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阅读历史传奇篇9.《王冕》(阅读理解练习与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古文阅读历史传奇篇9.《王冕》(阅读理解练习与答案)
9.王冕
《新元史·王冕传》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①田家子也。

年八岁,父命牧牛陇上。

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辄默记。

暮归,亡牛,父挞②之。

已复如故。

安阳韩性③闻而异之,因录为弟子。

通《春秋》诸传。

一试不第,即焚所为文。

常着高檐帽披绿蓑衣履长齿木屐或骑黄牛,持《汉书》朗诵,人皆目为狂。

北游燕,有欲荐以官职者。

冕曰:“不满十年,此中狐兔穴矣,何以禄④为?”即遁归隐九里山,结茅三间,自题为梅花屋言。

仿《周礼》,著书一卷,坐卧自随。

赋诗千百言,立就。

善画梅,题诗其上,人争宝之。

明太祖⑤闻其名,召为参军,未就而卒。

【注释】
①诸暨(jì):地名。

②挞:tà,打;用鞭、棍等打人。

③安阳韩性:安阳,地名;韩性,字明善,元代浙东理学家。

④禄:俸禄,借指做官。

⑤明太祖:明朝开国太祖朱元璋。

【阅读训练】
1.请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听已,辄默记辄_______ 暮归,亡牛亡_______
题诗其上,人争宝之宝_______ 人皆目为狂目_______
2.请用“/”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常着高檐帽披绿蓑衣履长齿木屐或骑黄牛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有欲荐以官职者——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B.听已,辄默记——已复如故
C.暮归,亡牛,父挞之——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D.因录为弟子——因命曰郑国渠。

4.下列句子句式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年八岁,父命牧牛陇上。

B.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C.北游燕,有欲荐以官职者。

D.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田家子也。

5.请将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即遁归隐九里山,结茅三间,自题为梅花屋言。

6.根据文中内容,仿照示例填完下表中的空格。

7.拓展阅读。

阅读并思考上面的选文第一段与下面文段相比,两段的内容和主题有何差异。

①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田家子也。

年八岁,父命牧牛陇上。

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辄默记。

暮归,亡牛,父挞之。

已复如故。

②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选自宋濂《元史·王冕传》)
【参考答案】
1.辄:就。

亡:丢失。

宝:以…为宝。

目:视作,看待。

2.常着高檐帽/披绿蓑衣/履长齿木屐/或骑黄牛
3.B。

4.D。

5.(他)就遁去归隐于九里山,修建了三间茅屋,自己题名为
“梅花屋”。

6.①通晓诸传而落榜焚书;②奇装异行,被视为狂士③远见卓识,淡泊名利④仿《周礼》著书;赋诗立就;诗画为人所重;明太祖召为参军。

7.两段都讲述了王冕少时因“窃入学舍”听课而丢牛被打,却坚持学习的故事,但文段二增加了小王冕借居僧寺夜读,毫无畏惧的内容。

文段二内容更加丰富,更彰显了小王冕好读爱学,专注忘我的可贵品质。

【参考译文】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是诸暨的农家子弟。

八岁那年,父亲让他到陇上放牛。

(他)偷偷进入学舍,听学生们读书。

听完,就默默记住。

晚上回家,丢了牛,父亲责打他。

过后(他)又依然如故。

安阳的韩性听说后觉得这个孩子很奇异,就收他作弟子。

(王冕)通哓《春秋》诸传。

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没有考中进士,就烧掉了(应试)所写的文章。

(他)常着高檐帽,披着绿蓑衣,脚踩长齿木屐,有时还骑着黄牛,手持《汉书》朗诵,人们都视他为狂士。

(王冕)北游燕地,有人要推荐他做官。

王冕说:“不超过十年,这里就会成为狐狸兔子的洞穴了,还做什么官?”就回到故乡隐居在九里山,修建了三间茅屋,自己题名为“梅花屋”。

(他)仿照《周礼》,写了一卷书,坐着睡着都带在身边。

写千百字的长诗,(也能)立刻完成。

善于画梅花,并在上面题诗,人们争相视之如宝。

明太祖听说他的名字,召(他)为参军,他没去就任便去世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