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劝口号其三劝阎罗王第四段赏析【清代】张习孔七体赋骈体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劝口号》序云:今日劝世之书,十倍于昔,而人心之坏亦十倍 于昔,此或劝非所劝也。谚曰:不策马而策车,车敝而行不加疾。 吾谓止须七劝足矣,直接道出了文章的题旨。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张习孔[约公元一六六三年前后在世]字念难,安徽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二年前后在世。 顺治六年(公元一六四九年)进士。官至山东提学佥事。习孔工诗词古文,好为杂记,著有贻清堂集十 三卷,补遗四卷,云谷卧游二十卷,续八卷,(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 明万历丙辰年, 即公元1616年,这一年,对于张习孔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最为黑暗的一年。“丙 辰三 月,不幸我父捐馆。五月,祖母继亡。不岁馀,家业荡然”。其时张习孔 年仅十一岁,其胞弟张法孔则 只有七岁。其母姚氏茕然独立,忍饥受寒,辛苦拉扯张习孔兄弟二入,辛苦万状。当时的家境已是非常 拮据,张习孔晚年回忆这段艰苦的岁月时,仍旧对其母深深感激,认为“非母则不孝兄弟,不止流落何 所” 。父亲的离世、家境的衰败,这一切的灾难均没有影响张习孔对于读书的渴望。张习孔之胞弟张法 孔去世时年仅三十岁,养家的重任全部落在张习孔的肩上。张习孔为诸生十年,于清顺治三年丙午 (1646)乡试中举,清顺治六年己丑 (1649)进士。张习孔为官时间很短,自其顺治六年中进士开始 算起,至顺治 十三年(1656)期满回京,期间也不过短短七年时间。张习孔于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 年)壬辰年改任山东督学按佥,十三年(公元1656年) 期满归京。此时张习孔才五十岁,为官也仅仅数 年而已。但他深感世途艰险,民族情绪以及官场的环境不适合自己守正直率的个性,厌恶官场险恶,绝 意仕进, 一旦期满即辞官回家,乐得逍遥自在。 张习孔五十岁以后的生活可谓是悠闲舒心,自由快意。 此时张氏已不做官, 但仍旧领取官府俸禄,在家自行谋生,家境较早年已有了极大的好转,不再为生计 所累。加之告别官场,息疴山中,虽然年岁渐老,身体也不如往日,但生活简单,身心放松。张习孔于 清顺治十六年己亥年(1659)侨居扬州,此年刻所著《云 谷卧馀》二十卷、续八卷。清康熙七年戊申年 (1668)还故里徽州。清康熙八年己酉年(1669)年张氏六十三岁做《家训》一卷,收于其子张潮所撰 《檀几丛 书》中。
吾当膺帝眷,没我活人德,神目枉如电,请王坐首恶,吾自无 罣牵,吁哉…………………… ………………………………………………………
顺治三年丙戌(1646年)举人,顺治六年己丑(1649年)进士,任刑部郎中,山东督学佥事。张 习孔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寒窗苦读、登科为官、期满归隐。 张习孔祖居建平县,生于 江都,幼年时家境颇为温裕。其早年生活虽不算显贵,但也衣食无忧。张习孔娶徐氏,生于明万 历甲寅年(1614 年)九月十二日卯时,诰封宜人。明万历丁未年,张习孔两岁时,其祖父张石桥 辞世,享年八 十二岁,在当时可谓高龄。其时张习孔祖母方太儒也是一位六十五岁的老人了, 虽 有二子,仍独自持家。张习孔在《家训》中有云:“吾父虽为冢嫡,未尝一日管家棵。”此时家 境虽已不如往昔,却仍旧可以维持正常生活。
THANK YOU!
• 阎王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传说他是阴间的国王,人死后都要到阴间去报道, 接受阎王的审判,生前行善者,可升天堂,享富贵,生前作恶者,会受惩罚, 下地狱。
• 又有十殿阎罗之说,十殿阎罗是中国道教所说的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的总称, 这一说法始于唐末。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 城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五道转轮王。此十王分别居于地狱的十殿之 上,因称此十殿阎王。
作品赏析
《七劝口号》七事内容分别是一劝天、二劝地、三劝阎罗王、四劝 鬼、五劝人父、六劝人子、七劝著劝世文者。如“三劝阎罗王”中 “法吏当退食,封妇喜而日以掠。妇询何以获,嬉笑满颜面,吏言 事多端,今又行一善。奸甲告良乙,谓共谋叛变。刑考已诬服,狱 成不敢谳。叛律诛阖门,百口皆血溅。情知事非真,判赎笔为颤。 喜其不解我意,暮夜有所荐。吾为反狱词,脱去踵不旋。分甘酬甲 庸,尚不及其羡。乙纵死而诉,对簿理可援。吾何知有乙,恶自奸 甲擅⋯⋯罪魁惟诛心,厥罚弗差线。倘有再生人,幸传为里谚”。
七体赋 骈体文
七劝口号其三劝阎罗王 第四段
清代 张习孔
作品赏析
• 道教将地府分为十殿,每殿有一王主持。主持者,尊称“冥京十王”、“十殿 阎罗”。明清以来,十殿阎王之说盛行,以致有替代道教原有的东岳大帝主宰 生死之势。但是民间少有专门奉祀十殿阎王的庙观(除了重庆酆都,又称丰都)。 一般均在当地城隍庙内设阎王殿,奉祀十殿阎王。各王诞辰之日,虽然也有香 火,但主要奉祀十殿阎王,当是在为亡魂举行超度科仪之时,以祈求各殿阎王 开释亡魂,使其早日受度升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