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胸腔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68例临床分析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68例临床分析

利 福 平 E: 乙胺 丁 醇 Z 吡 嗪酰 胺 ) : 行胸 腔 B超 检 查 确 定 包裹 性
胸膜 脏 层和 壁层 间形 成 网格 状 粘 连 , 致 包裹 性 积 液 的产 生 , 导 胸 腔 积 液最 大 腔 为 穿 刺 点 , 照 组 和 治 疗 组 每 周 穿 刺 抽 液 2 对 常治 疗 困难 , 果不 佳 , 重 者 降低 肺 功 能 、 动能 力 , 响 了 效 严 劳 影 次 。对 照组 胸 腔穿 刺 抽液 后 , 入 异 烟肼 0 3 ; 注 . g 治疗 组 患 者在 患者 的 生活 质量 [ 。尿 激 酶属 第 一代 溶 栓剂 , 非 特异 性 地将 1 ] 能 此 基 础 上再 向胸腔 内注入 用 生 理 盐 水 2 ml 解 的 尿 激 酶 1 0 溶 0 纤溶 酶 原激 活成 纤溶 酶 , 活 的 纤 溶 酶 可 降解 纤 维蛋 白 , 激 降低 万 , 后 嘱 患 者 在 床 上 翻 转 , 0 i 换 1次 体 位 ; 2日 然 3 r n变 a 隔 积液 的 黏稠 性 、 消除 胸膜 粘 连 和分 隔 形成 , 证 积液 引 流通 畅 , 保 再 次胸腔穿刺抽 液 , 液结 束后 再 次注 入含 尿激 酶 1 抽 0万 增加 胸 腔引 流量 , 肺得 以复 张口 。 使 ] 的 生理 盐 水 2 ml 0 。两 组 患 者 均 于 治 疗 后 1个 月 复 查 胸 腔 本 文资 料显 示 : 胸膜 腔 内注 入 尿 激 酶 后 , 治疗 组 的效 果 明 B超 。 显优 于对 照组 。可能 因为治 疗 组使 用 尿 激酶 后 激活 纤溶 酶 , 降 1 3 疗 效 判定 : 效 : . 显 注药 后 抽 液量 先增 加 后 逐 渐 减 少 ,
为治 疗 组及 对 照 组 , 治疗 组 3 例 , 照 组 3 例 。两组 均 给 予正 规抗 结 核及 对 症 、 6 对 2 支持 等 综合 治 疗 , 照 组常 规胸 腔 穿刺 、 液 , 对 抽

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疗效观察

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疗效观察
药物与临床
T T T— 譬■ — M 暖固翟 R E— EN ● A
胸膜腔 内注入尿激 酶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 包裹性积 液疗效观 察
崔金花
( 南省新 乡市 结核病 防治所 河 河南新 乡 4 3 0 ) 50 0
【 摘要】目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探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后 ,结核性胸膜炎包襄性积液患者的疗效。方法 结核性胸膜炎包襄 性 积液 患者 ,在常规 治疗基 础上 胸膜腔 内注入 1 ~2 万 u尿激 酶 。 果 治疗组 在并 发症及愈 后 方面 明显优于对 照纽 。结论 结核 0 0 结
20年开 展对渗 出性 结核 l 04 生胸膜炎包裹性 积液 实行胸膜腔 穿刺抽液 , 再注入 尿激 酶和抗 结核 药治疗 ,发现 经过 这种方 法治 疗后 ,胸水 明
5 例患 者 经常规抽 液并 规律 抗结 核治疗 后好 转出院 , 均住院 4 平 2d出院 ,随访 1 . 个 月 ,经胸部 X线 、超 声检查 显示 , 者包 3 ~15 患 裹性 积液 持续 存在 , 3 第 个月左 右复 查 ,4 患者 积液较 前不 同程度 5例 减 少。 个月后 3 例 患者持 续存 在包 裹性积 液 ,网格 增 多 , 中 5 6 8 其 例
经第 2 次治 疗 , 下 的网格也 基 本完全 溶解 , 4 余 2 例每次 注入 l万 U 0 尿 激酶 ; 中 1 例经 1 治疗后 网格 溶解 , 1 例 经2 次治 疗后 , 其 1 次 余 3 ~5 网格也 基本溶 解 , 6 5 例患者 2 年后 随诊 , 发现有 胸膜 钙化及 脓胸 、 未 支 气管胸膜瘘 形成 。
性 积液 患者 ,年龄 1 -6 岁 , 均 4 岁 , 中男 6 例 , 4 例 。随 6 7 平 0 其 6 女 4

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包裹性积液的临床研究

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包裹性积液的临床研究

【 关键词 】 留置导管; 尿激酶 ; ; ; 结核 胸膜 引流术
I t d f d c a n d c r e n n r p e r lu o i s e f r t b r u o i o u a e fu i n DoⅣG Xu . e s u y o e t i e a er a d i t a lu a r k n s o u e c i s Ic l t d e so s er mn.
i hego psweetes me nt ru r h a .Re ut Gru sl s o pA Wa etrta Gru n s b t hn e o p Ba dGru i h sp c fted rto f lua f so b o p C ntea e to h u aino pe r e u in a - l
c mp ia o o lc t n.I aln to l e u e t i k n n ft e p e r u s mp e l n u ci n i tc l o n y r d c c e i g o l u a b ta o i mv u g f n t . h h l o
W N Ⅳ , H N i —i ,WUl B nhuTbr l iH si lfSa d n , umn 5 70 h a A G i Z A GJa yn n g t e izo uec o s o t h n og H i i 2 1 0 ,C i u s p ao n
【 bt cl O j te osd e lil a e f e i d a e r n tp uau k a er tetfue u s A s at r b c v T uy h ic u tn t t dir l r m i s i t e m n ot r l i ei t t cn av od a e c h ea n a e l l n en h ta b c o s

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

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

探讨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积液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常规处理加胸膜腔内注5~10万u尿激酶治疗的试验组和行常规隔日抽液治疗的对照组,依疗效判定标准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随访2个月,实验组胸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变薄,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先给予2hrze/4hr抗结核方案处理,行胸膜腔穿刺抽液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每次引流胸腔积液后通过留置导管注入生理盐水20ml加尿激酶10万单位,注药后夹闭引流管,嘱患者在床上翻转,使尿激酶均匀分布在积液内,2h后重新开放引流管,直到胸膜腔无积液流出后再夹管。

隔日一次重复上述操作。

当胸膜腔平稳3~4d无液体流出,并行b超检查明确无胸腔积液后拔除引流管。

2个月后评估胸膜粘连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胸片x显示肺完全复张,b超显示胸膜腔内无分割形成,肥厚胸膜明显变薄;有效:胸片x显示肺基本复张,b超显示肋膈角液体<1.8cm,胸膜腔内无分割形成,肥厚胸膜有变薄;无效:胸片x显示肺有复张但存在包裹性积液,b超显示胸膜腔内有分隔带形成或网格样改变,胸膜变厚,胸水引流困难。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随访2个月后2组患者胸膜厚度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实验组胸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变薄,差异显著(p<0.05)。

在胸膜粘连、胸膜多房、分隔等发生率上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在治疗2个月后出现2例不良反应,检查为轻度血性胸水,经稍处理后消失。

见表1。

2.2 依疗效判定标准,2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对结核性胸膜腔积液(包裹性)临床治疗

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对结核性胸膜腔积液(包裹性)临床治疗

对照组的胸膜厚度显著高 于实验组 ,对照组胸水 引流量显著低 于 实验组 ,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 0 . 0 5 ) 。对照组 治疗有效例
数为 1 0 5 例 ,实验组有 效例数 为 1 2 0例 ,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 0 . 0 5 ) 。结论 尿激 酶( 胸 膜腔 内注入 ) 对结核性胸膜腔 积液
庞 峰
( 新 疆 伊犁 哈 萨 克 自治 州 中 医 医 院 , 新 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伊犁
8 3 5 0 0 0 )
【 摘要 】 目的 分析探 究尿激酶 ( 胸膜 腔 内注入 ) 对结核性胸膜腔积液 ( 包裹性 ) 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 2 0 1 2 年1 月到
2 0 1 6年 6月收 治的 1 3 2 例 结核 性胸膜腔积液( 包裹性 ) 患者随机 分为对照组 和实验组 ,均进行 常规 的强化抗结核 治疗以及抽 吸胸水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抽 吸胸水后 注入 尿激酶 ,比较 两组患者胸膜厚度 和胸水吸收 变化 以及 临床 治疗效果。结果
( 包 裹性 ) l 】 告 床 治 疗 效 果较 好 。
【 关键词 】尿激酶 ;结核性胸膜腔积液 ;I 临 床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 5 6 1 . 3 【 文献标识码 】B
结核性胸膜腔 积液 ( 包裹 性 ) 是一种 特殊 的结 核病 ,一 般利用胸膜腔穿 刺抽水 以及 强化 的抗 结核 治疗 … 。为了分

6 5天 。
率 。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 ,对 照组的胸膜厚度 ( 3 . 7 9  ̄ 0 . 1 9 )
1 . 2方法
选取我 院 2 0 1 2 年 1 月到 2 0 1 6年 6月收治 的 1 3 2例结 核 m m显著高于实验组( 1 . 8 0  ̄ 0 . 3 1 ) m m ,对照组胸水 引流量显 性胸膜腔积液 ( 包裹 性 ) 患者 随机分 为对 照组 和实验组 ,均 著低于实验组 ,且具有统计 学差异 ( P < 0 . 0 5 ) 。对照组 治疗 进行常规 的对症 支 持和 强化抗 结 核治疗 以及 抽 吸胸水 ,实 有效例数为 1 0 5例 ,总有效率为 7 9 . 5 %;实验组有效例数为 验组在对 照组基 础上 B超 下抽 吸胸水后 注入 尿 激酶 ,比较 1 2 0例 ,总有效率为 9 0 . 1 % ,对照组治疗 的总有 效率显著低 两组患 者胸 膜厚 度和胸水 吸收变化 以及 临床 治疗 效果 。 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 ,且具有 统计 学差异 ( P < 0 . 0 5 ) 。 1 . 3疗效 分析 总 而 言 之 ,在 常 规 治 疗 的 基 础 上 尿 激 酶 ( 胸 膜 腔 内 注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30例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30例

证 实 有 包 裹 性胸 腔积 液 。③ 排 除 脓 胸 、 性 胸 腔 积液 及 其 血
他 肺 外 原 因 引起 的胸 腔 积 液 。 抗 结 核 治疗 有 效 。 凝 血 ④ ⑤
功能正常。
2 治 疗 方 法 对 于所选 病例均强调尽 量卧床休
息 , 少活动 , 给予正规 、 效 的抗结 核治疗基 础上 同 减 在 有 时 积极 抽 液 , 次 抽 液 前 B超 探 查 以 了解 包 裹 程 度 和 积 每 液 量 , 液 后 根 据 包裹 程 度 不 同 , 予 5 1 抽 给 ~ 0万 U 不 等 剂 量 尿 激 酶用 0 9 , %氯 化钠 注 射 液 1 ~ 2ml 释 后 胸 腔 内 O 0 稀 注 射 , 药 后 嘱 病 人 注 意 转 动 体 位 使 药 物 均 匀 分 布 ,4 注 2 ~ 4 h后 根 据 B超 定 位 再 次 抽 液 , 此 反 复 , 至 不 能 抽 出 8 如 直 为 止 , 后 复 查 胸部 x 线 片 。O例 患 者术 后 根据 病 情 至 少 最 3 复 查 1次凝 血 功 能 , 于气 短 症 状 明 显 的 1 例 患 者 分 别 对 3
1 临床 资料 本组 3 例患者中男 1 例, 1 o 8 女 2
例, 年龄 1~ 6 岁 , 均 3 岁 。 程 1 至 2月 不 等 。均 6 8 平 2 病 周 依 据结 核 性 胸 腔积 液 诊 断 标 准 0选 择 病 例 : 具 有 结 核病 ] ① 相关 症 状 和 胸 腔 积液 体 征 。② 胸 部 x 线 检 查 和 B超 检 查
胸 腔 积 液 ) 临床 最 常 见 的 类 型 , 中 富含 蛋 白 , 早 期 是 其 在
经 过 积 极 治 疗 多 数 患 者 可 完 全 吸 收 , 后 遗 症 , 部 分 患 无 但 者 因 为 上 述 各 种 原 因 , 胸 腔 积 液 中 纤 维 蛋 白沉 积 , 水 使 胸 局 限 , 成 包 裹 , 易 吸 收 , 治 疗 带来 困 难 , 重 时 甚 至 形 不 给 严 需 手 术 治疗 , 患 者造 成 不必 要 的经 济 负 担 。 给 胸 腔 内 注 射 药 物 治 疗 包 裹 性 胸 腔 积 液 已有 数 十年 的 历 史 , 期 主要 选 用 的是 链 激 酶 , 来 由于 链 激 酶 的抗 原 早 后 性 、 热 原 性 、 敏 反 应 以 及 长 期 应 用 导 致 抗 体 产 生 而 影 致 过

尿激酶胸膜腔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尿激酶胸膜腔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例, 无效 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5 。结论 例 , P 00 )
胸膜腔 内注入尿激酶可有效溶 解 纤堆, 促进胸 水吸收 。 治疗 结 是
【 关键词】 结核; 渗出性胸膜炎; 包裹性胸腔积液; 尿澈酶
I ta lu a r kn s n t e te t n fp c a e u e c lu lu iy wi fu i n n r p e r lu o i a e i h r ame to a k g d t b r uo sp e rs t e so h P N i— A Jn
维普资讯
中原医刊 20 0 7年 1月第 3 4卷第 2期
Ceta Pam Me i l nrl li dc a

2 ・ 3
尿 激 酶 胸 膜 腔 注入 治 疗 结核 性 包 裹性 胸 腔 积 液 临床 观 察
潘金兵 朱惠珍。 冯可青 王玉静 (. 1 河南省人 民医院呼吸科 , 郑州 4 00 ;2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附属 医院心血管外科 ) 50 3 .
迟或不当, 引起胸膜粘连 , 导致包裹性 胸腔积液 , 尤其 为多房性包裹 , 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 严重者可引起肺通 气受限 , 需手术解决。我们 20 20 02~ 06年在常规治疗 的同时 , 对结核性胸膜炎导致包裹性胸腔积液者 , 在抗 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胸膜腔 内注射后排 液, 效果明显 , 现报告如下 。 I 1 一般资料:8例患者为我院 20 20 . 4 0 2— 04年收治 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 ,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 组2 例, 8 男性 1 , 8例 女性 1 例 , 0 年龄 1 4 4— 2岁 , 平均 3 4岁 , 病程 l 10 。对照组 2 例 , 5— 8d 0 年龄 1 4 岁, 6— 8 平均 3 岁 , 4 男性 1 , 2例 女性 8 , 例 病程 2 15 。两 0— 6 d 组临床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1 资 料 与 方法
3 m ,晨 起 顿 服 , 次 ,,总 疗 程 4 6周 吸 收 , 完 成 化 疗 后 . 明 显 变 化 。 结 0g 1 d — 3例 无 ( 的松 减量 为 3 4 强 — d减 一 次 , 每 次 减 果 显 示 治 疗 组 患 者 在 治 疗 后 包 裹 性 积 液 5 。 5 g时 维持 7 后 停 药 ) mg到 m d 。治 疗 组 完 全 吸 收 , 疗 程 明显 缩 短 。 且
治 疗 后 吸 收 1 . 经 3次 抽 液 治 疗 后 , 7例 2
两 组 患 者 均 给 予 2 Z ,H HR E4 R方 案 无 明 显 变 化 。平 均 住 院 2 d 出 院后 继 续 1,
积液患者 , 在用 常 规 治 疗 方 法 的 同 时 , 采 【 烟 肼 ( , 福 平 ( , 嗪 酰 胺 ( ) 完成抗结 核化疗 方案 ,2例 随访 . 3 异 H) 利 R) 吡 Z, 1 4例 用 包 裹 积 液 内注 射 尿 激 酶 治疗 .取 得 了 乙胺 丁醇 ( 1 痨 治 疗 。 同 时 给 强 的 松 个 月 后 基 本 吸 收 . 经 6个 月 后 基 本 E) 抗 5例 满意疗效 , 报告如下 : 现
中图分类号 : 5 1文献标识码 : R6 A
结 核 性 渗 出 性 胸 膜 炎 胸 水 内古 有 大 核药 物 及 尿激 酶治 疗 。 量 蛋 白质 , 者就 诊 较 晚 或 治 疗 不 当 , 患 可 引起 纤 维 蛋 白沉 着 和 胸 膜 增 厚 ,形 成 包 1 排 除 标 准 _ 3
摘要 目的 观察胸 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 积液疗效 。方 法 在 常规抗结核治 疗基 础上 .
包 裹 性 胸 腔 积 液 吸 收加 快 , 连 及 肥 厚 明 显 降 低 。 论 粘 结 胸 腔 内注 射 人 尿 激 酶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一)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一)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一)【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并研究其作用机制。

方法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人72例,随机分为注药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注药组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u。

比较两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及胸膜厚度。

结果注药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平均为1421±208ml,显著多于对照组的756±214ml,P0.01;注药后胸膜厚度为1.92±0.41m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2±1.2mm,P0.05。

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积液,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为尿激酶激活纤维蛋白酶,降解纤维蛋白。

【关键词】尿激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胸腔积液;结核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常由于治疗不当,或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导致包裹性积液。

包裹性胸腔积液,特别是多房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形成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

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36例结核性胸膜炎导致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在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同时加尿激酶(山东烟台北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胸腔内注射治疗,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2例患者为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2组。

治疗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18~56岁,平均34岁;病程20~60天,平均30天。

对照组36例,男24,女12例;年龄17~59岁,平均33岁;病程16~58天,平均31天。

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诊断依据(1)以发热、咳嗽、胸痛发病,伴有典型结核中毒症状(低热、盗汗、乏力等)。

(2)胸腔B超检查证实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或胸部X线、CT扫描发现胸腔积液(单侧或双侧),合并或不合并肺部活动性结核。

(3)有胸腔穿刺抽液或多次抽液治疗。

(4)经痰菌检查、胸腔积液化验或结核菌素试验等证实结核菌感染。

(5)入院后再次胸部X线、CT扫描及B超检查证实为包裹性胸腔积液。

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100例临床分析

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100例临床分析

好 。
表 1 100例 包 裹性 胸 腔 积 液 患 者 尿 激 酶 治 疗 情况
材 料 和 方 法
本文 100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 中 60例 已在各级各 地医院 抽过 2—3次积液 ,但不彻底 ,40例 在来 院前 从未抽 积液。经 胸部 x线片或胸部 CT显示 ,均胸膜肥 厚有包裹 ,B超显 示积 液 粘稠 ,有纤维分隔 。把观察对象按复治和初 治分类 ,尿激酶 注射量 每次 2万单位 、4万单位进 行观察 。在胸 腔穿刺 时 ,尽 量 多次抽查 积液 ,因一般情况下积液量不大 ,不会 因抽液量过 多引发不 良反应 。抽液结束时 ,用生理 盐水 10ml加尿激酶 2 ~ 4万单位胸 腔膜注射 。前 三次胸 膜腔 注射 尿激酶 后 ,积水 量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是 因为药物对胸膜 的刺激致渗出增加 ,二是胶冻样 的 积 液 液 化 。
临床肺 科杂 志 2012年 lO月 第 17卷第 10期
1909
尿 激酶 治疗 包 裹性 胸 腔 积液 100例 临床 分析
巨安 丽 孙 伟 光 王 稳 才
【摘要 】 目的 探讨注射用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 液的机理和方法 。方 法 本文收集陕 西省结核 病防治院 1999年至 2011年间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100例,采取胸腔 内注射尿激酶以观察 消除纤维分隔 的效果。结果 100例中 ,积液消退 ,肺膨 胀 良好 7O例 ,积液消退但还有少许粘连带 21例 ,积液显著减少 、胸膜增厚减轻不佳 9例 。结论 尿激酶胸膜腔 内注射治疗包裹 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 。
回顾 资料 ,初治组发病平均 时间 30 d,而复治组 为 70 d, 说明治疗效果和胸水包裹 形成 时间长短有关 ,时间越长 ,效 果 越差 ,最佳治疗期在包裹形成的初期 即 30—50 d治疗效果 最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20 0 0年 7月 ~ o 9年 7月 我 院 收 治 初 治 单 纯 结 核 性 胸 20 膜 炎 患 者 4 0例 , 有 诊 断 均 根 据 患 者 典 型 临 床 症 状 和 阳 性 0 所
体 征 , 经胸 部 C B超 、 腔 积 液 常规 生 化 等 辅 助 检 查 确 并 T、 胸 定 诊 断 为 结 核 性 胸 膜 炎 _ 采 用 掷 币 法 随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 用 l J 。 应 尿 激 酶 胸 腔 内 注 药 )0 2 0例 , 中 , 1 8例 , 9 其 男 0 女 2例 ; 年 龄 1 ~ 0 , 均 ( 87 88 岁 。对 照 组 ( 应 用 尿 激 酶 胸 腔 5 8岁 平 3 .± .) 未 内注药 , 注入 生 理 盐水 ) 0 只 2 0例 , 中 , 1 0例 , 9 其 男 1 女 0例 ;
结 核 病疫 情 比较 严重 以及 城 市 流动 人 口的增 加 . 核 性 胸膜 结
1 . 4统 计 学 处 理
计 算 每 组 患 者 抽 液 总 量 ( )胸 膜 厚 度 ( m1 、 mm) 胸液 平 及
均 吸 收 时 间 ( ) 数 据 均 以 均 数 ± 准 差 ) 示 , 用 S S d, 标 表 采 PS 1. 计 软件 进行 处 理 。两组 间 均数 比较 采 用 t 验 。 膜 30统 检 胸
f 键 词 1结 核 性 胸 膜 炎 : 激 酶 : 腔 关 尿 胸
[ 图分类 号】R 2 . 中 5 17
[ 献标 识码】B 文
【 文章编 号】1 7 — 2 0 2 1 )5( - 7 — 2 6 3 7 1 ( 0 0 0 a) 0 3 0
结核性 胸 膜 炎是 临床 上 常见 的 一 型结 核 病 , 年 来 由于 近

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论文

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论文

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研究【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072-01【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

方法:将5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两组均给予抗结核、支持、对症及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治疗组在(b超定位下)胸穿抽液后注入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10万u胸腔内注入,对照组在(b超定位下)胸穿抽液后注入生理盐水20ml。

结果:治疗组抽液次数、抽液量、胸膜厚度、胸膜粘连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1)。

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能显著增加胸液引流量、能有效降低胸膜肥厚胸膜粘连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尿激酶;胸膜炎;结核结核性胸腔积液在我国仍属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病人通过规则的化疗和积极的抽液治疗都能治愈,但部分病人由于就诊时间较晚,胸水处理不及时,使胸水包裹或被分割成多个小房,形成胸膜腔纤维化和瘢痕形成,导致抽液困难,使治疗时间延长,胸膜肥厚粘连及钙化,造成肺功能下降。

为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于2008年1月–2010年11月对50例确诊为(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病人进行随机分组,以观察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胸膜增厚及粘连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结核性胸膜炎患者50例,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胸水常规及细胞和细菌学检查、并以胸片及ppt试验、b超检查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结核性胸腔积液,存在包裹(胸腔积液被分隔成多个小房),并排除肿瘤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

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治疗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36.5岁;对照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35.2岁。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胸水量等方面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全部病人均给予2hrpz/4hr方案抗结核治疗和对症、支持、营养及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胸腔置管并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胸腔置管并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随机分 2组 , 治疗 组 1 , 1 , 6例。对照组 1 , 6例 男 0例 女 4例
男 8例 , 6例 , 女 两组患者资料差别无 显著性 , 具有可 比性 。
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 常规 的处 理方法 是在 B超定位后 行胸腔穿刺引流术 , 但结核性胸膜炎往往易形成包裹和分房 , 治疗起来 比较困难 , 包裹性积液是 由于纤维蛋 白在胸膜 表面
胸腔积液的粘稠度 , 有利 于包裹性积液 的抽 出, 预防胸膜粘连 和间隔形成 , 降低胸膜粘连增厚 的风险 , 缩短住 院时间。用尿 激酶治疗胸腔积液 , 文献早有报道 0 , 多为常规胸穿抽液 J但
检查示 : 分房粘连消失 , 胸膜肥厚明显减退 , 无积液症 ;、 2 胸膜 肥厚判断标准分三度 , 轻度 < . m, 0 5c 中度 ( . 0 5~1 c 重度 ) m,
大量沉积 , 在胸膜纤维化进程 中与脏层 和壁层间形成 网格状
二、 治疗 方 法 两 组 患 者 采 用 相 同 的抗 结 核 方 案 , 2 R Z4 R, H E / H 有肝功能异 常者可用可 乐必妥代替 吡 嗪酰胺 , 两组患者均经 B超定位后 , 治疗组 ( A组 ) 给予胸腔留置静脉 导管, 由留置管引流胸水 , 每次将胸 水引流彻底后 , 若包裹性 积液不消失 , 则经留置管 向胸腔内注药 , 注药后用肝 素钠盐水 封管 , 并夹管 , 嘱患者转动体位 , 使药物与周围组织均匀接触 , 3小时后再重新开放引流, 这种 注入疗法通 常每 日 1次 , 对照
有显著性 ( 00 ) P< . 1
作者单位 :1 0 江苏 武进 , 23 3 0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人民医院
20 ,1 1 :0 . 0 6 1 ( ) 11

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2 讨 论
结 核 性 胸 膜 炎 的 治 疗 目 的 , 于 控 制胸 膜 炎 症 , 少 渗 出 , 在 减
清除胸液或促 进胸液吸收 , 防止并 发症 发生[ 。结核 性渗 出性 1 ]
胸 膜 炎 为 浆 液 纤 维 蛋 白 性 胸 膜 炎 , 液 中 的 纤 维 蛋 白沉 着 于 胸 渗 膜 , 成 纤 维 素 苔 , 为 胸 膜 肥 厚 的 主要 因 素 。 5 2可改 善 胸 膜 形 成 64 病灶 区的 微 循 环 , 利 于 药 物 进 入 病 灶 , 能 抑 制 炎 症 渗 出 , 有 既 通 过 对 抗 乙酰 胆 碱 而 起 免 疫 调 节 作 用 , 断 了 胸 膜 炎 病 理 过 程 的 阻
1 表
五联组多数胸膜无 、 厚 , 肥 。
过 快 所 造 成 的 肺 水 肿 , 血 压 等 并 发 症 的危 险性 。 低 参 敬 献 ’ 。 。
E 3 马永昌. 1 结核性渗 出性胸膜炎 不同抽胸腔 积液方法 的疗效 观察.
中华 结 核 和 呼吸 杂 志 ,0 0 2 :4 2 0 , 32 8
6年 1月 第 1 1卷第 1 期
11 0
胸腔 内注 射药 物 治 疗 结核 性胸 膜 炎
李相 杰
结 核 性 渗 出性 胸 膜 炎 如 治 疗 不 及 时 或 处 理 不 当 容 易造 成
包 裹 性 胸 腔 积 液 、 胸 或 胸 膜 粘 连 肥厚 。2 0 脓 0 0年 5月 ~ 2 0 0 5年 5月 , 我所 采用 抽 液 后 及 时 胸 腔 内 注 射 不 同 的 药 物 治 疗 结 核 性 渗 出性 胸 膜 炎 , 进 行 对 比观 察 。 报 告 如 下 。 并 现 1 临 床 资 料
1 3 治疗 结 果 ( ) 胸 水 消 失 时 间 五 联 药 物 组 为 6 1 , . 1 . 天 显

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论文

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论文

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体会【摘要】目的对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将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在胸腔内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尽胸水,治疗组将尿激酶10万iu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后注入胸腔,对照组不注入药物,两组使用相同抗结核化疗方案。

结果治疗组在胸腔积液吸收时间、胸水引流次数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胸膜肥厚明显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对于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可以促进胸腔积液的吸收,减轻胸膜肥厚,改善愈后。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尿激酶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r52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79-01随着目前结核发病的增加,结核性胸膜炎已经成为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占我院胸腔积液患者半数以上,它是由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胸膜中所引起的胸膜炎症。

过去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胸膜腔穿刺抽液有时注入抗结核药等处理,胸水吸收缓慢,并且易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和胸膜肥厚粘连。

引起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尤其在高原生活氧气稀薄的环境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科应用胸腔内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作总结分析。

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0例。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胸水常规及细胞菌学检查、并以胸片及ppd试验等辅助检查,诊断为结核性胸腔积滚,胸水为中到大量,并均无凝血功能异常、无血小板异常、7天内无手术外伤史、无尿激酶过敏史。

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人,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4.6岁;对照组30人,男19岁,女11岁,平均年龄34.3岁。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病情上无明显差异。

2 方法2.1治疗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根据b超定位,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

治疗组引流尽胸水后,将ns 100 ml+尿激酶10万iu注入胸腔内,嘱病人反复变换体位,使药物在胸腔内充分分布均匀,留置在胸腔内24 h后,再次引流尽胸水。

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临床疗效分析

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临床疗效分析

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06年11月-2011年4月本院收治且符合诊断标准的136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积液患者分为两组,均予常规强化抗结核、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并在B超引导定位下行胸膜腔穿刺抽吸胸水,治疗组在抽吸胸水后注入尿激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胸水吸收情况和胸膜厚度变化情况,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的胸水引流量为(1172.0±281.0)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0±204.0)ml,而治疗组的胸膜厚度为(1.81±0.32)m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4±0.21)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77,45.111,P<0.01);而且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2%,显著高于对照组80.0%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458,P<0.05)。

结论:在给予常规强化抗结核、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胸膜腔穿刺抽液并注入尿激酶,是一种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安全、方便、有效、经济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的临床治愈率。

标签:尿激酶;胸膜腔注入;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是结核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多采用强化抗结核、对症支持治疗及胸膜腔穿刺抽胸水治疗[1]。

2006年11月-2011年4月本院在B超定位下行胸膜腔穿刺抽胸水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1月-2011年4月本院收治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积液患者136例,均为结核性胸膜炎急性期转为慢性迁延期的患者,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膜积液的诊断均符合下列标准:(1)患者以发热、咳嗽、胸痛发病,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典型结核中毒表现;(2)B超检查示单侧或双侧胸膜腔积液或胸部X线、CT检查示胸膜腔积液,合并或不合并肺部活动性结核;(3)有胸腔穿刺抽液或多次抽液治疗史;(4)经痰菌检查、胸水实验室检查或结核菌素实验等证实为结核菌感染;(5)入院后再次胸部X线、CT扫描及B超检查证实为包裹性胸腔积液[2]。

胸腔内注入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胸腔内注入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胸腔内注入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作者:李寒春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9期【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2年6月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人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及对照组(n=42),在常规抗结核的基础上,胸腔内注入药物(异烟肼0.3mg、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20ml)治疗后的效果,与未行胸腔内注药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X胸片及B超示胸膜黏连率为14.58%(7/48),对照组胸膜黏连率为42.86%(1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结核;胸腔积液;胸腔内注入药物;疗效【中图分类号】R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119—02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上较多见,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含有纤维蛋白,纤维蛋白易沉积于胸膜,形成“纤维素苔”,充当炎症细胞的趋化物,影响血管通透性,促进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增殖,产生胶原蛋白、粘多糖,使胸膜肥厚、粘连、包裹,易形成小房[1]。

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上较多见,往往由于患者就诊较晚,胸腔积液处理不及时,使胸水包裹或被分割成多个小房,导致抽液或引流困难,治疗时间延长,甚至肋间隙变窄或胸廓畸形,造成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我科于2010年2月~2012年6月在常规抗结核的基础上,对部分患者进行了胸腔内注药治疗,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依据2001年中国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2]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90例,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18~65岁,平均为36.4岁,疗程2~8周。

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及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近1周未使用阿斯匹林、肝素等药物,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正常,无尿激酶过敏史。

1.2 方法根据胸部B超或CT定位,确定穿刺点,观察组每次抽液800ml或抽尽积液后胸腔内注入异烟肼0.3mg+尿激酶10万IU+0.9%NS20ml,注药后转动身体,嘱患者经常变换体位,隔日1次,重复上述抽液过程,直至B超探测不宜穿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拔管 。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对入院因症就诊发现胸腔积液病史不
超过3 周 ,肺 内无活动结 核病变 的单纯结 核性 渗 出性 胸膜炎包裹 性积 液或B 超检查有 纤维凝块 ,纤维分 隔形成的病例进 行常规抗 结核外 ,
1 . 3评价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无胸膜
2 . 1两组患者胸液 吸收时间 、抽液 总量及胸膜厚 度 比较 :观察 组的胸 液 吸收时 间为 ( 1 5 土 2 )d ,抽液 总量为 ( 4 2 8 2 士4 8 4 )m L,胸 膜厚
度为 ( 1 . 4 士0 . 2 );对照的胸液吸收时间为 ( 2 1 - 4 3 )d ,抽液总量为 ( 2 9 5 9 ± 3 8 6 )mL ,胸膜厚度为 ( 2 . 5 4 - 0 . 2 )l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
2结 果 进行中心静Fra bibliotek导管胸腔置管注药治疗包裹性积液及胸膜肥厚粘连,临
床治疗效果显著 ,具体报道如下 。 1资 料与 方法 1 . 1一般 资料 :本文 资料来 自 于我 院2 0 1 3 年1 月至2 0 1 5 年1 月收治 的结 核性胸膜 炎包裹 性积液患 者2 0 0 例 ,根据 治疗 方法 不同分为 两组 ,每 组1 0 0 例 。对 照组给予 常规治疗 ,患者 年龄 1 7  ̄ 6 9 岁 ,平 均 ( 4 2 . 5 2 士 5 . 2 1 )岁。观察组在 常规治疗 的基 础上在胸腔 注入尿激酶 ,患者年龄 1 6 ~ 6 7 岁 ,平均 ( 4 1 . 4 2 士5 . 6 3 )岁 。两组患者 在性别 、年 龄 、病程 等
烟胼 ( H)、利福平 ( R )、吡嗪酰胺 ( z )、乙胺丁醇 ( E )作为基 础治疗 : 在超声引导下选择穿刺位置、方向和深度 ,置人中心静脉导
效3 例,总有效率为9 7 . 0 %,对照组 中,显效5 2 例, 有效3 3 例 ,无效
增厚 或粘 连 ;②有效 :临床症 状 明显 改善 ,胸 腔积 液吸收 或只有 极 少量液 体。胸 膜增 厚或粘 连 ;③无效 :未达 到以上指标 。总有效率= ( 显效+ 有效), 例数 X 1 0 0 %。 1 . 4 统计学方法 : 数 据采用S P S S 1 7 . 0 软件包进 行处理 ,计量 数据采用 均数 4 - 标准差 ( E + s )表示 ,组 间比较采用 睑验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 比表示 ,采用 卡方检验 ,p A e < o . 0 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士0 . 2 ) ;观 察 组均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 0 . 0 5 ) ;观 察组 中,显效 7 3例 ,有 效 2 4 例 ,无效 3 例 ,总有效率 为 9 7 . O %;对 照 组 中,显 效 5 2例 ,有 效 3 3例 ,无 效 l 5例 ,总 有效率 为 8 5 . O % ;观 察 组 明显 高于 对照 组 ,具 有统 计 学意 义 ( P < 0 . 0 5 ) 。结 论 在结 核性 胸 膜炎 包裹性 积液 患者 的胸腔 注入尿 激酶 ,可 以有效增加 胸 液 引流量 ,缩短 胸液吸 收 时间 ,临床疗 效确 切 ,值得在 临床 中推广 应 用。 【 关 键词 】尿 激酶 ;胸腔 内注药 ;结核 性胸膜 炎 ; 包裹性积 液 中图分类 号 :R 5 2 1 . 7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5 )3 0 — 0 1 0 4 - 0 2
【 摘要】 目的 探 讨尿 激酶胸腔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 0 1 3年 1 月至 2 0 1 5 年 1 月收治
的结核 性胸 膜 炎 包裹性 积液 患者 2 0 0例 为研 究对 象,根据 治疗 方法 不 同分为 两组 ,每 组 1 0 0 例 。对 照组给 予 常规 治疗 ,观 察 组在 常规 治疗 的基 础上 在胸 腔 注入尿 激 酶 ,观 察两组 患者 的胸 液吸 收 时间 、抽 液总量 以及 临床 疗 效 。结 果 现 察组 的胸液吸 收时 间为 ( 1 5 士2 )d ,抽 液 总量 为 ( 4 2 8 2 - I - 4 8 4 )mL ,胸 膜厚度 为 ( 1 . 4 ±0 . 2 ) ;对照 的胸 液吸 收 时间为 ( 2 1 ±3 )d ,抽 液 总量 为 ( 2 9 5 9 4 - 3 8 6 )mL ,胸膜厚度 为 ( 2 . 5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科临床中常见的胸膜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
多 以常规抗 结核药物配合胸腔穿 刺抽液或注入激 素、抗结核药物等 为 主 ,但难 以一 次性将胸腔 内的积 液彻底抽 出,反复穿 刺会造成患者胸 膜粘连 、胸 膜肥厚 、钙化 ,甚至出现脓胸 、支 气管胸膜瘘等 并发症 ,
管 。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 向胸腔 内注射生理 盐水2 0 mL , 观察组 向胸腔 内注射 1  ̄ 3 次生理 盐水2 O m L + 尿激酶 l 0 万u,夹闭2 4 h 后放开 引 流 ,直到胸腔 内无积液 流出,通过B 超复查 ,当胸腔 内积液深度< l c m
1 0 4 ・I r d i 眯饼

uc t o l : ) e r Z U1 b , V O I . 1 3 。 No . 3 0
尿激酶胸腔 内注药治疗结核 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的临床研究
李 卓
( 辽宁省锦 州市传染病医 院结合 内二科 ,辽 宁 锦州 1 2 1 0 0 0 )
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见表 1 。 2 . 2两 组 患者临 床疗 效 比较 :观 察组 中 ,显效7 3 例 ,有效2 4 侈 ! l ,无
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 . 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人 院后均 给予2 H R Z E / 6 H R 结核治疗方案 :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