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其做人,育其心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其做人,育其心灵
作者:李如燕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1年第05期
著名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和技能的堆积。

教育就是要教学生自由地成为他自己。


自古以来,很多大师、名家都对教育下过定义。

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校所教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

”全国十佳班主任段惠民老师对教育的理解是:“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

”与此观点不谋而合的是,北京大学学者蒋梦麟先生曾说过:“教育有种种问题,究其极,有一中心问题,曰做人之道尔。


要完成“以德育人,以德治教”,首先要立德于身。

教师只有立德于身,才有资格去教化和熏陶学生,诚如爱因斯坦曾说的“学生尊敬老师的唯一途径,是教师的德和才”。

如果老师不是德才兼备,就很难立德于学生的心灵。

对于立德于身,段老师用自己的实践和智慧告诉我们:爱是基础,爱是智慧。

只有真心地爱学生,才能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教育学生。

当我们真心爱学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孩子们之间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这样那样的不足都是可爱的;当你真心爱学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没有困难的工作。

爱学生,就会想出教育学生的办法来;爱学生,就是爱自己,就会享受到工作的乐趣和育人的幸福。

我接到一个“有名”的乱班没多久,就不断有家长反映孩子丢东西了。

对此,我真的伤透了脑筋,直到有一天,我想起了几名名言——“教育的意图越隐蔽,越能被受教育者所接
受。

”“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体,是为平行教育。

”“最简明、最有效、最容易的做法是把人们应该做或者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人们面前。

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像榜样这样既温和又深刻地打入人们的心灵。

”借助前辈们的智慧,我在班里开了一次迎六一主题班会。

在班会讨论将要结束时,我说:“孩子们,你们想想有没有不能欢度六一的人?”有个孩子举手说:“老师,监狱里的犯人不能过六一。

”最后,全班决定一起给监狱里的少年犯写信,选代表和我一起去监狱探望少年犯。

我用榜样的力量给全班孩子们上了一堂法制教育课,为的就是能够让班里那位偷东西的孩子醒悟。

实践证明我成功了。

教育是一项关乎灵魂的事业,因而它是需要智慧的。

那么,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呢?段老师指出:“教育的智慧从书中来。

要想将教育工作做好,就必须多读书,读哲学、读历史、读教育经典理论、读人物传记等等。

读书与教育教学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读书越多,教育教学工作就会越轻松,而教育教学工作越轻松,就越有时间去读书。

在不断的阅读中,我们的智慧会越来越多。


我很欣赏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的一句名言:“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是关乎心灵的事业,而一个人心灵世界的转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因此,老师们,热爱你的职业吧,热爱你的学生吧,热爱学生就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尽管我们这个职业是平凡的、清贫的,但是只要把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汇集起来,就能成就教育事业的大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