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课件PPT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四篇课文,看 看作者分别展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邓稼先》展现了邓稼先不计名利、无私奉 献的精神品质。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展现 了闻一多先生潜心于学术研究、不畏艰辛、大义 凛然、无私无畏的精神品质。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展现了 鲁迅先生乐观开朗、平易近人、严于律 己、宽以待人的品质。
思维导图
审题
片段作文(200字左右) 写好朋友的性格和气质
选材 写法
朋友对“我”的关心和照顾,让“我” 重新振作 朋友美好的心灵,让“我”快乐 朋友的勇气,激发“我”向上的热情
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 议论、抒情
写作并点评。 1.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现场写作作
文片段。 2. 每个同学小组内展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孙权劝学》——语言描写,正 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世界文学宝库中有四大“吝啬鬼”形
象,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就是
其中之一。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片段。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 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什么东西?”他拿着 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 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 夏尔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 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 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下四条要求评出写得好的片段作文。
①无错别字和病句,语言流畅; ②选材典型; ③通过细节描写以形写神; ④突出人物精神。
小组合作,按上面的点评要求互 相修改习作。
(1)小组长组织评出不能突出人物 精神的习作,并明确修改方案。 (2)在全班选取三组修改前后的习 作,集中展示并点评。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有时 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参加。 每次与人争论总会给我们带来独特的感受。讲 讲使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争论的经历或见闻是 什么?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呢?
“查字典!”一遍一遍没有结果的争论后, 我想出了这个“绝妙”的主意。正当我准备跨出 走向书房的第一步时,我的脚却又条件反射般地 收了回来。要是真是我错了呢?我再也不想经历 上次的遭遇了,正在这时,背后响起了妈妈“冷 嘲热讽”的声音:“看来你这次又输了,又认半 边字嘛 。”哎呀,老妈,你早不说,晚不说,非 要在我心里矛盾的时候说吗?老妈,今天我们就 “血战到底”吧!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小游戏:猜猜他是谁?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 高不矮,有一双黑溜溜的大 眼睛,头上戴着一顶青色帽 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 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 提一柄九齿钉耙。
为什么同学们猜不出前一句描写的人
物,却能猜出后一句描写的人物呢?
因为后一句描述了这个人最典型的特征:长嘴 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此处利用外貌 描写突出了猪八戒的外貌特征,这正好符合我们上 学期学过的“写人要抓住特点”。此外我们还掌握 了一些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 写、神态描写等。但是我们写人物,除了要抓住其 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 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那么,如何在写作 中将人物的内在精神刻画出来呢?
优点:运用心理描写,“满怀信心”“惶恐 不安”“想打退堂鼓”写出了“我”在与妈妈 争论时微妙的心理变化。
“不可能,我明明记得是‘ruò大’的。” 我心虚而小声地说道。“是‘nuò大’。”妈 妈那坚定的语气吓得我直冒冷汗。
优点:将“我”与妈妈的表现进行对比,凸 显了“我”的不自信和妈妈的信心满满。
④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 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 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琢磨,或许他这 样正是要我明白“口锐者天钝之,目空者鬼障之” 的道理。我是诚惶诚恐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 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所以,我 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 我一个学生吧?
巴尔扎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 的“守财奴”形象?
作者通过“争夺梳妆匣”这件 事表现了“守财奴”的吝啬、贪婪、 惜财如命。
有人想给这篇文章续写一个关于“葛 朗台买东西时讨价还价”的事例,大家认 为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葛朗台买东西时讨价还价”这 件事虽然也有关钱财,但还不足以体现人物 的贪婪、吝啬、惜财如命。也就是说,这一 事例不够典型,不能鲜明地凸显人物的精神。
不足:这里可用侧面衬托的方法,来展现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争论结果的心理。
离……
时的不同表现。
字的正确读音……
着眼于事:争论
深入人物内心,想象人物 争论生活中的琐事:谁拿
让我们深刻地思
的心理,进行心理描写。 了妈妈钱包里的钱、要不
考,明白事情的
要给我报兴趣班……
道理……
课后结合思维导图,以《争论》 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论中人 们的不同表现。不少于500字。
第2课时
例文:
争论 今天,我和妈妈在饭桌上的争论实在是 太有趣了,请听我慢慢道来。
优点:开篇点题,点出争论有趣,引起 读者的阅读兴趣。
晚上,我和妈妈坐在餐桌前,一边吃饭,一 边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我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正当 我说到“偌大”这个词时,妈妈突然打断了我, 说:“什么‘ruò大’,明明就是‘nuò大’。” 我愣了一下,“怎么会是‘nuò大’,不是‘ruò 大’吗?”我满怀信心地争辩道。“怎么可能嘛, 明明就是‘nuò大’!。”听到我的争辩,妈妈 也
《孙权劝学》展现了孙权关心下属、 爱才惜才、善于劝说的品质和吕蒙知错 就改、善于学习的精神品质。
在这几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怎样 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
《邓稼先》——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的 精神特征。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先写具体事例,再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 对人物的精神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以《争论》为题,该如何写作?
争论(命题)
写法
选材
立意
通过争论时人物的动作、 争论某种社会现象:老人 着眼于人:争论
语言、神态展现人物不同 摔倒该不该扶,电子阅读、 让人加深对彼此
的个性特征。
纸质阅读的选择……
的了解,拉近了
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刻 争论学习中的问题:成绩
人与人之间的距
画人物,写出人物在争论 好是否一定要多做题、汉
d. 借助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做 点睛式的概括。
通过以上对具体语段和文章的分析, 我们知道了写出人物的精神不仅要选取 典型的材料,而且还要综合运用不同的 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接下来我们进行 一个课堂小练笔,看看大家能否灵活运 用这些方法来写出人物的精神。
写好这个片段作文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②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 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 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 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 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它的美好了,不爱惜, 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 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孙涵泊却 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 真该做我的老师。
作文重点是写出人物的性格和气质。 看到妈妈无比坚定的样子,我的心不禁微微一颤,有点惶恐不安。 选材要典型,要选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的材料。
是否有错别字、语病或标点符号误用? ③通过细节描写以形写神;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有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头上戴着一顶青色帽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立意上要确定人物的精神和品质,反映人物的心灵。 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是否突出?
人物的精神品质决定着材料的选择, 而典型的材料又凸显着人物的精神。所 以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必须选择最能展现 人物精神风貌的事情来写,也就是我们 常说的典型事例。
a.抓住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贾平凹的《我的 老师》,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现人物的精 神品质的。
我的老师 贾平凹
①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 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善良,但对家 里所有的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 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 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 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 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第③段将孙涵泊实评“我”写字和“我”的恭维 进行对比,突出他坦率、真诚的精神品质。
第②③段的结尾都运用议论、抒情的语句对孙涵 泊的精神品质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赞扬。
归纳方法
b. 运用细节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 写、神态描写等)使人物神形俱备。
c. 借助不同的写作手法(如对比、侧面烘托、正 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来揭示和凸显人 物的精神。
(有删改)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动作描写,表现了孙涵泊 率真、坦诚、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
文章第②③段运用了语言描写,表现了孙涵 泊有爱心、善良、不违心恭维的精神品质。
文章第①②段运用了神态描写,表现孙涵泊 天真可爱、充满好奇的精神品质。
第②段将孙涵泊爱惜花木和“我”不懂得爱惜、 保护美好的东西进行对比,突出他的慈悲和善良。
因为后一句描述了这个人最典型的特征: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着眼于人:争论让人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是诚惶诚恐地待我的老师的。
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是否突出? 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是否突出?
要是真是我错了呢?我再也不想经历上次的遭遇了,正在这时,背后响起了妈妈“冷嘲热讽”的声音:“看来你这次又输了,又认半 边字嘛 。 立意上要确定人物的精神和品质,反映人物的心灵。 我捧着使我获胜的“法宝”——字典,在书房里手舞足蹈、蹦蹦跳跳,沉浸在获胜的欢乐中,沉浸在与妈妈争论的乐趣中…… 可以适当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去凸显人物的精神气质。
因为是片段作文(200字左右),所以入题要快, 要言不烦。
作文重点是写出人物的性格和气质。可以适当运用 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去凸显人物的精神气质。
可以叙述一起相处的时光、共同经历的事,在叙述 中用一两个抒情、议论句点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可以借助侧面描写、对比等手法,凸显人物的性格 品质。
我的好朋友 (命题)
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观点。看到妈妈无比坚定的样子, 我的心不禁微微一颤,有点惶恐不安。我可不想再在 字音上败给妈妈。当初,我把“请勿打扰”读成了 “请勿打优”,被妈妈狠狠地嘲笑了一番。过后,我 很不甘心,试图让妈妈也出一回丑,可始终没有成功。 今天机会是来了,可妈妈那样子,使我想打退堂鼓, 万一我又错了怎么办?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写出人物精神的一 般方法,课后让大家以《争论》为题进行 写作,描摹争论中人们的不同表现。这节 课,我们先一起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诊 断,方法如下:
我是诚惶诚恐地待我的老师的。 选材上应依据要表现的人物品质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事例进行具体描写。
自我诊断方法 ”我愣了一下,“怎么会是‘nuò大’,不是‘ruò 大’吗?”我满怀信心地争辩道。
语言是否流畅?条理是否清晰? ①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
这样的人让我_____(半命题) 要是真是我错了呢?我再也不想经历上次的遭遇了,正在这时,背后响起了妈妈“冷嘲热讽”的声音:“看来你这次又输了,又认半 边字嘛 。
中心是否明确?材料是否典型? “不可能,我明明记得是‘ruò大’的。
③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 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 “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 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 维,我也是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 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 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 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好呀,你瞧, 他写的这副联,‘×××××××,××××××春’,多好!” 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斟句酌字,不拐弯抹角,直奔事 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