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百卉含英第二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欣赏:《牡丹之歌》《玫瑰三愿》《绒花》《妹妹找哥泪花流》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以描绘“花”为主题的声乐作品,了解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的不同表
现手法,感受不同的情感,了解以“花”喻人的艺术创作手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3.链接欣赏《妹妹找哥泪花流》,加深对歌曲《绒花》的理解;
4.掌握几首歌曲的主旋律,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教材分析:《牡丹之歌》是影片《红牡丹》中一首插曲,《牡丹之歌》一方面对红牡丹
其人进行歌颂,一方面升华为对牡丹花的广泛赞扬。
歌曲的旋律没有大的起伏跌
宕,通过迂回与平稳,流露出对牡丹的无比崇敬。
《玫瑰三愿》是我国现代音乐
史上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
创作与1932年。
作者以抒情细腻的笔触、赞美感叹的音调慨叹玫瑰在战火中的
不幸,深情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山河破碎的愤慨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绒花》
是电影《小花》的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
它以委婉抒情的民歌风曲调,歌
颂了影片中以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
曲调
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
四、教学重点:歌曲学习、音乐欣赏
五、教学难点:把握不同地区的民歌风格
六、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材音乐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让我们感受了春天的美,本节课我们将通过欣赏以描绘“花”为主题的声乐作品,了解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的不同表现手法,感受不同的情感,感受更加绚丽多彩的春天
导入新课
二、欣赏歌曲
(一).《牡丹之歌》
1.播放音乐,启发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鼓励学生用恰当词语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
2.介绍电影《红牡丹》剧情
3.学唱歌曲主旋律
4.完整欣赏作品,感受音乐形象。
(二).《玫瑰三愿》
1.1.播放音乐,启发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鼓励学生用恰当词语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
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3.学唱歌曲主旋律
4.完整欣赏作品,感受音乐形象。
(三).《绒花》
1.播放音乐,启发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鼓励学生用恰当词语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
2.介绍电影《小花》剧情
3.学唱歌曲主旋律
4.完整欣赏作品,感受音乐形象。
四、课堂小结
总结课堂知识要点,激发学习下节课内容的热情和愿望。
五、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背唱几首歌曲的主旋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