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患者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上腹部相关手术的高龄患者麻醉的方式,为手术麻醉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期间门诊收入住院部的86例行相关上腹部手术的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

研究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联合,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全麻。

观察两组一般情况。

结果:研究显示,两组间在阿曲库铵及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方面比较,以及苏醒期在心率、血压、NE、E等指标比较,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上腹部相关手术选择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具有显著效果。

标签: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临床中行上腹部相关手术的高龄患者日益增加,术前麻醉已成为了临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且由于高龄患者机体脏器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常常合并潜在心肺能力代偿差、心肌缺血等疾病,导致高龄患者术前麻醉以及围术期的危险性增加。

为探究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特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期住院部收治的86例上腹部相关手术的高龄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期间医院住院部收治的86例行上腹部相关手术的老年患者,所有患者ASA为Ⅰ级或Ⅱ级,其中胃大部分切除术者20例,胃癌根治术者31例,胆道相关手术者35例。

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3例。

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60-80岁,平均(75.2±3.6)岁。

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在61-79岁,平均(75.0±3.2)岁。

两组高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研究过程,并签定知情同意书。

1.2病例选取标准
本次研究患者均为门诊收入后确诊者,排除文盲、严重肝肾功能疾病、精神病史及精神病家族史、智力或认知障碍以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1.3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肌注重庆药友制药公司生产的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50021536)100mg+山西天源制药公司生产的阿托品注射液(国药准字H14021324)0.5mg;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建立好通畅的静脉通道,然后给予江苏恩华药业股份公司生产的咪达唑仑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31037)
0.05mg/kg-0.07mg/kg+西安立邦制药公司生产的丙泊酚注射液(国药准字H19990282)1.0mg/kg-1.5mg/kg+浙江仙琚制药股份公司生产的阿曲库铵(国药准字H20090202)0.6mg/kg-1.0mg/kg+江苏恩华药业股份公司生产的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13508)4ug/kg进行麻醉诱导;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先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给予试验量3mL 1.6%盐酸利多卡因+0.2%盐酸丁卡因混合液,观察5分钟后无不良反应,然后根据手术需要继续追加药物,并将麻醉平面维持在T4-12之间,然后再实行全麻诱导。

1.4观察指标
对麻醉前后不同时间点患者心率、血压、、去甲肾上腺素(NE)、外周血肾上腺素(E)进行测定,并记录两组阿曲库铵、异丙酚的用量、手术时间、躁动、精神障碍、术中知晓等。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

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阿曲库铵、异丙酚用量、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术中阿曲库铵、异丙酚使用剂量,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均存在不同差异,详见表1.
表1:两组阿曲库铵、异丙酚、手术及苏醒时间比较(n;mg;h;min)
注:研究显示,两组在阿曲库铵及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血压、NE及E均有不同程度变化,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血压、NE及E均有不同程度变化
注:研究显示,两组苏醒期在心率、血压、NE、E等指标比较,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结论
围术期患者机体出现应激反应的主要原因就是手术创伤,而应激反应是内分
泌、免疫及神经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交感神经、肾上腺皮质醇、肾素-血管紧张抑制素等系统产生影响而致[1]。

过度应激反应会导致机体代谢异常、能量消耗、器官功能衰竭等。

相关研究显示[2],手术时全麻无法很好地阻断上腹部手术所致的儿茶酚胺水平升高。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心率、血压、NE及E等指标水平在术后,较研究组均显著增高,P<0.05。

手术时仅给予单纯全麻只能对患者大脑皮质的边缘系统以及下丘脑在大脑皮质中投射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并不能有效阻断局部刺激传导至交感低级中枢[3]。

所以,苏醒期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NE、E均升高,这对于高龄患者尤为不利。

而仅给予硬膜外麻醉并不能有效的阻断迷走神经,无法抑制手术探查过程中脏器牵拉所致的应激反应,患者极易出现呕吐、恶心、鼓肠等不适,若临床未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可能对患者生命产生危险[4]。

但硬膜外麻醉对肾上腺髓质所传导的冲动具有阻断作用,导致NE、E 分泌降低,同时对伤害刺激导致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兴奋产生抑制作用,并对组织区域中交感神经纤维产生阻断作用,促使其阻滞范围内容量血管与阻力血管扩张,进一步降低心负荷,降低了上胸段血压、心率,调节并改善心肌氧供,可大大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15]。

研究显示,两组在阿曲库铵及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进一步证明全麻与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在高龄患者上腹部手术中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

综上所述,全麻与硬膜外麻醉的联合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全麻或单纯硬膜外麻醉,联合麻醉具有取长补短的作用,尤其是上腹部相关手术的高龄患者,既能有效的阻断局部刺激传导至交感低级中枢,有效的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同时又可以减少全麻药物的用量,有助于患者手术后的苏醒与恢复,因而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魏利娟.老年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中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543-1545.
[2]张占军,胡腾,周华等.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术中应激反应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2):25-26.
[3]赵建勇,梁效安,胡燕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在上腹部大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6):827-829.
[4]林丽珍,付荣泉,沈晓雅等.老年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策略[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3):3636-3637.
[5]朱洪远,刘充卫,姜华华等.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与全凭静脉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306-4307,43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