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2-02-17T08:32:55.127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22期作者:刘玲玲
[导读] 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掌握运用地理图像技能,是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
地理图像作为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表述地理事物、地理现象,这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
因此,如何利用地理图像更好地进行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地理图像技能、地理素养和地理成绩,值得研究和探讨。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地理图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刘玲玲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 362600
摘要: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掌握运用地理图像技能,是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
地理图像作为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表述地理事物、地理现象,这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
因此,如何利用地理图像更好地进行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地理图像技能、地理素养和地理成绩,值得研究和探讨。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地理图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思考
一、地理图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地理教材三大系统之一的图像系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像与文字结合、图文并茂是地理教学的显著特点。
地理图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地理要素综合分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新课标和地理核心素养明确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地理图像技能的培养。
高中地理知识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图像教学,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图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驱动力,学生只有对地理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才能愿意并且自主地进行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图像教学可以将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具象化,易于学生理解,加深学生印象,便于学生记忆。
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有很多内容都可以利用图像进行展示,学生在观察图像的同时,能对生活中发生的类似事件产生联想。
理论结合实践,教学生活化,这样的地理教学能为学生地理学习提供助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图像比文字更有表现力,更加直观。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用图像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教授新知识时,教师可搜集相关图像,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空间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必备能力之一,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能力之一。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应用地理图像教学,注重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培养,促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与技能,解决更多的生活实际问题,最终达到地理能力迁移、内化并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在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中,读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因为很多知识都需要结合地理图像进行学习。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常见的地理图像类型
1. 地理分布图
高中地理教材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地理图像就是地理分布图。
地理分布图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展示不同气候、地形、植被、河流等自然要素的专业图像,如自然资源分布图、气候分布图等。
另一种是展示人口、城市、交通等人文要素的专业图像,如人口分布图、城市变迁图等。
2. 等值线图
等值线是指在地理位置上由相等的点连接而成的光滑曲线,等值线图通常用来表示地理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演化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科书上比较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图等。
3. 地理示意图
地理教材中的地理示意图是为了叙述说明地理理论、现象特征、规律、结构、演变过程,主要包括地理原理图、过程示意图等,如地质结构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等。
三、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的类型
1. 地图教学
在地理教材中,地图是最常见的图像素材,也是学生学习地理一定要使用到的辅助工具。
因此,培养学生地图辨别能力和认知能力是地理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和大纲,充分了解地理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进行考查,并加强学生读图、识图练习。
例如,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地图定位,找出具体的经纬度和陆地位置,让学生在练习后完全掌握这项技能。
为了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可让学生及时反馈,以便针对学生没有完全理解的内容进行辅导,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景观图教学
景观图内容真实丰富,在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性。
因此,景观图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景观图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摄影图,另一种是描绘图,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景观图有着不同的优势。
摄影图真实,描绘图能突出重点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不同类型的景观图,以提高教学实效。
要合理应用景观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增加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
有些地理知识仅仅靠文字描述不能让学生产生深刻的认知,而利用景观图能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的运用策略
1. 利用地理图像进行课堂导入
部分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为了追求教学进度,讲课的速度会随之加快,通常会忽略课堂导入这一环节。
缺少课堂导入环节,没有缓冲的时间,就直接进入教学环节,这很难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很难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会导致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2. 利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有助于直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能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转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过分注重灌输理论知识,忽视对学生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课堂教学质量低下。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为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趣味性和综合性,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地理理论知识逻辑性较强,并且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完全理解后才能掌握这些知识。
图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地理图像教学,利用地理图像进行课堂导入,利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利用地理图像设置问题,打造地理高效课堂,促进高中地理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桂英.图像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2020(05).
[2]傅星婕.从作用到方法——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图像教学的一点思考[J].华夏教师,2019(05).
[3]张丽霞,李家清.基于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教学研究[J].地理教学,2017(21).。