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ad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洋务运动最先从哪入手的(E)
A.兴办民用企业
B.创办新式学堂,
C.派遣留学生
D.建立新式海陆军
E.兴办军工企业
2.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C)。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维护清朝统治
D.为洋人服务
3.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
”它颂扬的是(C)。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4.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达,不正确的是(C)。
A.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B.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是近代工业
C.海军重要舰船由中国自己制造
D.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5.(C)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没有间断、一直延续到今的国家。
A.古埃及
B.巴比伦
C.中国
D.印度
6.1924~1926年国民党的性质是( B ).
A.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B.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党
D.官僚资产阶级政党
7.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是(B)。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C.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D.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8.西方列强在下列哪一城市最早实行了直接的殖民统治(A)。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9.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清代的是( D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10.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C )。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11.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地点是(C)
A.广州B.南昌C.上海D.武汉
12.孙中山晚年强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历史背景是B
①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②列强在华享有各种特权③北洋政府名曰“共和”实为专制④中国处于割据混战局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1923年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问题决定A
A.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B.同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
C.帮助国民党改组,使之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D.必须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14.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人民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15.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C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16.对“民权主义”理解正确的是(B)
A.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B.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D.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17.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C
A.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18.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农民个体所有,个体经营B.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C.集体所有,个体经营D.国家所有,个体经营
答案A
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得成效C.提前完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答案A
20.中国人民解放军数量上超过国民党军队是
A.辽沈战役之后B.平津战役之后C.淮海战役之后D.渡江战役之后
答案A
21.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的文章是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答案C
22.1947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实施的战略是
A.全面进攻解放区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C.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D.集中兵力防守战略要地
答案B
23.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
”文中的“礼物”指的是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B.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答案B
24.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的重大军事战略行动是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B.战略反攻C.战略决战D.渡江战役
答案C
25.1941年5月,毛泽东做了(C)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
A.《反对党八股》
B.《整顿党的作风》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
26.《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由国民党公布)提出抗日的三项主要张: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
这三项主张的主旨是( B )
A.国共捐弃前嫌再度合作B.在三民主义基础上团结抗战
C.国民党承认中共合法地位D.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7.抗战初期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是(B)
A.是否抵抗日本侵略
B.是否依靠人民群众
C.是否合作抗战
D.是否积极抗战
28.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开放
29.1958年9月,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B
)。
A.政社合一
B.一大二公
C.一平二调
D.平均分配
30.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C)。
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31.从1956年到1966年,我国处于( A )。
A.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32.我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有(A)。
A.156个
B.141个
C.146个
D.150个
33.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是(B)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俄国十月革命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34.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D)。
A.林则徐
B.魏源
C.康有为
D.孙中山
35.下列各项不属于“门户开放”政策的是 [ B]
A.对任何和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B.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税率增收关税
C.在各国“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D.各国今后不再扩大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36.下列不属于体现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是(D)
A.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B.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C.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支持民族资本家,完成资本国有化进程
37.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是在党的(A)
A.七大
B.六届六中全会
C.六届七中全会
D.四大
38.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C)
A.买办资产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39.中共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C )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答案】
4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C)
A.国有企业
B.沿海城市
C.经济特区
D.农村地区
【答案】
4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依法办事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这种局面出现在:(B)
A.新中国成立时
B.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时
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42.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A)
A.武装斗争问题
B.党的建设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农民问题
43.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由于它(A)
A.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在军事上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在生死关头妥协地处理了党内当时最主要的问题
D.保证了长征转移的胜利
44.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大肆进行经济掠夺的直接目的是( C )
A.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的资金
B.实现中日经济提携
C.转嫁30年代经济大危机
D.满足战争需要,以战养战
45.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B)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
46.1938年,毛泽东发表的系统阐述抗日战争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的著作是(答案B)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B.《论持久战》C.《论新阶段》D.《论联合政府》
47.下列对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C.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48.198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D)
A.珠海经济特区B.汕头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D.海南经济特区
49.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A)
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沿海工业
C.优先发展轻工业D.优先发展内地工业
50.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是在(C)A.1945年8月15日B.1945年9月3日
C.1945年10月10日D.1945年10月25日
5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A)为核心。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佛教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
52.中国资产阶级两部分是(AB)。
A.民族资产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中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53.19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行为,是(ABC)。
A.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B.正义行为
C.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D.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54.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其中维新派的局限性体现在(ABC)
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害怕人民群众
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55.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设立的翻译机构翻译的西学书籍涉及的专业包括(ABCDE)。
A.近代物理
B.近代化学
C.近代数学
D.近代天文
E.近代地理
56.洋务运动时期,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的介绍外国变法经验教训的书籍是(ABC)。
A.《日本变政考》
B.《俄彼得变政记》
C.《波兰分灭记》
D.《欧游心影录》
E.《新学伪经考》
57.卷入天京事变的太平天国领导人有( ABD )。
A.东王杨秀清
B.北王韦昌辉
C.干王洪仁玕
D.翼王石达开
58.晚清时期,曾割占过我国领土的国家有(ACD)。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59.大革命中革命政府收回了哪些地方的英租界?AD
A.汉口
B.天津
C.广州
D.九江
60.红一方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包括( AD )
A.赣南革命根据地B.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D.闽西革命根据地
61.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创办了的专门供工人阅读的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的刊物有(ABCE)ABCE
A.《劳动界》
B.《劳动音》
C.《工人月刊》
D.《新青年》
E.《济南劳动月刊》
62.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关于土地问题的共同之处是(A)BD
A、都在革命纲领中提出了土地问题
B、都没有真正实行,主要受时代局限
C、都采取绝对平均的办法来解决
D、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63.新文化运动中宣传十月革命的著作有(BCDE)
A.《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B.《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C.《庶民的胜利》
D.《Bolshevism的胜利》
E.《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64.参加中共一大的上海代表有AB
A.李达
B.李汉俊
C.何叔衡
D.董必武
6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等中间势力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CD )
A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B开展土地革命
C尊重中间势力的利益D对顽固派进行坚决的斗争并一步步取得胜利
66.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ABCDE
67.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济南战役
答案ABC
68.日本侵华蓄谋已久,九一八事变后又制造(BE)事变,最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A九一八B华北C七七D八一三E一二八事变
69.上个世纪60年代,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要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两步走是指(AB)
A.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E.发达的社会主义
70.《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有(BCD)A.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B.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
督官员
C.兴办学校、医院和福利事业
D.“准富者请人雇工”
解析:《资政新篇》主要内容: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
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71.中共十六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提出形成(ABCD)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
A.行为规范
B.运转协调
C.公正透明
D.廉洁高效
72.1950年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实行了保存富农经济、中立富农的政策,其目的是
A.减少运动的阻力
B.稳定民族资产阶级
C.发展农村经济
D.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答案ABC
73.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选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公私兼顾
答案ABC
74.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D.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答案ACD
75.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其基本特点(AB)。
A.规模大
B.公有化程度高
C.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D.严重地脱离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76.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是(ABDE)。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B.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C.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E.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77.中共八大( ABCD )。
A.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B.毛泽东致开幕词
C.刘少奇作政治报告
D.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78.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是(CD)。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79.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有()
A.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B.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C.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D.组织军队和进行议会斗争
【答案】ABC
80.毛泽东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
B.土地革命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答案】ACD
81.1930年5月,毛泽东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下列重要思想()
A.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必须洗刷唯心精神,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D.中国革命斗争要靠中国同志了解情况
【答案】ABCD
82.1947年2月至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
【答案】AD
A.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B.对东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对中原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83.下列对太平天国评价正确的是()
A.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
B.代表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
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提出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答案】ABC
三、判断题
84.1851年洪秀全在广东花县领导了著名的金田起义。
(ⅹ)
8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维新运动兴起的物质条件。
(√)
86.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不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
87.郑观应在其著作《盛世危言》中主张与西方国家“商战”。
(√)
88.经济技术落后的中国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ⅹ)
89.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开始普遍觉醒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
90.在1919年五四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91.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92.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三大政策”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93.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大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
9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
95.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
96.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是兴国土地法。
×
97.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98.1899年11月,强租广州湾,把云南、两广划为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B)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日本
解析: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19世纪70至80年代,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侵入云南;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日本吞并流球,侵犯台湾。
中国陷入了严重的“边疆危机”之中。
1898年3月,德国强租胶州岛,将山东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1899年11月,法国强租广州湾,并要求清政府不得把云南、两广割让给他国,滇、桂、粤三省便成了法国的势力范围。
1898年2月,英国要求清政府不得将长江沿岸各省租与他国,长江流域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6月,强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的中国领土99年;7月强租威海卫。
1898年4月,日本要求清政府不得把福建国让予他国,福建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
1889年9月至11月间,美国照会各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即美国可以获得他国在中国获得的所有权益。
99.以苏联为借鉴,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了反对个人崇拜。
(√)
10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伟大转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