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痛安胶囊联合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58
154投稿邮箱:zuixinyixue@
·药物与临床·
肿痛安胶囊联合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的临床疗效分析
丁玲
(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0069)
0 引言
复发性口腔溃疡于临床一直存在有较高的发生率,为口腔黏膜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类型,溃烂、黏膜破损为主要表现,部分严重患者会存在有出血、疼痛症状,在该症作用下,将对患者日常饮食造成影响,促使其生活质量下滑,因此复发性口腔溃疡应当得到重视,及时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救治。

药物治疗是临床上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常用治疗手段,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能力,改善各项口腔溃疡症状,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些年,按照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肿痛安胶囊对该部分患者展开治疗已经在临床得到推行。

本次抽取80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以及肿痛安胶囊评估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取病例80例,来自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取组中40例,以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治疗,即对照组,余下40例则辅助以肿痛安胶囊展开治疗,即观察组。

对照组内包含男24例,女16例;年龄34-69岁,平均(50.12±1.88)岁;患者的病程在3-8天,平均(4.8±1.2)天。

而观察组内包含男22例,女18例;年龄31-71岁,平均(51.23±1.39)岁;患者的病程在3-7天,平均(4.5±1.4)天。

排除标准:①排除创伤性溃疡以及药物过敏溃疡等所引发的口腔黏膜损伤患者;②排除对选用治疗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③排除近期内使用复发性口腔溃疡相关治疗药物的患者;④排除精神状态不稳定的患者;⑤排除处于妊娠期以及哺乳期的女性患者。

对比与研究选取两组患者相关的各项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开展对比研究。

1.2 方法。

于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仅借助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进行治疗,0.3 mg/贴,直接贴在病变部位,早晚各粘贴一次。

而观察组则需要额外以肿痛安胶囊进行治疗,5 g/次,于餐后进行服用。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整体恢复情况需结合患者各方面症状改善进行综合评估。

若治疗后,患者口腔创面基本得
到愈合,无疼痛感,即显效。

若用药后,溃疡部位得到恢复,
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即有效。

若用好后,溃疡部位未改善,且存在有更加严重的趋势,疼痛剧烈,即无效[1]。

统计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随访期间患者病情复发的情况。

1.4 观察指标。

研究中需对两组整体疗效以及白细胞介素4(IL-4)、静脉血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进行测定,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统计。

1.5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各数据都以SPSS 19.0进行分析,以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t 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选取两组患者的整体疗效比较。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内整体疗效评定结果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其余患者疗程结束后溃疡部位显著改善,占据总选取患者的95.00%,对照组内整体疗效评定结果为无效的患者有10例,其余患者疗程结束后溃疡部位显著改善,占据总选取患者的75.00%,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优势,P<0.05,表明观察组治疗方法更适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
组别例数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对照组χ2P
4040--20(50.00)15(37.50)5.6170.05818(45.00)15(37.50)4.3160.3572(5.00)10(25.00)12.3360.00138(95.00)30(75.00)12.3360.001
2.2 研究选取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观察组IL-2为(9.89±0.35)pg/mL ,对照组为(9.76±0.47)pg/mL ,对比P =0.763,t =1.352;在治疗后观察组IL-2为(5.14±0.21)pg/mL ,对照组为(7.31±0.25)pg/mL ,对比P =0.017,t =10.005;在治疗前,观察组IL-4为(21.05±0.77)pg/mL ,对照组为(20.84±0.59)pg/mL ,对比P =0.972,t =0.688;在治疗后观察组IL-2为(44.08±4.17)pg/mL ,对照组为(34.87±5.17)pg/mL ,对比P =0.001,t =14.038。

2.3 研究选取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随访
摘要:目的 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按照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肿痛安胶囊共同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本研究以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取病例80例,来自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取组中40例,以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治疗,即对照组,余下40例则辅助以肿痛安胶囊展开治疗,即观察组。

对两组疗效分析。

结果 ①观察组的整体来哦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优势(P <0.05)。

②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优势(P <0.05)。

③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以及随访期间病情复发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少(P <0.05)。

结论 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以肿痛安胶囊联合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展开治疗,可实现对
整体疗效有效保障,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且存在有较高的安全性,治疗结束后出现病情复发问题的患者也明显较少,综合应用效果与常规治疗比较具有显著优势,适宜推广使用。

关键词:肿痛安胶囊;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复发性口腔溃疡
中图分类号:R632.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ki.1671-3141.2019.58.097
本文引用格式:丁玲.肿痛安胶囊联合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154-155.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58期
155
投稿邮箱:zuixinyixue@
期间病情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例,包含四肢麻木患者2例、皮疹患者1例,占据总选取患者的7.50%,对照组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8例,包含四肢麻木患者3例、皮脂患者2例、胸闷患者3例,治疗期间观察组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19,χ2=8.772)。

随访期间观察组内病情复发的患者有2例,占据总选取患者的5.00%,对照组随访期间病情复发的患者有6例,占据总选取患者的15.00%,随访期间观察组内病情复发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χ2=5.556,P =0.018)。

3 讨论
在不良饮食习惯等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正以较快的速度增加。

口腔黏膜受损后,促使炎症因子被释放,进而促使致敏T 淋巴细胞被激活,导致异常免疫应答。

在中医理论中,该症需划分到“口疮”的范围内,需要从清热祛湿以及扶正祛邪的层面进行治疗[2]。

肿痛安胶囊于近几年被运用于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其主要由天麻、三七、白芷以及天南星等组成,其在抗菌、消炎方面存在有极为重要作用,三七、白芷在清热、消炎层面的功效早已被临床所公认[3]。

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属于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惯用药物,该贴片中存在有大量糖皮质激素,直接贴附在患者病变部位,可实现对溃疡症状的有效改善,但糖皮质激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体免疫力降
低,且长时间使用很容易导致创面出现感染症状,将导致溃疡创面炎性反应更加严重。

故此,在使用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对复发性口腔溃疡进行治疗中,需对用药频率进行合理控制。

按照上述两种药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独使用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治疗的局限性。

早在田利永等[4]研究中指出,按照上述两种药物共同治疗,可充分保障临床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治疗效率,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整体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的对照组,由此可见联合用药的优势。

综上所述,肿痛安胶囊联合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治疗复发性溃疡溃疡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综合应用价值显著,临床上可以将肿痛安胶囊、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视为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主要用药方案,帮助该类患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继英,欧雾拉,王庆.石辛含片联合肿痛安胶囊治疗复发性口腔
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7,30(4):117-118.[2] 郝琦,南晓梅.玉屏风颗粒与地塞米松粘贴片联合治疗复发性口
腔溃疡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6,34(11):99-101.
[3] 黄开明.沙利度胺联合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
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7):59-61.
[4] 田利永,张玉省,赵立杰.肿痛安胶囊联合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顽
固性口腔溃疡86例[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6):954-955.
(上接第116页)高于对照组,且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统计价值,护理前,两组数据检验(P>0.05),不具备分析统计价值,不进行比较,见表2。

3 讨论
小儿患者由于表达能力弱,心智也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因陌生的治疗手段而产生极度恐惧的心理,然后通过哭、闹等方式表达自己拒绝治疗的情绪[3]。

此时若不能及时安抚患儿,不但会延误治疗,还有可能因患儿过分的哭闹而加重病情[4]。

此次研究中,肢体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5],医护人员通过肢体动作、眼神、表情等方式,向患儿传递善意,拉近二者的关系,从而降低患儿的抵触情绪[6]。

结果表明,研究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检验(P <0.05),具备分析价值。

从生活质量变化来看,研究组患儿通过护理肢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和情绪功能五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且数据检验(P <0.05)。

护理前,两组数据检验(P >0.05),不具备分析统计价值,不进行比较。

此结论和邓慧芳[7],等人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通过肢体动作,能够弥补语言沟通的不足,帮助医护人员建立与小儿患儿之间的沟通桥梁,提高患儿的治疗配合度,促进病情康复,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宝焕.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中国
社区医师,2014,32(03):114-115.
[2] 刘昕玲.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
生标准管理,2014,10(09):92-93.
[3] 陈华英.小儿护理工作肢体语言沟通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J].母
婴世界,2016,3(16):127-127.
[4] 郭玉焕.小儿护理工作中运用肢体语言沟通技巧的临床效果[J].
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11(3):125-127.
[5] 张玲.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
学研究,2016,10(24):89-90.
[6] 唐敦英.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基层医
学论坛,2014,28(30):4074-4075.
[7] 邓慧芳.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当
代医学,2014,17(6):130-131.
表2 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
肢体功能
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研究组(n =35)护理前62.2±4.365.3±3.258.1±2.759.6±4.164.8±5.1护理后90.2±1.689.2±1.592.2±1.488.7±1.792.3±1.1对照组(n =35)
护理前61.3±4.166.6±3.459.2±2.458.1±5.365.7±2.6护理后79.2±3.881.9±3.177.3±3.278.4±3.680.2±3.3T -15.783412.540425.237115.305820.5791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