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与运动》 测试题【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作为我国交通大动脉沪蓉高速一部分的武荆高速公路,全长约180km,全程最高时速限定为120km/h,一辆小汽车走完这段公路最少需要 h;若遇雨雪天气,车轮与路面间的较小,车辆必须减速慢行;在高速公路上行车两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驾乘车辆的人员都必须系好安全带,这都是为了防止刹车时给人带来危害;高速公路经过村庄时,往往在两旁安装较高的墙板,其主要作用是减小。
2.雨滴在空中下落时受到重力G和阻力f的作用,则雨滴下落过程中所受合力F合=
(用上述字母表示)。
若阻力f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在雨滴下落越来越快的过程中,G f(选填“<”、“=”或“>”);当速度增大至某一个值时,f=G,此后雨滴的运动状态是
3.用20N的力握住一只空瓶子悬空静止不动,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手与瓶子间摩擦力的大小将,若向瓶中加水,仍然握住瓶子悬空静止不动,此时手与瓶子间摩擦力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5×103N的重物,当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N,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5×103N;当物体以1.5m/s的初速度加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5×103N;当物体以1.5m/s的初速度减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5×103N,当物体静止在半空中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5×103N。
(后四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如图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个木块,用一根细绳把A拴在左边固定的木板上,现用F=10N的力把B从右端匀速抽出,此时A受到的摩擦力为 N,方向向;B受到的摩擦力为 N,方向向。
A F
B
图1
6.一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拔河比赛取胜的“秘密”,做了如图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示,你认为拔河比赛取胜的“秘密”是:。
7.如图3甲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3乙所示。
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3丙和图3丁所示。
由图甲、乙(或图丙、丁)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
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 的性质。
8.如图所示,工人在进行家庭装潢施工的时候,要把一个装饰材料固定
在天花板上。
若某工人用力F 将重G =18N 的一块装饰材料压在天花板上,
天花板受到的力为2N ,则工人用力F 是 N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9.如图5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某一天,吊线突
然间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
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
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
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10.如图6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甲图中汽车突然起动时,人会后仰
B.乙图中飞船返回舱落地前打开降落伞
C.丙图中离弦的箭继续飞行
D.丁图中汽车撞车时,安全气囊打开
11.工人师傅用80N 的水平向前的推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前进。
突然,他发现正前方不远处有一位老人,为了避免相撞,他立即用200N 的水平向后的力拉车。
当车仍水平向前运动时,它所受合力的大小是( )
A.280N
B.200N
C.120N
D.80N
12.可以断定下列几种情况中物体一定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 )
A.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
B.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运动 甲 相持 乙 右方取胜
甲 乙 丙 丁
图6
图5
图2 图3 图4
C.将石块沿斜向上方向抛出
D.电梯从静止状态加速上升
13.体重为490N 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
A.等于490N ,方向竖直向下
B.等于490N ,方向竖直向上
C.大于490N ,方向竖直向下
D.小于490N ,方向竖直向
14.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摔倒。
图
7是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公交车内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
如果在急刹车时,图8中能正确表示该乘客摔倒方向和拉环摆动方
向的示意图的是( )
15.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石块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该石块将(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做匀速圆周运动
C.落到地面上
D.立即停止运动
16.如图9所示,用水平力F 将一木块压在竖直墙上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平力F 与木块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水平力F 与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水平力F 增大,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随着增大
D.木块所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17.如图10所示,物体M 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此过程中物体M ( )
A.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受到水平向前的摩擦力作用
C.受到向前的惯性力作用
D.所受的合力不为零
18.物体甲重40N ,物体乙重70N ,如图11所示,两物体都静止,
此时甲物体所受合力和乙物体所受支持力分别为( )
A.0 30N
B.0 0
C.30N 30N
D.30N 110N 19.对生活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
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④ 20.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个物体A 和B ,其中M >m ,将它们放在水平且光滑的车板上,如图12所示,车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时,
则( )
A.A 、B 两物体都静止
B.A 物体运动得快,B 物体运动得慢,两物体相撞
C.B 物体运动得快,A 物体运动得慢,两物体间距离加大
D.A 、B 两物体都以原来的速度v 向右运动,它们之间距离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33分)
21.如图13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
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 (选填“平衡力”、 “非平衡力” 或“不受力”)。
(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 。
2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14所示的实验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⑴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选填“考虑”、“不考虑”) 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⑵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 (选填“挤压”、滑轮 滑轮
细线 细线
图12
图13
图14
“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⑶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
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答出一条即可)。
2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纸锥和小金属球
来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
取三个相同的纸锥,每个纸锥的
质量为m ,并编号为甲、乙、丙,其中在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3m 的小
金属球,在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8m 的小金属球.让它们从不同高度
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
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
图15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只有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只有丙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甲、乙、丙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 ;
它们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是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四、综合题(第24题6分,第25题4分,共10分)
24.某同学观察到汽车紧急刹车后,由于汽车具有惯性,并不能马上停下来,而是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从而常常造成车祸现象。
他很想知道影响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距离大小的因素(因为紧急刹车后,滑行距离的大小是造成车祸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以下猜想:
A.紧急刹车前的速度
B.汽车的总质量
C.汽车刹车系统的性能
D.紧急刹车时的路况
根据自己的猜想,该同学设计了以自行车代替汽车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并把实验结果
记录在表格中:
次
数
车的总质量m /kg 刹车前速度v /m ·s —1 路况 滑行距离s /m a
100 4 水泥路 0.4 b
100 4 操场土路 0.6 c
100 8 操场土路 1.2 d
150 4 操场土路 0.8 e 150 4 水泥路 0.5
图15 甲 乙 丙 图15
f 150 8 水泥路0.7
(1)为了验证猜想A是否正确,必须选择表格中实验次数中的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B是否正确,必须选择表格中实验次数中的________。
(3)从上表中你能到的结论是:。
25.一个载重气球在空中受到2000N的浮力时匀速竖直上升,若在所载重物中再加20kg
的物体,该气球就能匀速竖直下降。
设气球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浮力和空气阻力大小均
不变,求:气球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分别是多少?(g=10N/kg)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5;摩擦力;惯性;噪声
2.G-f;>;匀速直线运动
3.不变;变大
4.5×103 ;等于;大于;小于;等于
5.10;右;10;左
6.取决于人和地面间的摩擦力
7.向右运动速度减小、向左运动速度增大;维持它原先运动状态(或惯性)
8.20
二、单项选择题
9.C 10.C 11.A 12.B 13.B 14.A 15.D 16.D 17.A 18.A 19.B 20.D
三、实验探究题
21.(1)D (2)远;非平衡力(3)弹簧测力计
22.(1)不考虑(2)旋转(3)测力计未校零或两个滑轮的摩擦不同或读数误
差 23.(1)D (2)1∶2∶3 1∶4∶9 形状相同的纸锥,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
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四、综合题
24.(1)b、c(或e、f)(2)a、e(或b、d)(3)“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汽车
的总质量”、“紧急刹车时路况”均能影响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且质量越大、刹
车前速度越大、路面越光滑则刹车后滑行距离越长
25.解:上升时:G+f=F浮=2000N,G+f=2000N ①
下降时:G+20kg×10N/kg=f+F浮,G-f=F浮-200N=2000N-200N=1800N②
①②两式联立求解得:G=1900N,f=1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