资率上升到ωe。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7.1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工资水平的决定
7.2
7.3
7.4
产业和工资差别
工资差别
工资形式
均衡价格的一般原理
首先,从商品的供给运动看,商品的供给量 取决于供给价格, 即取决于商品生产者为生产一 定量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
v
v 其次,从需求运动看,商品的需求量取决于 需求价格, 即取决于消费者购买一定量商品所愿 意接受的价格。 v 最后,通过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最终使 得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供给数量与需求数 量相等,从而形成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