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2017.05
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B.甲烷的电子式
C.硫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 D.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86C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是直线分子,故A错误;B.甲烷的分子式为CH4,电子式为,故B正确;C.硫离子核外有18 个电子,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故C错误;D.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的质量数为14,符号为146C,故D错误;故选B。
2.下列能正确表示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N为7号元素,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根据洪特规则和保利不相容原理,电子排布图为,故选B。
3.某元素基态原子价电子构型为3d54s2,则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为
A.第四周期ⅡA族B.第四周期ⅡB族C.第四周期ⅦA族D.第四周期ⅦB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某元素原子价电子构型3d54s2,则该元素是25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ⅦB族,因此选项是D。
考点:考查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位置的关系的知识。
4.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A.CO2与SO2 B.CH4与NH3 C.BeCl2与BF3 D.C2H2与C2H4
【答案】B
【考点定位】考查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名师点晴】考查杂化轨道理论,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数是关键。
杂化类型的判断:中心原子电子对计算公式:电子对数n=(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配位原子的成键电子数±电荷数)。
注意:①当上述公式中电荷数为正值时取“-”,电荷数为负值时取“+”;②当配位原子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时,成键电子数为零;根据n值判断杂化类型:一般有如下规律:当n=2,sp杂化;n=3,sp2杂化;n=4,sp3杂化。
5.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正确的
A.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 个π键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丙烯分子不存在非极性键 D.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共平面
【答案】A
【解析】A.C-C、C-H键均为σ键,C=C中一个σ键,一个π键,则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故A正确;B.甲基中的C原子为sp3杂化,C=C中的C原子为sp2杂化,则丙烯分子中1个碳原子是sp3杂化,2个碳原子是sp2杂化,故B错误;C.同种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键,则丙烯中存在C-C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甲基为四面体结构可知,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共价键及分类,注意判断共价键的规律和常见有机物的空间结构来解答,杂化类型为解答的易错点。
6.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水加热很高温度也难以分解,说明水分子稳定,与H-O键有关,与氢键无关,错误;B、水结成冰,密度变小,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变为固体时,空间利用率减小,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与氢键有关,正确;C、碳族元素的氢化物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升高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都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与氢键无关,错误;D、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与氢键无关,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中氢键的判断
7.下列的排序错误
..的是
A.非金属性大小:Cl>S>P>Si B.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C.熔点由高到低:石英>食盐>干冰>钠 D.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 【答案】C
【解析】A、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Cl>S>P>Si,故A正确;B、C 原子半径小于Si原子半径,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键能越大,原子晶体的硬度越大,则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晶体的硬度,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故B正确;
C、分子晶体的熔点最小,干冰的熔点最低,故C错误;
D、氟离子、氯离子、溴离子、
碘离子半径逐渐增大,而离子半径越大,晶格能越小,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 >NaI,故D正确;故选C。
8.下列分子为极性分子的是
A.BF3 B.NH3 C.SO3 D.CS2
【答案】B
【解析】A.BF3中B元素化合价为+3,B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全部成键,为非极性分子,故A 不选;B.NH3中元素化合价为-3,N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未全部成键,为极性分子,故B 选;C.SO3中S元素化合价为+6,S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全部成键,为非极性分子,故C 不选;D.CS2是直线形分子,电荷分步均匀,为非极性分子,故D不选;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子极性的判断,注意把握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判断方法,对于AB n 型分子,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若完全成键,属于非极性分子,若不完全成键,则属于极性分子。
9.关于配合物Cu(H2O)4]SO4,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此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4
B.H2O为配体,配位原子是氧原子
C.此配合物中,Cu2+提供孤对电子
D.向此配合物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答案】C
【解析】A.配合物Cu(H2O)4]SO4,配位体是H2O,配位数是4,故A正确;B.配合物Cu(H2O)4]SO4中H2O为配体,配位原子是氧原子,故B正确;C.此配合物中,Cu2+为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配位原子氧原子提供孤对电子,故C错误;D.硫酸根离子在外界,向此配合物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故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配合物的成键情况,注意配体、中心离子、外界离子以及配位数的判断,把握相关概念,特别注意配体和外界离子的区别。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烷烃中除甲烷外,很多烷烃都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B.烯烃、炔烃、苯都能发生化学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乙烯、乙炔、乙烷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 mol,完全燃烧生成3 molH2O
【答案】D
【解析】A.烷烃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有烷烃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
B.烯烃、炔烃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故B错误;C.乙烯为平面结构,乙炔为直线型结构,它们的所有原子都共平面,而乙烷中,甲基为四面体结构,所有乙烷不可能所有原子都共平面,故C错误;D.乙烷和丙烯的每个分子均含有6个H原子,在空气中都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 mol,含有6molH,完全燃烧生成3 molH2O,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要能够根据简单分子的结构判断稍复杂有机物分子的共平面情况。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为同系物,它们的化学性质肯定相似B.正丁烷中4个碳原子共直线
C.甲烷是烷烃中碳含量最低的,也是组成最简单的烃
D.分子式为C4H10的烃有3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分子的结构相似,且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为同系物,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不同的物理性质,错误;B、不带支链的烃的分子不一定是直线型,如丙烷无支链,但为锯齿状,错误;C、甲烷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是H原子比例最高的烃,所以含碳量最低,也是最简单的烃,正确;D、分子式为C4H10的烃为丁烷,只有2种同分异构体:正丁烷和异丁烷,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同系物概念的判断,分子的空间形状,烃分子含碳量的判断,同分异构体种数的判断
12.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及其理论解释都正确的是
【答案】BD
【解析】A.铍原子2p能级全空,所以比较稳定,铍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硼原子,故A错误;B.CH4分子中C为sp3杂化,正四面体形分子,键角为109°28′,故B正确;C.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石墨属于过渡型晶体,熔化时需要破坏C-共价键,故C错误;D.HF 分子中含有氢键,故HF的沸点高于HCl,故D正确;故选BD。
13.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 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③>②>①
C.电负性:③>①>② D.最高化合价:②>①>③
【答案】AC
【解析】由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知,①1s22s22p63s23p4为S元素,②1s22s22p63s23p3为P元素,③1s22s22p5为F元素;A.同周期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增大,但P元素原子3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Cl>P>S;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弱,故F>Cl,故第一电离能F>P>S,即③>②>①,故A正确;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P>S>F,即
②>①>③,故B错误;C.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降低,故电
负性③>①>②,故C错误;D.S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P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5,F 没有正化合价,故最高正化合价:①>②,故D错误;故选A。
【点睛】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注意能级处于半满、全满时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O3与SO2分子空间结构不同,分子中S原子杂化方式也不同
B.乙烯分子中的碳氢键是氢原子的1s轨道和碳原子的一个sp3杂化轨道形成的
C.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几何构型可能是四面体形或三角锥形或V形
D.AB2型的分子空间构型必为直线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PCl3为三角锥形是因为P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P原子为sp3杂化,其中有一对孤对电子,所以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错误;B、乙烯分子中的C-H键是氢原子的1s 轨道与C原子的2s与2个2p杂化即sp2杂化轨道形成的,错误;C、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VSEPR模型为四面体,若无孤对电子,则为四面体,有一对孤对电子,则为三角锥形,有2对孤对电子,则为V形,正确;D、AB3形的分子可能是平面三角形,也可能是三角锥形,如PCl3为三角锥形,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分子空间构型及杂化轨道的判断
15.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NaCl晶体中,距Na+最近的多个Cl﹣构成正四面体
B.在CaF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
C.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数之比为1:2
D.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H或HE
【答案】BC
考点:考查晶体类型、结构和化学式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自学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
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常见晶体的结构特点,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
16.A、B、C、X、Y、Z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它们的部分化合物的性质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对应元素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X__________、Y__________、Z__________
(2)X、Y、Z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和“>”表示):__________
(3)写出B的氢化物与C的氢化物反应后生成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
(4)已知C的单质能在水中产生一种常见的氧化性单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5)试比较A和Y的最高价氧化物熔点的高低(用具体物质化学式和">"、"<"或"="表示:)
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答案】 (1).碳 (2).氮 (3).氟 (4).铝 (5).硅 (6).钙 (7).Ca > Al> Si (8). (9).2F2+ 2H2O = 4HF + O2 (10).CO2< SiO2
(11).CO2为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SiO2为原子晶体,由共价键结合。
共价
键强度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故SiO2熔点比CO2的熔点高。
【解析】A是含氢量最高的有机物,应为CH4,则A为C元素;B的最简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应为NH3,则B为N元素;C的氢化物水溶液呈酸性,可能为F、S、Cl等物质的对应的氢化物,X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为氢氧化铝,则X为Al元素,根据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则C为F元素,Y的最简氢化物分子构型是正四面体,应为Si元素,Z的价电子排布为4s2,应为Ca元素。
(1)根据上述分析, A为C元素; B为N元素;C为F元素, X为Al元素,Y为Si元素,Z为Ca元素,故答案为:碳;氮;氟;铝;硅;钙; (2)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X、Y、Z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 > Al> Si,故答案为:Ca > Al > Si;(3)B的氢化物与C的氢化物反应的生成物为氟化铵,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4)氟气与水反应生成氢氟酸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 + 2H2O = 4HF + O2,故答案为:2F2 + 2H2O = 4HF + O2;(5)CO2为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SiO2为原子晶体,由共价键结合。
共价键强度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故SiO2熔点比CO2的熔点高,故答案为:CO2< SiO2;CO2为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SiO2为原子晶体,由共价键结合。
共价键强度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故SiO2熔点比CO2的熔点高。
【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侧重于物质的性质、粒子构型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问题。
本题的易错点是氟化铵电子式的书写。
17.氮元素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可形成卤化物、氮化物,叠氮化物及配合物等多种化合物。
(1)NF3、NBr3、NCl3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NF3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__________,NF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
(2)氮和磷同主族,科学家目前合成了与P4分子结构相似的N4分子,该分子中N-N键的
键角为__________。
(3)叠氮酸(HN3)是一种弱酸,可部分电离出H+和N3-。
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分
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各写出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4)Fe2+、Cu2+、Co3+等过渡金属离子都能与叠氮物、氰化物形成配合物。
Fe的外围电子排
布式为__________;配合物SO4中Co3+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
(5)NaN3与KN3相比,NaN3的晶格能__________KN3的晶格能(填">"、"="或"<")
【答案】 (1).NBr3> NCl3> NF3 (2).sp3杂化 (3).三角锥形 (4).60°
(5).N2O或CO2或CS2或BeCl2 (6).SCN-或OCN- (7).3d64s2 (8).6 (9).>【解析】
试题分析:(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则三种化合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NBr3>NCl3>NF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这三种化合物中价层电子对
个数=3+(5-1×3)÷2=4且含有1个孤电子对,所以杂化类型是sp3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型。
(2)氮和磷同主族,性质、结构相似,科学家目前合成了N4分子,与白磷(P4)结构相似,为正四面体型分子,白磷的键角为60°,则该分子中N-N键的键角也为60°。
(3)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为等电子体,所以与N3-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O或CO2或CS2或BeCl2。
(4)Fe是26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价电子排布为3d64s2,则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
配合物SO4中Co3+含有空轨道,N原子含有孤电子对,所以Co3+与N3和NH3之间的作用是配位键,则配位数为1+5=6。
(5)NaN3与KN3的结构类似,钠离子半径小于钾离子半径,所以NaN3的晶格能>KN3的晶格能。
考点:考查分子晶体沸点高低的判断,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和分子构型的判断,配位键、晶格能等知识。
18.A、B、C、D、E是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B元素基态原子有三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同, A与D可形成两种常见液态化合物G、H,其原子数之比分别为1:1和2:1。
E元素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其M、N层电子数之和。
请回答下列各题(涉及元素请用相应化学符号表示):
(1) B、C、D三种元素中电负性由大到小的排序为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其
中D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
(2)在B的基态原子中,核外存在__________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3)由E和D形成的晶胞如图所示,晶体中E2+周围等距且最近的E2+有__________个;E
和B可形成的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的相似(如图所示),但该晶体中含有B22-的存在,晶体中E2+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如图如图
(4)用高能射线照射液态H时,一个H分子能释放出一个电子,同时产生一种阳离子。
①释放出来的电子可以被若干H分子形成的“网”捕获,你认为H分子间能形成“网”
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由H分子释放出一个电子时产生的一种阳离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试写出该阳离子与
SO2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 (1).O > N >C (2). (3).2 (4).12 (5).6
(6). (7).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8).2H2O+ + SO2 = SO42- + 4H+
【解析】
试题分析:A、B、C、D、E是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则A为H元素;B元素基态原子有三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故B为碳元素;A与D可形成两种常见液态化合物G、H,其
原子数之比分别为1:1和2:1,则D为O元素、G为H2O2、H为H2O;C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则C为N元素;E元素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其M、N层电子数之和,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2=20,则E为Ca。
(1)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C、N、O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O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2)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电子云形象化描述,B为碳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核外存在2对自旋相反的电子;(3)某化合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以顶点的E2+研究,与之等距且最近的E2+位于面心,每个顶点为8个晶胞共用,每个面心为2个晶胞共用,故晶体中E2+周围等距且最近的E2+有个;
ED的焰色反应为砖红色,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激发态的电子跃迁到低能级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E和B可形成的晶体的晶胞结构与
NaCl晶体的相似,但该晶体中含有的哑铃形B2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晶体中E2+的配位数为6,该化合物为CaC2,碳化钙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4)用高能射线照射液态水时,一个水分子能释放出一个电子,同时产生一种阳离子为H2O+,则①水分子间能形成“网”的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②由H分子释放出电子时产
生的一种阳离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该阳离子与SO2水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2O++SO2
=SO42-+4H+。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涉及元素推断、电负性、核外电子排布、晶胞计算、氢键与信息给予题等
【名师点晴】准确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难点是晶胞结构分析与判断。
解答时要注意利用好均摊法,另外再判断某种微粒周围等距且
紧邻的微粒数目时,要注意运用三维想象法。
如NaCl晶体中,Na+周围的Na+数目(Na+
用“○”表示):,每个面上有4个,共计12
个。
19.Ⅰ、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
(1)物质X:CH3CH=CHCH3可表示为
X可以与溴水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X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其产物分子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2)一种有机物Y的键线式如右图所示
①Y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②有机物Z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则Z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Ⅱ、已知C7H16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主链含有五个碳原子,有两个甲基作支链,符合条件的烷烃有__________种,其中有一种同分异构体的一氯代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____,该烷烃分子的名称__________。
【答案】 (1).CH3CH=CHCH3+ Br2→ CH3CHBrCHBrCH3 (2). (3).C8H8
(4). (5).4 (6).(CH3)3CCH2CH2CH3 (7).2,2-二甲基戊烷【解析】Ⅰ、(1)CH3CH=CHCH3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CHCH3+ Br2→ CH3CHBrCHBrCH3,也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3CH=CHCH3→ ,故答案为:CH3CH=CHCH3+ Br2→ CH3CHBrCHBrCH3;
;(2)①根据Y的键线式可知,Y的分子式为C8H8,故答案为:C8H8;②有机物Z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Z中含有苯环,Z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Ⅱ、根据已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判断,可以通过让两个甲基按照由心到边移动,即可得到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
式,所以共计是4种、分别是、、
、,其中有四种不同的氢的是名称是2,3二甲基戊烷,故答案为:4;;2,2-二甲基戊烷。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结构简式、有机物的命名等,为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之一。
本题的易错点是正确理解键线式与分子的结构和组成的关系。
20.A~E都是有机化合物,A为一取代芳香烃,B中含有一个甲基。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
(1)由A生成B、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由B生成D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
(4)A的名称为__________;E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
(5)在E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一硝化的产物只有一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
且峰面积比为1:1的是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答案】 (1).取代反应 (2).加成反应
(3). (4).NaOH,醇溶液,加热 (5).乙
苯 (6).溴原子 (7).
【解析】A分子式为C8H10,为一取代芳香烃,不饱和度为=4,则A为苯的同系物,A 在光照条件下得到B,B中含有一个甲基,而D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则D分子中
含有1个C=C双键,可推知A为,B为,C为,
D为,E为。
(1)由A生成B属于苯的同系物的取代反应、由D生成E属于烯烃的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2)由B生成C,属
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3)由B生成D属于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反应的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加热,故答案为:NaOH,醇溶液,加热;(4) A
为,名称为乙苯;E为,E的官能团为溴原子,故答案为:
乙苯;溴原子;(5)在的同分异构中,苯环上一硝化的产物只有一种,若有2个侧链,为-CH2Br,处于对位位置,不可能有3个取代基,若为4个取代基,为2个-Br、2个-CH3,有如下位置关系:4个取代基相邻时,2个Br原子位于2个甲基之间,或者2个甲基位于2个Br原子之间,当两两相邻时,2个Br原子相邻、另外2个甲基相邻,或者是甲基与Br原子相邻且Br原子与另外的甲基处于间位,当3个取代基相邻时,甲基位于2个Br原子中间且2个甲基处于对位位置,或溴原子处于2个甲基之间且2故Br原子处于对位位置,其中只有两种氢原子而且H原子数之比为1:1的物质结构简式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确定A的结构是关键,再结合转化关系推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5)中同分异构体结构的确定为易错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