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题6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
拟题66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总题数:20,分数:20.00)
1.生命,是来自上天的______。
在父母的期盼中,我们呱呱坠地。
因而,生命______了太多希冀的目光和绵绵的情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
A.赠与承受
B.恩赐承袭
C.馈赠承载√
D.宠儿承担
解析:[解析] 第一空,“赠与”为法律专业用语,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
对象不能为“生命”,排除A。
第二空,“承袭”常与“爵位”“衣钵”“旧制”等搭配,“承担”常与“责任”“义务”等搭配,这两个词均不能与抽象的“目光”“情意”搭配,排除B、D。
本题选C。
2.我喜欢在工作之余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探寻城市中那些______的古迹和古迹后面那些有韵味的老故事。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
A.闻名遐迩
B.门庭冷落
C.鲜为人知√
D.人迹罕至
解析:[解析] 既然是存在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便不会是“人迹罕至”的;既然需要“探寻”,表明知名度不高,所以也不会是“闻名遐迩”的。
故排除A、D。
“门庭冷落”一般是形容上门交往的人稀少,显得冷清,不能用来形容“古迹”。
故本题答案为C。
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3.今年的股市再掀热潮,而事实证明,自从资本市场诞生以来,股市从来就不是一个投资场所,______上都是投机者在博弈。
股票的价格从来就没有在经济学者理论上的______价格驻足,更多的是在泡沫和负泡沫之间来回奔波。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
A.实际稳定
B.基本均衡√
C.事实稳定
D.本质均衡
解析:[解析] 题干前后两个句子具有相似结构,其句式必然存在某种对应性。
由后一个句子“从来就不是……更多的是……”的结构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必与“更多的是”具有相似的含义,选项中只有“基本”符合词义,故正确答案为B。
“均衡价格”是经济学概念。
指的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
也就是这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价格。
4.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______,告之以祸难而观其______,醉之以酒而观其______,临之以利而观其______,期之以事而观其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
A.勇性廉信识
B.识勇性廉信√
C.勇信性识廉
D.性识勇信廉
解析:[解析] 这是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这段古文的意思是:用向他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来看他的志向、志趣,用穷词激辩来观察他的应变能力,用向他咨询计策来考查他的见识,用告诉他祸难来考查他的勇气,用喝酒来观察他的心性,用利益来考查他是否廉洁,用托付他办事来观察他是否讲信用。
所以选B。
5.人都说西湖的神韵在于______:三面春山如睡,中间盈着一汪湛湛碧水,真有“流出桃花波太软”的娴静;人又说西湖的神韵在于______,依依可人的苏堤白堤上,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这份景致只有天宫仙境可比;人又说西湖的神韵在于______,她云山逶迤,亭台隐现,真有泼墨山水欲露还藏的意趣;人又说西湖的神韵在于她的______,她那四时八节之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俱有灵秀之气,冬赏腊梅春折柳,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更让人流连沉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
A.清幽绮丽奇俏多彩√
B.清丽清幽多彩奇俏
C.奇俏多彩清丽清幽
D.多彩奇俏清幽清丽
解析:[解析] 选项中的四个词,都是相应后文语句的概括。
第一空,由“三面春山如睡,中间盈着一汪湛湛碧水,真有‘流出桃花波太软’的娴静”可知,此处体现的是“静”,而四个词语中能体现“静”的只有“清幽”。
由此可初步确定答案为A。
再看第四空,“她那四时八节之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俱有灵秀之气,冬赏腊梅春折柳,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对应的是“多彩”。
且A项其他词语代入也符合其后所描述的西湖神韵的特征。
故本题答案选A。
6.灾难性事件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影响。
灾难的突发性决定了报道的______是第一位的。
最快的时间、最新的报道,才能满足人们在灾难发生后对______的迫切需求和思想混乱时的心理需求。
能否快速地投入新闻报道成为决定此类新闻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
A.内容真相
B.方式沟通
C.实效事实
D.速度信息√
解析:[解析] “最快的时间、最新的报道”是对第一空的解释,由此可知第一空填“速度”最恰当,故本题答案为D。
7.留学异国的人常有“边缘人”的苦闷。
人们显然不可能在进入一块陌生国土的同时,就在一瞬间也加入它的文化,而原来的文化背景又会由于天长地远而渐渐疏离。
在实际生活中,两种______的文化,会经常骤然直率地在我们面前相遇、碰撞,一开始真有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的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
A.水火不容尴尬
B.截然不同窘迫√
C.南辕北辙狼狈
D.针锋相对失落
解析:[解析] 这里是对两种文化的比较,“水火不容”“针锋相对”语义过重,排除A、D。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不合文意,排除C。
故本题答案为B。
8.生活中,每一秒都有无数种可能,任何瞬间一旦错过,就不会再重演,然而只有那些能够向我们______足够有力信息和情绪的决定性瞬间才有记录的价值和意义。
为了这样的瞬间摄影师需要付出很多,比如洞
察这种瞬间的感知力,等待这种瞬间的______和捕捉这种瞬间的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
A.传递耐心技巧√
B.展示信心素质
C.表达决心能力
D.获取恒心灵感
解析:[解析]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根据“洞察”对应“感知力”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与“等待”相对应,答案只能从A、D中选择。
“决定性瞬间”不能够“向我们获取信息”,只能“向我们传递信息”,故本题答案为A。
9.“最美妈妈”吴菊萍,获得了“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的称号。
评委给她的颁奖词是:危险______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______。
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
A.裹挟摇摆仰望√
B.夹带动摇仰视
C.裹挟动摇仰视
D.夹带摇摆仰望
解析:[解析] “裹挟”指把别人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
“夹带”指夹杂。
“裹挟”符合题意,排除B、D两项。
“动摇”常用于形容信心、意念的不坚定,而“摇摆”更符合天平本身的特征。
故本题答案为A。
10.童话故事最初是传统口述民间故事的一部分,通常会被______得极具戏剧性,并以口耳传诵的方式世代流传。
因此,童话的历史难以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
A.表达证实
B.刻画考察
C.讲述考证√
D.描绘确定
解析:[解析] 童话故事以口述的形式被人们传承,故第一空应填入的词和“口述”相关,则排除B、D。
历史通常和“考证”搭配,更能体现历史的严肃性。
故正确答案为C。
11.记得有一位诗人说过这样的话:诗人要作诗,犹如植物要开花,因为他非开不可的缘故。
______你摘去吃了,______中了毒,也是你自己错。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
A.如果即使√
B.既然而是
C.所以即使
D.如果而且
解析:[解析] 先看第二空,“而是”“而且”与“也”不搭配,排除B、D两项。
再看第一空,分析可知,题干第二句与第一句并非因果关系,只是借用了第一句的比喻,排除C。
故本题答案为A。
12.人生的奥妙就在于与人相处。
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
A.一鸣惊人
B.脱颖而出
C.出人头地
D.出类拔萃√
解析:[解析] 分析可知,所填词语应与“优秀”构成递进关系。
“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从词义可知,二者都不合要求,排除A、B。
“出人头地”指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出类拔萃”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这两者意思相近,但前者语义过重,排除C。
故本题答案为D。
1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一句是:
(分数:1.00)
A.前来探望的人络绎不绝,把小小的病房挤得间不容发。
B.现在让这个人占了便宜,他必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一些小岛屿在这次飓风中犹如咸鱼翻身,惨况空前。
D.丽江古城里的建筑鳞次栉比,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
解析:[解析] A项中,间不容发: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在这里用来说病房空间小,对象使用错误。
B项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意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褒义成语误用在贬义语境。
C项中,咸鱼翻身:现指一个人正处于低靡期的阶段时,突遇一些意外的机遇而出现的转机或好转。
用在这里与句意相悖。
D项中,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用在这里正确。
故选择D项。
14.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或语病的一句是:
(分数:1.00)
A.在这件事情上,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B.运动会开幕式后,上演了名为《太阳·冰雪·亚细亚》的大型文艺表演。
C.这种将企业各方面的权利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保障。
D.本市的电话业近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需发展。
√
解析:[解析] A项断句位置不同引起歧义,可以理解为“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或者“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B项成分残缺,“上演了”前面缺少主语。
C项成分残缺,缺定语中心语,应该在“明确”后面加上“的做法”。
1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分数:1.00)
A.这次计算机考试的题目并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
B.初次相见时,还是十来岁的孩子,但年龄的差距使我们没有太多话题,故而谈得极少。
C.欣赏一首好诗并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简单,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D.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解析:[解析] B项“还是十来岁的孩子”的主体指代不明,C项“这方面”是指“欣赏一首好诗”还是“创作一首好诗”指代不明,D项大家是对“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这件事感到气愤还是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这一行为感到气愤表达不明确。
故正确答案为A。
16.下列句子中用词无误的一句是:
(分数:1.00)
A.经过一番搏斗,他制服了那两位小偷。
B.本产品迎合顾客需要,质量上乘,价格公道。
√
C.我和他虽然见过几次面,但还素昧平生。
D.您肯出席今天的会议,使与会者深感荣幸。
解析:[解析] A项的“位”表量词用于人时含有敬意,用来指小偷不恰当。
C项“素昧平生”指一向不相识,与“见过几次面”矛盾。
D项“深感荣幸”用于自谦,不能用于指别人。
故答案选B。
17.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分数:1.00)
A.盗伐森林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又不够,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玉兔号巡视器漫步月宫,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必将彪炳千古。
C.日本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不断抬头,兴风作浪,这将影响和威胁亚太地区的和平。
D.直到锒铛入狱,这个贪官才痛定思痛地说了句心里话,后悔当初见钱眼开,落到这个下场,教训真是刻骨铭心。
√
解析:[解析] “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定过后再回想当时痛苦的情景。
用来形容贪官的后悔不合适。
故本题答案为D。
18.北极海域浮冰面积逐渐减小,总计缩小达20%左右,使北极熊难以在浮冰上长久立足,加之某些国家对海豹大量捕杀,使本来就不多的北极海豹越来越少,北极熊更难在浮冰上捕食海豹。
我们来到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西北海岸北纬80度附近一海湾时,惊讶地拍摄到了北极熊捕鱼的全过程。
我们看到,北极熊改变了以捕食海豹为生和“不下水”的习性,开始跳下冰冷的海水,抓鱼为食。
这段文字充分表明:
(分数:1.00)
A.聪明的物种更能适应环境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北极环境日益恶劣
D.环境变化改变了北极熊的生活习性√
解析:[解析] 文段介绍了在不利的环境(浮冰面积减小,食物海豹的数量减少)中,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发生了改变(下水,抓鱼)这一现象。
文段一直围绕“北极熊”这一主体来论述,选项中与此相关的只有D项,故当选。
文段只讲了北极熊因环境变化改变了生活习性,没有讲到不适应环境而灭绝的现象,所以文段没有充分说明B项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9.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态文明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正如国外学者所指出的,“没有环境保护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不保护环境,经济就会陷入“增长的极限”;通过保护环境优化发展,经济则会有“无限的增长”。
对“没有环境保护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的准确理解是:
(分数:1.00)
A.没有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势必带来生态文明的灾难√
B.没有环境保护,经济繁荣只会昙花一现
C.经济发展一定会造成环境破坏
D.有了环境保护,经济才会有持续的发展
解析:[解析] C、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文段首句为中心句,指出了生态文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后的内容是对文段首句的进一步阐释,与此最相符的为A项,故本题答案为A。
20.老鼠是人人喊打的坏蛋,不过它可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如果鼠类数量过多,大量啃食草根,那就会使食物减少,鼠类死亡率增加,生殖力下降。
同时,鼠类过多还会使它们的天敌——鹰、黄鼠狼等得以发展,反过来抑制鼠类的增加。
等到鼠类减少到一定程度,草原生态系统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根据这段文字的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
A.老鼠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B.鼠类越少越易恢复草原生态系统原状√
C.鼠类过多会使鹰和黄鼠狼等得以发展
D.鼠类数量过多会间接导致其生殖力下降
解析:[解析] B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与常识不符,文段说的是“鼠类减少到一定程度”,而非越少越好。
故本题答案为B。
二、第二部分数量关系(总题数:0,分数:0.00)
三、数字推理(总题数:5,分数:10.00)
21.13,20,41,90,195,______
(分数:2.00)
A.405
B.412 √
C.419
D.395
解析:[解析] 等差数列变式。
22.
A.
B.
C.
D.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23.0,3,8,15,24,______
(分数:2.00)
A.35 √
B.48
C.64
D.72
解析:[解析] 各项可依次改写为1 2 -1,2 2 -1,3 2 -1,4 2 -1,5 2 -1,(6 2 -1=35)。
24.6,8,10,11,14,14,______
(分数:2.00)
A.16
B.17
C.18 √
D.20
解析:[解析] 间隔组合数列,奇数项6、10、14、(18)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偶数项8、11、14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25.
A.
B.
C.
D.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原数列可改写为,底数的递推规律为2×3+2=8,8×3+2=26,26×3+2=80,80×3+2=242,。
四、数学运算(总题数:5,分数:10.00)
26.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为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中,都没有及格的有4人,那么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
(分数:2.00)
A.22人√
B.18人
C.28人
D.26人
解析:[解析] 容斥原理问题。
由题意可知,两次考试都不及格的有4人,则两次考试中至少有一次及格的有(32-4)人;根据容斥原理公式,两次都及格的人数为26+24-(32-4)=22人。
27.有红、黄、蓝、白珠子各10粒,装在一个袋子里,为了保证摸出的珠子有两颗颜色相同,应至少摸出______粒。
(分数:2.00)
A.3
B.4
C.5 √
D.6
解析:[解析] 考虑最差情况。
当四种颜色的珠子各摸出1粒后,只要再摸出1粒,必有两颗颜色相同。
故应至少摸出5粒。
28.计算从1到100(包括100)能被5整除的所有数的和是:
(分数:2.00)
A.1100
B.1150
C.1200
D.1050 √
解析:[解析] 能被5整除的数构成以5为首项,100为末项,100÷5=20为项数的等差数列,故所求为(5+100)×20÷2=1050。
29.银行存款年利率为2.5%,应纳利息税20%,原存1万元1年期,实际利息不再是250元,为保持这一利息收入,应将同期存款增加到:
(分数:2.00)
A.15000元
B.20000元
C.12500元√
D.30000元
解析:[解析] 为保持利息收入,应将同期存款增加到250÷[2.5%×(1-20%)]=12500元。
30.某商场促销,晚上八点以后全场商品在原来折扣基础上再打9.5折,付款时满400元再减100元,已知某鞋柜全场8.5折,某人晚上九点多去该鞋柜买了一双鞋,花了384.5元,问这双鞋的原价为多少元钱? (分数:2.00)
A.550
B.600 √
C.650
D.700
解析:[解析] 若付款时不满400元,则原价为(384.5÷95%÷85%)元,结果为非整数,没有选项符合;若付款时满400元,则原价为(384.5+100)÷95%÷85%=600元,选择B。
五、第三部分判断推理(总题数:0,分数:0.00)
六、图形推理(总题数:5,分数:10.00)
3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每组前两个图形去掉相同部分后,第一个图上下翻转与第二个图组合得到第三个图形。
3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图形整体依次顺时针旋转90°得到下一个图形,故选B。
33.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成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
A.①②⑤,③④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④⑥,②③⑤
D.①③⑤,②④⑥
解析:[解析] ②⑤⑥的黑色阴影都在图形的中心,①③④的黑色阴影都在图形的边缘。
3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从每行来看,小黑点沿折线向右移动一格,黑方块向左移动一格得到下一个图形。
35.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排除法:把选项的图形展开和题干图形对比,首先排除C、D项,因为C、D项展开后会出现一个长方形连接两个黑色三角形的情况,其次排除A,由于A项展开后由一个长方形连接的白色和黑色三角形的相对位置不对,B项是正确的。
七、逻辑判断(总题数:5,分数:10.00)
36.某市计划进行立体交通设施建设,称建设立体交通设施能大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以下哪个选项最能支持这一观点?
(分数:2.00)
A.建立立体交通设施的往往是那些人均汽车占有率较高的城市
B.城市规划部门表示,修建立交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车分流
C.没有建造立体交通网的城市也没有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减少人车相撞事故的发生率
D.据统计,人车相撞事故发生率较低的城市都有稳定的立体交通网√
解析:[解析] 题干观点是立体交通设施能大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A项说明的是建立立体交通的客观条件,与题干观点无关;B项“目的”并非一定是可以达到的,且人车分流并不必然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C项没有建造立体交通网与题干论点无关;D项为题干论点提供了一个统计数据,直接支持了题干观点。
因此答案为D。
37.出于安全考虑,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
在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中有一些是W品牌的。
所有W品牌电梯都不存在安全隐患。
由此可以推出:
(分数:2.00)
A.有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
B.有些W品牌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
C.有些W品牌的电梯不需要更换钢索
D.所有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使用年限都超过了10年
解析:[解析] 题干“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中有一些是W品牌的”,换位推理得“有一些W品牌电梯必须更换钢索”,即B项;A、C两项由题干不能推出;“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换位推理后得到“有些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使用年限超过了10年”,不能推出D项。
故答案选B。
38.面试中某组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开头引用了古诗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考官微微颔首,表示赞扬。
接着第二个考生回答问题时也引用了这句古诗,考官感到疑惑。
该组考生26名,其中15名考生在回答时都引用了此诗。
不仅如此,其他内容、用语、动作都很相似,甚至相同。
原来是15名考生参加了同一面试培训班,对自己的回答比较满意,结果得分却不理想。
以上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分数:2.00)
A.考官对培训生没有好感
B.考官认为引用古诗夸夸其谈,缺乏真实性和说服力
C.参加培训班无助于提高成绩,甚至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
D.考官面对的是26名考生,而考生仅对其自己的情况作出判断√
解析:[解析] 题干需要解释的矛盾现象是:考生对自己的回答满意,但得分却不理想。
D项最能解释,其他几项均是主观推断,不一定是题于现象产生的原因。
故答案选D。
39.同卵双生子的大脑在遗传上是完全相同的,当一对同卵双生子中的一个人患上精神分裂症时,患病的那个人的大脑中的某个区域比没患病的那个人的大脑中的相应区域小。
当双胞胎的两个人都没有精神分裂症时,两人就没有这样的差异。
因此,这个发现为精神分裂症是由大脑的物质结构受损而引起的理论提供了确切的证据。
下面哪项是上述论述需要的假设条件?
(分数:2.00)
A.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的大脑比任何不患精神分裂症的人的大脑小
B.精神分裂病患者的大脑的某些区域相对较小,并不是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使用医药的结果√
C.同卵双生子中一个人的大脑平均来说不比非同卵双生子的人的大脑小
D.当一对同卵双生子都患有精神分裂症时,他们大脑的大小是一样的
解析:[解析] 题干的结论是精神分裂症是由大脑的物质结构受损而引起的,B项是题干论证所必须假设的,否则就会使题干出现“因果倒置”的错误,即不是因为大脑物质结构受损而引起精神分裂症,而是因为患精神分裂症才导致大脑物质结构受损的。
40.某市运动会举行女子5000米比赛,A队、B队、C队各派了三名运动员参加。
比赛前,四名体育爱好者在一起预测比赛结果。
甲说:“A队训练就是有一套,这次的前三名非他们莫属。
”乙说:“今年与去年可不同了,金银铜牌A队顶多拿一个。
”丙说:“据我估计,B队或者C队会拿奖牌的。
”丁说:“第一名如果不是A队的,就该是B队的了。
”比赛结束后,发现以上四人只有一人言中。
下列选项中,哪项最可能是该项比赛的结果?
(分数:2.00)
A.第一名A队,第二名A队,第三名A队
B.第一名A队,第二名C队,第三名B队
C.第一名B队,第二名A队,第三名C队
D.第一名C队,第二名A队,第三名A队√
解析:[解析] 甲的预测相当于“B队和C队都不能够进前三名”,与丙的话是矛盾关系,由“只有一人的预测是正确的”可知,乙和丁的预测错误。
由丁的预测错误可知,第一名不是A队也不是队B,即第一名是C队;再由乙的预测错误可知,前三名A队不止占一席,故第二、三名都是A队。
答案选D。
此题也可用代入法解题。
八、定义判断(总题数:5,分数:10.00)
41.积极错觉是指当自我由于消极的信息而使自尊心面临威胁时,用理想化的自我、不现实的乐观或夸大的可控性感知等作为缓冲器,来保护自己的自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积极错觉的是:
(分数:2.00)
A.某男生追求女生失败,认为对方是因为害羞不敢答应√
B.很多人觉得考试时间很紧张,可小林还觉得时间足够
C.某人担心经理对自己印象差,每天提早到办公室上班
D.某男考研究生屡次失败,但其坚信天道酬勤终获成功
解析:[解析] 积极错觉的定义要点有:①由于消极的信息而使自尊心面临威胁;②用理想化的自我、不现实的乐观或夸大的可控性感知等作为缓冲器;③保护自己的自尊。
B项觉得考试时间足够不符合①;C项提早上班不符合②;D项坚信天道酬勤考研成功不符合②;A项符合定义要点。
故答案选A。
42.“心境”就是使人的所有其他情绪都染上某种色彩的、比较持久的一种情绪状态。
如当一个人的心境愉快时,他倾向于以肯定的眼光来评价他所看到的一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心境的是:
(分数:2.00)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C.江绪秋风至,他乡离别心
D.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解析:[解析] 根据定义,心境是一种情绪状态。
D项只是一种拟人,并未涉及人的情绪状态,不符合定义。
故答案选D。
43.逆反效应,是指受众由于受某种原有立场、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产生与传播者的传播意图相反的心理倾向。
致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受众因素和传播者因素。
从受众方面的原因来讲,最主要的就是受众本身所持有的思维定势。
从传播者方面来讲,传播内容的不实、传播方式的不妥当,都会引起逆反心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结果不符合逆反效应的是:
(分数:2.00)
A.好戏连续亦生厌
B.减肥过度导致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