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 林中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
B.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C. 那又浓又绿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山水绿画
D. 在茫茫人海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
【答案】A
【解析】A.句子出现并列状语及并列谓语但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B.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天性比喻野生花草求知学习比喻修剪移栽
C.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景色比喻青山水绿画
D.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写出了追逐名利的人们没有闲情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B.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
集《朝花夕拾》等
C.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南
方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D.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案】B
【解析】B项《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3.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惘然”的“惘”按音序查字法查应查“M” “尴尬”的“尴”按音序查字法应查“G” 笔画共有
12画
B. 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句末“ ”应改为“?”)
C.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期望春天到来
的迫切心情)
D. 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句中的“囊括”使
用不当)
【答案】D
【解析】A项“惘然”的“惘”按音序查字法查应查“W” “尴尬”的“尴”笔画共有13画
B项句意没有疑问语气句末就是句号
C项相同的句式三个或三个以上连用才组成排比句式本句不是排比
D项“囊括”指包揽所有与实际不符改为“获得”
故选D
4.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 G20峰会在杭州举办让每一位杭州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更加坚定了办好峰会的决心
B.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C. 在我眼里他就是这不毛之地上涌出的泉水
D. 白求恩以医疗为职业对同志精益求精对工作从不拈轻怕重
【答案】D
【解析】A项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项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项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项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此处用来形容“对同志” 使用错误
故选D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运用\underset\cdot最\underset\cdot恰
\underset\cdot当的一组是()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滥觞中国诗歌随时代而演变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它培养了我们彬彬有礼的待人风格、悲天悯人的民族情感、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
②首要原因就是它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体现了时代精神
③中国的优秀诗歌为什么能够脍炙人口、源远流长
④出现了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一座座高峰
A. ①③④②
B. ④①③②
C. ②④①③
D. ③①④②
【答案】B
【解析】④句中的“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紧承前文“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应为首句
①句中的“它”照应了前文“中国诗歌” 点明了中国诗歌的重要意义应为次句
③句提出问题应为第三句
②是对③句提出问题的解释应为末句
故排序为④①③②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
6.(1)我的回答已经让她xǐ chū wàng wài________了
6.(2)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xù xù dāo dāo________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 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答案】喜出望外
【解析】(1) “望”易错写成"忘”
【答案】絮絮叨叨
【解析】(2) “絮”易错写成“续”
三、默写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补写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根据原文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 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
②回乐烽前沙似雪 ____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________________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
④______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3)根据提示默写
①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②《峨眉山月歌》中写月光柔和、江面波光粼粼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解析】(1)注意“残”的正确书写
【答案】(2)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受降城外月如霜, ③友人惭, ④枯藤老树昏鸦【解析】(2)注意“傅”“惭”的正确书写
【答案】(3)①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解析】(3)①由“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可推知答案注意“罔”的正确书写
②由“写月光柔和、江面波光粼粼”可推知答案注意“羌”的正确书写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8.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8.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②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8.(3)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8.(4)请结合文章说一说李生都向王生讲述了哪些为学的道理?
A.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B.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C.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D.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答案】B
【解析】(1)“王生好学”是主谓短语中间可以停顿“好学”充当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C项“而”是连词表转折与前面谓语之间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B
【答案】(2)①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②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他们当中好的就跟随他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
【解析】(2)①时年当时那时戏游戏玩耍
②择选择
【答案】B
【解析】(3)A项真实/诚信
B项两个“说”都是通假字同“悦” 高兴愉快
C项识记/志向
D项更加/好处
故选B
【答案】(4)学贵善思(既要学习更要思考)不耻下问(要虚心向别人请教)择善而从之(要选择优秀的人学习其优点)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成绩
【解析】(4)结合文章内容从“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等语句中即可概括得出答案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9.(1)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9.(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9.(3)除了从视觉绘景外作者还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济南的春景?请各举一例
9.(4)结合选文说说对“而对着莲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样都是有福之人”的理解【答案】(1)时间顺序先点出“惊蛰”这一节气随后用“就这样随着雨一次次的返回”来说明时间在往后推移“在这个季节的尾巴上”则告诉我们时间已经到了暮春了
【解析】(1)写景文章的顺序一般有按方位的顺序写(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上往下由前到后)、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再写全景)、按时间顺序写等阅读文本可知文章先点出“惊蛰”这一节气随后用“就这样随着雨一次次的返回”来说明时间的推移而“在这个季节的尾巴上”则说明时间已到暮春由此可以看出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景的
【答案】(2)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柳絮漫天飞舞的情景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2)解答此题需首先明确修辞手法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阅读画线句可知“柳树的心都飞起来了”把柳树人格化赋予其人的情感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同一群白衫少年”则把“柳絮”比作“白衫少年” 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柳絮漫天飞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答案】(3)①嗅觉某些不明所以的东西到来白色的烟团包围了四野各处弥漫着蠢动的腥涩
②听觉鸟儿用不同的语言对歌在枝头跳来跳去从早到晚都能听见它们的歌唱
【解析】(3)视觉绘景属于感官角度除此之外写景的感官角度还有有听觉、嗅觉、味觉等通读文本从文中找出不同角度描写济南春景的句子即可如“某些不明所以的东西到来白色的烟团包围了四野各处弥漫着蠢动的腥涩”从嗅觉方面表现了春的到来而“鸟儿用不同的语言对歌在枝头跳来跳去从早到晚都能听见它们的歌唱”则从听觉方面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答案】(4)济南的春天是多彩而美丽的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热爱生活的人都是有
福的人
【解析】(4)阅读文本可知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济南的美好春景表现了济南春天的多彩美丽充分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而有闲情逸致欣赏这种美丽能从这种美丽当中得到快乐和享受的人无疑是有福气的人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0.(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10.(2)根据以上材料以“英雄”为描述对象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抒发你对“英雄”的赞美之情
【答案】(1)示例中华民族不缺乏用生命担当使命(不惧艰难挺身而出)的英雄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内容的能力要读懂材料了解内容抓住关键句分析概括”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不
缺乏英雄的身影” 83年前南京保卫战的敢死队 83年后武汉保卫战牺牲在抗疫的战场上的徐辉他们都是英雄他们不惧
艰险挺身而出根据这些信息概括主要内容为中华民族不缺乏用生命担当使命(不惧艰难挺身而出)的英雄
【答案】(2)示例一英雄是一束光驱散疫情笼罩下的阴霾
示例二英雄是一个国家光辉历史的记忆是一个民族坚挺不屈的脊梁是一个社会价值导向的坐标
【解析】(2)本题考查拟写句子的能力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抒发对“英雄”的赞美之情
示例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大公无私是因为他勇于担当是因为他有一颗为祖国为人民的赤胆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