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训练:第四单元《河床》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河床》同步训练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有相同读音的一组是( )
A .刊载./载.体 调.节/调.兵遣将 拓.荒/拓.片
B .胝.掌/扺.掌 深邃./半身不遂. 脐.带/济.世
C .高耸./鹿茸. 胸脯./铺.张扬厉 肩荷./荷.塘
D .勒.马/勒.紧 咀嚼./咬文嚼.字 帆樯./蔷.薇 解析:帆樯/蔷薇都读qi áng ,其他的都不相同。
答案: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惊蛰 海蜇 文身 炫晕 煊赫
B .雕像 照像机 凋零 拽紧 摇曳
C .须臾 阿谀 丰腴 绿绒绒 戎马
D .盯稍 沙汀 恪守 咯噔 咯血
解析:A.眩晕;B.照相机;D.盯梢。
答案:C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要3G 用户双方同时拥有足够的带宽,就可让远隔几千里的人实现既能闻其声又能见其人的梦想,真可谓咫尺天涯....。
B 。
朝韩炮击事件恶化了朝鲜半岛的安全态势.目前,两国边境数千门大炮对峙,局势紧张,双方枕戈待旦....,摆足了架势。
C 。
生活中总会有摩擦,有些人的应对模式往往会不断激化矛盾,使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变得一发而不可收......,而有些人则可以扭转僵局,化干戈为玉帛。
D 。
“语文科目让我觉得比较难的是繁体字辨析,每个看起来都似是而非.....”在参加完2011年复旦“千分考”后,一名考生如是说. 解析:A 。
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却像是远在天边一样,形容难以相见或隔膜很深.B 。
枕戈待旦:形容时刻准备着战斗。
用在此句中恰当。
C 。
一发而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既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D 。
似是而非: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指事物似真而实假,或似正确而实错误。
本句的意思是像是对的又像是错的.
答案:B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一个人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的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恐怕不下于地质学家和历史学家追溯某个王朝的兴衰史和自然界的演化史所得到的乐趣.
B. 据了解,这种碳酸饮料是专门为年轻时尚一族设计的,其发布活动也别出心裁地利用流行的身体彩绘来表达.
C。
已经是傍晚时分,在空寂无人的教室里他独自坐着,久久地品味着这次考试失败的苦涩。
D. 商标法规定,在商品包装、广告上面出现企业名称和地址时,应当使用汉字或汉字、汉语拼音并用,不能单独使用汉语拼音。
解析:A项照应不当,将“历史学家”与“地质学家”的位置互换,或将“某个王朝的兴衰史"与“自然界的演化史”互换亦可;B项“活动……表达”搭配不当;C项不合逻辑,“独自”与“空寂无人”自相矛盾。
答案:D
二、课内阅读
阅读《河床》一诗,完成5~7题。
5. 这首诗歌在意象的应用上有什么特点?是怎样通过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意象特点:丰富多彩。
①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意象,如“兀鹰”“母狼"“黄河象",原始、血性,突出旺盛生命力的特征.②与民族世俗生活有关的细节意象,如“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猎人”“鹰的城堡”,给人视觉刺激,浓重的黄土色调给人巨大而奇异的感觉。
③具有沧桑感、伤残感的意象,如“飓风”“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驰道”“不可攻克的球门"。
这一系列意象,既是作者心灵痛觉的复写,又是他对那种狞厉粗犷的原生力量的认同,表达出人类最高贵的精神品质—-认知自我的历史、感知自我的清醒、珍爱历史的智慧。
6.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本诗主要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手法。
诗歌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河床”以人的思维、人的情感。
排比手法的使用,形成了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有利于表现“河床"的雄阔美,抒发诗人内心的澎湃激情。
7。
有人说,这首诗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也是很有讲究的,请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本诗几乎每一句都标以句号,这样做的用意是限制语流的速度,使每一句都形成一个环境,形成一个嶙峋的、自足的空间。
仿佛电影中的蒙太奇组接,每一个画面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这就恰到好处地展示了黄河源河床粗粝的地貌,以及诗人沉雄、稳健、恒久的感情。
三、课外阅读
8.阅读下面几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声声慢(节选)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雨巷(节选)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1)这三首诗词都写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个经典意象“江南雨"。
请你根据对这三首诗词的理解,说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江南雨”
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请具体说明这三首诗词描写“江南雨”各自所包含的感情的具体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这三首诗词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学中“江南春雨”和“江南秋雨"这两个经典的审美意象。
这两个意象是有区别的。
请你各用一个比喻句分别表达这两个经典审美意象给你的感受,并各用一句话说明你这样比喻的理由。
“江南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江南秋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理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1)江南雨的特点:细密、轻柔、朦胧、淡雅、令人惆
怅。
(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可以)
(2)三首诗中江南雨所包含的不同感情:杜牧,羁旅情愁,行人思家之凄迷之情;李清照,国破家亡之孤寂与伤感;戴望舒,理想无法实现之苦闷彷徨,之心绪茫然.或:杜牧的江南雨是表达对亡去亲人的思念之情,雨寄托了对亲人的无限思念.李清照的江南雨寄托的是国破家亡的孤独、伤痛之情。
戴望舒的江南雨寄托的是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以及求而不得的迷茫之情。
(3)例:春雨如多情的少女,柔美中有莫名而又淡淡的伤感;秋雨如半老的徐娘,既有沧桑之感又不失美态。
或者:江南的春雨,如梦,如诗,如歌,如韵!因为江南的雨总是迷离、绵延而富有韵味,最能激发人们的想象.江南的秋雨像一个哀婉弃妇的哭泣。
因为秋雨清冷冰凉,感觉是人的孤独凄凉和伤痛。
四、语言运用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电视脚本,即电视文案,是电视创意的文字表达,是传播信息内容的语言文字说明.请为下面一个主题为“爱在举手投足间"的电视公益广告脚本补足空白部分.
要求:①处不超过85个字,②处不超过10个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能力。
考生作答时,首先要读懂脚本图表,弄清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围绕“爱是一刻短暂的等待”进行合理想象并描述出一个画面;对“雪后的城市”一段文字进行压缩提炼,并依照同一栏中其余两个句子的句式进行表达。
答案:示例:①办公楼,一个双手抱着一大堆文件的年轻女职员跑向电梯,电梯门缓缓关闭.电梯里,一个年轻的男职员赶紧轻摁按钮,关闭的电梯又缓缓打开,他微笑着迎接跑进电梯的女职员。
女职员点头表达谢意.②爱是一次善意的扶持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国内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的校训,像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等等。
这些校训,文约意丰,或揭示办学主旨,或对学子提出要求和希望。
作为即将步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的高三学子,你对此一定有自己的看法.
请就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从读书学习这一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示例:读书学习既要广览博采,又要专心求精;既能切近书本提出问题,又能由此及彼进行思考。
学习需处理好广博与精深、“切问”和“近思”的关系。
不广不博,一味求深,则狭隘局促,识见难开;泛泛浏览,又易流于浮滑;只有两者结合,才有利日后进益。
读书贵有疑,先疑而后思,不去“近思”而好高骛远,只能是无源之水,难有发展.(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