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一)(无答案)(2021学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太原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一)(无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西省太原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一)(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西省太原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一)(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山西省太原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一)(无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一)现代诗文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用了“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等意象,它们属于描述类意象,有象征含义.
B.“嘶哑的”表现出“我”对“土地”的深爱的程度,也为全文定下了忧郁的基调。

ﻫC.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
D. “眼里常含泪水"是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

2.为抒发“我”对这土地的爱,诗歌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分析。

(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冬夜的歌
太阳像一只橙黄的圆橘,渐渐被灰蒙蒙的暮云遮去。

呜呜鸣响的西北风摇撼着树木,摇撼着电线杆。

狂舞的雪片碰撞在窗玻璃上,开始了它化为冰凌的再生……
坐在温暖如春的屋里,靠近银白色热烘烘的暖气片,我在阅读欧·亨利的名作《最后一片叶子》.
写字台上的两盆腊梅和玉兰,给房间增添了淡淡的幽香。

那圆的、扁的、方的、长的,从海滩捡回来的五彩石,点缀于花盆之间,望去完全没有冬日的景象。

妻悠然斜倚于沙发上,正在织一件米黄色的毛线衣.纤细的手指,轻盈地抖动。

不知从何处,传进耳鼓一阵时断时续的悠远的喊声:“各家各户……注意啰……小心煤气……中毒……防火……防盗……”ﻫ这声音由远而近,在寒风凛冽的冬夜回响着,使我油然产生一种苍凉之感.读书的兴致完全被搅乱了。

我刚看到“老贝尔门是住在她们这座楼房底层的一个画家。

他年过六十,有一些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那样的大胡子……"便就此打住,折页合书,忍不住问:
“这是谁?神经病?深更半夜在街里大呼小叫的,不怕惹人烦?"
“你才出差回来,不知道咱们街里出现的新鲜事儿。

"妻继续织着毛线衣,没抬头,“这是一个部队离休的老干部,回来跟女儿、女婿养老的,半个月前开始,天天这么喊呐!”ﻫ“嘿,干嘛不住干休所?”我诧异了.
“大约是怕寂寞。

”妻按自己的理解说.ﻫ“他女儿、女婿也够呛,父亲辛劳了一辈子,晚年应该让他在家享享清福,怎么会让老人到街上干这呢?难道是缺钱花吗?”我不满地嘟哝.ﻫ“哪里话,他的钱多的花不完,给区幼儿园送了三百,国库券买了一千。

"妻抬起头来辩解说,“人家夜间值班,完全是尽义务.”
我呆了,有些不可思议。

听那喊声越来越大,已接近我居住的楼下。

ﻫ“各家各户注意啦,提高警惕,防火防盗,防止煤气中毒——!”ﻫ这声音倏忽间变得顺耳起来,可以听出是走南闯北、有点走了调儿的中原乡音,带着其特有的悠长的拖腔,容易使人联想到草原上的牧人,在广阔的原野呼唤走失的骏马……ﻫ“……喂,这是谁家的自行车?谁的车?快搬进去,天不早啦!”
那绝不是民警们手中拿的那种半导体喇叭。

是纸喇叭筒,还是铁皮的?我猜测,并直起身来,想看清楚这吆喝的老人的模样。

窗玻璃上蒙着一层薄冰.室外是浓深的夜色和飞扬的雪花。

ﻫ“呀,真该死,是我的自行车忘搬了!”妻的脸上含着些微的惊慌。

“我去搬!”
穿上外套我飞步下楼.刚走到二楼楼梯口,见妻的那辆“凤凰”车已搁在梯口的空档上。

ﻫ我的心热了。

ﻫ此后,每天傍晚至深夜,我的耳边都回响着这老人的吆喝声.渐渐习惯了.像听风声、车声、雨声、树声一般习惯.这吆喝声,穿越深深的夜空,把人安然地带入了温暖甜美的梦乡。

因为工作忙,业余时间要赶写技术论文,《最后一片叶子》一直没有读完,真有点对不住欧·亨利先生。

也对不住妻,她读了多遍,向我介绍.不过,那吆喝声却必不可少。

每当此刻,耳神经似乎变得特别敏锐灵巧。

“咦,是时候了,怎么那老人没出来?”我在写字台边不安地问妻子。

“哦,他作为区街系统的先进代表,到市里出席劳模会去了!”妻在读《英语九百句》,乐呵呵地告诉我。

“我说呢!”心,释然了。

“……还有亲爱的,瞧瞧窗子外边,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

难道你没有想过,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唉,亲爱的,这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
我终于读完了《最后一片叶子》,这最后一段大约是小说的文“眼”吧?我大声地读给刚进门的妻听.妻的眼眶湿润了.肯定是为了贝尔门的献身精神。

ﻫ我看看表,该是老人吆喝的时间了。

我凝神静听,没有。

我挨近窗户,还没有,我不安起来。

贝尔门的死和妻子的泪给我带来了不祥的预感.我拉开门,要到阳台上去——
“别等了,”妻在身后喊,声音有些哽咽,“他……在结冰的街上……滑了一跤。

从夜校回来时……我……看到了……他,难站起来了……”妻变得泣不成声.这难道是真的吗?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

ﻫ“各家各户……注意啰……防火防盗……小心煤气……中毒……"
不,我分明听到了那亲切的永不消逝的喊声!像一首动听的灼人心胸的歌。

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ﻫ A.小说中描写了室内温暖如春的氛围,把盆植的幽香、点缀的五彩石等作为背景,主要目的在于渲染夫妻之间感情的融洽。

ﻫB.小说通过“我”的妻子之口叙述了主人公的身份与社会关系、生活与工作现状等情况,表达了她对老人不可思议的行为的不解。

ﻫC.“诧异”“不满”“呆了”“心热"“释然"“不安"这些词语写出了“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主要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

D.小说以“冬夜的歌”为题,反复描写老人的吆喝声,将之喻为“灼人心胸的歌",起到标明线索、提示主旨的作用。

ﻫ4.小说中的“我"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
5。

结合全文,试从内容和艺术手法两大方面探究标题“冬夜的歌”的妙处。

(5分)
二、文言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5题。

荆轲者,卫人也。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

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

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①,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②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

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

”即起,趋出。

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 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荆轲曰:“谨奉教。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争道:争夺博局上的格道。

②嘿:同“默".
6.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目:瞪视
B.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曩:过去,刚才
C.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去:前往
D.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过:拜访
7.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它成于唐,盛于宋.《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用古体诗词的形式写的一首现代诗歌。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C。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D。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传记一开始先交代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他的称呼。

B.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对他怒目而视;与鲁勾践玩博戏,鲁勾践发怒呵斥,都反衬了他的隐忍。

C.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

D.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田光结识荆轲时,田光就推荐了他。

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3分)
(2)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3分)
10.下列各组句中不全含有词类活用的一组是( )(2分)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乃朝服ﻫ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群臣怪之ﻫC.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匣封之ﻫ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太子迟之
11.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ﻫ
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2. 下列各组句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是()(2分)
A.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 秦伯说,与郑人盟
B.秦王还柱而走/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C.卒惶急不知所为/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D.燕王诚振布大王之威/失其所与,不知
13。

下列各组句中不全含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2分)
A.行李之往来 /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B.为之奈何/ 则秦未可亲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今行而无信 / 而伤长者之意
14。

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
B.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15.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ﻫ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状语后置句)
B.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ﻫ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
(2)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3)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

(5)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这一意思时,我们可以引
用《〈论语>十则》中的一句: , .
四、语言文字运用(8分)
1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2分)
A、第31个教师节的晚上,我们学校举行了庆祝会,在载歌载舞中,大家尽享天伦之乐。

B、“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那些曾经指点江山的国际政治人物不会被历史所遗忘,他们的一举一动依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C、时势造就英雄,每个纷乱的历史时代总会产生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D、图穷匕见,这个一向以友好邻邦来标榜的霸权主义者,终于撕去了“友谊”的面纱,赤裸裸地进行军事交涉了.
18。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是( ) (2分)
A、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打破高考户籍限制,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无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
B、诗人在赞美大堰河无私养育她的乳儿的同时,还通过讲述大堰河的不幸遭遇,对给大堰河带来无尽不幸的黑暗社会的愤慨。

C、鲁迅先生的孙子周令飞先生远道而来,为现场的观众朗诵了鲁迅先生在厦大执教期间写下的著名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庆祝厦门大学建校89年。

D、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夏衍尽自己最大努力,搜集素材,完成了《包身工》这部划时代的作品.
19。

下面一首《沁园春》上阕打乱了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①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

②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

③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④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

A.②④①③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③①④
20。

下面的一幅对联,打乱了顺序,请你将其整理为一幅较为工整的对联。

(2分)
康桥河边旷世伟人多情游子橘子洲头作别西天云彩书写壮志豪情
上联:
下联:
五、作文(4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等待是船长期盼的灯塔,等待是久旱后的甘霖,等待是获得新生的种子。

等待,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等待,也可以是个体(或群体)对某件事的等待。

在等待中可以积蓄力量,随时准备抓住机遇,大显身手;也可能在等待中虚度韶光,挫失了锐气,错失良机。

等待的滋味是美的,是甜的,是酸的,也是苦的。

请以“等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山西省太原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一)(无答案)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 above is the whol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Gorky said: "the book is the ladder of human progress." I hope you can make progress with the help of this ladder. Material life isextremely ri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all of which gradually change the wayof people's study and leisure. Many people are no longer eagerto pursue a document, but as longas you still have such a small per sistence, youwill continue to grow and progress. When the complex world leads us to chase out,reading an article or d oing a problem makes us calm down and return to ourselves. With learning, we can activateour 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establish our belief, keep our pure spiritual world and resistthe attack of the external world.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