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册亨县2012~2016五年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册亨县2012~2016五年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
周程; 胡玲; 黄丽
【期刊名称】《《皮肤病与性病》》
【年(卷),期】2017(039)006
【总页数】3页(P418-420)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 流行特征; 分析
【作者】周程; 胡玲; 黄丽
【作者单位】贵州省册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册亨552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1.8+1; R512.91
册亨县2004年9月报告了首例HIV感染者,截止2016年底,全县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161例,死亡(失访)44例,2012年以前疫情平稳,2012年起疫情逐年上升,呈现爆发式增长,(2012~2016)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147例,占比91.30%。

为了解册亨县近五年艾滋病疫情特点及流行趋势,现将册亨县(2012~2016)年艾滋病疫情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抽取册亨县(2012~2016)年艾滋病常规监测资料,感染者随访记录及个案资料等。

1.2 方法用描述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情况 (2012~2016)年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147例,感染率61.25/10万。

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3例,艾滋病病人64例;死亡(失访)40例。

2012年19例,2013年17例,2014年21例,2015年34例,2016年56例,5年报告数占累计报告数的91.30%(147/161),特别是2015、2016年报告数出
现同比61.90%(13/21)、64.71%(22/34)的大幅增长。

2.2 人群分布男性91例,女性56例,男女性别比为1∶ 0.62,但女性感染者/病
人占比有逐年提高趋势。

已婚122例(82.99%,122/147),未婚25例( 17.01%,25/147)。

详见表1.大多数病例集中在(20~50)岁,共92例(62.59%,92/147),最小1岁,最大77岁。

详见表2。

表1 册亨县(2012~2016)年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性别构成年份男性女性男女性别
比201214(已婚12)5(已婚4)1∶0.36201312(已婚10)5(已婚
3)1∶0.42201414(已婚12)7(已婚5)1∶0.5201519(已婚15)15(已婚
12)1∶0.79201632(已婚28)24(已婚21)1∶0.75
表2 册亨县(2012~2016)年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年龄分布年龄组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五年发病数总构成
比%<2011144117.48%(11/147)20~29326742214.97%(22/147)30~39753932718.37%(27/147)40~494376234329.25%(43/147)50~593325152819.05%(28/147)≥60132371610.88%(16/147)
文盲36例(24.49%,36/147);小学文化31例(21.09%,31/147);初中文化56例(38.10%,56/147);高中或中专文化18例(12.24%,18/147);大专及以上文化6
例(4.08%,6/147)。

低文化层次感染者/病人占比逐年增高,详见表3。

表3 册亨县(2012~2016)年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学历构成文化程度2012年2013
年2014年2015年2016年五年发病数总构成比%文盲
4438173624.49%(36/147)小学文化3448123121.09%(31/147)初中文化841113205638.10%(56/147)高中或中专442441812.24%(18/147)大专及以上0111364.21%(6/147)
2.3 职业特征农民76例(51.70%,76/147);机关干部4例(2.72%,4/147);专业技术人员2例(1.36%,2/147);个体工商户2例(1.36%,2/147);待业8例
(5.44%,8/147);流动人口23例(15.65%,23/147);工人8例(5.44%,8/147);外出务工返乡人员12例(8.16%,12/147);学生4例(2.72%,4/147);其他或不
详8例(5.44%,8/147)。

五年报告感染者以农民和流动人口为主,占
67.35%(99/147),详见表4。

表4 册亨县(2012~2016)年艾滋病感染者/病人职业特征职业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发病数总构成比%农民461026307651.70%(76/147)机关干部1101142.72%(4/147)专业技术人员0110021.36%(2/147)个体工商户0010121.36%(2/147)待业3120285.44%(2/147)流动人口
4342102315.65%(8/147)工人4011285.44%(2/147)外出务工返乡12243128.16%(12/147)学生2100142.72%(4/147)其他或不详
0200685.44%(2/147)
2.4 感染者来源综合医疗机构就诊检查发现88例;VCT咨询门诊检测发现41例;阳性病例配偶检测发现15例;监管场所例行检测发现3例。

2.5 传播途径异性性接触传播123例(8
3.67%,123/147);同性性接触传播14
例(9.52%,14/147);静脉吸毒传播(均为吸毒者,吸毒者一般多性伴或性乱,静
脉吸毒传播可能性大)4例(2.72%,4/147);母婴传播1例(0.68%,1/147);传播方
式不详5例(3.40%,5/147)。

感染者以异性性接触传播为主,占
83.67%(123/147),同性性接触传播近年增长明显,占比亦达9.52%(14/147)。

提示主要传播途径已经从高危人群转变为一般人群[1],防控难度加大。

表5 册亨县2012-2016年艾滋病感染者/病人传播途径构成
传播途径病例数构成比%性传播13793.20%(137/147)吸毒传播42.72%(4/147)
血液传播00母婴传播10.68%(1/147)不详53.40%(5/147)
3 讨论
3.1 疫情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012年19例,2013年17例,2014年21例,2015年34例,2016年56例,五年报告数占累计报告数的91.30%,特别是2015、2016年报告数出现同比61.90%与6
4.71%的大幅增长,提示册亨县艾滋
病流行达到一定水平,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控形势将日益严峻。

3.2 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占传播途径总数的93.20%,其中异性性接触传播占83.67%。

同性性接触传播近年增长明显,占比达9.52%。

提示主要传播途径已经从高危人群转变为一般人群,防控难度加大。

3.3 感染者/病人呈现老龄化、文盲化倾向报告感染者/病人以农民和流动人口为主,占67.35%(表4),农村老年病例数占比逐年提高,低文化层次感染者/病人占比逐年增高。

感染者/病人普遍缺乏预防艾滋病的正确知识,文化素质偏低,流动性强,
经济条件差,感染者/病人一旦知道自己感染HIV,心态激变,可能发展成为影响
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隐患,诸多不确定因素给随访监测及行为干预工作带来极大困难,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提示艾滋病防控工作重点除了城镇和高危人群外,还有农村和农民工是今后防控的一个重点方向。

综上所述,册亨县的主要艾滋病流行特征与广东部分县市的流行特点相似[2]。

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措施控制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和蔓延:① 广泛的宣传教育。


大宣传力度,让群众充分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规范自身行为,消除危险行为传播艾滋病的条件,加强对医护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医疗机构综合防控、主动检测意识。

② 及时发现艾滋病感染者/病人。

扩大初筛检测的广度和深度,将潜在感染者及早发现,确诊后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人文关怀、
行为及心理指导,使其及时得到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咨询服务和合理的抗病毒治疗,控制二代感染者的出现[3]。

③ 争取本级政府的支持。

加大经费和人员投入是做好艾滋病防控工作的保障,出台艾滋病相关防控政策,形成多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控的良好局面。

④ 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行为干预。

对重点高危
人群采取必要的行为干预措施,通过广泛宣传、教育、行为指导和干预(安全套推
广使用、针具交换等),改变干预对象的行为方式,遵纪守法和遵守行为道德准则,预防和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⑤ 进一步加强患者随访管理。

重视追踪调查和心理辅导,规范患者行为方式,强化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规范性、依从性,减少和阻断二代感染者出现[4],减轻艾滋病对健康人群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杨燕君,张晖,秦小洁,等.广州市番禺区1998-2009年艾滋病流行情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0,36(5):38-40.
[2] 谢志文,蒙德恩,陈燕凝,等.郁南县2008—2014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
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7,43(2):136-138.
[3] 章亚夫,林海江.1996-2007年浙江省台州市HIV/AIDS疫情分析[J].疾病监测,2008,23(4):236-237.
[4] 吴丽兰,陈缘超,梁坚忠. 1998-2008年开平市艾滋病疫情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0,36(5):4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