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矿产品进出口贸易研究----以江西铜业集团为实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论文
题目:江西铜矿产品进出口贸易研究----以江西铜业集团
为实例分析
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金融1002班
*名:***
学号:********
二0一二年五月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研究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研究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江铜发展现状SWOT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优势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资源与规模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技术与质量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融资平台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循环经济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5 人才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劣势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矛盾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矛盾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机会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开拓资源,把“发展矿山”放在首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开拓新途,加速向世界一流推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威胁与风险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江铜近几年的产量及国家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产量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进出口数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江铜进出口贸易争端及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铜矿产品贸易未来预测与发展前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开拓新市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深度开发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市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稳定和扩大东南亚市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开拓非洲、拉美发展中国家市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外贸企业转内贸的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本文就2011年以来全球主要实体经济增长出现分化,中美经济整体保持增长,而欧洲经济在欧债危机的干扰下陷入困境条件下,全年有色金属市场不甚稳定,价格波动剧烈,尤其是对铜矿产品影响制造业发展进行了分析。
同时,中国是世界铜消费与生产的大国,而我国目前的铜精矿的自给率只有23%左右,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
而江西作为目前探明铜矿储量居全国首位的铜资源大省,一直肩负着中国铜矿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重要责任。
而江西铜业集团(简称江铜)是中国最大的铜产品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硫化工原料及金银产地。
所以本文结合江铜的有关数据对2011年以来江西铜矿产品进出口贸易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今后铜矿进出口贸易形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江西铜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江西铜业集团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entity since the 2011 global economic growth appear differentiation, the overall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uropean economy in the debt crisis under the interference in trouble conditions, the whole year non-ferrous metal market is not very stable, price volatility is high, especially for copper products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impact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 China is the world's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of copper country, and our country's current copper concentrate its self-sufficiency rate of only 23%, there is a huge gap of supply and demand. And as a proven reserves of copper mine of jiangxi now occupies the national first place copper resources province, always has the Chinese copper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And jiangxi copper group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JiangTong) is the largest copper products production base and important sulfur chemical raw materials and gold and silver origin. So this paper the relevant data JiangTong since 2011 jiangxi copper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alysi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future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situation copper was discussed.
Keywords: jiangxi copper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jiangxi copper group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当前全球主要实体经济增长出现分化,中美经济整体保持增长,而欧洲经济在欧债危机的干扰下陷入困境条件下,2012一季度精铜的进出口比上年同期减幅较大,主要是市场因素以及国家进出口关税仍然制约着精铜的进出口。
一季度铜产品的进、出口额和外贸逆差分别占同期有色金属产品的
61.94%、16.47%、和79.6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铜产品的进口势头整体强于有色金属产品的进口;出口则弱于有色金属产品;铜产品的进口额与外贸逆差依然双双位居有色金属产品的首位,呈现出国外市场的需求继续弱于国内市场的局面。
当然,今年一季度铜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其它有色产品,对其进口额的增幅有着直接关系。
同时也要看到,一季度的进出口额高幅增长也是建立在上年同期有色金属价格处在低谷之上的。
综上,究其主要原因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缓慢及不确定性限制了国际市场的需求;个别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等均对中国的铜材、铜制品的出口带来不小的难度,但在国内产品(包括外资企业产品)的结构调整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下,将继续支撑出口的增长,同时,抑制和替代进口,铜材、制品进口量逐年小幅下降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而铜矿产品龙头----江铜,在这方面就需要有前瞻性预测以及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适应当前的经济需求不旺局面,同时为中国在铜矿贸易方面占据优势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1.2 研究意义
通过分析当前条件下的国际铜矿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及经济不景气条件下各国的出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从来只有强者才能在竞争中全身而退,而那些弱者只能被优胜劣汰的法则给淘汰。
当前的环境下我国企业的存在诸多的劣势与不足,尤其是像江铜这样的大型国企,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不合理,我们现在的产业结构还只是发达国家二十甚至更久以前的出口产品结构,企业普遍存在的创新意识不强,企业中的创新的激励机制不是很完善,很难让那些有创新能力的人尽其全力地去为所在的企业发挥其创新才
能。
本文也为我国外贸企业分析了外部环境对它们的不利之处及自身贸易特点为如何改善自己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另外一方面也强调我国的外贸铜矿企业看见自己的优势以及外部环境中的一些有利的影响。
最重要的一点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外贸铜矿企业出口企业主要出口目的地在美国、欧洲以及日本这几个地方,而世界需求市场中存在一些正在发展中的且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出口对象,比如南美洲市场、东南亚市场,另外非洲市场及西亚市场也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本文的写作希望给我国处在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中大型外贸铜矿企业龙头-----江铜提供一些方向上的建议,也为我国在对外贸易服务方面提供参考性意见,这些也正是本文写作意义所在。
2 江铜发展现状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资源与规模优势
江铜通过收购国内铜矿山采矿权,并购国际铜资源,实施内部矿山挖潜扩产等措施,公司铜资源储量增加了600多万吨,银资源储量增加1790吨,并间接控制了1000万吨的铜资源,公司现拥有铜资源储量1500万吨以上。
2008年,江铜已形成90万吨的阴极铜生产能力,自产铜精矿近20万吨,企业总资产达到391亿元,销售收入接近600亿元。
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阴极铜、铜加工材、硫酸生产商和重要的稀贵金属生产基地。
2.1.2 技术与质量优势
江铜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组建了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个技术平台。
近年来,完成或承担了国家科研项目5项,获专利授权25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
每年投入科研经费近4亿元。
江铜拥有的“贵冶牌”和“江铜牌”阴极铜均为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产品,黄金、白银为伦敦金银市场协会注册产品;并已被伦敦金属交易所选定为铜测试工厂。
江铜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阴极铜、黄金、白银三大产品全部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和伦敦金银市场协会注册的企业。
1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2 江西铜业集团生产线
2.1.3 融资平台优势
江铜旗下的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内唯一在香港、伦敦、上海上市的铜企业。
历年来,通过发行H股、A股、增发H股、发行、分离交易可等转换共募集发展资金近150亿元,并为江铜今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融资平台。
2.1.4 循环经济优势
江铜坚持以“创造永远的绿色”为环保理念,以“提高资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为目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每年通过从废石、废渣、废气、废水中回收各种有价元素,增加收入30亿元以上,真正做到了“吃干榨尽”。
为此,江铜在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被列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2.1.5 人才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磨练,江铜培育了一支精于经营、善于管理的优秀高管团队;建立了一支敢于拼搏、精通技术的员工队伍。
当前,公司有员工共28300多人,其中中高级管理技术人员近3000人,熟练技术工人近15000人。
2.2 劣势分析
作为国有企业就有其天生的弊端,在商品市场取得重要进展、解决了一些问题的同时,国企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越来越显而易见。
这些问题有些是根源于传统体制的老问题,在新的形势下趋于明朗和尖锐,有些是随着商品市场发展而引出的新问题。
概括地说,它们集中表现为两个重要矛盾。
2.2.1 矛盾一
第一个矛盾是国有企业“所有者虚置”与市场竞争对所有者作用要求提高之间的矛盾。
所谓“所有者虚置”不是说没有法律上和形式上的所有者,而是指这样的“所有者”不能切实负起应有的责任。
这是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但在市场竞争趋于激烈的新环境下,对所有者的要求提高了,所有者的“质量”不同,企业竞争的后果便会有大的差别。
这一点经常被用来解释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持续亏损等现象。
分析近年来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原因,人们甚至有理由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是否存在明确的盈利动机表示很深的怀疑。
2.2.2 矛盾二
第二个矛盾是国有资本事实上的部门、地区所有与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之间的矛盾。
国有资本名义上或法律上归国家所有,大多数实际上是部门、地区所有,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非市场化的环境中,国有资本要有运营的实际可能性,“条块分割”是无法避免的选择。
对“条块分割”的弊端,已有诸多分析,如人为割断生产经营内在联系、重复建设和地区封锁等。
在企业规模扩大、分化加剧的新形势下,“条块所有”至少又带来了两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条条”和“块块”越来越难以对迅速扩张的优势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特别是直接融资的支持,同时对在竞争中失败的劣势企业越来越难以在自己的行政势力范围内予以消化。
二是“条条”和“块块”在自己的行政范围内越来越难以提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称职的企业家人才。
撇开其他问题不论,这意味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原有的所有者在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上都出现了“短缺”。
2.3 机会分析
2.3.1开拓资源,把“发展矿山”放在首位
掌握矿山,就是掌握江铜的未来。
江铜旗下拥有德兴铜矿、永平铜矿和城门山铜矿三座大型露天矿山以及大型坑采矿山武山铜矿等矿山,目前合计铜资源储量911.8万吨,约占全国铜资源储量的1/3,是中国铜资源自给率最高的铜企业,2007年,江铜的矿产铜达到了15万吨。
此外,这些铜矿山还拥有极为丰富的伴生资源,黄金、白银资源的储量都非常大。
2.3.2开拓新途,加速向世界一流推进
江铜的定位是进入世界铜行业前三名,创建以铜为主的多金属世界一流公司。
为了塑造这一形象,江铜全方位出击,在国际上形成了资源、管理、技术装备、成本、品牌和环保方面核心竞争优势:国内首家在伦敦、香港上市;主要产品阴极铜、金锭和银锭拿到了“国际通行证”,“贵冶”牌和“江铜”牌高纯阴极铜是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的A级产品,“江铜”牌金锭和银锭也成功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注册;拥有在海外运营的丰富经验,先后为巴基斯坦、赞比亚、泰国、伊朗等国的铜矿及冶炼厂提供技术与设备……
2.4 威胁与风险分析
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企业改革的目标已经明确,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注重组织结构的变化,追求组织形态上与国际经验的相似性,如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经理组成的企业组织管理,建立国有股本的持股机构等,而容易忽略作为其基础的资本市场的作用。
然而,离开了资本市场,产权边界的确定、股东作用的发挥、对经理阶层的监督、经营业绩的评价等都根本性的解决办法。
以人们谈论很多的产权问题为例,如果缺少资本市场上的“交易”,资产的价格将无从确定,产权的价值边界也不可能清晰。
其次,在存在市场交易的条件下,资产将向对其评价高的主体流动,进而产生资源效率配置改进的结果。
如果不出现由于流动而产生的效率改进,所谓的“产权明晰”也不会有多大意义了。
3 江铜近几年的产量及国家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
3.1 产量分析
在产业链的布局上,公司近几年向下游延伸至铜深加工环节,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贵溪冶炼厂是中国最大的铜冶炼厂,拥有104万吨电解铜的生产能力。
公司拥有6家铜材深加工企业,铜深加工综合产能45万吨。
自产铜大幅提高将提升公司业绩公司正在推进多个工程项目,随着2010、2011年公司矿山改扩建工程的逐步达产,保守估计其年矿产铜精矿产量将从2009年的16.7万吨上升至2011年的20.2万吨,按95万吨电解铜产量计算,公司铜精矿自给率将升至2 1 . 2 6 % ( 2 0 0 9 年20.8%,2010年中期18.6%)。
因此,江西铜业在产量和自给率方面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
如果考虑到铜价上涨对公司的影响,江西铜业的业绩弹性在行业内屈指可数。
系列政策进行保护,突出供给影响力,提升优势资源定价权。
下游需求旺盛将有力支撑呈现旺盛势头,以致在二季度还出现了小幅缺口。
江西铜业作为国内最大的阴极铜供应商,将会在此轮铜价上涨行情中获取丰厚回报。
我们假设2 0 1 1 年公司阴极铜产量为9 5 万吨,铜精矿自给率为2 1 . 2 6 % ,阴极铜全年销售均价为70,000元/吨,对2011年E P S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由于近1/5的铜精矿都是自给,矿石的成本相对外购成本要低很多,阴极铜全年的平均售价的变化主要就作用在自给铜精矿产生的利润上。
在2011年阴极铜产量95万吨的前提下,阴极铜售价每增加1,000元,将给公司2011年EP S增厚0.27元。
公司铜材加工业务渐盈利公司在2009年的铜材加工能力为45万吨,铜杆线及其他铜材加工产品的产量是48.4万吨,2010年的铜杆线及其他铜加工产品产量铜材加工业务开始盈利。
3.2 进出口数据分析
中国海关总署及江西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中国有色金属产品(不含化工和铁合金产品)实现进口额1158.29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69% ;出口额526.16 亿美元,比上年增60.78%。
78 种铜产品实现进口额697.92 亿美元;出口额67.45 亿美元;形成外贸逆差630.46亿美元,比上年扩大
16.92%( 或增加91.25 亿美元)。
2011 年铜产品进口额最高的国家是智利(占进口总额的23.52%),其次是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和秘鲁;出口目的地集中在香港地区(占出口总额的19.02%),其次为韩国、日本美国和新加坡。
国家铜业生产消费与进出口情况附表一
表一
2011 年铜产品外贸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铜原料产品以进口为主,其中,铜精矿和废铜在价格和刚性需求的带动下,进口额稳步增长,二者占铜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5.66%,外
贸逆差占铜产品的50.54% ;
(2)精铜进出口受多种市场因素的影响,上下半年进出口基本呈现各自反向逆转,但外贸额同比都保持增长;
(3)铜材外贸尽管进出口相差较大,但出口势头强于进口,铜材也是铜产品出口的主力产品。
其中,铜管(含管件)仍然是铜产品中唯一实现外贸顺差的产品,并扭转了上年顺差下降的趋势,顺差额同比增加4.77 亿美元(或
+27.65%)。
外贸逆差和进口额最大的分别为铜箔、铜丝和板带片;出口额较多的为铜管和铜箔产品;
(4)铜制品的外贸额继续增长,且外贸逆差逐年减少;
附:江铜进出口及其财务数据总结表如下表二
表二
4 江铜进出口贸易争端及解决方案
在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时政府是企业的后盾,也只有政府积极地发挥了作用,企业的产品才能突破贸易保护主义这层单凭个别企业很难克服的障碍。
处理贸易保护主义我国政府可考虑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
90 年代以来,中国加快了国际标准采用的速度,但中国采用国际标准的状况仍很落后。
因此,要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快采用国际标准的步伐。
二、使产业结构合理化。
中国要改变对外贸易现状,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必须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教兴贸战略,这就要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档次,带动产业升级,提升比较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推进市场多元化。
要实现市场的多元化,贸易企业应制订制度,培养人才,同时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市场情况,因地制宜的制订市场开发战略和实施计划,开发美、日、欧以外的市场,提高中国在这些市场的占有率。
首先要大力开发有潜力的市场。
四、服务贸易品牌的打造。
我国应规划现有服务出口品牌,深入实施品牌战略。
根据不同行业和不同目标市场国家(地区) 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重点分析有比较优势行业的自主出口品牌现状,研究制定品牌扶持和推介的措施。
5 铜矿产品贸易未来预测与发展前景
5.1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开拓新市场
5.1.1深度开发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市场
发达国家市场是我国传统出口市场,这类市场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市场容量大,购买力强,因而是我国外贸企业产品的主销市场。
5.1.2稳定和扩大东南亚市场
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市场在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香港地区、东盟、韩国、台湾省等是我重要的贸易伙伴,香港还是我国最重要的转口市场。
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为更好地适这些区域产品的出口,应一方面调整商品结构,适应对方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利用贸易规则加强双边磋商,要求对方消除贸易壁垒,增加我国外贸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机会。
5.1.3开拓非洲、拉美发展中国家市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整体上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大市场。
我国企业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必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的合作,推动我国外贸企业产品更多的进入这一市场。
我国扩大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具有一定优势,因为我国外贸企业出口商品结构、档次很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水平。
5.2外贸企业转内贸的策略
外贸企业通常用的推广模式有B2B商务平台,网络黄页,EMAIL营销,目录推广,交易会。
这些推广模式比较单一,而且缺乏互动交流。
外贸企业转战内需的最终落脚点在自主品牌的支撑,在行业品类中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以品牌来赢得市场消费的附加值与利润,这将是企业真正转型的长远之路。
塑造自身品牌对外销企业转型内销是个极大的挑战。
内销产品要占领市场,要获得较高的行业利润,要影响终端消费者,要对渠道商产生吸引力,就只有做好自己的品牌,坚定地走品牌发展之路。
对于产品线的规划,要从两个层面展开:
1.规划主力产品线。
这是企业形成销量保证的主力产品,也是企业获得现金流的主要途径,规模化产出,针对中等收入消费群体,充分释放企业产能。
2.规划获利产品线。
产品具有较高的价格,也就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针对中高收入消费群体,产品在原料、服务等多方面都要下功夫,品牌形象鲜明,形成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记忆。
6 结论
江西铜矿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在中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的研究就争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条件下,如何让中国铜矿企业应对进出口贸易,并结合了相关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来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及反倾销等问题。
同时,让更多铜矿企业在进行加强自我建设时,也要时刻注意外围危机,了解国际矿产品市场动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可以充分享受世贸组织赋予的权力,保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加强资源资源外交,保障中国出口份额:通过科技进步,加快国内企业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强与国际能源及矿业组织的交流和合作,宣传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掌握国际动态,为提高自我产品市场能力提供信息支撑。
参考文献
[1]张碧琼.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贸易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2][日]关满博.亚洲新时代的日本企业(中译本)[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3]裴长洪,李雪松.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与预测[J].财贸经济, 2001,(5)
[4][美]丹尼·罗德瑞克.让开放发挥作用(中译本)[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5][英]彼得·罗布森.国际经济一体化经济学(中译本)[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6]王秀芳,姚金安.适度外贸依存度的再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 2008(4)
[7]崔大沪.中国外贸依存度的分析与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 2004(4)
[8]谢百三, 李云飞.关于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价格理论与实践,
[9] 黄勇. 江西铜业资源整合夯实未来[J]. 证券导刊,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