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亭湖区2020年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线上月考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亭湖区2020年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线上月考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1. (16分) (2017高三下·江苏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漫谈“漫画”
孩子们吵架,有一个用木炭——上海是大抵用铅笔了——在墙壁上写道:“小三子可乎之及及也,同同三千三百刀!”①这和政治之类是毫不相干的,然而不能算小品文。
画也一样,住家的恨路人到对门来小解,就在墙上画一个乌龟,题几句话,也不能叫它作“漫画”。
为什么呢?就因为这和被画者的形体或精神,是绝无关系的。
漫画的第一件紧要事是诚实,要确切的显示了事件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
漫画是Karikatur的译名,那“漫”,并不是中国旧日的文人学士之所谓“漫题”“漫书”的“漫”。
当然也可以不假思索,一挥而就的,但因为发芽于诚实的心,所以那结果也不会仅是嬉皮笑脸。
这一种画,在中国的过去的绘画里很少见,《百丑图》或《三十六声粉铎图》庶几近之,可惜的是不过戏文里的丑脚的摹写;罗两峰的《鬼趣图》,当不得已时,或者也就算进去罢,但它又太离开了人间。
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那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张”,但又不是胡闹。
无缘无故的将所攻击或暴露的对象画作一头驴,恰如拍马家将所拍的对象做成一个神一样,是毫没有效果的,假如那对象其实并无驴气息或神气息。
然而如果真有些驴气息,那就糟了,从此之后,越看越像,比读一本做得很厚的传记还明白。
关于事件的漫画,也一样的。
所以漫画虽然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
“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
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
“夸张”这两个字也许有些语病,那么,说是“廓大”也可以的。
廓大一个事件或人物的特点固然使漫画容易显出效果来,但廓大了并非特点之处却更容易显出效果。
矮而胖的,瘦而长的,他本身就有漫画相了,再给他秃头,近视眼,画得再矮而胖些,瘦而长些,总可以使读者发笑。
但一位白净苗条的美人,就很不容易设法,有些漫画家画作一个骷髅或狐狸之类,却不过是在报告自己的低能。
有些漫画家却不用这呆法子,他用廓大镜照了她露出的搽粉的臂膊,看出她皮肤的褶皱,看见了这些褶皱中间的粉和泥的黑白画。
这么一来,漫画稿子就成功了,然而这是真实,倘不信,大家或自己也用廓大镜去照照去。
于是她也只好承认这真实,倘要好,就用肥皂和毛刷去洗一通。
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
但这种漫画,在中国是很难生存的。
我记得去年就有一位文学家说过,他最讨厌论人用显微镜。
欧洲先前,也并不两样。
漫画虽然是暴露,讥刺,甚而至于是攻击的,但因为读者多是上等的雅人,所以漫画家的笔锋的所向,往往只在那些无拳无勇的无告者,用他们的可笑,衬出雅人们的完全和高尚来,以分得一枝雪茄的生意。
像西班牙的戈雅和法国的陀密埃②那样的漫画家,到底还是不可多得的。
【注】①“小三子可乎之及及也”二句,意思是“小三子可恶之极,戳他三千三百刀。
”②戈雅:西班牙讽刺画家,作品多取材于民间生活;陀密埃:法国画家,晚年曾参加巴黎公社革命运动。
(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的论述层次。
(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漫画”的特点。
(3)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有何含意?
2. (14分) (2019高二上·慈溪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麦穰垛儿
雷晓婉
①麦香四溢的乡间五月一过,就场光地净了,麦子已经全部颗粒归仓,大地呈现出成片的暗黄色,莽莽苍苍。
②在村子周围、溜光四平的打麦场上,陆续起了一堆堆圆圆鼓鼓的麦穰垛,一垛一垛,散落着,比邻而居,像极了大草原上的亮黄色的蒙古包。
③这些蹲坐在村子周围的麦穰垛,静静默默,爬伏在那儿,像一个思想者,思考着乡村的过去和未来,在五月的暖风中,幽幽地散发着麦秸秆的干香,这就是乡村的味道,让人闻之欲醉。
④它们的色泽,因为失去水分,早就由青白变成了金黄,在阳光的照射下,金黄、银白、暗红等色彩兼而有之,但更多的只是呈现出那种富贵的金黄色。
一阵风吹来,麦穰垛上直立的麦秸秆颤动不已,中空的麦秸秆,有时竟被风儿吹得发出细微口哨的声音,吱吱呜呜,汇成了一曲欢快的乡村天籁。
⑤站在麦穰垛旁边,闻着干麦秸秆的焦甜清香,听着悦耳的吱呜声,时间仿佛静止了,只有天上的白云在缓缓流动,偶尔可见垛边散落地上的麦穗头儿,见证着曾经有过的热烈的麦收劳动与收获喜悦,充实的情愫在心底盈盈流动。
那些悠闲的鸡儿或狗儿,在这圆圆鼓鼓的麦穰垛间,士大夫似的,踱着方步,来回穿梭觅食,鸡鸣狗吠的声音,清晰可闻。
⑥这些守候乡村一生的麦穰垛,在掠过乡村的四季风中,会缓缓地风干、缩小、变实,成了组成乡村固定风景的一部分。
座座或大或小、或高或矮的麦穰垛,像城市里的标志性建筑,成了乡村风景的坐标代表:那金黄的色彩,圆鼓鼓的形状,无论怎么看,都是现实乡村生活中的好油画,油画中的极美的乡村田园景光。
⑦这些贡献出粮食的麦秸秆,在以后的岁月里,还会再继续贡献出自己的身体。
在农村,麦穰草,被应用的范围极广。
它们可以在农家的土灶里,自我焚烧而化成温暖的灶火,偎舔着锅底,烧熟农家饭菜而四散飘香,营养农人的身体。
或者,在农妇的手里,经过细巧编织,金黄的麦穰草,就变成了巧夺天工的工艺品,这些倾注农妇一汪柔婉情怀的工艺品,是那么恰到好处地点缀、美化人们的生活。
⑧在寒冷的冬季,麦穰垛,昂首挺胸,抵挡着西北风的侵犯,阻挡住逼人的寒冷,而把温暖与舒适,留给村庄里的农人。
那些日间倍感闲松的老人,常背靠着麦穰垛,晒着太阳,拉着闲呱;更有贪恋麦穰垛温暖的人,会在麦穰垛的下部,掏挖一个能容下一人大小的洞儿,躺在里面,松软、避风、温馨,嗅着麦草的干香,而酣然入睡,一直到夜幕降临。
我们这些孩子们,有时,在做捉迷藏的游戏时,也会躲进事先掏挖好的洞中,让同伴遍寻不到。
这个时候,麦穰垛,就像母亲温暖的怀抱,容纳了所有依靠它的村人。
⑨这些紧靠村子而垛起的麦穰垛,随着流年岁月的侵蚀,慢慢地,就由金黄变成了暗黑色,而麦秸秆,则干枯发脆,清香尽失,但是,它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自己应该历经的历程,待到来年的芒种时节,接替自己的,将又是座座圆圆鼓鼓、崭崭新新的麦穰垛儿。
(1)第①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2)请概括作者笔下“麦秸秆”“麦穰垛”的作用。
(3)请简析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结合全文,请探究作者寄托在“麦穰垛”里的丰厚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3. (16分) (2019高二上·四川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卢简辞,字子策,范阳人。
父纶,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奉亲避地于鄱阳,与郡人吉中孚为林泉之友。
大历初,还京师,宰相王缙奏为秘书省校书郎。
王缙兄弟有诗名于世,缙既官重,凡所延辟,皆辞人名士,以纶能诗,礼待逾厚。
会缙得罪,坐累。
久之,调陕府户曹。
朱泚之乱,咸宁王浑瑊充京城西面副元帅,乃拔纶为元帅判官。
贞元中,吉中孚为户部侍郎,典邦赋,荐纶于朝。
会丁家艰,而中孚卒。
太府卿韦渠牟得幸于德宗,纶即渠牟之甥也,数称纶之才。
德宗召之内殿,令和御制诗,超拜户部郎中。
方欲委之掌诰,居无何,卒。
初,大历中,诗人李端、钱起、韩翃辈能为五言诗;而辞情捷丽,纶作尤工。
至贞元末,钱、李诸公凋落,纶尝为《怀旧诗》五十韵,叙其事曰:“吾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李校书端,风尘追游,向三十载。
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几,俱沉下泉。
伤悼之际,常畅博士追感前事,赋诗五十韵。
”纶之才思,皆此类也。
文宗好文,尤重纶诗,尝问侍臣曰:“《卢纶集》几卷?有子弟否?”李德裕对曰:“纶有四男,皆登进士第,今侍御史简辞是也。
”
简辞,元和六年登第,三辟诸侯府。
长庆末,入朝为监察,转侍御史。
文雅之余,尤精法律,历朝簿籍,靡不经怀。
宝历中,故京兆尹黎干男煟诣台治父叶县旧业,台司莫知本末。
简辞曰:“干坐鱼朝恩党诛,田产籍没。
大历已来,多少赦岂有雪朝恩、黎干节文?况其田产分给百姓,将及百年,而煟恃中助而冒论耶!”又福建盐铁院官卢昂坐赃三十万,简辞按之,于其家得金床、瑟瑟枕大如斗。
昭愍见之曰:“此宫中所无,而卢昂为吏可知也!”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转户部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节选自《旧唐书·卢简辞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B . 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C . 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D . 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衢衙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林泉”本指山林与泉石,后借指文人雅士的隐居之地。
林泉之友即隐居时的朋友。
B . “丁家艰”即丁艰,也就是丁忧,指遗逢父母丧事。
古时官员父母去世须辞职守丧。
C . “司空郎中曙”中“司空”是官名,“郎中曙’是人名。
这是一种官职姓名的合称。
D . “京兆尹”为三辅之一。
三辅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此外有左冯翊和右扶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卢纶才名甚高,颇受知遇。
他虽因战乱未能登第,却受到不少人的举荐以及皇上的赏识,因而踏上仕途后一帆风顺。
B . 卢纶才思敏捷,擅长作诗。
大历诸诗人的五言诗辞情捷丽,卢纶诗作尤其精工,他曾经创作五十韵长诗怀念已故旧友。
C . 卢纶教子有方,门庭兴旺,他的四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其中卢简辞更是担任了侍御史、刑部侍郎、兵部侍郎等官职。
D . 卢简辞富有文才,精通法律。
他对历朝的官府文书都有所留意,也曾据理驳斥黎炳的非分要求,还查办卢昂贪污的案件。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缙既官重,凡所延辟,皆辞人名士,以纶能诗,礼待逾厚。
②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蒙耀,未几,俱沉下泉。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4. (7分) (2017高二上·郑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①
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释】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
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
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
② 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
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 .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
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 .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宇一声春晓” 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
D . 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E . 词人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表现了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
(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很精妙,请简要赏析。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5. (3分) (2019高三上·铜仁模拟)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古典诗词中常有“落日”意象,如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中“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概括出唐代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耻于从师的心理。
(3)《红楼梦》中的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18分)
6. (8分) (2016高二下·长泰期中) 阅读记叙文选段,完成小题。
在_________的日子里,在__________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却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__________呢?
(1)
依次填入括号内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去不复返逃去如飞千门万户
B . 一去不复返千门万户逃去如飞
C . 逃去如飞一去不复返千门万户
D . 逃去如飞千门万户一去不复返
(2)
本段讲的主要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 . 思考我的人生旅途
B . 质问世人,如何度日
C . 解答自己要给人间留下什么
D . 劝诫自己不要虚掷时光,坚持自己的执著追求
(3)
“匆匆”的反义词是()
A . 匆忙
B . 匆促
C . 姗姗
D . 帮忙
(4)
选文中使用的修辞正确的一项是()
A . 拟人、比喻
B . 设问、反问
C . 排比、设问
D . 夸张、对偶
7. (5分) (2020高三下·柳州月考)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找出有问题的句子(只标明序号即可)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在今天,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
②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
③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
④对纸质图书的命运,⑤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⑥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⑦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
⑧而且,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定会受到大众的钟爱。
⑨目前,古典
著作图书再次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8. (5分)阅读下面几句话,给“端午节”下定义。
要求:不超过40个字。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汩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
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
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出战,为国争光是我们的义务和我们的使命,特别光荣。
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中国女排郎平接受采访时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1-1、
1-2、
1-3、
2-1、
2-2、
2-3、
2-4、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3-1、
3-2、
3-3、
3-4、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4-1、
4-2、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5-1、
5-2、
5-3、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18分)
6-1、
6-2、
6-3、
6-4、
7-1、
8-1
、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9-1、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