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轻金属折梯安全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式轻金属折梯安全标准
标准号:UDC729.391:614.89 GB 7059.3—86
实施日期:1987-10-1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移动式轻金属折梯设计、制造及使用的主要技术条件和检验方法,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1 名词、术语
1.1 单梯:梯长不可调的非自支撑的梯子。
1.2 移动式轻金属折梯:由铰链连接两部单梯组成。
底端等开时,能自支撑的轻金属梯。
1.3 梯梁:单梯两侧的边梁。
1.4 踏板:上下梯子时脚踏的构件。
1.5 梯长:梯梁的长度。
1.6 梯宽:单梯梯梁间的最小宽度。
1.7 踏板间距:相邻两踏板中心线间的距离。
1.8 梯脚:安装在梯梁下端用以防止梯子滑移的构件。
1.9 工作角度:工作状态的折梯,其单梯与地面的夹角。
1.10 撑杆:固定梯子工作角度的装值置。
2 结构型式(图1)
图1 结构示意图
1―铰链;2―踏板;3―梯梁;4―梯脚;5―撑杆;
3 技术要求
3.1 梯梁和踏板的材料不得低于LY12硬铝合金的强度。
3.1.1 梯梁的截面尺寸不得小于50mm×30mm×3mm
3.1.2 踏板为截面尺寸不得小于长44mm、宽20mm、厚2mm的矩形管。
3.2 踏板与梯梁的连接应采用铆接或焊接,但必须保证其强度、刚度达到检验要求。
3.3 梯长不得超过5m。
3.4 梯宽不得小于300mm
3.5 踏板间距为275mm~300mm。
3.6 工作角度为75°±5°。
3.7 梯梁与踏板的夹角(锐角)最大不超过87°15′。
3.8 踏板必须作防滑处理。
3.9 最下一个踏板与梯梁底端的距离均为275mm。
3.10 梯子必须保证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允许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他影响强度的缺陷。
3.11 梯脚应采用通用合成橡胶(丁苯橡胶)制造。
3.12 撑杆设在梯梁中点处,并能锁固。
3.13 铰链销钉直径不得小于8mm。
3.14 凡是装有平台的轻金属折梯,平台与梯子必须牢固连接。
4 使用要求
4.1 梯子上部第二个踏板面为最高安全站立高度。
第一个踏板不得站立或越过。
并于最高安全站立高度处涂红色标志。
4.2 只允许一个人在梯子上面工作。
4.3 梯子上有人时不得移位。
5 检验方法
5.1 水平弯曲检查
把单梯水平放在平台支架上,支点距端点200mm,在单梯中心处先加全部载荷980N的75%持续1min后再加至100%,保持2min后卸
载,卸载后梯子无损坏,梯梁残余变形量不得地超过梯梁长度的千分之一。
图2
5.2 抗压检验
把折梯放在水磨石地面上成工作状态,先在顶部加全部载荷(3920N)的75%,1min后再加至100%,持续2min后卸载,卸载后梯子没有明显的损坏和变形。
图3
5.3 前稳定检查
把折梯放在水磨石地面上成工作状态。
在其顶部第二个踏板上加980N均布载荷,然后在梯子正面顶端中心处加120N的水平拉力(力的方向垂直于踏板)。
梯脚必须保持与地面接触,无移动。
图4
5.4 侧稳定检验
把折梯放在水磨石地面上成工作状诚。
在其顶部第二个踏板上加980N均布载荷,然后在梯子侧面顶端中心处加78N的水平拉力(力的方向平行于踏板),梯脚必须保持与地面接触,无移动。
图5
5.5 踏板强度检验
把折梯放在水磨石地面上成工作状态。
从底部向上数在第三或第四个踏板的中点处向下加3920N载荷。
经1min卸载。
卸载后残余变形量不超过踏板长度的
千分之一。
图6
5.6 滑移检验
如图所示,检验件为2m的轻金属折梯放成工作状态,其梯脚接触的试验表面为用细砂纸打光的木板。
将980N均布载荷加在顶部第二个踏板上,然后将157N的水平静拉力施加在距试验表面30mm的梯脚上,各梯脚在整个试验表面上不得有位移。
图7
6 标记
移动式轻金属折梯的表示方法:
标记示例:YQZhT-2.75
表示梯长为2.75m的移动式轻金属折梯。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香杰、王玉刚、王兴文。
发布单位:国家标准局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
批准单位:国家标准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