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幼记趣》同步练习(苏教版七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广西自治区南宁市(非课改)
(一)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蚁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必细察其纹理必先苦其心志
B.以虫蚁为兽扶苏以数谏故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

D.驱之别院盖追先帝之殊遇
8.用讲述大意的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

A.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B.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译文:
10.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语是()
A.明察秋毫 B.物外之趣 C.怡然称快
11.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

”请结合
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
味盎然?
答: 7.A(A代它B把;因为。

c被;给。

D代它;的。

) 8.①
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②庞然大物:指高大的
东西。

也用来形容外表强工团大实际却很脆弱的东西。

9.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10.B 11.①
童年的“我”,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②“我”善于观
察和发现,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

二.2006年海南省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1题。

(18分)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
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
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选自《两小儿辩日》)
[乙]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
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
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节选自《闲情记趣》)
18.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盘盂(yū ) B.探汤(tāng) C.鹤唳(lì)
D.怡然(yí)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日始出时去人近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日初出沧沧凉凉 (4)项为之强
20.翻译句子。

(6分)
(1)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文:
21.[甲]、[乙]两段文字均表现了儿童的聪明智慧,但各有
侧重。

甲段通过对话表现了儿童的——特征,乙段则通过描
写表现了儿童的——特征。

你欣赏这两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
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6分)
答:
18.A(2分) 19.(1)去:距离(2)故:所以 (3)苍苍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4)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以上每小题1分,共4分)20.(1)谁说你见多识广呢?(或:谁说你很智慧呢?谁说你很聪明呢?) (2)(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以上每小题3分,共6分。

“孰、汝、知、私、拟”等几个词要落实好,能将句子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可得满分。

如个别重点词落实不好,表意不够清楚、完整,酌情扣1~2分。

翻译的句子与原意相差甚远的.不给分。

)21.探求事理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凝神观察,大胆想象,富有好奇心示例;欣赏第一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是因为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大胆质疑;欣赏第二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因为他能专注地观察事物,且能驰骋想象,这能大大地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本题6分,前两空每空2分,意义相近即可。

后一问2分,分析合理即可。

第二空中的三句答案任答出一句都可给满分)22.略
文言文译文
【甲】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

就问他
们在辩论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
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
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
觉得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嘲笑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乙】回想我童年的时候,能够对着太阳张开眼睛,明察秋毫,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夏日的蚊子声音像
雷鸣,我心里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

心里这么想,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变成仙鹤了。

我抬起头看,脖子都
硬了。

我又让蚊子留在帐子里面,慢慢地吸口烟喷出来,叫蚊子冲烟飞鸣,当作青云中的白鹤观看,果然就像鹤唳云端
一样,令人怡然称快。

三.2006年永州市初中毕业会考试卷
(三)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
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吓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沈复《闲情记趣》)
17、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细察其纹理(细小)B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C、方出神(正)
D、徐喷以烟(慢慢地)
1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每句2分)
(1)蹲其身,使与台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文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
说你喜欢的理由。

(3分)
答:
(三)17、(2分)A18、(4分,每句2分)(1)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

(2)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
它吃掉。

19、(3分)(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写出内容1分,写出理由2分。

示例: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理由:正当“我”看得格外入神时,癞虾蟆破坏了“我”的兴致。

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

这充分地写出了“我”儿时的天真活泼和独特的生活情趣。

四.2007年福州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3题。

(8分)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
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
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⒓本文第③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像,第④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仔细观察。

请从这两段中各找一个相关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4分)
⑴丰富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仔细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⒔本文生动描述了“时有物外之趣”的三件事,请任选两件
加以概括。

(4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⒓⑴丰富想像的语句如:①以丛草为林②以虫蚁为兽
③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⑵仔细观察的语句如:①见二虫斗草间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每空2分,共4分。

⒔观蚊如鹤神游草丛(花台)鞭驱虾蟆(观虫斗,驱虾蟆)每空2分,共4分。

(概括合理均可)
五.2009福建莆田市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15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
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
别院。

5、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
(1)项为之强强:___________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___________
(3)捉虾蟆,鞭数十鞭:___________
6、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记述了几件什么趣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这对你有什么启
示?(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僵”,僵硬被鞭打
6、遇见细小的东西必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事物之外的乐趣。

7、本文记述了观飞蚊、观草木、观虫斗三件趣事
8、这些小事之所以能成为作者幼年时的趣事,是因为作者对这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大胆而富有童心的联想和想象,这启示我们应当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永葆童心,敢于想像联想,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
少年。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
/1004/94269.asp幼时记趣
预备训练
1、给下面的字注音
藐()唳()砾壑()庞()
2、解释下面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明__________ 物外__________ 私_________
神游________ 拔_________
l 课堂达标训练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目,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子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及词语。

明:_______ 秋毫:_______
私拟:_______ 项为之强: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细节表现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

3、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

把蚊群“冲烟飞鸣”想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填8个字)
4、作者用词很生动,一个“_______”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景;一个“_________”字使人仿佛听到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幼时记趣》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代作家__________。

“记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文章后,你能说出作者幼时的乐趣来自何处吗?(不超过1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 课堂提高训练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声甚厉。

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

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制之。

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

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

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1、“似有物制之”一句中的“物”就是__________,“之”指代_________。

2、找出文中有“看”这一意思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横线划出直接描写螳螂的句子。

4、概括故事内容,把它作为本文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
明察秋毫项为之强常蹲其身凹者为壑
2、翻译句子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①《幼时记趣》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___代作家。

②本文围读“________”这一中心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课外强化训练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

砾()壑()怡()庞()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使与台齐:观之正浓:盖一癞蛤
蟆:鞭数十:
3、将语段中出自想象的语句用横线划出。

4、作者用“定”、“细”二字分别修饰“目”、“视”,强调
了。

5、第2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在这里的意思
是,现多用来形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幼时记趣
预备训练:1.miǎo lìlìhèpang 2.眼力物体本身之外(世俗之外)暗地里精神游历搬,移开
课堂达标训练:1.眼力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来的细毛,形容极其细小的东西暗地里脖颈因此僵硬了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3.青云白鹤鹤唳云端4.冲唳5.观蚊如鹤6.《浮生六记》清沈复把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细心观察奇特的想象
课堂提高训练:1.螳螂蛇2.觇审视视3.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之不去4.螳螂捕蛇
课堂检测:1.眼力可以看到极其细小的东西脖颈都因此僵硬了常常蹲下自己的身子凹下去的地方为山沟2.想象在里面亲身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愉快,自得其乐.舌头一吐,两只虫子都被(它)吞下去了。

3.①《浮生六记》沈复三白清②记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
课外强化训练:1.lìhèyípáng 2.一样高程度深原来鞭打3.“以丛为林,……凹者为壑”“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4.观察的仔细5.庞然大物癞蛤蟆外表强大而实际很脆弱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